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药用植物学上篇 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一. 人们对细胞认识的历史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R.Hooke通过自制光学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首次发现细胞,取名cell。1674年:荷兰学者AV.leeuwenheek首次观察到活组织细胞。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发表植物发生论。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T.schwann首次提出“细胞学说”。20世纪中期:随着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人们可以观察到细胞更加精细的结构(超微结构),从而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认识由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二. 细胞的形态类圆形薄壁细胞贮藏、通气 长方形表皮(单子叶)、木栓保护 多角形表皮(双子叶)保护 半月形、哑铃形气孔
2、呼吸、调节水分 纺锤形纤维(多成簇排列)机械支持 管状导管输导 三. 细胞的大小 · 植物细胞一般较小 。D/10100m· 细胞大小和代谢及功能有关。· 人眼分辨率:0.1mm· 光学显微镜分辨率:0.2m(1200倍)· 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生药学不常用)典型植物细胞组成结构图细胞壁 细胞质 (胞基质) 原生质体 细胞器(内质网、质体、线粒 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细胞核、液泡、微管、微丝 ) 代谢废物(如结晶)后含物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 储存的营养物质(糖、脂、蛋白) 其它代谢产物(
3、花色素、生物碱、苷、香豆素、蒽醌、黄酮、有机酸、树脂、挥发油、鞣质) 生理活性物质 (酶、维生素、植物杀菌素或抗生素、激素) 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物质的总称,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的场所,是细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原生质体由原生质组成。· 原生质:原始生命物质,为半透明胶状基质。成分主要为蛋白质、核酸、小分子物质、水· 细胞质· 概念:充满在细胞核和细胞壁之间的胶状基质,细胞器包埋在细胞质中。· 胞质运动:细胞质定向的、有规律的沿一个方向运动。该运动为耗能的生命现象。· 生物学意义:细胞器间物质、能量运输、信息
4、传递的介质,从而促进细胞器之间生理上的相互联系,从而保证细胞作为一个整体单位进行生命活动。· 质膜:为细胞质和细胞壁的界膜,在动物细胞中叫细胞膜,属于外膜系统。结构:单位膜(三层结构);作用: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选择透过性)保持内环境稳定(内稳态)· 细胞器· 概念:散布在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器官或微结构。· 细胞器包括:细胞核、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 微管、微丝· 细胞核· 是细胞最大、最重要的细胞器。· 除原核生物以外,所有生活细胞都有核结构。· 通常一个细胞只有一个核,也有细
5、胞有多核现象(如一些低等的藻、菌类;维管植物的无节乳管、绒毡层细胞)。· 细胞核随细胞生长发育的变化。· 细胞核的结构· 细胞核的功能 储存、传递遗传信息,控制植物遗传。通过控制蛋白质(酶)合成,对细胞生理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繁殖。· 质体· 概念: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储藏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包括:叶绿体、有色体、(杂色体)、白色体· 色素: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脂溶性色素) 三种质体间的关系叶绿体:直接进行光合作用的质体,只存在于绿色植物中。有色体:色素:只含有胡
6、萝卜素、叶黄素颜色:呈黄色、橙色、橙红色分布:果实(红辣椒、番茄)、花瓣(蒲公英、金莲花)、其他部位(胡萝卜)作用:吸引昆虫和其它动物传粉及传播子种。白色体: 特点:不含有色素 分布:普遍存在于植物各部分储藏细胞中,尤其在不暴光的组织中常见(如根、地下茎),且白色体多围绕细胞核存在。类型:造粉体、造油体、蛋白质体作用:积累、储藏营养物质。不同质体间的关系:不同质体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三种质体都是由前质体发育,分化的。例: a.土豆置光线下会变青、山芋不会。 b.黄化现象。 c.苹果由子房发育成果实颜色变化. · 线粒体作用:是细胞能量代谢中心。被喻为细胞的“动力工厂”。细胞代
