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理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激素)3)自身调节(组织、细胞本身的适应性反应)一,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中枢:脑(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脑干下部与脊髓相连)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1,神经系统组成单元:1)神经细胞(neuron,又称神经元) 2)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 cell,又称神经胶质)2,神经元的结构:1)胞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突起:树突(多个、较短、分支多、有棘突(刺)spine);轴突(1个、又称神经纤维、突触小体)3,神经元的分类:1)感觉神经元(又叫传入神经元,与感受器相连
2、) 2)中间神经元(又叫联合神经元) 3)运动神经元(又叫传出神经元,与效应器相连)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经过脊髓,不经过大脑的简单反射脊髓反射(spinal reflex):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跳反射(knee jerk reflex)、腹壁反射(abdominal reflex)、肱二头肌反射(biceps reflex)脑干(组成:延髓、脑桥、中脑)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主要症状表现为全身肌紧张增强,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迟缓,表情呆板和
3、静止性震颤,是由于大脑有关脑区兴奋和抑制的反馈调节失衡造成。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形式较低级的反射活动(数目有限,比较恒定); 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通过学习获得(数目无限,极大易变性和灵活性) 巴甫洛夫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第一信号:客观事物的具体信号,如光、声、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刺激;第二信号:语言、文字等条件刺激。二,感觉器官1,感受器的类型:1)表面感受器(外感受器);2)深感受器(本体感受器):位于体表之下的肌肉、肌腱和关节处;3)内感受器(内脏感受器):位于机体的黏膜、血管等处。 :1)化学感受器;2)痛觉感受器(伤害性感受器);3)温度觉感受器;4)机械感受器;5)光感受
4、器2眼的结构:由外向内,三层被膜: 巩膜角膜 脉络膜睫状体虹膜 视网膜 房水:充满前房和后房,清澈透明,循环障碍时会导致眼内压身高青光眼晶状体:透光性下降导致白内障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浑浊可导致“飞蚊症”虹膜控制瞳孔的大小。视觉感受到的电磁波范围为:370 740nm3人耳能感受到的声波频率范围为:202万Hz 鲸鱼、大象、鸽子等动物能够感受到次声;海豚、蝙蝠、小鼠等动物能够感受到超声。4 耳的结构:外耳(耳廓、外耳道、鼓膜) 中耳(鼓室、听小骨(三块组成听骨链:锤骨、砧骨、镫骨)、咽鼓管) 内耳(前庭、半规管、耳蜗、听神经)5 皮肤感受器:从外到内,角质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动物如何探测磁场,
5、至今仍在探索中三 血液1,体液:细胞内外的液体统称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占2/3);细胞外液(占1/3) 细胞外液:血液、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细胞外液构成了机体的内环境(以区别于外环境),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渗透压、温度、电解质成分、血糖、pH值等相对稳定,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对影响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各种因素进行调节,维持动态平衡,实现稳态。2 一个健康成年人的血量(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男性的血量为5.06.0L,女性为4.55.5L。血量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3 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运输功能;防御功能;止血功能;维持稳态。4 血
6、液的组成: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水、蛋白质、脂质、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气体、激素、各种细胞代谢产物、和电解质等)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略偏碱性,低于7.35为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5 血细胞特征: 红细胞和血小板不具有完整细胞结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血小板只是一些细胞碎片; 大部分血细胞在血液中只能存活数天; 大部分血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只能通过骨髓中造血干细胞不断增殖和分化的血细胞更新。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运输O2功能主要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完成。(CO中毒是因为CO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比O2大200倍,会造成人体缺氧
7、。) 白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主要在抵御病毒、细菌、微生物等病原体以及毒素和肿瘤细胞时发挥极其重要作用。 血小板在血液凝固中发挥极其重要作用,参与了全部血凝过程。6 ABO血型系统:A型;B型;AB型;O型患者血型可输的血型AA、OBB、OABAB、O、A、BOO若血型不相容,则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聚成团,导致血管阻塞,产生严重后果。四 血液循环1 循环系统:心脏和血管(动脉、毛细血管、静脉)2 心脏:具有泵血功能。心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健康人休息时6080次/分钟。 结构: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3 血液循环两部分:1)体循环(大循环)
8、: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肺循环(小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动脉分支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静脉是运送血液回心的结构,由于血液经组织汇集入静脉,其压力显著低于动脉,这样在运送过程中受重力作用的影响,回心受阻,故而有静脉瓣存在,防止血液回心逆流。由于四肢静脉粗大,且距离长,故而需要静脉瓣适时提供动力,以减少运送的阻力,防止逆流发生,与四肢静脉相比,其他静脉受阻力影响较小,可以没有静脉瓣的辅助。)(全身除内脏、脑和头颈部的大多数器官的静脉无静脉瓣膜外,其余各部的静脉的静脉管径2mm以上的静脉有瓣膜。四肢静脉的瓣膜较多,尤其下肢更发达。)四 免疫免疫系统(淋巴系统)
9、:淋巴管、淋巴结、淋巴器官(脾、胸腺)1 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病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等。(人类能在有许多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因为人体有免疫机制。)2 免疫的两种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人人生来就有) 物理屏障:如皮肤、呼吸道黏膜等; 化学屏障:如胃液、唾液等化学分泌物; 血液凝固:阻止病原体从伤口进入体内; 吞噬作用:吞噬细胞(一类白细胞)吞噬并消灭病原体。 2)特异性免疫:某种病原体(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一种白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抗原抗体结合使抗原失去致病性或被吞噬细胞清除3 免疫的功能: 1)抵抗抗原的侵入,防
