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血 液 学 基 础第一节血液的功能和组成1血液的功能² 机体各组织器官营养成分和代谢产物的载体。² 人体所需水分、氧及排出二氧化碳的载体。² 参与人体免疫功能,防止疾病侵袭。2血液的组成血浆血清血小板白细胞血饼红细胞 加入抗凝剂,离心, 血液自然凝固 静置30分钟后的情况² 血液由有形成分(血细胞等)和血浆组成。² 血清:血液自然凝固,除去固体部分(血饼)后所获得的液体部分。² 血浆:血液经抗凝处理,在离心作用后获得的清液部分。除血清所含成分外,还包括蛋白质、凝固因子等成分。血清血浆蛋白质血液凝固因子红细胞血饼有形成分白细胞血
2、小板其他有形成分3血液细胞构成红细胞血液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1). 红细胞:² 形态和功能:78um 0.8um 2.2um红细胞模型图红细胞为扁圆状结构,中央凹陷,细胞内无核、柔软,可进入比本身直径更小的毛细血管,平均直径78m。内含血红蛋白,富含铁元素,容易氧化。负责将氧气输送致全身,并将二氧化碳收集至肺部排出。² 红细胞的成熟: 红系 原红细胞 早幼中幼 晚幼 网织 成熟祖细胞 红细胞 红细胞 红细胞 红细胞 红细胞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红系祖细胞,后者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下,分化为原红细胞,经
3、数次有丝分裂而依次发育为早幼、中幼、晚幼红细胞,后者已丧失分裂能力通过脱核成为网织红细胞进入外周血。由网织红细胞再发育成为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从早幼红细胞开始,已能利用铁蛋白和原卟啉合成血红素,后者再与珠蛋白肽链结合而成为血红蛋白,幼红细胞越趋向成熟,合成的血红蛋白越多,直到网织红细胞阶段仍能合成少量血红蛋白。一般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的含量不超过1%,网织红细胞中仍残留有RNA,由此可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进行检测。网织红细胞越成熟,DNA含量越低,由此可计算出网织红细胞成熟程度。(2). 白细胞:² 白细胞的分类和分群: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只有将白细胞的种类分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
4、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分析才被认可为白细胞分类。除此之外的只能算作白细胞分群。但在国内,白细胞分类和分群的界定并不十分严格。以下是白细胞的分类或分群:小型白细胞(淋巴细胞)二分类大型白细胞(其他白细胞)小型白细胞(淋巴细胞)三分类中型白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大型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五分类嗜中性粒细胞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² 形状和功能:白细胞为球状结构,细胞内有核,直径715m。产生人体免疫机能,直接攻击外来细菌或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单核细胞情报通信 侦察T型淋巴细胞(细胞性免疫)B型淋巴细胞(体液性免疫)直接攻击产生病源体包围抗体
5、* 嗜酸性粒细胞协助产生抗体。(3). 血小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体积较小,参与凝血和止血。4血液分析的意义和检验学科的分类² 在生理情况下,人体内血液各种成分的质和量,反映了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内外环境的平衡。² 在病理情况下,血液成分质和量的变化,除了反映造血系统的病变以外,还能直接或间接地提示全身或局部组织器官的病变。² 生物化学和免疫学分析:主要检验血清中的化学成分、传染病抗原、特殊蛋白质等。² 血栓与止血分析:主要检验与临床止血和凝血相关的各种血小板因子、凝血因子、血管因子等项目。² 血液细胞分析:主要检验血液中有形成分的质和量。5血液
6、细胞分析的方法² 传统方法:以手工操作、普通光学显微镜、计数板等简单器材为主要检测手段。² 现代方法:以血液细胞自动分析仪为主要标志。² 随着细胞化学、组织化学、位相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同位素示踪技术、单克隆抗体等现代技术的运用,血液学研究不断得到新的发展。² 到20世纪90年代,综合光学、电学、细胞化学原理的血液细胞分析仪代表了当今血液一般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二节 血液细胞分析的目的和内容1血液细胞分析的目的以现代血液学理论为基础,以常用的实验方法为手段,联系临床实际,为临床疾病的初步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客观依据。2血液细胞分析的内容对血液
7、中的有形成分和血液细胞的数量、质量和外观形态进行检测。3血液细胞分析的检测项目(1). 白细胞检测WBC(White Blood Cell count):白细胞计数:单位体积全血白细胞数,(×103/L或×109/L)。LYM%(Lymphocyte concentration):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百分率(%)。LYM#(Lymphocyte count):淋巴细胞计数:单位体积全血淋巴细胞数,(×103/L或×109/L)。MONO%(Monocyte concentration):单核细胞(中间细胞MID)占白细胞百分率(%)。MONO#(Monocy