7、谢所需的能量90%以上来源于线粒体的有氧呼吸。· 高尔基体作用:与细胞分泌功能联系。分泌物主要是多糖、多糖-蛋白质复合体(提供细胞壁的合成)。· 溶酶体概念:是由单层膜包围的多形小泡,内部含有各种不同的水解酶,能分解所有的生物大分子。原理:吞噬作用通过自身解体将酶释放到细胞质中。作用:对细胞内贮藏物质利用起重要作用(宿根植物)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对消除不必要结构组成以及破坏原生质体结构起特定作用(石细胞、导管、细胞间隙、衰老细胞)。· 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核糖核蛋白体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分布:游离于细胞质中或附着于粗糙型内质网上。· 内质网概念:分布于
8、细胞质中由一层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类型:粗糙型内质网、光滑型内质网粗糙型内质网特点:内质网上有核糖体存在;在植物生长旺盛期时以粗糙型内质网为主。作用:合成和运输蛋白质。光滑型内质网特点:内质网表面光滑,无核糖体;在植物体非生长季常见。作用:合成和运输类脂和多糖。光滑型内质网和粗糙型内质网可以相互转化。· 后含物概念:是原生质体的代谢产物,是非生命物质。后含物:后来才形成的物质,最初,小细胞无后含物,以后随着细胞逐渐成熟代谢产物逐渐积累液泡变大,后含物富集在液泡中。例:甘蔗后含物包括:贮藏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其它代谢产物采收期确保药材质量(薄荷、槐米)· 贮藏的营养物质植物
9、细胞储藏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 (一)淀粉 (二)蛋白质 (三)油脂淀粉是植物贮藏碳水化合物的主要贮藏形式,存在于贮藏细胞中,以淀粉粒形式存在。形态特征:脐点、层纹 (图)类型: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淀粉粒具有鉴别价值。其它碳水化合物如菊糖有鉴别价值。单粒淀粉概念:每个淀粉粒只有一个脐点,围绕脐点有无数层纹。复粒淀粉概念:由若干分粒组成,每一个复粒淀粉具有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围绕着自己的层纹。半复粒淀粉概念:每一个复粒淀粉具有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除各自具有少数层纹以外,外面还包围着共同的层纹。层纹产生的原因淀粉粒在积累淀粉时往往是直连淀粉和支连淀粉交替积累。由于直连淀粉和支连淀粉
10、极性不同,所以亲水性不同,故吸水膨胀度不同,出现明暗相间的同心环纹。如果用乙醇脱水,则层纹消失。绝大多数淀粉粒都有层纹,少数无层纹。蛋白质大多数蛋白质存在于种子中。种子中的蛋白质以糊粉粒的形式存在。糊粉粒和糊化淀粉不同。糊粉粒是蛋白质的储藏形式,只见于种子中,为拟晶体或不定形粉末;糊化淀粉为糊化的淀粉,如烤山芋断面角质样纹理。根和根茎类药材蒸煮后多有此特点。油脂包括脂肪和脂肪油,区别只是物理性质上的。是含能量最高,体积最小的储藏物质,是贮藏物中最为经济的形式。在植物细胞中多以脂肪油形式存在,多见于种子细胞中。观察时,可看到折光性强的油滴。液泡概念: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包括液泡膜和细胞液。包括
11、:液泡膜(单位膜)和细胞液细胞液内含有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复杂的水溶液(如营养物糖、脂、蛋白;代谢产物和废物,另含各种水解酶)液泡的发育:幼小细胞液泡小、散在随着细胞增大,代谢产物增加成熟的细胞具有一个大的中央液泡(90%/V)或几个大型液泡。图作用:调节渗透压、维持膨压、维持细胞的内稳态u 代谢产物(许多有药用价值)生物碱:含氮杂环化合物,显碱性。在植物界中分布广泛,有很强的活性。甙:甙元和糖结合产物。如黄酮甙、皂甙、氰甙、蒽醌甙、强心甙单宁(鞣质、鞣酸、栲胶):属于多元酚,味涩,如柿子。药用止血、抑菌。有机酸:为糖代谢中间产物,有一定营养价值。挥发油:挥发性小分子物质,分布广泛(如伞形科、
12、唇形科、芸香科),药用或提香料;挥发油和油脂的区别: 色素(水溶性色素):花色素(花青素、花葵素、花翠素,共260种左右,分布于液泡中;花色素与脂溶性色素的区别:极性、分布、颜色(红、蓝、紫);例:牵牛花树脂:成分复杂的混合物,脂溶性。是由挥发油氧化聚合形成,其中夹杂树胶、挥发油、芳香酸;树脂对植物有保护作用;树脂类药材很多,如:松油脂、乳香、没药、血竭、苏合香,以及一些心材中含有树脂,如沉香、降香 树脂类药材的鉴别:火试· 废物(结晶)作用:对细胞有保护作用,中和细胞代谢产生的多余的酸。类型:草酸钙结晶、碳酸钙结晶草酸钙结晶方晶:常见于豆科,含晶细胞多和纤维束构成晶鞘纤维。 图 砂
