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腊八粥导学案课题腊八粥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会写“腊、粥”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腊八粥、感觉”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3.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4.能够分清哪些内容是详细写,哪些内容是简略写,体会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教学重点能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课前准备1.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阅读沈从文腊八粥的原文,搜集其他描写腊八粥的名作片段。(教师)2.熟读课文,搜集有关于腊八粥的传说、诗文。(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资料分享,了解信息(用时:3分钟)
2、1.交流对腊八及腊八粥的了解。 2.简要介绍作者沈从文。 1.依据生活经验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报。2.了解沈从文的重要信息,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提取主要信息。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用时:8分钟)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2.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 况。 3.指导学生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4.指导学生厘清文章的脉络,弄清结构。 5.指导学生交流。梳理内容,分清文章主次。 1.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情况。 3.小组合作再读课文,互相检查长句子的朗读情况。 4.指名读文,结合课后习题思考: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
3、两部分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汇报读文收获。(等粥部分写得详细些,喝粥部分写得简略些。)1.在指导学生厘清文章脉络时,注意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来进行。2.可以请学生概括等粥部分具体讲了哪些内容。三、品析佳句,丰富积累(用时:8分钟)1.指导学生品析重点句子。出示:“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 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2.找到其他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小组内交流。3.全班汇报。 1.读一读句子,体会到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句子更加生动了。 2.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生动的句子,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感受。 3.说一说自己找到了哪些细腻描写腊八粥的
4、句子,结合句子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时,引导学生说一说哪些词语的使用生动、有趣,或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四、揣摩语句,练习仿写(用时:18分钟)1.请学生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2.组织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进汇报。 3.指导朗读。 4.作者是如何写出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的呢? 5.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食物。 6.交流分享。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勾画相关的语句。2.结合能体现人们喜爱腊八粥的语句谈自己的感受。(1)品析第一句:第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选取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
5、所有人都喜欢腊八粥。 (2) 品析第二句:“叹气”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描写出煮粥时发出的声音;从“咽三口以上的唾沫”“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可以体会到人们非常喜欢吃腊八粥。 3.练习朗读,读出对腊八粥的喜爱。4.总结写法。(作者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年龄段的人,说明大家都喜欢吃腊八粥。接着从腊八粥的食材、煮腊八粥时的声音、腊八粥的样子、味道等方面写出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 5.先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它的样子、颜色、味道等是怎样的?你最喜欢这种食物的原因是什么?6.说一说自己喜欢的食物。1.学生默读时,教师要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揣摩第1自然段的写法时,
6、从词语的运用到修辞方法的运用都要让学生进行咀嚼、体会。从而为练笔拓展做准备。 3.小练笔不可做过多的要求,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习得的方法,写出最喜爱的食物的可爱之处即可。在交流、分享中,对于学生使用生动的词语、运用巧妙的修辞方法都要给予关注和表扬。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用时:3分钟)1.引导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积累摘抄描写生动的语句。 1.畅谈本课所得。2.自主完成作业,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鼓励学生有意识地积累生动的语句。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听写词语,回顾复习(用时:5分钟)1.听写词语。 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1.书写词语,集体订正。 2.说一说课文
7、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等粥部分写得详细,喝粥部分写得简略。) 可以在过渡语中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八儿的馋样儿的,体会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二、品读赏析,揣摩写法(用时:18分钟)1.出示自学提示,组织自学。自学提示:勾画体现八儿馋样儿的语句,结合关键语句在小组里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重点点拨以下语句的体会。 (1)品析描写八儿动作的语句。“住方家大院还早。”(2)品析八儿与妈妈的对话。第一次对话:第47自然段。 第二次对话:第911自然段。 (3) 品析八儿对腊八粥的猜想4.学习“喝粥”部分。请学生结合关键语句,谈感
8、受。 5.感悟主次分明的写法的好处1.根据自学提示自学,批注自己的感受,边读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感受。 2.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八儿的馋样儿的。3.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汇报。(1)抓住描写神态和动作的语句,从“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来体会八儿等粥时的迫不及待(2)从对话中揣摩人物心理朗读八儿与妈妈的对话,体会八儿迫不及待的心情。抓住八儿的语言,想一想八儿为什么要这样说,体会八儿的天真、可爱,突出了八儿的馋样儿。 (3)想象八儿“猜粥”时的样子,通过朗读,感受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4.抓住“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很浪漫地摆