8、te count):单核细胞(中间细胞MID)计数:单位体积全血单核细胞数,(×103/L或×109/L)。GRAN%(Granulocyte concentration):粒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率(%)。GRAN#(Granulocyte count):粒细胞计数:单位体积全血粒细胞数,(×103/L或×109/L)。NEU%(Neutrophil concentration):嗜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百分率(%)。NEU#(Neutrophil count):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单位体积全血嗜中粒细胞数,(×103/L或×109/L)。E
9、OS%(Eosinophil concentration):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率(%)。EOS#(Eosinophil count):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单位体积全血嗜酸粒细胞数,(×103/L或×109/L)。BASO%(Basophil concentration):嗜碱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率(%)。BASO#(Basophil count):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单位体积全血嗜碱粒细胞数,(×103/L或×109/L)。(2). 红细胞检测RBC(Red Blood Cell count):红细胞计数:单位体积全血红细胞数(×106/
10、L或×1012/L)。HGB(Hemoglobin concentration):血红蛋白:单位体积全血血红蛋白浓度(g/L)。HCT(Hematocrit)或PCV(Packed Cell Volume):红细胞比积:全血红细胞相对容积比(%)。MCV(Mean Corpuscular Volume):红细胞平均容积:全血单个红细胞的平均比积(fl:1×10-15升)。MCH(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单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pg:1×10-12克)。MCHC(Mean Corpuscular Hem
11、oglobin Concentration):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g/L)。RDW(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CV(RDW-Coefficient of Variation):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SD(RDW-Standard Deviation):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偏差(fl)。HDW(Hemoglobin Distribution Width):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布宽度。(3). 血小板检测PLT(Platelet count):血小板计数:单位体积全血血小板数,(×
12、103/L或×109/L)。MPV(Mean Platelet Volume):平均血小板体积: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fl:1×10-15升)。PCT(Plateletocrit):血小板压积:血小板相对容积(L/L)或(%)。PDW(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CR(Platelet Large Cell Ratio):大血小板比率:体积12fl的血小板比率。(4). 网织红细胞检测RET#(Reticulocyte count):网织红细胞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104/L或
13、×1010/L);RET%(Reticulocyte concentration):网织红细胞百分率:网织红细胞占成熟红细胞的百分率(%);MRV或MCVR(Mean Reticulocyte Volume):网织红细胞平均体积;HFR%(High Fluorescent Reticulocyte concentration):高荧光率网织红细胞占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MFR%(Middle Fluorescent Reticulocyte concentration):中荧光率网织红细胞占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LFR%(Low Fluorescent Reticulocyt
14、e concentration):低荧光率网织红细胞占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RMI(Reticulocyte Maturation Index):网织红细胞成熟度指数:高荧光率网织红细胞与中荧光率网织红细胞之和与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的比值(%);RMI = (HFR+MFR) / LFR×100%RPI(Reticulocyte Proofreading Index):网织红细胞成熟校正指数:RPI=RET%×(HCT/0.45)×1/1+(0.45-HCT)RDWR(Reticulocyte Distribution Width):网织红细胞分布宽度;HCR