13、晶:含晶细胞中含有大量细小沙砾状结晶,由于结晶折光性强,所以易于与其它细胞区别。如牛膝 图 柱晶:柱状结晶,如鸢尾 图 针晶:一般聚集成簇,多见于粘液细胞中,如许多单子叶植物。图 簇晶:由许多单晶联合成的复式结构,呈菊花状,每个单晶的尖端突出于结晶的表面。如蓼科许多植物。图碳酸钙结晶结晶呈钟乳体状,如桑,穿心莲。· 生理活性物质概念: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生理活性起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包括:酶、维生素、激素、植物杀菌素或抗生素· 细胞壁的层次根据形成的时间和化学成分不同,细胞壁可以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图 胞间层(中层、中胶层):是最先形成的细胞壁,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层
14、,是两个细胞之间的共同的壁层。壁物质是果胶。特点:质地柔软,可塑性大,能随着细胞生长而延展。注:果胶性质:一种多糖,为不定形胶质,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可塑性,故不影响细胞的生长。多细胞植物依靠它使相邻细胞彼此粘连在一起。果胶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被酸、酶溶解,导致细胞相互分离。例:成熟水果、沤麻过程果胶的经济价值:食品工业(果胨)、减肥食品、通便、抑制胆固醇、甘油三脂的吸收 初生壁:是继胞间层之后,产生的细胞壁层。成分为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初生壁很薄,质地柔软,可塑性大,能随着细胞生长而延展。由于初生壁薄,所以把胞间层和两边的初生壁合称复合中层。所有的细胞都有复合中层。 次生壁:是最后形成的细
15、胞壁层。细胞生有次生壁后,就会限制细胞的生长。不是所有细胞都有次生壁,只有分化强烈的细胞才有次生壁。大部分具次生壁的细胞成熟后都将死亡。· 纹孔纹孔:次生壁生长时并不是均匀加厚的,在局部会有中断的部分,这些部分即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称纹孔。纹孔是成对出现的,称纹孔对。结构:由纹孔腔(次生壁围成的腔)和纹孔膜(腔底的胞间层和初生壁部分)构成。类型:单纹孔、具缘纹孔单纹孔概念:次生壁上未加厚的部分,呈圆筒状。该纹孔结构简单,多见于薄壁细胞、韧皮纤维、石细胞。具缘纹孔概念:纹孔周围的次生壁,向细胞腔内呈拱形隆起,形成纹孔的缘部。表面观纹孔口和纹孔腔呈同心圆。裸子植物管胞在纹孔膜
16、上形成纹孔塞,纹孔塞直径大于纹孔口,为初生壁性质的加厚,起到调节水流的作用。裸子植物的纹孔多为具缘纹孔。· 胞间联丝概念:细胞的原生质细丝通过壁孔与相邻的细胞原生质体相连,这种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图功能:胞间连丝将细胞间的原生质体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多细胞植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共质体)。· 细胞壁的特化· 概念:细胞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但不同生理功能的细胞,细胞壁在组成上是有差别的,这是由于细胞壁中还渗入了其它物质的结果。常见的物质有角质、栓质、木质、矿质,它门渗入细胞壁的过程称细胞壁的特化。由于这些物质性质不同
17、,从而使各种细胞壁具有不同的性质,从而导致细胞在生理机能上出现分化。· 类型: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粘液化、矿质化木质化:细胞壁中填充了木质素(芳香族化合物),增加了细胞壁的硬度、支持力。细胞成熟后死亡,见于植物的木质部中,常有间苯三酚染色,呈红色。 木栓化:细胞壁中填充(向内填充)了木栓质(脂肪性物质),细胞壁不透气、不透水,成熟细胞死亡,具有保护作用,多见于次生保护组织。在中药加工中应除去(刮去粗皮)。商用木栓可制瓶塞、绝缘材料、救生圈 角质化:细胞壁中填充(向外填充)角质(脂肪性物质)。和木栓化不同,细胞成熟后为活细胞。见于初生保护组织(表皮)。 矿质化:细胞壁中渗入硅质、钙
18、质,使细胞壁变得坚硬、粗糙。如禾本科和蕨类木贼的表皮。 粘液化:细胞壁的纤维素转化为粘液质。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概念:是具有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机能相同而又紧密联系的细胞所组成的细胞群。· 组织类型: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不同的器官都是由这些组织有规律排列形成的,了解组织的特点,有利于我们认识器官的结构,为鉴别药材做准备。· 分生组织概念:具持久分裂能力的细胞群,称分生组织。特点:细胞代谢旺盛、体积小、核大、壁薄、质浓、无液泡、无明显分化。图分布:种子植物中具分裂能力的细胞限制在植物体某些部位,如根尖、茎尖、形成层等处。类
19、型:按来源分: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原分生组织· 概念:直接由胚细胞保留下来,具有持久而强烈的分裂能力的分生组织。· 分布:根尖、茎尖· 特点:来源于种子中的胚,分裂能力最强烈而持久(终生)初生分生组织· 概念:是由原分生组织衍生的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在形态上已出现最初的分化,但细胞仍具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因此它是一种边分裂、边分化的组织,最终将变成成熟组织。所以初生分生组织可以开看作是由分生组织向成熟组织过渡的组织。· 特点:有较强的分生能力,但分裂时间有限。次生分生组织· 概念:是由成熟组织细胞(薄壁细胞)经历生
