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之一工业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监测技术规定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要求,依据监测与物料衡算相结合、技术手段与普查手段相结合的普查技术路线,为保证污染源普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制定本规定。一、监测范围1、 1、国控重点污染源:总局公布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环办函200793号)中的所有企业;2、 2、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所有城市及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厂(场)、危险废物处置厂;3、 3、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排放量65%的省控重点污染源(以2005年环境统计的排放量数据筛选)。4、 4、2005年度以来国家、省、市(地)、县级管理
2、的新投产的项目(已通过验收或试生产,造成事实排污1个月以上)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占省控重点污染源排放量低线相当的排污单位。各地区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特点、污染源普查的需要和实际能力,可确定其它需要监测的污染源。二、监测项目1、 1、基本监测项目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另发),普查的污染物重点为对污染防治具有普遍意义的污染物:废水:废水流量、pH、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镉、铅、砷、总铬(或六价铬)、氰化物、总磷;废气:废气流量、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对各类污染源,上述污染物在其对应的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中有规定的,或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相应的控制项目指明规定了工艺过程
3、和行业的,进行监测;未明确规定的,根据污染源特点和排污情况从上述项目中确定需监测的污染因子。重金属类(汞、镉、铅)和砷、磷监测项目,是指未过滤水样中的总浓度。汞、镉、铅包括无机的和有机结合的、可溶的和悬浮的浓度总量;砷和磷是指单质态、无机态和有机结合的浓度总量。不论在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控制项目是何种类价态、形态,均监测其总浓度。铬(或六价铬)、总氰化物(或氰化物)按照排放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分别监测。2、 2、其它需增加监测的项目(1) (1)火电厂及集中供热厂:燃料中灰份和含硫量;除尘效率、脱硫效率;(2) (2)电解铝、水泥、陶瓷、平板玻璃制造行业:废气中氟化物;(3) (3)城镇污水处理厂:
4、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4) (4)造纸(221纸浆制造、222造纸)、农副食品加工(132饲料加工、133植物油加工、134制糖、135屠宰及肉类加工、136水产品加工、139其他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143方便食品制造、144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145罐头食品制造、146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饮料制造业(151酒精制造、152酒的制造、1533果菜汁及果菜汁饮料制造、1534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制造):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有关行业名称前的数字为该行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各地可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特点和污染源普查的需要,按照污染源行业和工艺特点,适当增加工艺性
5、特征污染物。废水项目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选择;废气项目参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文附件)选择。三、监测频次国控重点污染源、省控重点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从2007年第一季度起,废水污染源每季度至少监测1次;废气污染源每半年至少监测1次;用于供暖的集中供热设施仅采暖期监测1次。四、监测布点与采样1、 1、废水中汞、镉、六价铬、铅、砷的监测,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的设施排放口采样。2、 2、废水其它项目的监测,在厂区外排口或厂区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所有排放口均须分别采样、
6、分析。排入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染源,应对每个污染源单独采样、分析。3、 3、所有废水或废气排放口,在采样监测污染物浓度时,均须同步监测废水或废气流量。4、 4、污染源的监测,应根据已了解掌握的污染源生产工艺特点和排放规律,选择代表性时段采样。未掌握排放规律和周期的废水污染源,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规定,选择12个生产周期加密监测,确定采样的代表性时段。5、 5、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出口均须采样监测。6、 6、废水采样位置的具体设置要求、采样方法和样品的现场处理、流量测定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
7、T 922002)的规定执行。7、 7、有条件的地方,对非稳定排放的废水污染源,可采用比例采样器采集废水样品。8、 8、废气采样点位的位置条件与布设、采样方法与操作、流量测定执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的规定。五、分析方法监测分析方法原则上选用国家和环境保护行业监测分析方法标准,详见表1。表1 重点污染源监测分析方法项 目监 测 方 法方法来源废水监测废水流量污水流量计法、流速仪法、量水槽法、容积法、溢流堰法HJ/T 912002HJ/T 922002化学需氧量(COD)重铬酸钾法GB1191489氨氮钠氏试剂比色法GB 747887蒸馏和滴
