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认证知识培训_第1页
产品认证知识培训_第2页
产品认证知识培训_第3页
产品认证知识培训_第4页
产品认证知识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加拿大:1,有线产品-ICES-003 CUL/CETL(带高压的产品) CEC NRCAN 2,无线产品- IC ID CUL/CETL(带高压的产品) CEC NRCAN欧洲:1,有线产品- EMC LVD(带高压的产品) ERP2 2,无线产品- EMC LVD(所有产品) R&TTE ERP2 澳大利亚:1,有线产品- C-TICK SAA(带高压的产品) 2,无线产品-C-TICK SAA(所有产品) R&TTE RCM 台湾:1,有线产品- -BSMI 2,无线产品- -BSMI NCC 墨西哥:1,有线产品- NOM 2,无线产品- NOM 日本:1,有/无线产品

2、- VCCI PSE(带高压的产品) 台湾:1,有线产品- -BSMI 2,无线产品- -BSMI NCC 中国:1,有线产品- -CCC 2,无线产品- -SRRC 蓝牙认证:BQB(EPL) 三,认证标准及内容。三,认证标准及内容。 1, FCC VOC-符合Part 15B标准。 测试传导和空间辐射(测试方法见附件1)。 2,FCC ID- 符合Part 15C标准。 所有测试包空间辐射+RF,先由实验室出具合格报 告,再用合格报告加RF资料去TCB申请FCC ID证书。 LABEL上一定要有FCC ID号,一款产品只有一个ID。 证书上只有ID号,但报告上可以写很多个型号。 FCC I

3、D的编写方式:OKUXXXXXX(X由自已编写,但不能用空格、点)。 FCC ID的查询网址为:/oetcf/eas/reports/GenericSearch.cfm 。在GRANT CORD栏填写OKU搜索就可以了。 3,ICES-003- 符合ANSI 标准。 测试和FCC VOC一致。 4,IC ID- 符合RSS 210标准。 所有测试包空间辐射+RF,先由实验室出具合格报告,再用合格报告+RF资料+当地代理商资料去加拿大当地申请IC ID证书. LABEL上一定要有IC ID号,一款产品只有一个ID。 我司的IC ID号是10765A+型号或其

4、它(由自已编写).IC号编写规则如下:IC: company number + product number(company number 是由IC 政府直接提供, product number 则可以自行编写,原则是由数字或者大写字母组成,不能有中扛“-”,不能超过11位)注:同FCC ID有点区别,IC 后面不能跟ID, 即IC ID是错误写法,而且IC company number 与 product number 中间是用中扛“-”连接,举例如下:IC: 10765A-PSP288PL. IC网站上可以查到公司名下所有申请过的型号,这点与网站上可以查到公司名下所有申请过的型号,这点与F

5、CC ID也是有点不同,也是有点不同,IC 链接:链接:http:/www.ic.gc.ca/app/sitt/reltel/srch/nwRdSrch.do?lang=eng 由于加拿大政府对型号管控非常严格,每个型号都需要注册,所以才会多一个型号就多收60美金.即报告中两个型号交60美金,3个型号交60+60美金,以此类推。5,EMC,C-TICK- EMC测试包含EMI测试和EMS。 EMI测试需符合EN55013,EN61000-3-2,EN61000-3-3. EMI主要测试产品本身通过端口对外界辐射的能量是否超标。 EMS主要测试在外界能量对产品进行干扰下,产品的性能是否正常(包括

6、ESD)。符合标准EN55020. 6,LVD,SAA,UL,ETL,CCC- 符合EN60065/IEC60065/U60065标准。 ETL查询网址:http:/ 测试内容介绍: 说明书说明书-说明书上需有标准中要求的警告语(不同地域的标准警告语不同)。LABEL-铭牌标签通常应包括: a.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以V为单位,电压范围用“-”隔开,多个额定电压和多种额定电压范围用“/”分开,如100-120V/200-240V,交流供电还应用“”指明。直流供电应用“ ”指明。 b.额定频率或额定频率范围,频率范围用“-”隔开,多个额定频度和多种额定频率范围用“/”分开。(直流供电除外) c

7、.额定输出电流或额定输出电流范围。以mA或A为单位,电流范围用“-”隔开。 d.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e.产品型号。 f.如果是类(Class )设备,应有类设备符号“ 回 ”。 g.如果已通过了认证,则应有相应的认证标志。 h,遥控器上需有警告标贴。 整机的标识整机的标识-开关上应标识其开/关状态(on/off),电感、变压器上 应标识其规格、制造商的商标或名称。产品外壳上各种按钮、输出端子的功能应进行标识(具体尺寸请查阅“安规标记尺寸”)。 结构检查-1,电源适配器需要有相对应的证书和报告。 2,电源板固定在离底板高度为6mm空间上。 3,测试的金手指插入外壳的散热孔不能触碰到高压部份的元件