15、(Reticulocyte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R(Reticulocyte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网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HDWR(Reticulocyte Hemoglobin Distribution Width):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布宽度;MOXI(Mean Peroxidase Index):平均过氧化物酶活性指数;LI(Iobularity Index):分页核指数。4血液细胞分析项目参考值及临床意义(1). 白细胞检测项目单位参考值临床意义WBC1
16、09/L4.511.0增加:生理性:新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 饭后等。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急性出血、组织损伤等。LYM% % 2040增加: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腮腺炎、结LYM#109/L1.54.0核、传染性肝炎等。减少:多见于传染性疾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MONO% % 410增加:结核、伤寒、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单核细MONO#109/L0.20.8胞白血病、急性感染恢复期等。NEU% % 5462增加: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出血、NEU#109/L 27溶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
17、毒、急性汞和铅中毒等。减少: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X射线和镭照射、化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EOS% % 13增加: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手术后、EOS#109/L00.45烧伤等。减少:伤寒、副伤寒、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BASO% % 01增加: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BASO#109/L00.2何杰金病、癌转移、铅中毒等。(2). 红细胞检测项目单位参考值临床意义RBC 1012/L男性:4.35.8增加:生理性:新生儿、高原居住者。女性:3.85.3病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各种急慢性失血等。HGBg/L男
18、性:126174 临床意义见红细胞计数。一般情况下血红蛋白女性:117161 浓度与红细胞数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二者对贫血诊断有帮助。HCTL/L男性:0.370.51增加:大面积烧伤、体外循环脱水等。女性:0.350.47减少:各类贫血时随红细胞的减少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MCV fl80100MCH pg 2735 临床意义见贫血形态学分类MCHCg/L310370RDW-CV %11.614.0 是反映红细胞大小的客观指标,增加RDW-SD fl39.046.0 见于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贫 血 的 形 态 学 分 类1Wintrobe分类法分类依据:MCV、MCH、MCHC这三个参数
19、是否正常为依据。类 型MCV (80100)MCH (2735)MCHC (310370)常 见 疾 病大细胞性贫血>100>35310370巨幼细胞贫血、非巨幼细胞性大细胞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801002735310370急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症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80<27310370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小细胞低色素贫血<80<27<310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铅中毒贫血2Bessman分类法分类依据:以MCV、RDW是否正常为分类依据。类 型MCV(80100)HDW(正常上限约为14.0%)常
