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云鬓(b i n)殷红(y n) 落晖(hu )B. 探看(k n) 扁舟(Pi n) 酩酊(m ng d ng)C. 凋落(di o) 渚莲(Zh e ) 征铎(du o)D. 槲叶(h U )枳花(Zh i ) 凫雁(f U)解析:选DO A项,“殷”读yo n; B项,“看”读k n; C项,“渚”读ZhU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邂逅典形唐突江涵秋影B绵密疏朗恍惚语言洗练C廖落枯索翠微宛然可见D晒纳稗官迢递妍媸毕露解析:选Bo A项,形型;C项,廖寥;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青鸟
2、殷勤为探看B. 绿杨枝外尽汀洲.C不用登临恨落晖D.残星几点雁横塞解析:选 BO A 项,殷勤:恳切深厚的情意; 项,横:飞过,越过。4 .文学常识填空。D项,晒一哂。( )殷勤:热情周到汀洲:水中的洲渚登临:登高望远 横:与“纵”相对C 项,登临:登山临水,泛指游赏山水; D(1) 李商 隐, 字 , 号玉谿生, 晚唐诗人, 与杜 牧齐名 , 后世 并称“ ”,有 O(2)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世称 ,有 O(3) 赵嘏,字承祐,人称“ ”,有O(4) 温庭筠,本名岐,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 ” ,词与韦庄齐名,人称“ ”,有温庭筠诗集 O答案: (1) 义山 小李杜 李义山诗集 (2
3、) 杜樊川 樊川文集 (3) 赵倚楼 渭南诗集 (4) 温李 温韦5.补写出下列横线处的诗句。(1) 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o (李商隐无题 )(2) 永忆江湖归白发, 。 ( 李商隐安定城楼 )(3) ,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4)二十四桥明月夜,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5) ,长笛一声人倚楼。 ,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6)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答案:(1)东风无力百花残 蜡炬成灰泪始干 (2)欲回天地入扁舟 (3)尘世难逢开口笑 不用登临恨落晖 (4)玉人何处教吹箫 (5)残星几点雁横塞 紫艳半开篱菊静 (6)人
4、迹板 桥霜二、拓展提升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题。自贻杜牧杜陵萧次君,迁少去官频。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饰心无彩绩,到骨是风尘。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注】杜陵:西汉宣帝的陵墓,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杜原上,因建于杜县而得名。萧次君:汉书记载,萧育,字次君,为人刚直严猛,做官常被免职,很少升迁。(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是诗人写诗赠送给自己的。诗人需要写诗来自我宽慰,诗题透露出凄苦的味道。B. 本诗起笔即以刚直而屡遭贬官的萧次君自比,借其“迁少去官频”的遭遇,抒发自己对命运的感喟。C “寂寞怜吾道”是说诗人独自漂泊在外,因无人相伴而深感旅途寂寞,自生
5、哀怜。D.整首诗由古及今,由人及己,尾联借物自喻,形象生动,一个“嫌”字凝聚了诸多的 情感。解析:选CO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C项,“独自漂泊在外,因无人相伴而深感旅途寂寞”错误,由下句“依稀似古人”可知,“吾道”与“古人”相对,这里是在哀叹自己的命运与古人相似,“道”并非指道路。故选 CO(2)本诗是杜牧晚年所作,一生的辛酸蕴含其中。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的复杂情感。答:答案:对自己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愤懑。首联引用萧次君的典故,表明自己仕途与 他一样坎坷,升迁次数少,离职却非常频繁,内心深感不平。 对自己坚守正道,却不被重用的悲叹。颔联写自己像古代圣贤一样, 坚守自己的“道”, 却
6、无法实现人生价值,内心感到悲伤。 对自己人生志向的执着坚守。颈联写自己虽到老仍遭受奔波劳碌之苦,但还是不愿矫 饰自己的内心,违心改变志向。 对自己无法掌控命运的痛苦和无奈。尾联用比喻的手法,感叹自己的命运如布匹一般, 任人裁剪,不由自己,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之情。7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潭州李商隐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 油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注】 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
7、望中”,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不禁 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B. “湘泪浅深滋竹色”,传说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往寻,得 知舜帝已死,便在湘水边抱竹痛哭,泪洒在竹子上,使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诗人借此 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C. “楚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D. 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等四个历史人物,含蓄地表 达了情感。典故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解析:选BO B项,“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错