8、。 如外壳是铁壳,当用2N的力对铁壳进行挤压后离电源板上高压部份元件最高位置需大于6MM。如不够距离则需要在背板高压部份那块加上PVC片。(做完压力测试后,不可以确碰到危险移动部件) 4,电源板上变压器周围的元件在2N的力的作用下不可接触变压器磁芯。 5,次级线不可触碰变压器。 6,高压测试需PASS。 7,产品的外观不能有锋利的棱角,以免刮伤。 8,遥控器的电池后盖必须借助工具或使用2个步骤才能打开。 9,移动DVD最大声压输出小于或等于85DBA,耳机口最大电压输出小于或等于27MV。 10,如用木板作为绝缘材料则木板的厚度必需大于或等于6MM 关键件 - 1,变压器满足保险丝两极间的距离

9、大于2.5MM. 内部初、次铜线间的距离大于5MM。 变压器必须有型号和制造商名字或LOGO。 变压器型号必须与安规报告CDF中的型号一致。 2,滤波器型号必须与安规报告CDF中的型号一致。 3,保险丝有对应的认证证书(VDE、UL,CCC等 ) 在PCB板上安装保险 丝位置需有保险丝型号。 4,光耦需有对应的证书(VDE、UL,CCC等,VDE应满足IEC 60747-5-5:2007)。 5,X电容需有对应的证书(VDE、UL,CCC等)。如X电容大于0.1UF时需增加泄放电阻。 6,Y电容需有对应的证书(VDE、UL,CCC等)。 7,PCB板需有UL证书,并在PCB板上丝印FILE N

10、O号。 PCB板应丝印其厂商名称(或商标)、规格、防火级别、安规认证号等,还应丝印输入、输出(输出公共端不能用“GND”表示,而应用“COM”表示)的标识,火线(L)、零线(N)、地线(G)的标识、接地的标识,保险管的标识、机型号及版本、各元器件的标识等。所有的标识应丝印在显著的位置上,不应被遮挡住,还应清楚无误。 8,塑胶外壳的材质需要有UL,CCC证书。 9,继电器需有对应的证书(VDE、UL,CCC等)。 10,电源开关需有对应的证书(VDE、UL,CCC等)。 11,电源插座需有对应的证书(UL,CCC)。 12,压敏电阻需有对应的证书(VDE、UL,CCC等)。 13,机芯需要有对应

11、的JQA报告(最新标准为IEC 60825-1:2007,3.37b和IEC 60825-1:2007,9,2)。 14, 电源线有对应的认证证书(VDE、UL,CCC等 ) VDE电源线线径允许0.5MM2和0.75MM2两种。 UL电源线线径只有0.824MM2一种。 需满足拉力测试。(40N的力每次1秒拉100次,位移不超过2MM) 15,电源插头有对应的认证证书(VDE、UL、BSI,CCC等 ) 如果线径为0.5或0.75, BS的插头内部有保险丝用3A。 电源线插头尺寸查阅“电源插头” 16,热缩套管需有对应的UL证书。 温升测试方法-测试条件: 电压:额定电压的上限和下限或额定电

12、压范围的上限和下限 频率:额定频率的上限和下限或额定频率范围的上限和下限 负载: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负载或负载组合中的最严重情况(输入电流最大的情况)。 环境:如做UL认证,可在常温下进行测试。如做TUV认证,须在最高的工作温度下进行测试。注:如果在常温上进行此项测试,须考虑换算问题:测得的温度加上最高工作环境温度与常温之间的差值,即得到最终的温度。热电偶的位置:所有关键性元器件。如在相同或类似的位置,可取其中的一个。注:关键性元器件可参考本资料的第2章“安规元器件”。 测试过程: 1、确定受测的元器件。 2、将热电偶粘到受测的元器件上。注意热电偶的位置,应是可能的发热最严重的地方。 3、开机,将