20、见 疾 病小细胞均一性贫血降低正常杂合子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疾病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降低上升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S(HbS)、-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红细胞破碎综合症、血红蛋白H(HbH)正细胞均一性贫血正常正常少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粒细胞性或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出血、慢性疾病、输血、化疗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正常上升缺铁性贫血、缺叶酸或维生素B12双相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大细胞均一性贫血增加正常多数再生障碍性贫血、前白血病、白细胞明显增高的淋巴细胞白血病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增加上升缺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免疫性贫血贫血病因学分类根据贫血发生的不同机制进行分类
21、。类 型发 病 机 制疾 病红细胞生成减少 骨髓功能衰竭造血干细胞减少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暂时受抑制红系干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障碍性贫血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造血调控因子缺乏肾性贫血、内分泌紊乱所致贫血铁缺乏缺铁性贫血铁利用障碍铁粒幼细胞贫血单核巨噬系统铁释放障碍炎症、感染所致慢性疾病贫血铁运转障碍先天性运铁蛋白缺乏症铜缺乏缺铜性贫血DNA合成障碍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及其他巨细胞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酶缺陷遗传性球性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口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棘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酶缺陷遗传性红细胞G-
22、6-PD缺乏症遗传性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糖无氧酵解、戊糖旁路及谷胱甘肽代谢中其他酶缺乏所致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异常珠蛋白合成减少 珠蛋白结构异常 红细胞对外补体过敏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镰状细胞贫血、血红蛋白C,D,E(HbC,D,E)病不稳定Hb所致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红细胞外在异常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 同种免疫 药物诱发免疫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凝血综合症新生儿ABO溶血病、新生儿Rh溶血病、血型不合输血后溶血病药物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性损伤红细胞破碎综合症、行军性Hb尿高温烧伤所致溶血性疾病化学物质药物和化学毒物所致溶血性疾病微生物、寄生虫疟疾和多种细菌所致溶血性贫
23、血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所致溶血性贫血红细胞丢失(失血)急性失血急性失血所致贫血慢性失血慢性失血所致缺铁性贫血(3). 血小板检测项目单位参考值临床意义PLT109/L100300增加: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减少: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MPV fl6.512增加:非免疫性血小板破坏、骨髓抑制恢复时期、体外循环手术后8天、先兆子痫、ITP初期、慢性白血病、心肌梗塞直到7周后、巨血小板综合症、脾切除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药物抑
24、制骨髓、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后上升)、恶性肿瘤化疗期、肾移植等。PCTL/L 0.1450.209临床意义见血小板计数(PLT)。PDW-CV % 16.319.3MPV与MPV呈负的线形相关,急淋、慢淋、糖尿病可正常。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PDW升高,血小板体积大小不均是PDW可增加。P-LCR %1343对血小板检测结果准确性判定、血液学疾病诊断具有参考价值,如:大血小板、小红细胞、细胞碎片的出现等第二章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简介第一节血液细胞分析仪分析模式及主要检测项目1CBC分析模式:CBC分析是只进行细胞计数和初步分析的检验模式,其检测参数通常只有8项。包括:WBC、RBC、HCT
25、、HGB、PLT、MCV、MCH、MCHC等。2CBC+DIFF分析模式:CBC+DIFF分析是进行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的检验模式,实际上白细胞二分类、三分类并不能算作CBC+DIFF分析。由于国内对此未进行严格意义上的界定,因此仍将其列在CBC+DIFF模式之中。² 二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主要项目:WBC、W-SCR(%&#)、W-LCR(%&#)、RBC、HGB、HCT、MCV、MCH、MCHC、RDW-CV(或SD)、PLT、MPV、PDW等;WBC、RBC、PLT直方图。² 三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主要项目:WBC、W-SCR(%&#)、W-MCR