9、成一个十字”“奈何它不来了”这些语句,体会八儿一家吃完腊八粥后的心满意足和美妙的感觉。5.想一想:作者把等粥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更突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和腊八粥的美味。)1.在分角色读八儿和妈妈的对话时,引导学生想象八儿说话时的样子,抓住重要的提示语,如“眼睛可急红了”“要哭的样子”合理展开想象,读出人物着急的语气。 2.学生在结合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形象时,谈完自己的感受就进行朗读。以读促讲,以读促悟。 3.在品析语句时,涉及 的描写腊八粥的句子不做讲解,因为上一节课已经有了分析、积累。 4.在体会主次分明写法时,引导学生回顾内容进行总结。三、拓展阅读,对比体会(用时
10、:14分钟)1.对比阅读:出示冰心的腊八粥,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说一说文中主要讲了哪些事件。2. 说一说哪些内容是详细写,哪些内容是简略写。3.体会主次分明写法的好处。 1.快速浏览课文,提取主要信息,文章写了冰心回忆母亲煮腊八粥的往事及孩子们为纪念周总理准备煮腊八粥的情景。2.回忆母亲煮腊八粥的部分是简略写,孩子们为纪念周总理准备煮腊八粥的部分是详细写。 3.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这样写正是为中心服务的。在拓展阅读时,教师要介绍冰心的腊八粥的写作背景,腊八粥正是冰心纪念周总理逝世三周年的精心之作。了解了背景,才能更深刻体会主次安排的好处。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用时:3分钟)1.回顾课文的主要
11、写法。2.熟读课文,在阅读其他文章时体会主次分明的写法。1.说一说自己在写法上的收获。 2.在阅读和写作中,关注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说一说主次分明写法的好处。2 腊八粥教学目标1.会写“腊、粥”等12个字,正确读写“腊八粥、感觉”等18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阅读,了解本文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教学重点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教学难点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要求会写12个字。从
12、字音上来说,要注意“粥、匙、稠”是翘舌音, 注意“腻”字是鼻音n;从字形上来说,“腻”字右边不要多写一撇,“褐”字是衣字旁,不是示字旁。在进行生字教学时,要结合词语来进行。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搅和、沸腾”等词语的意思。2.阅读理解教学中,可以抓住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关键语句进行品味,展开想象,感受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触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充满了生活气息。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时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淳朴、和谐、温馨的图景。本文的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迫不及待、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
13、了八儿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3.表达运用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标之一,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本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八儿等着吃腊八粥的情形,展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充满了生活气息。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描写腊八粥的段落,写一写生活中最喜欢的食物,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腊、粥”等12个字,正确读写“腊八粥、感觉”等18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板块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谈话: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
14、七、初八这两天,天气很冷。于是,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即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2.你们对腊八粥还有什么了解吗?指名学生谈谈对腊八粥的印象。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腊八粥的文章。(板书课题:腊八粥)4.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腊八粥的资料,在课上交流,有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板块二 初读课文,交流预习 1.自读课文。自读提示:l 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l 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中作者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学生对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1)本课生字。腊 粥 腻 咽 匙
15、搅 稠 肿 熬 褐 缸 脏(2)指名学生读,纠错正音。重点指导“匙”的读音。钥匙(shi) 汤匙(chí)“匙”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音为“chí”。(3)本课词语。腊八粥 感觉 沸腾 何况 搅和 资格 可靠 罢了 要不然猜想 肿胀 惊异 粉碎 总之 染缸 解释 浪漫 奈何(4)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认读,教师相机正音。3.这篇课文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交流示例:生1:全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神态、心情,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生活图景。生2:作者主要写了八儿盼着吃腊八粥的种种表现。生3:本文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时的惊奇
16、,写出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眷恋。4.同学们刚才的概括很完整,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是如何概括出来的呢?生:对于写事的文章,可以从文章的六要素进行概括。教师小结:对于课文的主要内容,你们可以紧扣文中的主要人物“妈妈”和“八儿”,并结合课题来概括,这样降低了难度,概括效果会更好。【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文,概括本文内容,并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这是对全文整体的把握,为更好体会人物的语言及心理活动描写做铺垫。板块三 深入文本,层层剖析1.教师提问:作者是如何写出腊八粥的美味的?2.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问题并画出文中描写腊八粥的句子。3.细读第1自然段。:初学喊爸爸的小孩
17、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4.学生交流。(1)“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对腊八粥产生甜甜的腻腻的感觉,说明了腊八粥十分美味。(2)抓住重点词句,如“糊糊涂涂”“大碗大碗”“大匙大匙”等,想象粥的制作过程和人们吃粥时的感觉;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沸腾的粥是什么样子的,从“叹气”一词体会运用拟人的写法的好处,感
