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道支架方案_第1页
栈道支架方案_第2页
栈道支架方案_第3页
栈道支架方案_第4页
栈道支架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威远河(清溪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 项目部架空栈道路面板支架方案编制: 复核: 审核:陕西省中业交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月日架空栈道路面板支架方案一、工程概况威远河 (清溪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栈道是景观工程的一部分,本栈道属于架空人行栈道分为 A B、C D四段总长约1070m栈道跨径为8m, 路面板及桩顶梁系宽, 路面板厚,梁厚, 离地面最高约5m。梁、板采用C30混凝土现浇,保护层厚度:梁、板,路面板荷载等级: 人行荷载m2。二、总体施工方案根据现在地形看整体地势相对较平坦,确定采用普通式支架。三、WD技架方案1、地基处理方案所在位置覆盖土层厚度约为1m,采用挖掘机及推土机清除地表

2、表土,人工配合填铺碎石将地表整平、压实确保地基承载力达到要求;支架范围地基采用10cm厚C15硅作为防水封层兼做支架基础、支架周边挖设50*50cm 的排水沟(砂浆抹面),保证排水通畅,防止雨水浸泡地基,避免支架产生不均匀沉降。2、支架搭设方案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支架搭设前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出梁板在地基上的竖向投影中线, 并用白灰撒上标志线;然后根据投影中线及支架布设方案定出支 架布设线,同样用白灰作出标志。2)支架支垫安设根据支架立杆位置标志性安设厚 5cmr宽20cm的木板支垫,支垫必须放置平整、不得悬空,可用砂砾或其它可靠方式进行找平。3)杆件验收每批支架材料进场时,必须有材质检验合格证

3、; 支架各类杆件进场后, 各相关部门人员要根据支架方案对杆件、支架平台方木及模板的材质等各项参数进行验收,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必须清除施工现场。满堂支架杆件布设方案1)杆件形式的选择满堂支架均采用48 X杆件,立杆、水平杆采用普通,其它加固 杆件如抛撑、水平或竖向剪刀撑等采用 6m钢管,可调节丝杆(上下 托)采用SXT-38、 SST-38。2)杆件布设参数的选择底板支架立杆纵向间距按1m布设,横向间距按布设,步距120cm 支架横杆步距均采用,扫地杆高度不大于 20cm,上托悬臂长度不大 于20cm,同时最顶层水平杆至上托顶面高度不超过 60cmi支架搭设示意图见下页,详细的布置图见附图支架高度

4、小于5m3)支架搭设杆件底部设置底座,顶部设置顶托。支架立杆严格按照既定参数进行,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支架竖向杆件除采用水平杆连成整体外,还采用剪刀撑和抛撑的方式加强其稳定性。 剪刀撑决定采用水平及竖向两种方式并行,竖向支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应超过5根,与地面的倾角为4560°之间,纵向剪刀撑沿横向每隔4 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横向剪刀撑沿纵向每隔6 排设置一道,在梁板侧模、端横梁、中横梁范围内适当加密。4)平台构成待支架搭设后,在支架顶托上铺设横向10X 10cm方木作为满堂架平台(即梁板底模下承

5、平台,由满堂架、纵向方木、横向方木及竹胶板组成)的横梁,纵向间距为,方木长度为6m在横梁方木上布置纵向10x 10cm方木作为满堂架平台纵梁,横向间距为,纵向方木 长度为6m;最后在纵向方木上铺设木胶板作为现浇梁板的底模厚。三、支架体系验算1、荷载标准值计算现浇梁板底模及支架每平方米所各项荷载的标准值计算如下: 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m3,中支点断面:梁板高,立杆间距,面积 S=X =m2o中支点断面每米重量:m2X x 25KN/m3=4kN梁高,立杆间距,面积S=X = m2中支点断面每米重量:m2X x 25KN/m3=每平方米梁、板自重荷载:梁板 +梁=4KN+=(imx ) =m

6、2计算模板时,施工人员、料具等: KN/nf;计算支架时施工人员、机具荷载取KN/nf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KN/ m2以上数据查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309页每个旋转扣件自重:KN/ m2木胶板:9Kn/m3X = KN/ m2顶托纵、横向方木自重分别为:KN/m、KN/m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934 页钢管架自重荷载:KN/m2 (联合支架平台 WDJff件,按11m 90X 90cm布置计算)2、现浇梁底模(厚竹胶板)受力验算)1)竹胶板的力学性能弹性模量E= x 103 Mpa 查道路建筑工程材料手册第 422页抗拉强度f=60Mpa查道路建筑工程材料手册第 4