26、(%&#)、W-LCR(%&#)、RBC、HGB、HCT、MCV、MCH、MCHC、RDW-CV(和/或SD)、PLT、MPV、PDW等;WBC、RBC、PLT直方图。² 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主要项目:WBC、LYM(%&#)、MONO(%&#)、NEU(%&#)、EOS(%&#)、BASO(%&#)、RBC、HGB、HCT、MCV、MCH、MCHC、RDW-CV(或SD)、PLT、MPV、PDW;P-LCR等;WBC、RBC、PLT散点图、直方图。3CBC+DIFF+RET分析模式:在高档血液细胞分析仪中还有检测网织红细胞(R
27、ET)的功能,CBC+DIFF+RET模式分析就是在进行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的基础上进行RET分析的检验模式。主要检测项目包括:WBC、LYM(%&#)、MONO(%&#)、NEU(%&#)、EOS(%&#)、BASO(%&#)、RBC、HGB、HCT、MCV、MCH、MCHC、RDW-CV(或SD)、PLT、MPV、PDW、P-LCR、RET(#&%)、HFR、MFR、LFR、IRF等;WBC、RBC、PLT、RET散点图、直方图。4CBC+DIFF+RET+NRBC分析模式:更新型的血液细胞分析仪还有检测有核红细胞(NRBC)功能,CBC+D
28、IFF+RET+NRBC分析就是在CBC +DIFF+RET基础上进行NRBC分析的检验模式。主要检测项目包括:WBC、LYM(%&#)、MONO(%&#)、NEU(%&#)、EOS(%&#)、BASO(%&#)、RBC、HGB、HCT、MCV、MCH、MCHC、RDW-CV(或SD)、PLT、MPV、PDW、P-LCR、RET(#&%)HFR、MFR、LFR、IRF、NRBC(#&%)等;提供WBC、RBC、PLT、RET、NRBC散点图、直方图。第二节血液细胞分析仪基本检测原理1电阻抗原理:电阻抗法是血液细胞分析仪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
29、。其原理如下:电阻 电源电负流极血细胞通过小孔小孔 传感器 正极电解质溶液 血液细胞脉冲信号图1. 电阻抗法细胞计数原理图如上图所示,由全血稀释的悬浮于电解质溶液中的细胞流经隔板上的一个小孔。正负电极置于小孔两侧的电解质溶液中。电极之间的电源遵守Ohms定律:R=V/I=P(L/a)V:电极两端的电压I:电流R:小孔电阻P:电解质阻抗L:小孔长度a:小孔横截面积当细胞快速通过小孔时,由于是不良导体,小孔电阻R增大,相当于小孔的横截面积a减小,当电流恒定的情况下,出现瞬间的电压变化而产生一个电脉冲,电脉冲的数量就是流经小孔的细胞数。电脉冲的大小与细胞大小成正比。由此对细胞进行计数和测定细胞大小。
30、小孔的孔径影响着测定细胞大小的线性。孔径50m小孔适合测定RBC和PLT,孔径100m的小孔适合测定WBC。信号/噪声比影响着测定的分辨率。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两个细胞同时通过小孔而产生重合误差的现象,多数血液细胞分析仪通过对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本进行检测后,绘制出仪器本身所固有的重合误差曲线。但这种方法仍无法鉴别某一大的电脉冲到底是由一个大的细胞流经小孔还是由两个小细胞同时流经小孔所引起。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些仪器采用了鞘流技术(见右图),由此从根本上减少了重合误差的发生。图2. 鞘流技术原理示意图2光散射原理光散射测量方法见下图。同电阻抗法一样,全血标本首先需要按照一定比例稀释成细胞悬浮液,
31、在鞘流的作用下形成细胞流,细胞被排列成单列快速通过光学检测区,当液流中的细胞与测定光束相交时,由于血细胞透光度与鞘液不同,引起光散射变化,引发一脉冲信号,信号大小与细胞体积有关,由此来进行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这种方法还可以同时对细胞进行多项参数的分析,如电阻性、光散射、酶含量等。聚光透镜流动细胞收集透镜光阻断器 光电增益管光源 光阻断器 光阻断器图3. 光散射细胞计数原理示意图3血红蛋白测定被稀释的血液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释放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同溶血剂形成血红蛋白衍生物,在特定波长(530550nm)下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液体中的HGB含量成比例,仪器便可显示HGB浓度。ICSH推荐使用
32、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测定法,HiCN最大吸收在540nm,仪器的校正必须以HiCN为标准。但由于试剂反应时间长达5分钟,因此,在血液细胞分析仪中并未采用这个方法。目前在血液细胞分析仪中采用的方法有:氰化血红蛋白、SLS血红蛋白、季胺盐血红蛋白等。其中多数仪器的溶血剂内含有氰化钾,与血红蛋白作用后形成氰化血红蛋白(注意:绝对不是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其特点是显色稳定,最大吸收接近540nm,但吸收光谱与HiCN有明显不同。为减少试剂毒性,避免环境污染,Sysmex的K-1000、K-4500、SF-3000、SE-9000等仪器使用非氰化溶血剂,形成的SLS血红蛋白与HiCN吸收光谱相似,实验结果