20、理和形态上的变化,脱离原来成熟状态(反分化),重新转变而成的分生组织。· 包括:形成层、木栓形成层、愈伤组织按部位分: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 概念:分布于根尖、茎尖的分生组织。· 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 特点:垂周分裂,使根或茎延长轴生长。根尖、茎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 源泉,一但破坏,将无法生长。侧生分生组织· 概念:相当于次生分生组织,分布于植物体轴状器官(根、茎)的周围,与长轴平行。· 分布:多见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 特点:平周分裂,使植物加粗生长。居间分生组织&
21、#183; 概念:是夹在多少已经分化了的组织区域之间的分生组织,它是顶端分生组织在某些器官局部区域的保留。· 居间分生组织相当于初生分生组织。· 特点:同初生分生组织。· 分布:主要在节间故又称节间分生组织,如竹笋;另叶的基部、花序轴、子房柄组织的发育和分化原表皮 表皮· 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基本分生组织 皮层、髓 原形成层 初生维管束· 薄壁组织又称基本组织、营养组织薄壁组织是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主要组织,薄壁组织占植物体体积最大,其它各种组织都包埋于其中。特点: 细胞壁薄,是一种较不分化的成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生潜能。a.从结构上看,较
22、少特化,较多接近于分生组织(伤口愈合、再生;嫁接愈合;不定根、不定芽产生)。b.参与侧生分生组织的发生。; 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能进一步发育为特化程度更高的组织(如石细胞);具有发达的细胞间隙类型:基本薄壁组织:普遍存在,作为填充组织出现。同化薄壁组织:又称绿色薄壁组织,见于受光的部位。贮藏薄壁组织:光合产物一部分用于自身能量来源和建造自身的物质材料,另一部分贮藏在贮藏细胞中,如植物的根、地下茎、果实、种子中贮藏有大量营养物质。肉质植物内含大量贮水组织,这是一种特化的贮藏组织。通气薄壁组织:水生植物薄壁细胞具有发达的细胞间隙,并形成四通八达的气腔,起到支持和通气作用,这种特化的组织称为通气组织
23、(藕、菱角、水葫芦)。吸收薄壁组织:见于根尖表皮,其细胞壁外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 保护组织概念:覆盖于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包括:初生保护组织(表皮)、次生保护组织(木栓)表皮存在于初生生长的器官中。特点:一般单层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侧面观为排列整齐的砖块形。细胞壁薄,为生活细胞,但外壁稍厚,并常角质化,有些具蜡被(葡萄、甘蔗),有些外壁硅质化加厚(禾本科植物、蕨类木贼),细胞内无叶绿体。表皮不是一类细胞构成,除表皮细胞外,尚分化有各种毛茸、气孔 毛茸:概念:是由表皮细胞特化形成的突出物,有保护、分泌作用。类型:腺毛、非腺毛具有粉末鉴别价值
24、 腺毛:为活细胞,具有腺性,能分泌粘液、挥发油、树脂等物质。作用:保护、分泌结构:有腺头和腺柄构成,腺头具有分泌作用,腺柄无分泌作用,只用来支持腺头。间隙腺毛腺鳞 非腺毛:为死细胞,无腺性,只起单纯的保护作用。旱生植物往往具有大量的非腺毛(夹竹桃)。非腺毛类型:乳突、线状毛、棘毛、钩毛、分枝毛、星状毛、鳞毛、丁字毛气孔: 概念:是气体交换的通道,是由两个特殊的细胞(保卫细胞)和他们共同的开口组成的。作用:控制气体交换,调节水分蒸腾。保卫细胞:比表皮细胞小,细胞核明显,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容易和表皮细胞区分。图副卫细胞:在保卫细胞周围还有两个或多个与表皮细胞不同的细胞,称副卫细胞。气孔轴式(气孔类
25、型):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间的排列关系称为气孔轴式。气孔轴式具有鉴别价值。平轴式:气孔周围有两个副卫细胞,其长轴与保卫细胞的长轴平行。图直轴式:气孔周围有两个副卫细胞,其长轴与保卫细胞的长轴垂直。图不定式: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大小相同,形态与表皮细胞相似。图不等式: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为34个,但大小不等,其中之一明显的小。图环式: 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形态偏小,排列成环状。图注:上述五种气孔轴式只限于双子叶植物,不包括裸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气孔多为下陷气孔。单子叶植物气孔多为哑铃型。木栓概念:是取代表皮的次生保护组织,分布于加粗生长的根和茎的表面,是由次生分生组织-木栓形