13、输入电压调到额定电压的上限或额定电压范围的上限,输入频率调到额定频率的下限或额定频率范围的下限,输出负载调到要求的大小。 4、让受试设备持续工作,直至受试设备达到热平衡。 5、记录热电偶的读数。 注:如果热电偶的读数在30分钟内的变化小于1,则可认为热电偶达到了热平衡。 (4)判定: 元器件测得的温度应在其额定的最高工作温度内。 输出短路测试(1)测试条件: 电压:额定电压的上限或额定电压范围的上限(取较大值) 频率:额定频率的上限或额定频率范围的上限(取较大值) 负载: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负载或负载组合中的最严重情况。 环境:在常温下进行测试。 (2)测试过程: 1、将热电偶粘到受测点上(如做U

14、L,受测点为所有的变压器;如做TUV,受测点为所有的变压器和电感)。 2、开机,将输入电压、频率、输出负载调到要求的大小。 3、将输出短路。如有多路负载,可将其中的一路短路。 4、如设备关机,则重新选择一路输出,进行第3步的试验。如设备未关机,则让设备持续工作,直至设备达到热平衡,记录最终的温度。 5、重新选择一路输出,重复第3步和第4步,如所有的输出均已进行了试验,进行下步试验。 6、对设备进行抗电强度测试。 (3)判定: 1、所测得的变压器(和电感)的温度没有超过附录5.3、附录C异常测试时变压器绕组和电感允许的温度限值。 2、抗电强度测试通过。 3、测试过程中没有异常的现象发生,例如,设

15、备起火、冒烟、流出融熔的金属等。注:做此测试时,短路所用的软线或其它导体不能过长。输出过载测试方法:输出过载测试方法: (1)测试条件: 电压:额定电压的上限或额定电压范围的上限(取较大值) 频率:额定频率的上限或额定频率范围的上限(取较大值) 负载: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负载或负载组合中的最严重情况。 环境:如做UL认证,可在常温下进行测试。如做TUV认证,须在最高的工作温度下进行测试。 (2)测试过程: 1、将热电偶粘到受测点上(如做UL,受测点为所有的变压器;如做TUV,受测点为所有的变压器和电感)。 2、开机,将输入电压、频率、输出负载调到要求的大小。 3、将负载快速增加,直到输入电流达到最

16、大,或设备关机,记录此时的负载读数。如有多路负载,可将其中的一路负载快速增加,直到输入电流达到最大,或设备关机,记录此时的负载读数。 4、将负载调回到额定负载,持续工作,直至设备达到热平衡(热平衡的定义可考虑前面温升测试时的热平衡的定义)。 5、将负载增加到一个合适的大小,持续工作,直至设备达到热平衡或关机。如设备关机,则进行到第7步。如设备未关机,重复第5步,直到达到上述记录的最大负载。一般,可分成4次(或4次以上)将额定负载增加到最大负载。如果分成4次加载,第一次可增加记录的最大负载与额定负载的差值的40%,第二次增加记录的最大负载与额定负载的差值的30%,第三次增加记录的最大负载与额定负

17、载的差值的20%,第四次增加记录的最大负载与额定负载的差值的10%。记录最终的温度。 8、重复第3步到第7步,进行另外几路输出的过载测试。 9、对设备进行抗电强度测试。 (3)判定: 1、所测得的变压器(和电感)的温度没有超过附录5.3、附录C异常测试时变压器绕组和电感允许的温度限值。 2、抗电强度测试通过。 3、测试过程中没有异常的现象发生,例如,设备起火、冒烟、流出融熔的金属等。变压器过载测试方法变压器过载测试方法变压器过载试验和输出过载试验相似,只是将带载点由输出端移至输出整流管之后,这样,输出的过载保护电路就可能不会起作用。其它均与输出过载一样。7,ERP2-1,产品的关机模式功耗不能

18、超过0.5W。 2,产品的待机模式功耗不能超过0.5W(不带信息显示)。 3,产品的待机模式功耗不能超过1W(带信息显示)。 4,当产品不提供其主要功能时产品需要在符合其设计使用用途的基础上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转入到低功耗模式。 5,自动转入到的该低功耗模式的功耗也不能超过对应限值(1,2,3三点)8,NRCAN- 1,产品的关机模式功耗不能超过0.5W。 2,产品的待机模式功耗不能超过0.5W(不带信息显示)。 3,产品的待机模式功耗不能超过1W(带信息显示)。 4,查询网址:http:/www2.nrcan.gc.ca/sr/index-eng.cfm?searchType=basic&page=1&text=TSB14646&Submit=Search&language=eng9,CEC- 1,产品的待机模式功耗不能超过2W(不带信息显示)。 2,产品的待机模式功耗不能超过4W(带信息显示) 3,查询网址:http:/www.appliances.energy.ca.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