33、的准确性、精确性达到含氰化物溶血剂同样的水平。第三节血液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检测原理1电阻抗白细胞分类R1 R2 R3 R4 小型白细胞 中型白细胞大型白细胞图4. 电阻抗白细胞分类计数示意图电阻抗测定法进行白细胞分类数据是根据白细胞体积直方图计算而得出。经溶血剂处理后得到的细胞大小可初步确认其相应的种类:小型白细胞、中型白细胞和大型白细胞。一般认为小型白细胞为淋巴细胞;中型白细胞为单核细胞;大型白细胞为粒细胞。由于溶血试剂的不同,在SYSMEX三分类仪器中:小型白细胞为淋巴细胞;而中型白细胞则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大型白细胞为嗜中性粒细胞。当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
34、粒细胞中的任何一种增加时,中型细胞结果数值和图形都有明显的变化,作为异常结果对用户进行提示,以进行镜检确定。与单独将单核细胞作为中间细胞的仪器相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假阳性率。电阻抗原理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的仪器可分为两种:² 二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报告淋巴细胞和其他白细胞的百分比和绝对值;² 三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报告淋巴细胞、中型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和绝对值。2. 白细胞五分类的工作原理简述白细胞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是在三分类的基础上,增加某些检测手段,使得WBC的分类更为准确、可靠。由于各仪器生产厂家采用不同的方法,其工作原理亦有所不同。具体检测原理在本手册第
35、七篇中进行详细叙述。在此仅对各生产厂家的检测原理进行简单叙述如下:² Beckman Coulter:在三分类的基础上,用电阻抗法测定WBC的大小,用高频传导法测定细胞内的传导性,用光散射法测定每个细胞的结构和形状。以阻抗法测得的信号为Y轴,激光散射信号为X轴作散点图,从而将白细胞分类。代表产品包括:STKS;HmX;GenS。² Sysmex:Sysmex在血液细胞分析中采用了“三位一体”的检测技术,对细胞的生物特性、化学特性、物理特性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具体的检测原理在各型号的产品上不尽相同。代表产品包括:SF-3000;SE-9000;XE-2100± SE-
36、9000在三分类的基础上,用甲醛和溶血剂溶解RBC和固定WBC,用阻抗法和高频传导测定WBC,区分LYM、MONO和GRAN。在另外两个通道中,分别用酸性溶血剂和碱性溶血剂处理血细胞,用阻抗法测定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SF-3000采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检测原理,采用特异性染色技术对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染色,在另一个通道中采用特殊溶血素将其他白细胞破坏,保留嗜碱性粒细胞的基本形态。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进行测定。± XE-2100采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检测原理,采用核酸荧光染色技术对白细胞进行荧光染色,在另一个通道中采用特殊溶血素将其他白细胞破坏,保留嗜碱性粒细胞的基本形
37、态。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进行测定。² Bayer: 配置4个独立的测定通道:血红蛋白测定通道、红细胞/血小板测定通道、嗜碱性粒细胞测定通道和过氧化酶测定通道。在进行WBC测定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甲醛和山梨醇破坏RBC、固定WBC和使白细胞脱水,用4氯-苯酚和H2O2作底物,在过氧化酶的催化下,4氯-苯酚在细胞内沉淀、着色。由于LYM和BASO无过氧化酶、MONO过氧化酶活性较低、NEU活性较高、EOS活性最强,通过光散射可测定细胞大小和酶活性。以细胞大小为Y轴,酶活性为X轴,作散点图。从而对WBC进行四分类。在另一个通道内,用酸性表面活性剂进行处理,用光散射法测定嗜碱性粒细胞。代表产
38、品包括:Technicon H系列、ADVIA-120。² Abbott:在三分类的基础上,用合适的试剂使WBC尽可能接近自然状态,用激光照射通过四个特定的角度的光散射确定每个细胞的特征,将WBC分成五类。代表产品包括:Cell-Dyn 3200、Cell-Dyn 3700等² ABX:用一种特定的试剂破坏RBC和固定WBC,使嗜酸性粒细胞染色,然后用电阻抗法测定细胞大小,用光学法测定细胞的光吸收,作散点图进行分类。嗜碱性粒细胞的测定则是用特定试剂破坏RBC和WBC中的LYM、MONO、NEU、EOS而进行单独计数。代表产品包括:Pentra 60、Pentra 80、Pe
39、ntra 120等第四节液体定量方法1浮球定量技术:采用绝对容积定量技术并对检测时间进行监测。在检测小孔发生轻微堵塞时不会对检测结果发生影响。检测器结束开始浮球定量原理如图所示,当仪器处于待用状态时,浮球位于计量管的下方。当启动计数程序时,由于稀释液被吸入,定量管内的小球被推到上方。随后细胞悬液即被吸入检测小孔,浮球随着液面向下移动,当到达开始点时,仪器开始计数,当到达结束点时,计数停止,被检测样本的容量即被确定。这种定量技术在计数小孔有轻微堵塞时,浮球移动的速度减慢,计数时间延长,保证了计数量的恒定。由于采用了时间监控技术,当计数时间延长到一定程 图5. 浮球定量技术原理示意图度时,仪器自动
