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柯文烁学号:1406270615指导教师:汪 航课程名称:设 计 批 评 有关刘守祥作品鲜果系列赏析与研究刘寿祥 1958年4月出生,湖北武汉人,1981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师范专业,并留校任教,从事水彩画的教学与创作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水彩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主任、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江苏美术馆等收藏。刘寿祥教授水彩画鲜果系列静物作品赏析研究 众人都在生活中。或是说都在生命的过程之中体验着生命在时空中进行的流程。酸、甜、苦、辣各有所感
2、,喜、怒、哀、乐各有所兴。使人彷徨不安的是-总有感而无发的尴尬。人们靠语音文字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部分地解除了这种尴尬。但总有另外一些内容与状态,思维与情感非语言所能表达而又非要表达!这就需要另外一种形式符号来解决这一难题。于是人类赋于艺术这样一些使命:作为“理想”(黑格尔)、作为“可传达的愉悦”(康德)、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可莱夫、贝尔)、作为“感情的传达”(托尔斯泰)、作为“趣味的对象”(大卫、休莫)-等等。先哲们的理论皆独到而深刻,但作为忠诚耕耘的艺术实践者的刘寿祥教授,则不愿意以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理论上的思辨,他以数十年的绘画艺术的实践历程,用最简洁、最明晰、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自己对
3、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真诚的感悟与会心地表达”。 感悟以体验为始,体验又以器官的感知为先,从人的生活过程中沁入,通过对沉重肉身的际遇进行“拷问式的积定”,以此透入到事物的普遍一般性之中,形成由感觉体验开始的知觉的认知和理性的判断。这并是感悟的一般过程。众人都在体验中。但感悟之果却只有杰出的艺术家才得以攀摘。所以才有智者指出:“艺术家的体验是一种伟大而深厚的体验”。只有杰出的艺术家才能从低端的体验中走出来,从情感的体验中发现真理与价值,感悟到我们人类复杂的情感当中那最深刻的“共通的灵性”,并用真诚的态度和适意的手法“会心”地传达出“感悟”的结果。于是才成就了艺术之于我们醍醐灌顶般的“启示与开悟”
4、、心有灵犀般的“会意与共鸣”。 赏读刘寿祥教授的水彩画鲜果系列静物作品,我们无疑能领略到艺术的这种“灵性的开悟”与“会心的共鸣”。 一、“正大光明”之相与古典之美 在刘寿祥教授的作品中,静物之物非止于物本身,屏蔽于人心之外。而是能与人的心灵息息相通,可移情于人的精神活动之中的灵性之物。是物也非物。是物:真实的形状、色泽、体积与存在环境;非物:超越于实用关系之上,典型的视觉符号,包含着某种抽象、概念的活动,传导出非物的精神内容。所以我们的赏读总是从真实的画面形象中渡入。首先感受到的就是端正圆满、真实高大的触目震撼:往往全开的画幅,物象形体挺拔端正、庄重敦厚、细节真实、表现精
5、到、鲜活生动是历经千年传承的西方绘画的造型传统,亦如艺术+杂志上对他画上真实感的述评之语:“苹果就是苹果,梨就是梨,布就是布”。 而真正的艺术生活是既要与大自然的造化默契,又要与造化争强的生活。艺术从不只是专造幻像以娱人耳目,而应是“超出象外、得其环中”,是事物本质精神的揭示与阐明。正如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艺术中“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他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刘寿祥教授的静物作品又岂能止于描绘的真实?在真实的视觉境中,物的体量有如“塞尚”一般的力透宇宙本质的超验感。果品显现的是生动鲜活的
6、生命体征,富有饱满的生命热情;在光彩怡然中焕发出勃勃而动的生命之相。大块的深黑色的运用与鲜丽的红蛇果、柠黄的柠檬、香梨之间有序相衬,创化出具有象征意味的“肃穆与崇高”的意境。陶瓷瓶罐伟岸稳固,有如“君子”之“正”形,凛然而具浩然之势。凸现出“正大之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另以传统手工艺衬布点缀其中,民族文化的符号和西洋画的造型观念相串接,隐寓着文化的融合与通达。画面一应大小之次序,高低之错落,轻重之缓急,鲜晦之互托,雅俗之色变,无不化为高雅纯粹之气度,这种气度虽凛然而至却也温和通达,虽理直气壮但不盛气凌人,显现出含蓄温和的特征。这正是绘画艺术体现民族精神与人格品性的“正大光明”之相。“正”的特质