26、成层形成的。图木栓形成层的活动:木栓形成层平周分裂,向外分裂形成木栓层,向内分裂形成栓内层(绿皮层、次生皮层)。周皮:木栓形成层以及它所产生的木栓层和栓内层,三者合成周皮。周皮是植物学概念,由于根和茎不断生长加粗,所以周皮不断受到挤压,老周皮死亡后,新周皮在其内部产生,取代老周皮行使保护作用。周皮的寿命一般是一个生长季。皮孔:概念:在木栓层的某些局部,其木栓形成层细胞比其它部位更活跃。向外衍生出一种与木栓层细胞不同的组织-补充组织,突破周皮,在树皮表面形成各种各样小突起,即皮孔。皮孔是周皮上的通气结构。皮孔的特征具有药材鉴别价值(白芷)。· 机械组织概念:是对植物起主要支持作用的组织
27、。特点:细胞壁特别加厚。类型:厚角组织、厚壁组织 厚角组织特点:是生活细胞;细胞壁增厚是初生壁性质的;壁加厚一般在角隅处;形似薄壁细胞,故有分裂潜能,能参与木栓形成层的形成;分布于距初生结构的植物器官的外周,如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的幼茎、叶柄、花柄等器官。· 厚壁组织特点: 细胞具有均匀加厚的次生壁,并常木质化。 成熟时是死细胞。 支持能力强。类型:纤维、石细胞纤维:特点:长梭形,次生壁强烈加厚。常相互重叠排列成纤维束。类型:韧皮纤维、木纤维两种纤维区别 区别类型分布次生壁物质 长度物理特性韧皮纤维韧皮部纤维素长(可达半米)韧性大,拉力强木纤维木质部木质素短(约毫米)韧性差脆石细胞:
28、概念:是植物体中特别硬化的厚壁细胞,一般是由薄壁细胞特化而来。形态:一般多等经或稍微伸长,也有的分枝呈分支状、星芒状。图特点:往往具有发达的次生壁和孔沟分布:常分布于茎皮部(如桂皮)或成片分布于果皮、种皮中(如核果内果皮、成熟的种皮)· 输导组织概念:是植物体担负长途运输的主要组织。包括:导管、管胞、筛管、伴胞、筛胞形态:多数为管状系统,由一个个导管或筛管分子头尾顺接,端壁打通,连成管道。功能: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 分布功能植物类群导管木质部运送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无机盐被子植物管胞蕨类 、裸子植物筛管、伴胞韧皮部运输有机养料被子植物筛胞蕨类 、裸子植物导管概念:导管
29、是被子植物的主要输水组织,它是由一系列管状的导管分子头尾顺接而成,端壁打通,形成一条连通的管道。特点:细胞管状,端壁打通。次生壁不均匀木质化加后,成熟导管是死细胞。类型: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导管类型环纹导管:导管次生壁呈环状加厚。图螺纹导管:导管次生壁呈螺旋状加厚。图 藕断丝连即是指螺纹导管的次生壁。梯纹导管:导管加厚的部分成梯形。图网纹导管:导管次生壁加厚成网状。图孔纹导管:导管次生壁除壁孔处不加厚,其余全加厚。图注:环纹导管、螺纹导管属于初生类型的导管,导管口径小,壁薄,输水能力差。多见于植物的幼嫩组织器官中。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属于次生类型的导管,导管
30、口径大,次生壁厚,输水能力强。多见于植物成熟组织和器官中。五种导管口径依次增大,次生壁依次加厚,输水效率依次提高。孔纹导管是最成熟的导管,输导效率最高。导管是输导组织中的高级形态,多见于被子植物。管胞概念: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普遍存在输水组织,被子植物只见于叶脉。形态:长梭形,似纤维,胞腔小,常束状排列。功能:输水、支持分布:多分布于低等的维管植物中,如蕨类、裸子植物。输水原理:通过管胞间侧壁壁孔进行运输,输水效率低。类型: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筛管存在于被子植物韧皮部,是运送有机养料的结构。特点:属于生活细胞,细胞壁是初生壁,无次生壁。筛管细胞成熟后细胞核解体。细胞端壁形成筛板,原生质
31、通过筛孔沟通相邻筛管细胞。和伴胞伴生。名词:筛板、筛孔、筛域、联络索伴胞概念:是与筛管细胞伴生的小细胞,在生理上、结构上、来源上存在密切的关系。特点:生活细胞,细胞质浓稠,核大,小型,生理状态活跃,有多种与呼吸作用相关的酶。作用:为筛管细胞供能。(运输是耗能的)筛管细胞和伴胞来源上的关系:两者同源,都来源于共同的母细胞。筛胞概念: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输送有机养料的细胞。特点:无特化的筛板,只在侧壁上有筛域。· 分泌组织概念:某些植物细胞能合成一些特殊的物质,比把它们排除体外或积累于体内,这种细胞所形成的组织称分泌组织。类型:外分泌组织、内分泌组织作用:防腐、帮助伤口愈合、引诱昆虫传粉
32、有鉴别价值外分泌组织概念:细胞将分泌物排除体外。包括:腺毛、蜜腺腺毛:见毛茸蜜腺:是一种能分泌糖液的外分泌组织,常存在于虫媒花的花部中(花蜜腺)。有些植物具花外蜜腺,如一品红的红色苞片。蜜腺结构(简单的为腺表皮,如紫云英;复杂的有一定结构分化,如油菜、三色堇);内部结构基本一致:表皮几层特化细胞导管、筛管和中药的关系:药、中药赋形剂(蜜源、炼蜜)内分泌组织概念:细胞分泌物不排除植物体外。包括: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乳汁管 分泌细胞:游离于组织中,不形成组织,细胞内储藏分泌物,个大,有颜色,易与周围细胞分离。(如姜细胞)根据分泌物不同,分油细胞、粘液细胞、芥子酶细胞图分泌腔:溶生式分泌腔、裂
