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塑性成形技术考试试卷A答案_第1页
特种塑性成形技术考试试卷A答案_第2页
特种塑性成形技术考试试卷A答案_第3页
特种塑性成形技术考试试卷A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理工大学考试试卷20102011 学年第1学期班级 学号 姓名 考试科目 特种塑性成形技术a理论 A卷 开卷 共 4 页···································· 密··

2、83;·····················封························线····&

3、#183;···························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题号一二三总分总分人分数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12 分) 得分评卷人 1、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最小阻力定律”答: 2、正挤压与反挤压答:正挤压:挤压时,金属的流动方向与凸模的运动方向一致。反挤压:挤压时,金属的流动方向与凸模的运动方向相反

4、。3、金属塑性成形中的“体积不变原理”答:在塑性成形中,由于物质内部质点连续且致密,可以认为在塑性成形中体积不发生变化,即变形前的体积等于变形后的体积,称为体积不变原理二、问答题(每题8分,共 48 分)得分评卷人1、 请阐述冷锻工艺与温锻工艺的特点、异同及应用范围。答:冷锻工艺的特点:(1)在回复温度以下进行锻造;(2)变形抗力大;(3)通过加工硬化,提高零件的强度;(4)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可以作为最终产品的制造方法;(5)生产率高和材料利用率高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冷锻工艺的应用范围:性能要求高但形状较简单的零件,如活塞销、轮胎螺母、球头销、齿轮、轮套、连杆、轴等各种零部件。温锻工艺的特点

5、:(1)金属塑性提高,变形抗力显著下降;(2)温锻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接近冷锻件;(3)每道工步的变形量较冷锻大,可减少工步数;(4)对模具的要求高。温锻工艺的应用范围:主要形状较复杂用冷挤压不能或难以实现的齿轮、轮套、连杆、轴等各种零部件。异同:(1)冷锻不需要将毛坯加热,而温锻需要将毛坯加热。(2)冷锻的变形阻力比温锻大。(3)对于塑性较差的金属适合温锻,反之冷段。(4)冷锻适合形状简单的锻件,而温锻适合形状比较复杂的。(5)冷锻的工步比温锻少。重庆理工大学考试试卷20102011 学年第1学期班级 学号 姓名 考试科目 特种塑性成形技术a理论 B卷 开卷 共 4 页·

6、3;·································· 密··············

7、83;·········封························线················&

8、#183;···············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2、 计算挤压力有何意义与作用?答:意义与作用:冷挤压力即冷挤压变形所需的作用力,它是设计冷挤压模具、选择设备的依据,并可衡量冷挤压变形的难易程度。3为什么在闭式精密模锻时,在凹模上必须设置分流降压腔?答:在闭式模锻时形成末时工作压力极大,变形金属不可能完全充满模膛。如果在与锻件非重要部位对应的模膛设置一溢流口,当模膛完全充满时,就可避免工作压力急剧增高,这样不仅有利于减轻模膛的负荷,提

9、高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还有利于降低下料精度的苛刻要求。4请阐述影响锻件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方法?答:影响锻件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方法:1)坯料体积的波动。控制方法:精密下料;采用调节和补偿的方法。2)模膛的尺寸精度和磨损。控制方法:计算模具磨损的公差;进行表面处理提高其耐磨性;良好的润滑。3)模具温度和锻件温度的波动。控制方法:控制终锻时的锻件温度;在模膛的适当位置设置余料分流腔。4)零件的结构工艺性的影响。控制方法:通过模拟分析和工艺试验逐一解决。5)模具和锻件的弹性变形。控制方法:采用塑性有限元法来模拟分析,作出预测,进而作出修正和补偿。5请阐述摆辗工艺的原理、特点和应用?摆辗模具

10、与挤压模具设计时有什么异同?答:原理:摆头的中心线与摆辗机机身存在一个夹角,称为摆角,在摆辗成形的过程中,摆头带动锥面上模沿毛坯表面连续摆动和滚动,液压缸不断推动滑块把毛坯送进加压。整个摆辗成形过程中,上模和毛坯只是局部接触、局部成形。摆辗工艺的特点:(1)连续局部成形,省力;(2)产品尺寸精度高;(3)适薄盘类零件的成形;(4)工况好;(5)设备小,占地面积小;(6)生产效率高。应用:适薄盘类零件的成形以及薄法兰件的成形。异同:1.都采用组合凹模结构;2.凸模结构不同。3.挤压模具需要有足够的强度、硬度和韧性以及高温下的耐疲劳性4.摆动辗压工件时所需要的变形力小、金属的流动也相对较小。6请简

11、述冷挤压组合凹模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当凹模模膛工作压力小于1000 MPa时,如何设计凹模?当凹模模膛工作压力为1000 MPa-1500 MPa时,如何设计凹模?答:厚壁筒理论。 整体凹模 双层凹模 20092010 学年第1学期班级 学号 姓名 考试科目 特种塑性成形技术a理论 B卷 开卷 共 4 页························

12、············ 密························封············

13、3;···········线································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三、计算题(共24分): 该题16分得分评卷人 1)如图所

14、示为冷挤压件,材料为20钢材,b=400 N/mm2,请分别计算坯料尺寸,冷挤压的变形程度、冷挤压力,并给出冷挤压工艺以及模具草图(凸、凹模主要尺寸)。 正挤压模具草图冷挤压件图解:正挤压:V1=R12H1=3.14×(10.2/2)2 ×(41.5-38)=285.853V2=(/3)×H2×(r2 +R12 +rR1)=(/3)×(tan300×3.1)×(4+26.01+10.2)=75.333V3=R32H3 =r2 H3 =3.14×(4/2)2×(38-tan300×3.1)=454

15、.803根据体积不变原理:V=V1+V2+V3=815.983 所以 H =V/R2=10.39故坯料的高度为10.39,直径为10变形程度:断面收缩率 =(A0 A1)/A0 ×100% =×(5.1)2 ×22/ (×5.12) =84.62%单位冷挤压力:P =×n×b (经验公式)n = a ×ln(A0/A1) + b (查表得 a=2.8 b=0.75 )将A0 =×10.22/4;A1 =×42/4 代入上公式得:n =5.99则P =×n×b =1.0×5.9

16、9×400=2396 N/2 (=1.0)则挤压力 F = CPA =1.3×2396××102/4 =24.45 (T)反挤压:V =R2 H1 -r2 H2 =×152×20 ×122×(20-5) = 7347.63由V=R2 H 可知 H =V /R2 =10.4 R=15变形程度: 断面收缩率 =(A0 A1)/A0 ×100% = ×122/ ×152 ×100% = 64%反挤压模具草图冷挤压力:P =×n×b (经验公式)n = a 

17、15;ln(A0/A1) + b (查表得 a=2.8 b=0.75 )将A0 =×302/4=706.52 ;A1 =×302/4-×242/4 =254.34 2 代入上公式得:n = 3.61则P =×n×b =1.2×3.61×400 = 1732.8 N/2 (=1.2)则挤压力 F = CPA =1.3×1732.8××242 /4=101.8 (T)正挤压工艺:下料 软化退火 磷化皂化 正挤压成形反挤压工艺:下料 软化退火 磷化皂化 反挤压成形重庆理工大学考试试卷20092010

18、学年第1学期班级 学号 姓名 考试科目 特种塑性成形技术a理论 B卷 开卷 共 4 页···································· 密························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