7、除了在物象造型上表象外,尤其内含于作品内在的“正气”品质之中。是“高雅之情、一寄于画”的会意传达。 这种高雅的情感显然不是少数当代艺术家所宣扬的个体私情,而是通过深刻的感悟而启动的内在精神力量。有着个体包容广大的从容气度。苏珊、朗格说:“纯粹的自我表现不需要艺术的形式”。如同生活中妇孺的嚎哭宣泄不是艺术一样。如果要使“某种创造出来的符号激发人们的美感-就必须使自己作为一个生命活动的投影或符号呈现出来,必须使自己成为一种与生命的基本形式相类似的逻辑形式”。宗白华先生在西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一文中说:“文艺的事是要能在人生个别的姿态行动中,深深地表露出人生的普遍定律”。正因为刘寿祥教授的鲜果系列静物
8、作品从物体的客观真实性中把握住了内在生命的“有机统一性、运动性、节奏性与生长性”,符合生命的形式逻辑,并深深地透入事物的真实的必然性之中,是普遍一般意义人类情感,从而才使作品以其非凡的感染力而触动到人类文化心理所“共通的灵性”。 事实就是这样的:我们的心灵越明澈,我们的直觉就越不容易受到杂质的干扰,就越能让事物的本相不经扭曲的照入,则艺术的品味也就越高!因此,我们说艺术是一种心灵高度的、它是一种对事物超然的感受,一种完全脱离社会俗观念的超功利的关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成就出作品纯净雅致的高尚品格。这种高尚品格使我们不期然地想起古代西腊艺术。那崇高、典雅、肃穆与静默的印象尤现于眼前。古典之美在于
9、稳定、和谐与理性;在于适度的观念、均衡的章法;在于叙述的含蓄与形式的和谐;在于健康、优美与适度-这样的一些品质都在刘寿祥教授的鲜果系列静物作品中得到了体现,细读慢研、有如我们在观赏希腊艺术所感受到的典范力量一般。 二、严谨的法度与纯熟技法 均衡和适度离不开冷静的考量,非严谨的法度不得以规范。在刘寿祥教授的静物作品中,“尺法严谨合度”是其视觉形式上的显著特征。第一;构图大而圆满,但无淤涨堆砌之感。是明晰简约的理性排放。物体的大与小、多与少、长与短、轻与重、明与暗无不有着严丝合缝的尺法,是“增之一分太长、减之一分太短”般的恰到好处!古代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倡导的严谨数理秩序,创
10、化出了希腊艺术至美的和谐与节奏,这种秩序在刘寿祥教授的静物作品中再次得到了印证与焕发。所以有论者认为其作品具有“构成的意味”。所谓“构成”,是指把视觉符号元素按照一定的数理关系适当的排列、放置、解构与重组。“构成”是现代艺术学说,其源头应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第二;用光也极为讲究。他的静物作品从不以逆光入画,因为逆光造成物体的正面阴影必将破坏物体的“正大光明”之相。所以画面中的光往往从正侧入射,从容地从陶罐与鲜果、物体与背景的前后空间之间透过,这样既有利于表现画中物体的正常色泽与体积,又使画面中光影通透流畅,明晰干净。秩序感更强。第三;用色“雅致而鲜明”。虽是得心应手之为,但也绝不是随意的“抓取投
11、放”,而是很好地控制住了画面中的“色度”与“灰度”。刘寿祥教授曾从纯技术层面谈到过用色的感受:“用色之难在于控制灰度”。画面中从前到后、从明到暗、从光到影无不包涵着“灰度”的渐次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做无色的推演,而是由丰富而微妙的冷暖变化所率领的中间色度的理性渐变。是高层次的色彩把握。虽然我们在观赏画作时感受到的是色彩的明丽饱满、晶莹透亮,但其中更具高贵气质的沉稳与从容、优雅与娴静正是从深色的通透和“灰度”的控制中获得。在艺术的表现之中,熟炼的技巧与语语言是会心传达的必不可少的手段。罗丹在他的遗嘱中说道:“艺术就是感情。如果没有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问,没有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 也是瘫
12、痪的。”这是强调了技法在表现中的重要作用。于技法来说,业内称之为“水彩画的本体语言”。意为传统水彩画借用“水”和“色”的的相互作用,形成侵润、流动、溅泼、沉淀等的技巧及用笔方法等。也就是纯技术的水彩画的表现方法。随着近年来中国水彩画群体的全面爆发,水彩画着为新兴画种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艺术观念的不断拓展、姊妹艺术之间的相互融通,使中国水彩无论是在材料上还是在技法上都取得了空前的突破与发展。这其间与刘寿祥教授的潜心研究、不但探索以及在教学和学术活动中从不藏私的教授与推广无不关系。 水彩画以“水”作为区别其它画种的特定界限,其重要性于画种技法来
13、说尤为关键。刘寿祥教授的静物作品于用水的技巧尤其高超,既明显地感觉得到水分十分饱和:鲜果珠圆玉润,陶瓷润泽透亮.但于画面中却丝毫不露水迹,或者说是感觉不到水迹。这种水法明显有别于用水淋漓放达,恣意纵横的画法。是满而不溢的内敛含蓄,是极其高难的“养形色于水”。比之刻意于水的流动、水的沉迹、水的渗化等常见效果者有着更为高超的用水技巧。第一;不依靠意外、不沉醉于偶然。第二;水与色彩和形体珠联璧合,饱和的水分有如物之内在天然的含蕴,第三;水分的控制与巧夺天工的行笔相结合,使物象栩栩如生,似春风化雨如冬雪覆地妍然天成! 在刘寿祥教授的