33、生式分泌腔 图分泌道:是由分泌细胞彼此分离,形成一个长形的细胞间隙,称分泌道。属于裂生式,其腔道周围的分泌细胞称上皮细胞。根据分泌物不同有油管、树脂道、粘液道 图 乳汁管:分有节乳管、无节乳管 分泌腔溶生式分泌腔:原有一群分泌细胞,由于细胞分泌物积累增多,最终使细胞破裂溶解,分泌物将细胞间隙撑开,形成腔隙,称溶生式分泌腔。(如桔皮)裂生式分泌腔:分泌细胞不断将分泌物分泌到周围的细胞间隙中,形成腔隙,称裂生式分泌腔。区别:观察分泌腔周围有无完整的分泌细胞。乳管概念:是一种能分泌乳汁的长管状细胞。 图包括:有节乳管、无节乳管 有节乳管:乳管是由一系列长管状细胞头尾顺接形成一个管状系统。乳管细胞间细
34、胞端壁打通。 无节乳管:由一个长管状细胞所形成的乳管。成分复杂:糖、蛋白质、橡胶、生物碱、甙、酶、单宁颜色:白色;橙色或红色(罂粟科)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概念:植物体上由多种组织组成,在外形上具有显著形态特征,特定功能易于区分的部分。· 包括:营养器官、繁殖器官· 营养器官:与植物的营养生长有关的器官。包括:根、茎、叶· 繁殖器官:与植物的繁殖有关的器官。 包括:花、果实、种子第一节 根· 根是植物体生长在土壤中的营养器官,它是植物适应陆上生活在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根具有向地性、向湿性和背光性,功能包括吸收、固着、输导、繁殖、合成、储藏。
35、83; 一.根的形态:· 二.根的类型: · 三.根系的类型:· 四.根的变态:· 五.根的组织构造:二. 根的类型包括:定根、不定根 定根:直接由胚根发育而来,有固定生长部位的根。图 不定根:不是由胚根发育而来,无固定生长部位的根。(可生于茎基、茎节、叶) 主根 定根 侧根 纤维根 根 不定根: 三. 根系的类型概念:一棵植株中根的总和。类型:直根系、须根系 直根系:又称深根系。主根发达,有明显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图 须根系:又称浅根系。无明显主根和侧根区别或根系全部由不定根和他的分枝组成、粗细相近、无主次之分、呈须状的根系。图分布:直根系分布于双子
36、叶植物、裸子植物;须根系见于单子叶植物、蕨类植物四. 根的变态根的变态是为了适应特定的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和结构的变化。根的变态是健康而稳定地遗传,并非病理上或偶然的变化。类型:贮藏根、气生根、支持根、 寄生根、攀援根、水生根贮藏根是根最常见、最重要的变态类型,和中药关系十分密切。特点:贮藏养料,根肥厚多汁,形态多样。类型:圆锥根、圆柱根、圆球根、块根圆锥根统称肉质直根,特点:主根肥大圆锥形由主根变态而来一株一根有茎的成分(芦头) 圆柱根圆柱形圆球根圆球形块根由不定根或侧根变态而来块状或纺锤形源于不定根或侧根无茎的成分一株多根气生根概念:生于地面上空气中的根。分布:多见于温暖、潮
37、湿环境下的植物。作用:从潮湿环境中吸收或贮藏水分。如吊兰、石斛支持根概念:不定根先端伸入土中,起支持作用的根。例: 玉米、榕树、红树攀援根概念:属气生根范畴。植物体为藤本植物,通过攀援根固着于附生的物体上。例:爬山虎 常春藤寄生根概念:寄生植物具有的根。寄生根深入到寄主组织中,吸收寄主的养料及水分。 根据对寄主的依赖性的不同,寄生植物分完全寄生植物和半寄生植物。例:菟丝子、桑寄生、槲寄生水生根概念:水生植物的根。特点:通气组织发达,根系多退化,无根毛。例:浮萍、水车前五. 根的组织结构(一)根尖的构造(二)根的初生构造(三)根的次生构造(四)根的异常结构(五)侧根的发生(一) 根尖的构造概念:
38、根尖是指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这一段。特点:是根中生命活动最旺盛、最重要的部分。根的伸长、根对水分养料的吸收、根内组织的形成,主要在根尖中形成。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冠位于根的最先端,是根特有的组织,像一顶帽子套在根尖外方,其开路先锋的作用。根冠在前,和土壤中的沙砾不断摩擦,遭受伤害,死亡脱落,这就对分生区及到保护作用。有的根冠细胞能产生粘液,使根冠在通过土壤时减少摩擦,从而顺利地穿过土壤。分生区不断产生新的根冠细胞补充到根冠中,所以根冠始终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厚度。分生区概念:又称“生长点”、“生长锥”,是位于根冠内方的顶端分生组织。作用: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和增殖。小部分向下发展,形
39、成根冠;大部分向上发展,经过细胞生长、分化逐渐形成根的各种初生组织。特点:细胞小,排列整齐,无细胞间隙,细胞质浓,细胞核大,可以看到细胞分裂期的各个阶段。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的上方,细胞分裂基本停止,体积扩大,尤其显著延长轴方向延伸,同时细胞加速分化,可看到最初分化的输导组织。作用:使根伸长,从而使根在土壤中不断向前推进,有利于根不断转移到新的环境,吸取更多的矿质营养。成熟区又称“根毛区”,此区内各种细胞已停止伸长,并且多以分化成熟。特点:表皮产生根毛,细胞以分化成熟。根毛: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外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毛生长速度很快,但寿命短(几天十几天)。实践:植物移栽时,损失大量根尖,造成水分
