矿用单体液压支柱说明书_第1页
矿用单体液压支柱说明书_第2页
矿用单体液压支柱说明书_第3页
矿用单体液压支柱说明书_第4页
矿用单体液压支柱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使用维护说明书DW(06、08、10、12、14、16、18、20、22)-300/100X型DW(25、28)-250/100X型DW(31.5、35)-200/100X型DW(06、08、10、12、14、16、18、20、22)-300/100X(A)型DW(25、28)-250/100X(A)型DW(31.5、35)-200/100X(A)型DW(06、08、10、12、14、16、18、20、22、25、28)-350/110X型DW(31.5、35)-350/110X型DW(38、40)-250/110X型DW(42、45)-200/110X型DW(38、40、4

2、2、45)-250/110X(G)型DW(38、40、42、45)-250/110X(B)型常州中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电话81090078传真政编码:213161目 录1 前言. . -2 适用范围. -4-3 技术特征.-46-4 结构图及工作原理. -79-5 试验. . -9-6 注意事项. . -910-7 常见故障排除表.-10-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1011-1 前言 DWX型(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是由中国矿业大学矿山机械研究所研究开发的新型(外注式)单体支护设备。DWX型单体液压支柱系列产品是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

3、利保护的技术产品,专利号为: 97107063.6等12项国家专利。该产品于2003年4月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常州中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转让了中国矿业大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一系列改进产品,其中改进型高支柱系列产品获国家专利,专利号为:200720042024.9。2 适用范围DWX系列单体液压支柱是一种新型外部供液的恒阻式单体液压支柱,是高档机械化普采工作面的配套设备,也是综采工作面的端头支护设备,其适用于煤矿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支护和端头顶板支护,由于其承载能力大、抗偏载能力强、工作行程大、使用范围广,因而其可应用于薄煤层、中厚煤层及较厚煤层工作面,其支

4、护高度为0.6-4.5米。2.1使用环境及工作条件2.1.1用于采煤机落煤工作面,也可用于爆破落煤工作面;2.1.2缓倾斜回采工作面煤层倾角小于25°;2.1.3工作面平均采高为支柱最大支撑高度减0.1米,例DW20型支柱工作面平均高度为1.9米,煤层变化范围一般为1.52.1米; 2.1.4底板不宜过软,支柱压入深度以不恶化顶板状况、不影响支柱回收为限,否则应采用大底座或“穿鞋”等措施;2.1.5顶板冒落情况良好,不影响支柱回收;2.1.6在特殊情况下(如地质结构复杂的工作面、人工假顶工作面等)均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2.1.7支柱使用的工作液由巷道中泵站经高压胶管注液

5、枪供给支柱与注液枪、卸载手把配合使用。2.2支设前的准备2.2.1检查乳化液泵、机械、电器部分应正常,油箱、乳化液应足够。浓度合适,然后启动乳化液泵,待泵各部运转正常供液压力达到泵站额定工作压力时方可向工作面供液。2.2.2检查管路系统应完好,各处接头无漏液,注液枪工作正常。2.2.3将支柱移至预定支设地点,装三用阀时应注意清洁,防止煤灰进入支柱,先用注液枪冲洗单向阀、注液阀体,然后将注液枪插入三用阀中并用锁紧套连接好。2.2.4三用阀的卸载阀应朝向老塘或下顺槽。2.3支设及注意事项2.3.1操纵注液枪向支柱内注液,并使支柱顶盖与金属顶梁接触,此时应使支柱与底板垂直,(注意迎山)使支柱处于良好

6、受力状态,待支柱完全“顶死”即达到初撑力后,松开注液枪手把,注液枪卸载,摘下锁紧套后,轻轻敲打注液枪手把,在高压液体的作用下,注液枪便自动退出。2.3.2顶梁与底板之间的距离超过支柱最大高度时应采取措施(如垫木墩等)使其距离小于支柱最大高度方可支设,否则不允许支设。 2.3.3活柱可缩量小于150毫米时不得支设,当支柱压缩到行程小于50毫米时应采取措施,并将支柱回出以防压“死柱”。2.3.4如用于有周期来压工作面,有显著冲击地压的工作面,支柱应更换中流量安全阀方可使用。2.3.5支柱与木梁配合或当点柱使用时,应将顶盖换成平柱帽,以防项盖的四爪压于木梁或顶板造成回柱困难。2.3.6支柱在使用过程