40、开启排堵程序,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检测孔完全堵塞的现象的发生。2. SRV(Sample Rotor Valve)阀血液分配技术:自动吸取标本最初采用机械臂探针式(注射器进样),但由于血液粘度比血清高,产生的凝块不易清洗,所以精密度和准确性都不理想。旋转阀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分血精度。在单旋转阀(SRV)阀中,首先吸入血液标本,然后旋转阀转动,将一定量的标本连接红细胞稀释通道,另一部分标本连接白细胞稀释通道。启动阀门后,标本和稀释液通向各自的计数池。剩余部分用回冲液冲洗出去。这样,白细胞和红细胞/血小板的分血、稀释一次完成。有关原理参见示意图。前片中片(旋转片)后片进样针恒定、精确的体积图6. 旋转
41、阀工作原理示意图第五节血液分析各参数的结果来源必须指出: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并不是全部从血液标本中直接测出的,其中一部分是对直接测出的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而得到的。因此,判定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应对这些直接检测参数的准确性、重复性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主要的判定参数包括:WBC、RBC、PLT、HCT、Hgb等。某些血液细胞分析仪具有更多的检测参数,但某些参数并未在临床上得到运用或者未被权威机构认可为“可以向临床报告的参数”。这一点,请在销售过程中加以注意。以下是血液细胞分析仪各检测参数的结果来源,它说明了血液细胞分析仪是如何得到这些检测参数的。1白细胞检测WBC:由仪器直接检测;
42、LYM%:由直方图、散点图导出;LYM#:LYM# = LYM%×WBC;MONO%:由直方图、散点图导出;MONO#:MONO# = MONO%×WBC;NEU%:由散点图导出;NEU#:NEU# = NEU%×WBC;EOS%:由散点图导出;EOS#:EOS# = EOS%×WBC;BASO%:由散点图导出;BASO#:BASO# = BASO%×WBC;2红细胞检测RBC:由仪器直接测量;HGB:由仪器直接测量;HCT:HCT= RBC×MCVMCV:由RBC直方图导出;MCH:MCH = HGB÷RBC;MCHC:M
43、CHC = HGB÷HCT;RDW-CV:由RBC直方图导出;RDW-SD:由RBC直方图导出;3血小板检测PLT:由仪器直接检测;MPV:由直方图导出;PCT:PCT = PLT×MPV;PDW:由直方图导出;P-LCR:由直方图导出。第六节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技术发展从血细胞分析仪诞生至今,新技术不断被采用。从Coulter原理(电阻抗测定)发展到白细胞五分类技术,仅仅用了五十年不到的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血液细胞分析仪也将在性能、功能、外观等方面不断得到发展。1检测项目不断增加最初的Coulter A型只能测RBC。到目前,血液细胞分析仪可测量十几个、二十几个参数的仪
44、器已经成为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主流。市场上所见到的某些新型高档仪器可报告的参数多达30项以上。2体积减小、功能增加随着材料科学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血液细胞分析仪日趋小型化,增加了许多辅助功能,如:病人数据的储存和分析、试剂自动加液系统、试剂有效期记忆与保护、仪器自身校正、多功能质量控制和预报、仪器定期自动维护和清洗、仪器故障的自身诊断等。3白细胞分类不断完善除了传统的电阻抗原理以外,各类仪器纷纷采用了新的技术和工作原理对WBC进行分类。如:激光技术、细胞化学技术、高频传导技术、电子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运用极大提高了仪器的分辨能力。4仪器性能不断提高血液细胞分析仪性能提高包括: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更简
45、便;工作效率更高,计数更快捷;准确性、重复性更好;管道、小孔堵塞机率更低;使用寿命更长。5新技术不断被采用这些新的技术包括:三次计数、延长计数、浮球定量、重叠校正、脉冲编辑、高精度分析、血小板拟合及扫流技术、VCS技术、鞘流技术、燃烧电路与高压反冲技术、热敏电阻、防返流装置Von Behrens感应器、防携带污染与抗干扰技术等。并非所有的新技术对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性能提高都会带来益处。某些技术的运用是为了弥补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或液体定量原理中存在的缺陷(如三次计数、血小板拟合及扫流技术等)。而有些技术由于尚未成熟或技术本身的缺陷,反而使得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性能受到影响。6血液细胞分析仪日趋智能