8、定法GB747887石油类红外分光光度法GB/T164881996挥发酚蒸馏后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GB 749087汞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6887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6987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7587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187项 目监 测 方 法方法来源六价铬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746787总铬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746687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7587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087砷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748587总氰化物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第一部分 总氰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异烟酸
9、吡唑啉酮比色法GB 7486-87氰化物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第二部分 总氰化物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 GB 7487-87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 11893-89总氮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 11894-89生化需氧量(BOD5)稀释与接种法GB748887pH玻璃电极法GB692086废气监测废气流量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161571996烟尘、粉尘二氧化硫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碘量法HJ/T562000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HJ/T572000氮氧化物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奈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
10、J/T43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21999氟化物大气固定源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HJ/T672001燃料成份煤质灰份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22001燃料含硫量煤中全硫量分析GB/T2141996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管式炉法)GB/T3871990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GB/T170401997对于技术成熟、仪器设备条件具备的新的监测技术方法,经过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和适用性检验后,也可以采用。如:氰化物、氨氮、挥发酚、总磷、总氮:流动注射法;镉、铅、砷:等离子光谱/质谱法(ICP/MS);汞、砷:原子萤光法。六、质量保证1、 1、工况要
11、求:污染源监测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达到设计生产能力75%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国家、地方排放标准对生产负荷另有规定的按标准规定执行。总体工况不能达到规定要求的,可根据污染源工艺和生产设施情况,分部分调整工况监测。对确实无法调整达到规定工况要求的,应在生产设施运行稳定的条件下监测。监测期间应有专人负责监督、记录工况,污染源生产设备、治理设施应处于正常的运行工况。2、 2、污染源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按国家有关规定、监测技术规范和有关质量控制手册执行。3、 3、废水监测:根据监测项目正确选择样品容器、保存方法。采样后,尽快分析测定。每个地市每季度采样应采集不少于监测排污口数量10%的平行样。4、 4
12、、废气监测:采样器在进现场前应对废气流量测定设备、采样器流量计、气体分析仪器等进行校核。根据所测得的流速等参数值,及时调节采样流量,保证颗粒物的等速采样条件。废气采样器要有相应的加热和恒温、除湿功能,保证采样效率。5、 5、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分析过程每季度每个监测项目一般应加不少于10%的平行样;对可以得到标准样品或质量控制样品的项目每季度应做10%的质控样品分析;可进行加标回收测试的项目,条件许可时做10%的加标回收样品分析。6、 6、妥善保存好监测采样、分析的原始记录,确保能够复原再现采样监测过程。按国家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有关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填报,并按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三级审核。7、 7
1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要加强对辖区内各地(市)重点污染源监测的技术指导、管理与核查,采用现场检查、资料审查、随机抽样监测和其他有效的方式,审核各地污染源监测数据的质量,复核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必要时,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测。七、任务安排与要求1、 1、污染源监测工作按照属地化原则,由各地环境保护局组织落实。原则上由各地(市)环境监测站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承担。污染源数量多、监测任务重的地区可组织技术条件好、有监测资质的区、县环境监测站承担部分监测任务。2、 2、各地环保部门要建立环境监察、环境监测协作联动制度,共同做好污染源的核查与监测工作。污染源现场监测时,监察部门应派员协助监