7、中,不允许支柱作其他辅助工具使用,以防将支柱顶弯或损坏。2.3.7新下井或修复后第一次使用的支柱在支设前应连续升柱、降柱,使支柱内腔空气排净后方可正常使用。2.3.8出厂后贮存三个月以上未使用的支柱使用时应重新进行性能试验。2.3.9性能不合格的支柱、三用阀不允许使用。2.3.10炮采工作面使用时,应注意炮眼布置、炮眼角度和装药量,炮眼布置在两柱中间,贴帮柱与煤壁距离应大于0.2米,以免崩坏油缸。2.4回柱及注意事项2.4.1严格遵守有关回柱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2.4.2将卸载手把插入三用阀卸载孔中,顶板状况较好时采取近距离卸载,转动卸载手把使卸载手把呈水平位置,这时卸载阀打开,支柱内

8、腔乳化液外溢,活校下缩。顶板条件较差时,应采取远距离卸载,即工作人员离开支柱至安全位置,拉动卸载手把上的牵引绳,使卸载手把呈水平位置,卸载阀打开活柱下缩到可以撤出支柱为止。2.4.3回柱时严禁锤击油缸和活柱,以防损坏密封件和表面保护层。2.4.4回收的支柱应直立放在工作面上,不得倒放在底板上,井下不允许存在无三用阀的支柱,若三用阀损坏,应及时更换三用阀。组装后的支柱在搬运过程中不允许随意摔砸。2.4.5遇有压“死柱”时应采取挑顶或卧底措施,严禁硬拉或炮崩,防止出现断柱、弯柱。2.5使用过程中的检测支柱在使用过程中,为了直接观测支柱工作状态的压力便了解支柱的工作载荷和工作特性,可采用测压计测压。

9、3 技术特征本系列产品执行MT112.12006矿用单体液压支柱标准。 型号含义:D W / X () G改进型;A、B改进序列号 悬浮式技术原理 支柱的油缸直径 支柱的额定工作阻力 支柱的最大高度 外注式 单体液压支柱DWX型(100缸径)系列规格及主要技术特征见表1 结构见图一表1 项 目型 号最大高度(mm)最小高度(mm)工作行程(mm)工作阻力(KN)重量(kg)支 柱 工作 范 围(mm)额工压 力(MPa)泵 站压 力(MPa)初撑力(KN)工作液体DW35-200/100X35001980152020071.01980350027.41520118157乳化液DW31.5-20

10、0/100X31501780137065.017803150DW28-250/100X28001600120025059.01600280034.6DW25-250/100X25001430107054.014302500DW22-300/100X22401280 96030049.51280224041.5DW20-300/100X2000115085045.011502000DW18-300/100X1800103576541.510351800DW16-300/100X160092068038.09101600DW14-300/100X140081059034.08101400DW12-

11、300/100X120070050030.57001200DW10-300/100X100059540527.55951000DW08-300/100X80049031024.0490800DW06300/100X63040023021.0400630DWX(A)型(100缸径用于炮采工作面)系列规格及主要技术特征见表2 结构见图二、三表2 项 目型 号最大高度(mm)最小高度(mm)工作行程(mm)工作阻力(KN)重量(kg)支 柱 工作 范 围(mm)额工 压 力(MPa)泵 站压 力(MPa)初撑力(KN)工作液体DW35-200/100X(A)35002450105020073.524

12、50350025.41520118157乳化液DW31.5200/100X(A)31502110105068.021103150DW28-250/100X(A)2800189091025062.01890280031.8DW25250/100X(A)2500165085057.016502500DW22-300/100X(A)2240139085030051.51390224038.2DW20-300/100X(A)2000116783347.011672000DW18-300/100X(A)1800106273843.510621800DW16-300/100X(A)160095764339