46、化在出现异常结果时,有些仪器在显示或打印结果时会出现直方图含义性报告及其他警告符号,以帮助临床医生尽快作出正确的判断。仪器可以提示实验结果是否正常,并能报告以下结果异常情况。如:分布异常、红细胞大小不均、异型淋巴细胞、原幼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异常、粒细胞增加、粒细胞减低、低色素性红细胞、未成熟粒细胞、大血小板、小体积区域干扰、大和小体积干扰、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有核红细胞、血小板凝集、小血小板、大体积区域干扰等内容。第七节选择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原则在用户选购或业务人员向用户推荐血液细胞分析仪时,应对仪器和用户情况进行考察,以使用户能选择符合医院技术现状
47、及发展方向的仪器。1仪器的性能情况² 仪器的选择的一般标准:准确性、精密度、携带(交叉)污染率、总重复性、线形范围、可比性。² 仪器的选择的特殊标准这些标准包括:电脑运用、相关特殊技术的运用、关键部件的性能、质量等。² 仪器的实用性:对于一般医院而言,仪器较理想的实用性标准可按如下表所示:项 目实 用 性 要 求进样方式能同时进行预稀释和全血自动进样自动化程度全自动测试速度>50个/小时故障率因仪器自身因素发生堵孔(<2%),电路部分,真空系统,管路系统,机械部分等故障率很低,耐用性强并有自身诊断功能数据库病人样本储存100个以上,最好能进行简单的统计
48、处理,报告打印方式可选择质控质控文件应大于5个,一般采用X-B质控并显示Levery-Jennings图形检测参数检测参数在15个以上,白细胞三分类以上并至少能显示、打印WBC、RBC、PLT等三种以上的直方图抗干扰能力抗干扰能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强售后服务销售商有较强的营销、技术服务、维修能力2用户情况² 大型医院:高档次、白细胞五分类的仪器较符合这类医院的情况,(三级以上)有的用户甚至要求仪器具有网织红细胞、巨幼细胞等检测功能。² 中型医院:高质量的白细胞三分类仪器较符合这类医院的要求。² 小型医院:普及型仪器可以满足这类医院的需要。对医院情况的了解还应包括:医
49、院的床位数、门诊量、现有仪器的情况以及医院的经济能力等。3血液细胞分析仪的种类和规格血液细胞分析仪种类繁多。根据细胞计数原理大致可分为:电阻抗法、光散射法、电阻抗+激光法、电阻抗+射频法、电阻抗+激光+射频+组织化学法。根据白细胞分类可分为:无白细胞分类、白细胞两分类、白细胞三分类、白细胞五分类。在我国,有不少医院已经使用了相当先进的仪器进行血液一般检测。到目前为止,有各种型号、各种档次共二十多个系列的血液细胞分析仪正在临床使用之中。有关目前实际使用中的常见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情况详见附录。附录:常见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型号及技术规格仪 器 型 号测 量 参 数WBC 分 类细 胞 分布图检测速度 样本/小时标本量(UL)自动化 程 度数 据存储量质 控 文 件Coulter:美国库尔特公司T系列54082050100全自动无无66092060100全自动无无890102090100全自动无无Ac. T88005520(12)全自动1010205520(12)全自动JT163360100全自动304X-B L-J图形JT-IR183360100全自动304X-B L-J图形ONYX20334050100全自动5005000X-B L-J图形MAXM285875125/185/50全自动1000X-B L-J图形MD系列88003012全自动无磁盘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普通型试剂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日式八角锤数据监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三氧化钼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新型门窗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数字温度计及恒温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乙酸丁酯行业运行新形势与投资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红钳把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彩色花呢数据监测报告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三:第课挑战教皇的权威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 2025至2031年中国缓蚀增效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昌乐县马宋水库防御洪水方案
- 运输机场机坪运行管理规定
-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教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
- DB62-T 4134-2024 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规范
- 关于防范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管理办法(暂行)
- 教师如何使用AI开展教学DeepSeek使用指南人工智能 课件
- (二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 生物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 《copd疾病知识》课件
-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末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