14、测人员尽快进入现场,核查、记录生产工况及负荷、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等现场资料数据;对已安装自动在线监测仪器设备的污染源,要记录采样监测时段自动监测数据。3、 3、各地环境保护局要建立污染源监测数据库。4、 4、各地环保局要加强排污口规范化建设的指导和督促工作;各排污单位必须完善排污口规范化建设,设置符合规范化要求的永久性采样口、采样作业平台以及安全、供电等设施,确保污染源监测工作根据需要随时可以进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之二放射性污染源普查监测技术规定为做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切实完成放射性污染源普查监测,保证此次普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依据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
15、01),制定本规定。一、监测的对象和范围监测对象是全国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采、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源,即伴生矿原料及产生的废气(气溶胶)、废液(废水)、固体废物(尾矿、 废渣)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其中伴生矿原料包括伴生矿原矿、精矿。伴生矿监测对象和范围参考表1。表1 伴生放射性矿监测范围及对象*序号行业部门相 关 企 业1有色金属铜、锆、钛、锡、钼、铝、铅、锌、镍的开采、冶炼及加工2稀土铈、镧、铕、钽、铌的开采、冶炼及加工3黑色金属铁矿开采、冶炼4化学工业硫酸、磷酸、磷肥、颜料、氟石生产、加工及制造5建材天然石材、耐火材料、粘土、陶瓷、玻璃的加工与制造6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矿开采及燃煤电厂7水
16、务污水处理、给水处理、地热开发利用8进出口贸易进口伴生矿注*表中所列出的行业和范围是有可能伴生放射性的,各监测单位在确定监测范围和对象之前,应先进行初测和调查,以确定需要开展监测工作的对象。二、监测项目和监测布点、采样(一)监测的项目大气: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氡(或钍)浓度;废气(气溶胶):总、总的放射性比活度;废液(废水):总U、232Th、226Ra,总、总放射性比活度;原料:总U、232Th、226Ra,总、总的放射性比活度;固体废物(尾矿、 废渣):总U、232Th、226Ra,总、总放射性比活度。(二)监测布点与采样1、废水项目的监测,在厂区外排口或厂区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所有排放口
17、均须分别采样、分析。2、所有废水或废气排放口,在采样监测放射性污染物浓度时,均须同步监测废水或废气流量。3、废水、废气的采样位置、采样方法和样品处理应按照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92-2002)等国家相关标准执行。监测的内容及取样原则详见表2。表2 取样原则和监测项目普查对象取样原则分析项目原料和产品每个企业取样数不少于3个;产生量大于1000t/a的企业,取样数不少于5个总U、232Th、226Ra、含量、总、总废石、废渣每个企业取样数不少于3个;产生量大于1000t/a的企业,取样数不少于5个总U、232Th、226Ra含量、
18、总、总;周围:剂量率水平废水排放口、受纳水体排放口上、下游取样总、总;总U、232Th、226Ra含量废气(气溶胶)排放口取样总、总;大气不少于5个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氡(或钍)浓度三、监测频率一年二次,异常点加大监测频率。四、分析方法分析方法见表3。表3 分析方法及标准监测对象监测项目监测方法依据标准大气氡子体潜能值两端计数法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测量方法废水铀液体激光荧光法GB676886水中微量铀分析法钍树脂萃取分光光度法GB1122489水中钍的分析方法镭226硫酸钡共沉淀射气闪烁法GB1121489水中钍的分析方法总放比活度蒸发、饱和厚层相对比较法水质量非盐分总、总活度测量废水流量污水流量计法、流速仪法、量水槽法、容积法、溢流堰法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2-200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固体废物放射性核素谱分析GB1174389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能谱分析方法总放比活度饱和厚层相对比较法水质量非盐分总、总活度测量废气(气溶胶)总放比活度直接测量法;厚源法、蒸发法、测量装置;EJ/T1045-1998水中总放射性测定厚源法;EJ/T 900-1994水中总放射性测定蒸发法环境辐射水平环境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直接测量法GB/T14583-93环境地表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测定规范五、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入组织部的目的与收获心得体会
- 六年级班级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 含节点缺陷的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
- 辉钼精矿全湿法提钼新工艺研究
-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数学(必修二)《6.1平面向量的概念》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 法治教育对青少年的心得体会
- 灌溉水矿化度对春小麦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红枣醋发酵过程中生物活性成分及风味物质的变化研究
- 布朗斯特酸催化下2-芳基吡咯类轴手性化合物的构建及反应研究
- 公共数据开放安全风险的法律规制研究
- 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考试英语卷
- 园林花卉 课件 第五章 室内花卉
- 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物理 含答案
-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00题)
- DB65-T 4751-2023 重大活动气象服务规范
- 水工维护高级工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能竞赛备赛试题库-上(血吸虫病、疟疾)
- 保障体系及小组的管理文件模板
- 行业标准-水电站运行风险管理规范
- JBT 6434-2024 输油齿轮泵(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