40、吸收能力急剧下降。所以需充分灌溉,修剪枝条。(二) 根的初生构造概念: 初生生长:使轴状器官(根、茎)延长的生长。 初生组织:初生生长形成的成熟组织。 初生构造:由各种初生组织所形成的结构,称为初生构造。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柱表皮特点:同一般初生保护组织。特点是具根毛,故又称“吸收表皮”。另外,表皮细胞无角质化,通透性强;无气孔。来源:由原表皮发育而来。皮层特点:位于表皮内,有多层薄壁组织组成,细胞排列疏松,有明显的细胞间隙。根的皮层十分发达,占根相当大的比例(3/44/5)。组成: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内皮层皮层特点功能外皮层皮层最外一层细胞,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可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
41、。皮层薄壁组织外皮层内,细胞多层,排列疏松,有发达的细胞间隙。将根毛吸收的水分运输到维管柱中;贮藏营养。内皮层· 皮层的最内层,由单层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无间隙,细胞壁不均匀加后成 马蹄形或凯氏带状。 内皮层细胞加厚情况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侧壁和横壁局部增厚(木质化或木栓化),增厚部分呈带状,环绕侧壁和横壁成一整圈,称凯氏带。其横切面观,侧壁增厚部分呈点状,故又称凯氏点。图马蹄形:内皮层细胞壁继续加厚,除外切向壁不加厚外,其余全部加厚,因此,从横切面观细胞壁增厚部分呈马蹄形。在正对初生木质部束处的内皮层细胞壁不增厚成马蹄形,保留原来的凯氏带状,这种细胞称为通道细胞。通
42、道细胞有利于水分和养料的内外流通。图维管柱概念:是内皮层以内的部分。根的维管柱又称中柱。包括: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髓(如果存在)中柱鞘位于内皮层内,为维管柱的最外方组织,通常由一层排列紧密的薄壁细胞组成。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可参与形成层、木栓形成层、侧根、不定根、不定芽以及异常构造的发生。初生木质部是根的输水组织,位于根的中心,一般分几束,呈星角状排列。初生木质部束有几束称几原型。 (一般单子叶植物根初生构造木质部为多元型;双子叶植物根初生构造木质部束较少。)初生木质部分化成熟的方向为外始式,及外面木质部先分化成熟,里面的木质部再分化。先分化的称为原生木质部,导管口径小,多为环纹、
43、螺纹导管;后分化的称为后生木质部,多为网纹、孔纹导管。外始式具有生物学意义。初生韧皮部为根输送养料的组织,和初生木质部呈相间排列,故根的初生构造维管束类型为辐射型维管束。初生韧皮部分化成熟的方向和初生木质部一样,亦为外始式。髓部根的髓部多不发达,因为初生木质部常一直分化到中心,所以中心无薄壁组织存在。双子叶植物根基本无髓,单子叶植物往往有髓。(三). 根的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除初生生长以外,还要进行次生生长,即加粗生长。次生生长是由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活动产生的。次生生长产生的组织称为次生组织,次生组织所形成的构造称为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和蕨类植物一般无次生生长现象。极个别的如单子叶植物
44、龙血树,丝兰;蕨类植物如桫椤。· 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 形成层的产生:是由根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组织经过反分化形成次生分生组织即形成层。· 形成层的活动:最初产生的形成层是一个个不连续的片段,位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由该处的薄壁组织经过反分化形成。形成层细胞不断产生衍生细胞填充到形成层内,使得形成层不断的被向外推,当形成层片段和中柱鞘衔接时,相应区域的中柱鞘细胞反分化形成相应的形成层片段,并与原有的形成层片段衔接,形成完整的、凹凸相间的形成层环。形成层继续活动,开始靠近木质部束间的形成层活动强于中柱鞘部分的形成层,故靠近木质部束间的形成层向外
45、推进的速度较中柱鞘部分的形成层快。这样形成层便逐渐由原来凹凸相间的环转化为一个完整的圆环。以后形成层的活动就以等速进行。 形成层细胞分裂情况:平周分裂:切向分裂:向外分生出衍生细胞形成次生韧皮部;向内分生出衍生细胞形成次生木质部。径向分裂:使得形成层自身细胞数目增多,即形成层环随着次生组织的增加周径不断增加,以适应根的加粗。图· 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和活动由于表皮不能随根的加粗而加粗,所以被撑破,取代它的是次生保护组织。次生保护组织是由木栓形成层产生的。最早形成的木栓形成层一般是中柱鞘转化的。木栓形成层平周分裂,向外形成木栓层,向内形成栓内层,三者合成周皮。周皮产生后由于木栓层的作用和次