14、静物作品中还有独特的“埋色”之法。“埋色”源于“飞白”的灵感,比如依照苹果从绿变红的生长规律,在相应部位先画绿色以作为预埋色层,其后以红色覆盖,在行笔的过程中于相应部位形成“飞白”, “飞白”处自然透出预埋的底色。创意的技法竟然与自然的造化相一致!难怪作品会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感染力!三、现代感与抽象意味 刘寿祥教授以高超技法来实现“会心的”表达之目的,创造出的鲜果系列静物作品除了具有古典崇高的审美品味外,又另具有现代感与概念感的抽象意味。比如因为画幅大、构图满,画面中的物体比生活中的实物或许更大一些,触
15、目的感觉更强烈,加之体量的厚重,使之明显的具有一种超时空超现实的现代感。高光中透出冷紫味的硕大鲜红的蛇果与画面中大块的深黑色(或是桌面或是衬布)的冲突演绎着事物内部的矛盾与争斗,体现着古楚文明于漆器色彩中的抽象而浪漫的情怀。大体量陶罐与小体积的连续小果点似以一定的节奏运动变化,以及光影与色彩造就的物于背景之上的进显与消隐视觉感应,牵引着视知觉心理之力产生或张或驰、或抑或扬的微妙情绪变化,有如“格式塔心理学”解释的艺术与视知觉的关系。除此之外,我们在对画面作细部深入的赏析时,又会得出“抽象”的印象:比如深色釉罐对环境物象所作的镜象就极富抽象的意味。陶罐上的流釉与斑点、老旧脱釉的斑驳痕迹,芒果的一
16、半是青涩、一半是火红,柠檬纯粹的明黄色都有概念般的抽象总结。加之熟练挥洒的行笔所留下的点、划、渲、蹭的笔迹:“点划离披、时见缺落、逸笔撇脱、若断若续”都超越了线条与色彩本身而成为抽象意义的载体和形式符号,成为了无限世界的表达中介。诸多的抽象元素,却合成了客观真实的精美画面。这是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在视觉艺术上的完美体现。当代经济学有个词汇叫做“合成谬误”,意为多的局部的经济行为看起来是正确合理的,但一经组合却造成相互的矛盾与破坏,得到谬误的结果。这种“合成的谬误”或许会造成一般画者较为普遍的困惑,但于刘寿祥教授来说灵慧的悟性和高超的技法轻松做到了使各种视觉元素“在矛盾中共存,在对立中统一”,从而
17、整合出了“光明莹洁”的正果。 四、结 语 之于单纯的线条与色彩、形状与光影来说,它们都是简单的可直观的视觉符号,其本身并不能引发我们特别的关注与思想。是高雅的艺术将之组合成了“有意味的形式”,并美和将生命的意义灌注于这“有意味形式”之中。这正是艺术家的使命。在刘寿祥教授的鲜果系列静物作品中,这些视觉元素的生发、解构、调度与组合是西方的造型传统,有着客观真实的再现理念。这其间又有中国审美接受儒、道、释综合后的文化观念的影想与指导。丰实而又完整,和谐而又矛盾。它既在西方的严谨中展现出东方的自由创作情绪;又在东方精神的挥洒中表现出西方尺法森严的理性成果。在浑厚中宣示轻松,在凝重中祭出透明。这是非大家手笔不能做到的技法高度,是化百炼钢为绕指柔的登仙化羽之境。刘寿祥教授的静物作品“既是绘画,又是构成;既是非常客观的,也是非常主观的”。“他的画看起来很写实,但装饰味又那么浓。如果没有深刻的审美思辨,就不可能把主观与客观、东方玉西方、传统与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每日复习计划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卫生资格考试模拟题全集试题与答案
- 基础护理技能执业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与商业模式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快速升温卫生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深入理解经济法概论的试题及答案策略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运动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自考行政管理网络信息管理试题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专业语文考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成功备考的执业药师试题及答案
- 《光电显示技术》OLED原理
- 2022年重庆江津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A卷)
- 反恐安全政策
- 创新教学任务
- 浅谈脓毒血症的集束化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7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优质课件(含视频)
- 架子工班组承包协议
- 化验室化学试剂台账范例
- 杨家湾220KV变电站工程预算表
- 第七课:构图的形式
- 六类网线检测报告(共9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