13、.89571600DW14-300/100X(A)140085254833.08521400DW12-300/100X(A)120074745332.57471200DW10-300/100X(A)100064235829.56421000DW08-300/100X(A)80053726326.0537800DW06300/100X(A)60043216822.5432600DWX型(110缸径普通)系列规格及主要技术特征见表3 结构见图四表3 项 目型 号最大高度(mm)最小高度(mm)工作行程(mm)工作阻力(KN)重量(kg)支 柱 工作 范 围(mm)额 定压 力(MPa)泵 站压 力

14、(MPa)初撑力(KN)工作液体DW35-350/110X35001980152035080.01980350036.81520132176乳化液DW31.5-350/110X31501800135074.018003150DW28-400/110X28001610119040066.01610280045.3DW25-400/110X25001440106060.014402500DW22-400/110X22401290 95056.512602240DW20-400/110X2000116084052.011602000DW18-400/110X1800104575548.5104518

15、00DW16-400/110X160093067044.09301600DW14-400/110X140082058040.08201400DW12-400/110X120071049036.57101200DW10-400/110X100060539532.56051000DW08-400/110X80050030028.0500800DW06400/110X63041022025.0410630DWX型(110缸径支护用)系列规格及主要技术特征见表4 结构见图五表4 项 目型 号最大高度(mm)最小高度(mm)工作行程(mm)工作阻力(KN)重量(kg)支 柱 工作 范 围(mm)额 工压

16、 力(MPa)泵 站压 力(MPa)初撑力(KN)工作液体DW45-200/110X45002520198020096.02520450022.71520132 176乳化液DW42-200/110X42002360184092.023604200DW40-250/110X40002250175025088.02250400028.3DW38-250/110X38002140166084.021403800DWX(G)型(110缸径改进型支护用)系列规格及主要技术特征见表5 结构见图六表5 项 目型 号最大高度(mm)最小高度(mm)工作行程(mm)工作阻力(KN)重量(kg)支 柱 工作 范

17、 围(mm)额 工压 力(MPa)泵 站压 力(MPa)初撑力(KN)工作液体DW45-250/110X(G)45002520198025097.02520450026.31520132 176乳化液DW42-250/110X(G)42002360184093.023604200DW40-250/110X(G)40002250175089.022504000DW38-250/110X(G)38002140166085.021403800DWX(B)型(110缸径改进型支护用)系列规格及主要技术特征见表6 结构见图七表6 项 目型 号最大高度(mm)最小高度(mm)工作行程(mm)工作阻力(KN

18、)重量(kg)支 柱 工作 范 围(mm)额 工压 力(MPa)泵 站压 力(MPa)初撑力(KN)工作液体DW45-250/110X(B)450031701330250108.02485450026.215 20132 176乳化液DW42-250/110X(B)42002870133097.023354200DW40-250/110X(B)40002670133090.022304000DW38-250/110X(B)38002470133088.0212538004 结构图及工作原理 DWX系列(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由1、铰接顶盖2、密封盖组件3、活柱4、手把(阀)体5、三用阀6、油缸7

19、、复位弹簧8、底座9、注液阀体10、活塞等零部件组成。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图七DWX系列(悬浮式)液压支柱的工作原理包括升柱、初撑、承载和回柱四个过程,现分别概述如下:4.1 升柱、初撑过程升柱时将管路系统中的注液枪插入三用阀注油阀体,挂好锁紧套,操作注液枪,泵站高压液经注液枪顶开三用阀中的球形单向阀,进入支柱,迫使活柱升高。4.2 承载、溢流过程 支柱支设以后便处于承载状态,随着支护时间的延长,工作面顶板作用在支柱上的载荷增加,当支柱所承受的载荷超过额定工作阻力时,支柱内腔高压液体作用在安全阀垫上的力,超过安全阀弹簧预先调定给予六角导向套的压紧力时,压缩安全阀弹簧,安全阀垫和

20、六角导向套一起运动,安全阀垫离开阀座,安全阀被打开,内腔液体外溢,活柱下缩。使顶板压力重新得到平衡。4.3 回柱过程支柱回收时,将卸载手把插入三用阀右阀筒的卸载孔中,转动卸载手把,迫使阀套、连接螺杆、注油阀体等整体轴向移动,压缩卸载阀弹簧,卸载阀垫离开左阀筒的密封面,卸载阀被打开,支柱内腔工作液,经左阀筒喷入采空区,活柱在自重和复位弹簧作用下回缩。完成支柱回收。5 试验 DWX系列(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组装后,应参照MT112.1-2006标准和煤炭部制定的有关规定、图纸要求及维修质量标准进行试验,试验项目如下:5.1 阀件试验三用阀按MT112.1-2006标准进行检验。5.2 支柱整体试验