8、,诗人借此典故隐晦曲折地表 达了自己的幽怨哀伤之情。(2) 本诗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答:答案:羁旅愁思之痛:借此地空寂、缺乏生机的环境以及娥皇、女英为舜帝之死痛哭 而泪洒湘竹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寄居他乡的幽怨哀伤之情;世事沧桑之感:面对昔 日大将陶侃的战船已经不在,空空的沙滩上只有细雨飘飞以及一代才子贾谊的祠庙呈现出破 败荒凉等景象,表达了昔盛今衰,世事变迁,而自己却无可奈何的心情;怀才不遇之悲:才华出众的诗人屈原被贬后投江而死,贾谊因梁怀王堕马而抑郁而终,诗人借此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悲;知音难觅之伤:诗人孤独寂寞,“人不至”“与谁同”,愁肠百结,无人可诉,自然难以释怀。8
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送人东归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注】戍:名词,堡楼。汉阳渡:系长江古渡口(旧址属今武汉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门山。 汉阳渡与郢门山相隔千里,但作者为什么写出了同时将它们收入眼底的景象? 答:答案:这样写意在创造山河相连、气势旷远的意境,契合诗人所抒发的感情。(2)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调,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对此诗首联(“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的理解和评价。答:答案: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飘零的黄叶。这本是充满离愁别绪
10、的场景。孰料 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故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 起笔写深秋送别,逢秋却不悲秋,送别而不伤别,意气顺畅,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 最高”。9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长安晚秋赵嘏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长安秋望杜牧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1) 赵嘏长安晚秋之“秋”体现在何处?答:答案:拂晓云雾凄清,雁阵南归,紫菊半开,红莲凋谢,鲈鱼正美。(2) 杜牧长安秋望中“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是怎样描写秋色的?答:答案:诗
11、人将“南山”和“秋色”相提并论,以具体有形的南山形容抽象虚泛的秋色,别出心裁地衬托出秋色之浓重。(3) 两首诗都写了秋望长安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答:答案:赵诗抒发了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表达了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杜诗写诗人秋日登高远望,抒发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三、语言运用10.文学意象种类繁多,意味隽永。作家或因成功塑造一个事物而独具特色,或因植根于地域文化而自成一派,或因深刻反映一个主旨而崇高伟大。作家与意象有着不解之缘。请参照示例,从下列三组“作家一一意象”中任选一组,拟写一副对联。要求:结合课文内容,作家可不出现,但意象要点明;字数不超过30字。示例:陶渊明一一菊花对联:
12、桃源梦美溪旁见,东篱菊香南山明。选写:戴望舒一一雨巷朱自清一一荷塘 沈从文一一边城答:答案:(示例1)戴望舒雨巷丁香淡淡,花也香来人也香;雨巷长长,路也长来梦也长。(示例2)朱自清一一荷塘曲径荷塘月色满,最是幽僻;月夜彷徨心难平,颇不宁静。(示例3)沈从文边城湘西边城上演唯美爱情,纯朴人性构筑精神家园。11 下面是今人根据李商隐夜雨寄北译写的一首新诗,请从所给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要求120字左右。(1)从意象、意境、结构、语言等角度对新诗加以简评。(不能透露个人相关信(2)请你以李明的名义,给××诗刊编辑部写封信,推荐这首诗。息)会有一天,我跟你说起今夜的雨,弥漫的水气(编
13、者注:应为“水汽”),浸润了远来的家书。窗外的池塘,秋水涨满,我在想,你是怎样写下了我的称呼。故乡好远,阻隔着千山万水,归期迷茫,日日在手指间飘忽。离人的思念,就像那红烛的芯子,刚刚剪去,又悄悄长出。好在啊,好在还有记忆中西窗的烛光,它摇曳在眼前,摇曳在今夜的巴蜀。附: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答: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同时考查鉴赏诗歌的 思想内容。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二选一的题目。其次要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有一 定的了解,领会李商隐诗抒发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地答题。另外,写推荐信要注意用语得 体,意思表达清楚,突出所推荐作品的优点又不夸大其词。答案:(示例)(1)这首新诗意境氤氲,感情真挚、缠绵。第一节从巴山夜雨写起,选择水 汽、家书、池塘三个意象,渲染浓郁的烟雨氛围,交代“寄北”的缘由和背景,定下思念的 感情基调。第二节运用细节描写,掐指算归期和剪红烛的芯子,表达归心之切和思念之深。 最后一节选择烛光的意象,反复用“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临床护理
- 现代通信及应用概述
- 府奖学金申请书
- 简易委托支付协议
- 2025年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 策划部部门工作总结模版
- 物流管理集装箱体系优化
- 重症疾病护理核心要点解析
- 服装搭配系统化培训指南
- 流动人口清查总结
- 法学博士申请个人自述范文
- 首付协议签合同
- 银行消保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陕旅版(三起)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 跟着人民币旅游
- 浮生六记课件
- 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发展报告
- 人工智能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
- 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CASS-ESG 6.0-土木工程建筑业
- 交通运输行业消防隐患排查措施
- 2025浙江杭州学军中学保送生自主招生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