18、受腊八粥的美味。5.指导朗读,指名学生读。6.小练笔: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设计意图】教师通过问题的铺设,吊起学生的胃口:是怎样的粥有这样的魅力?从而使学生产生走进文本、研究文本的欲望。第2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本文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教学过程板块一 复习导入,引入新课1.复习回顾。(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腊八粥,大家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2)回顾第1自然段,作者是如何描写腊八粥的诱人的?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自然
19、段,那么第219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学生汇报交流:等粥、喝粥。(板书:等粥、喝粥)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等粥”的?盼粥想粥猜粥看粥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析八儿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体会八儿的心情。(板书课题:腊八粥)【设计意图】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在学习开始时,教师采用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板块二 精读感悟,品析形象过渡:美味的腊八粥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都馋涎欲滴,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的人中的一员。那么,面对甜甜的腻腻的一锅粥,他的表现如何呢?我们首先来学习“盼粥”这一部分。1.盼粥。(1)默读第28自然段,要求:
20、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你画出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学生汇报。“喜得快要发疯了”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的喜悦之情吗?“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了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从对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板书:迫不及待)“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指导朗读第4、5自然段中的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怎样理解第8自然段中的反问句?八儿对腊八粥虽是
21、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3)过渡: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点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那么粥一旦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想粥”这一部分。2.想粥。(1)分角色朗读第911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怎么分粥?后来又想怎么分?为什么变卦了?(体会八儿的馋嘴、可爱)“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是呀!孥孥说得对。”“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2)“孥孥”是什么意思?从妈妈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3)再分角色读,要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
22、妈对他的宠爱。(4)过渡:这让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想中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猜粥”这一部分。3.猜粥。(1)男生齐读第13自然段,大家思考: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2)粥里的栗子、饭豆、花生仁、枣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并画下来。(3)文章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八儿的猜想?(板书:妙极了)4.看粥。(1)教师读第
23、14自然段,同学们思考: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时,课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此时的心理?(板书:惊异)(2)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女生齐读第15自然段,画出相关词语。花生仁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3)找出关键词和第13自然段比较,你有什么发现?(4)看了腊八粥之后,八儿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5)男女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注意要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设计意图】品读描写八儿的语句,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通过交流促读,读中交流,交流中读,使学生在读悟中探究人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板块三 感悟表达,拓展阅读1.作者沈从文通过对人物的细节刻画,表现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以及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八儿这么想喝粥,他喝到了吗?(板书:喝粥)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1)指名学生读。(2)喝到了妈妈煮的腊八粥,八儿又有什么表现呢?在文中找出具体描写八儿的语句。(3)可以用一个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抽纱绣片剪裁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碳九石油树脂装置操作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牙刷刷毛储存条件优化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锅炉管阀检修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应聘者面试题库及答案
- 银行转正测试题目及答案
- 银行英语面试题及答案
- 给排水专业试题及答案
- 养老护理专业试题
-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CJJ166-2011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 化肥欠款协议模板
- “对校园欺凌说不”主题班会课件
- PLC电气控制设计污水处理系统样本
- 青春筑梦强国有我
- 新一代5G网络-全网部署与优化
- 导学案:化学合成材料
- 高中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方案七篇
- MT-T 1199-2023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运输车辆通用安全技术条件
- Linux系统基础操作培训文档
-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蒸汽管道配管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