10、止疾病,维护健康(功能过高时,会对某些药物和食物发生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2)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功能异常时,会对正常的细胞发生反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 3)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功能异常,就可能发生肿瘤)五 呼吸1 呼吸系统:呼吸道、肺、呼吸肌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上呼吸道,下呼吸道) 肺:细支气管、肺泡(细支气管末端葡萄串状结构) 呼吸肌:肋间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膈肌(胸腔底部,把胸腔和腹腔分隔开来)胸腔:胸骨、肋骨、脊柱围成2 呼吸运动: 吸气:肋间外肌、膈肌
11、收缩,胸廓体积增大,肺扩张; 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胸廓体积缩小,肺缩小。3 (肺换气)肺泡气体交换:肺泡与毛细血管间进行气体交换(毛细血管给肺泡CO2,肺泡给毛细血管O2); (组织换气)组织气体交换: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毛细血管给组织O2,组织给毛细血管CO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六 消化1 消化系统: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空肠、回肠)、大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肠腺(分泌消化液,其中肝脏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体)小肠与大肠相接处有两个退化的结构盲肠、阑尾。 2 消化和吸收
12、过程:1)口腔内的消化;2)胃内的消化和吸收;3)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4)大肠内的消化和吸收 1)口腔内的消化: 物理性消化咀嚼;人的牙齿:2对门齿,两旁各1颗犬齿,两旁再各2颗前臼齿,再各3颗臼齿(成人一排总共16颗牙齿) 人类的齿式:2,1,2,3/2,1,2,3(分别表示人的上颌和下颌牙齿各类型对数) (注:初牙,即幼儿时代的20颗乳牙) 化学性消化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把食物中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成年人一天分泌大约11.5L) 唾液腺:腮腺、舌下腺、颌下腺 2)胃内的消化和吸收:初步消化蛋白质;吸收酒精和少量水 胃的形态结构: 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
13、初步消化蛋白质; 胃壁有胃腺,能分泌胃液(含盐酸、胃蛋白酶);胃壁平滑肌将进入胃的食团搅拌,与胃液混合,形成食糜,进入小肠。 3)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 与十二指肠连在一起的消化系统的附属器官肝脏、胆囊、胰腺。 肝脏分泌胆汁流入胆囊,浓缩和贮存(成年人每天分泌的胆汁约有1L);胰腺分泌胰液,含多种消化酶。 食糜进入小肠后,与胆汁、肠液、胰液混合,进行并完成消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在胆汁乳化作用下)脂肪微粒(在消化液作用下)甘油+脂肪酸 小肠是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吸收:小分子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都由小肠绒毛吸收,进入
14、血液循环。 4)大肠内的消化和吸收:没有重要的消化功能,主要是吸收水分,也吸收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同时贮存食物残渣,形成和排出粪便。七 排泄 1 排泄系统(泌尿系统)的结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2 肾脏位于腹后壁脊柱两旁,左右各一个,由外至内,分别是皮质、髓质、肾盂,肾盂与输尿管连通。 3 每个肾脏由大约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 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球(毛细血管球) (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内) 肾小囊(肾小球的包囊,内外两层之间有腔隙,即肾囊腔,它与肾小管的官腔相通)肾小管 (肾小管弯曲细长,分布在皮质和髓质之中) 4 尿的生成和排出: 1)在肾小体中形成原尿:血液进入肾脏后,血浆中的一部分
15、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以及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尿酸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后形成原尿,进入到肾小囊的肾囊腔中。 2)在肾小管中形成尿:原尿流经肾小管肾小管重吸收(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回到血液中 重吸收后剩下的废物(如尿素、尿酸等)+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的物质(如氨)+一部分水和无机盐流入肾盂(尿) 3)尿液:肾盂输尿管膀胱: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膀胱收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人体排泄的三种方式:泌尿系统排泄、皮肤汗液排泄、呼吸系统气体排出。八 内分泌系统 1 外分泌腺:一类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不进入血液,且由导管流出
16、。如:汗腺、皮脂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外分泌部。 内分泌腺:是没有分泌管的腺体,它们所分泌的物质(称为激素)直接进入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管中,由血液和淋巴液将激素输送到全身。 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垂体、松果体、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胰腺中的胰岛、胃肠道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 性腺(睾丸、卵巢) 2 甲状腺:(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含碘化合物)主要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疾病: 甲状腺肿(大脖子病):食物中缺碘甲状腺素分泌减少甲状腺增生 呆小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性功能不能成熟 甲状腺机能亢进:成年人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氮气安全知识课件
- 产科胎膜早破护理查房课件
- 培智学校数学课程标准
- 2025年中国水处理化工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木工圆棒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吊架报警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印刷复合包装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运输吊车合同协议
- 社区劳务外包合同协议
- 衣柜定货合同协议
- 2024华能四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下属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钢结构高处作业安全管理
- JJF 2221-2025导热系数瞬态测定仪校准规范
- 华为手机协议合同
-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无答案)
- 公司两班倒管理制度
- 完整版高中古诗文必背72篇【原文+注音+翻译】
- 2025年武汉数学四调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025年春)教材变化详细解读
- 实际控制人股东会决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