21、5.2.1 操作试验 在泵站压力为1520MPa、流量为7580升/分条件下:5.2.1.1 用秒表和直尺测定支柱的升、降速度是否达到规定要求;5.2.1.2 用直尺测定支柱行程和最大、最小高度能否达到规定要求;5.2.2 高、低压密封试验 在支柱最大行程三分之二处进行试验。高压密封压力为安全阀关闭压力以上,低压密封压力为2MPa。高、低压密封各稳压二分钟,不允许有压降现象。5.2.3 检查支柱各密封处是否漏油液。6 注意事项6.1 首先,应根据工作面采高,选择合适的支柱规格,根据工作面顶板压力大小,确定合理的支护密度,以确保安全,并充分发挥支柱的技术特性。6.2 支柱必须达到出厂试验要求。到

22、矿的新支柱,也必须经过检查复试合格,才能下井使用。6.3 支柱使用时,应先升、降柱一次或二次,以排除缸体内空气。6.4 支设支柱时,应注意下列几点:6.4.1 支柱应垂直于顶、底板支设,并有一定的“迎山”角,使支柱处于垂直受力状态,不易推倒。6.4.2 将支柱卸载阀朝向煤壁一侧,成一定角度,以保证撤柱安全,防止采煤机碰撞卸载装置。6.4.3 支柱与工作面运输机械应有适当的距离,以免采煤机撞倒支柱或撞坏油缸、手把阀体和三用阀。6.4.4 支柱顶盖的四爪应卡在顶梁花边槽上,不允许将四爪顶在顶梁上或顶梁接头处。6.4.5 必须完全回柱后才能撤柱。6.5 保证支柱具有足够的初撑力,是用好支柱的关键之一

23、。对此应注意下列几点:6.5.1 控制好泵站的恒定压力,保证足够的初撑力。6.5.2 注液枪应置于支柱的手把上,或置于支柱的注射嘴上,不能放在底板上,以防煤尘污染。6.6 当活柱升高量已低于最小安全高度时,应及时用其他型号支柱替下,以免压成“死柱”。6.7 支柱回柱时,可采取近距离卸载或远距离卸载两种方式,可根据工作面条件选用。6.8 绝对禁止用锤、镐等金属物体猛力敲砸支柱任何部位,以免损坏支柱。6.9 不能将支柱水平放置作推移千斤顶用,尤其不能以支撑手把作为推移千斤顶的支点。6.10 回撤下来的支柱,顶盖朝上立放,不得随意的抛置,防止煤粉进入支柱内腔。6.11 因工作面粉尘大,故零部件不允许

24、在工作面拆装。6.12 支柱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不准随意摔砸,以免损坏支柱。6.13 在试验和使用的过程中,禁止支柱在空载下打压。7 常见故障的排除表7.1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序号故 障原 因排 除 方 法1注液时活柱不从油缸中伸出,或伸出很慢1. 泵站无压力或压力低2. 截止阀关闭3. 注油阀体进液孔被脏物堵塞4. 密封失效5. 注液枪失灵6. 管路滤网堵塞1. 检查泵站2. 打开截止阀3. 清洗注油阀体4. 更换密封件5. 检查注液枪及密封圈6. 清洗过滤网2活柱降柱速度慢或不降柱1. 复位弹簧脱钩2. 油缸局部凹坑3. 活柱表面损坏1. 重新挂好复位弹簧2. 更换损坏油缸3. 更换活柱体3工作阻力低1. 三用阀调压螺钉松动2. 安全阀开启或关闭压力低3. 密封件失效1. 检查安全阀2. 重新调阀;更换密封件3. 更换失效密封件4工作阻力高1. 安全阀开启压力高2. 安全阀垫挤入溢流间隙1. 重新标定安全阀2. 更换阀垫5工作液从手把阀体溢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