46、生木质部的挤压,导致木栓层以外的所有组织都死亡形成颓废组织。周皮由于根的加粗,所以不断地更新,老周皮不断地死亡脱落,内部不断地产生新的周皮。这时的木栓形成层往往深入到次生韧皮部。(四)根的异常构造概念:一般双子叶植物形成层活动是终生的,但有些植物除外,这些植物除正常构造以外,尚有一些特殊的构造,称异常构造,又称三生构造。 类型:由中柱鞘形成的异常维管束形成层活动不久,失去分生能力,这时中柱鞘部分细胞形成异常的形成层,该异常形成层活动情况同正常形成层,产生异常的维管组织并产生大量的薄壁组织。异常形成层活动不久,失去分生能力,由其产生的薄壁组织经过脱分化形成新的异常形成层,产生新的异常组织,依此类
47、推,形成一圈圈的同心环状的异常维管束。例:牛膝(怀、川)、商陆 附加维管柱在正常构造发生不久,皮层或初生韧皮部中的薄壁细胞经过脱分化转化成为分生组织,形成异常维管束。异常维管束有单独的和复合的。例:何首乌 木间木栓 属于正常构造,只是由于木质部中的木薄壁细胞栓化形成木栓环带而得名。例:软紫草、黄芩(五)侧根的形成侧根起源于中柱鞘。中柱鞘相应部位的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分生组织细胞,开始平周分裂,形成数层细胞,进而垂周分裂形成一团细胞,称测根原基。其顶端分化出根冠和生长点,并分泌酶物质溶解部分皮层和表皮,并从此伸出,形成侧根。侧根的发生有一定规律,故侧根是纵列成行排列的。第二节 茎茎是生长在地面上成
48、轴状的营养器官。具有支持、输导、贮藏、繁殖等功能。一. 茎的形态二. 茎的类型三. 茎的变态四. 茎的分枝五. 茎的内部构造一. 茎的形态外形:绝大多数呈长轴状,断面圆形,少数断面有其他形态(三棱形、方形、多棱形)。极少数茎有变态情况;另外有些植物茎短缩,如莲座状植物、植物的短枝。 内部:多实心,具髓;少数空心茎的主要形态特征:具有节、节间、芽、叶 图节:茎上生叶的部分。节间:两节之间的部分称节间。芽:处于幼态的尚未伸展的枝、花、花序,即枝、花、花序尚未发育的雏体。芽的类型: 依芽的生长部位分顶芽:生于主干和侧枝顶端的芽。(顶端优势) 定芽 侧芽(腋芽):生于枝条侧面叶腋处的芽。 副芽:有些植
49、物叶腋处出侧芽以外来有多个小芽, 称副芽。(正常时不发育) 不定芽:无固定生长部位的芽,如生于根上、节间、叶上的芽。 依芽的性质分枝芽:形成枝条的芽。 花芽:结构复杂,个大,是由枝芽在外界条件刺激下形成的。 混合芽:芽中既有枝芽又有花芽。依芽的活动能力分活动芽:在生长季节内活动的芽。如顶芽和靠近枝顶的侧芽。 休眠芽(潜伏芽):在生长季节中不发育的芽称休眠芽。如绝大多数的腋芽和全部的副芽 。(休眠芽的休眠状态是相对的,如树桩)依芽鳞有无分裸芽:无鳞片保护,只有幼叶包被的芽 。多生于热带,或一年生草本 鳞芽:有鳞片包被的芽。多见于植物的越冬芽。鳞片常角质化加厚,并常有蜡被、毛茸或分泌树脂道、粘液等
50、以加强对幼芽的保护。 芽的利用:果树栽培、培养盆景木本植物茎还具有:叶痕、维管束痕、芽鳞痕、皮孔 图二. 茎的类型(一). 按茎的质地分(二). 按茎的生长习性分茎木质茎茎木质化,质地坚硬,茎的次生构造发达。木本植物乔木高大(5M上)、通直、主干明显。裸子植物,一些双子叶木本植物灌木无明显主干、而从茎基部生出枝干,粗细相似,呈簇生状态;一般矮小。小灌木(1M以下)半灌木(亚灌木):介于木本和草本之间,仅基部木化。木质藤本 茎细长、机械组织不发达,输导组织发达。如葡萄、鸡血藤、木通、忍冬藤草质茎质地柔软,木化组织少,次生生长弱,茎矮小。草本植物一年生一个生长季完成全部生活史。马齿苋、红花两年生两
51、个生长季完成整个生活史。第一年营养生长,仅生根、茎、叶;第二年开花结实,打籽。十字花科植物,如萝卜、白菜、葶苈子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地上部分年年死,地下部分多年保持生命力。人参、黄连、半夏、大黄、玉竹等常绿草本植物常绿,多年不凋。麦冬、万年青草质藤本植物草质、藤本状牵牛、葫芦、爬山虎肉质茎茎质地柔软、肉质肥厚。仙人掌、景天三七、八宝 直立茎(最常见)茎直立生长缠绕茎统称藤本植物茎细长柔软、自身不能直立、通过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牵牛、葎草、首乌攀援茎有特化的攀附结构。卷须豌豆、菝葜、葫芦、葡萄气生根爬山虎、常春藤叶柄铁线莲匍匐茎匍匐在地上蔓延生长,茎节间较长,节上生不定根。草莓 山芋平卧茎和匍匐茎相似,但节上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层与高层钢结构设计
- 义务教育三年级科学素养提升计划
- 2025年度家庭财务管理改善计划
- 小学一年级新生教育
- 小米企业介绍
- 室外景观设计赏析
- 三年级下册音乐情感教育计划
- 五年级下册音乐课外拓展计划
- 儿童歌曲弹唱培训课件
- 科技公司财务投资计划工作范文
- 房地产 -魔方公寓SOP标准手册V1.7
- 肾移植与术后感染
- 浙江省杭州市2023年中考英语试题(附真题答案)
- 孕妇与乳母的饮食与睡眠质量
- 食品原料采购协议书
- 建筑物防火卷帘门的保养与维修
- 物品的交接单
- 采购管理中的原材料采购合规性审查
- 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汽车专业试题库-下(判断题汇总)
-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诊疗现状
- 专题08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的两种考法(学生版)-2023年初中数学7年级下册同步压轴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