7、22页竹胶板横向铺设,计算宽度按1.2m、计算跨径按计。满堂架平台纵梁方木验算模型采用简支梁形式,详见下图底嗓居曰恒皿而图q pa底横L= . bm a=1.05m2)强度验算q=pxa= (+2+) x =m(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施工荷载+捣固棒振捣荷载+模板自重荷载)M max=q x L2/8= x 2/8= - mI=1/12bh3=1/12x x 3= x 10-7 m4W=1/6bh2=1/6x x 2=x 10-5 m3(T max= M max/W= X 1 06/X 10-5X 1()9尸mm2<f=60Mpa,因此能满足受力要求。3)挠度验算x 1012)=<L

8、/400=0. 5mm因此能满足变形要求。3、满堂架平台纵梁方木(10X 10cm方木)受力验算1)纵向方木平面布置情况方木跨径为,横向间距均为,方木立向摆放。满堂架平台横梁方木验算模型采用简支梁形式,详见下页图。个富笔平片惟父力木展宾傕型商臼q=paWDJ杆件WDJ杆斗L= ,口= m a=匚。5m2)方木的力学性能松木弹性模量E=1X 104 Mpa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 934页松木抗拉强度f=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934页4)强度验算q=pXa= (+2+) x =m (混凝土自重+施工荷载+捣固棒振捣荷 载+模板自重+纵向方木自重)M max=q x L2/8= x 2/8= . mI=

9、1/12bh3=1/12x 乂 3= x 10-6 m4W=1/6bh2=1/6x x 2=x 10-4 m3G max= M max/W= X 106/X 10-4X 109)=mm2<f=,因此能满足变形要求。5)挠度验算 max=5qL4/384EI=5 XX ( X 103) 4/(384 x 104 X x 10-6 x 1012)=<L/400=因此变形能满足规范要求。4、满堂架平台横梁方木(10X 10cm方木)受力验算1)横梁方木平面布置情况方木跨径为、横梁处跨径为,对应纵向间距分别为、,方木立向 放置。后室架干口描十卡二亘值型面臼q=paWDJ忖件WDJ杆|斗IL

10、= .05m a= GJ m2)方木的力学性能松木弹性模量E=1 x 104 Mpa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934页松木抗拉强度f=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934页3)强度验算q=pXa= (+2+) x =m(混凝土自重+施工荷载+捣固棒振捣荷载+模板自重+纵向方木自重+横向方木自重)M max=q x L2/8= x 2/8= ml=1/12bh3=1/12X x 3= x 10-6 m4W=1/6bh2=1/6X x 2=X 10-4 m36 max= M max/W X 1 0/ X 1 0 " X 1 0尸mm?<f=,因此能满足变形要求。(2)、端横梁及中横梁处q=pxa=

11、 (+2+) x=m (混凝土自重+施工荷载+捣固棒振捣荷 载+模板自重+纵向方木自重)M max=q x L2/8= x 2/8= m(T max= M max/W= X 1 06/X 10" 倭尸 脸<f=,因此能满足受力要求。4)挠度验算(1) w max=5qL4/384EI=5 x x (X 103 ) 4/(384 X 104 X X 10-6 X1012)=<L/400=因此能满足受力要求。5、支架验算1)荷载布置(1)梁板自重按均布荷载布置。(2)模板、纵向方木、钢管杆件均按均布荷载布置。(3)所有施工荷载考虑到钢筋骨架及支架体系组成,按均布荷载布置。(4

12、)杆件平面布置间距X计算,验算支架稳定性时稳定系数取。2)受力计算1 、荷载每根杆件承受的竖直力(杆件高度按5m 计算)P= (+1+2+) x x x + ( +) x x +X5X =截面特性计算:48X钢管其截面积 A= (D2-d2) X兀/ 4= (cm2)X轴截面惯性矩Ix= (D4-d4) X兀/64= (cm?)X轴回转半径 ix= (Ix/A) 1/2= (cm)系数 u=12、强度S =p/Aji= (N/mm2) <S=175 (N/mm2)3、稳定性杆件长细比入=w i/ix=1 x 120cm/=76<入=150对任意柱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查表得:入=76时,= =8 =p/ a=33926/ (x) =mm< 8 =175N/mm2承压强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另外,按照普通钢管架验算,以上支架布置形式亦可满足支架本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