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要相信孩子》有感(共2篇)_第1页
读《要相信孩子》有感(共2篇)_第2页
读《要相信孩子》有感(共2篇)_第3页
读《要相信孩子》有感(共2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要相信孩子有感(共2篇)读要相信孩子有感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书信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书信是用 于交流思想、表达意见、传递、互通情况的应用文书。你所见过的 书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读要相信孩子有感,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前几天,我阅读了苏联伟大的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要相信孩子 这本书。读过之后我再次深刻理解了 “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精 髓,感悟到许多东西。“每对孩子进行一次批评,实际上就是让他 又一次加深了他是坏孩子、恶劣的孩子、十分讨人嫌的孩子的印 象。”每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总是觉得内心无比惭愧,在自己 的生涯中,这样的事情不知发生了多少次? “教师之所以对个别学

2、 生无能为力,其原因并不在于学生是不可救药的,而在于我们的方 法是错误的。”从我们的角度越认为自己对某个学生的看法十分不 足,恰如其分,就越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越会使孩子感到走 投无路,无所适从,越会使本来缺乏经验的孩子今后的行动更冒 失,更轻率。苏霍姆林斯基在全书中始终以鲜明、生动的事例向我们诠释这一“要相信孩子”这个鲜明主题。我觉得作为教师必须从如下几个方而来改进自己的工作:首先我们要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关心孩子,不仅要理解他们的 精神世界,而且还要学会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来生活,把他们的忧 伤、焦虑和为之激动的事情统统装在自己的心里,对自己所说的每 一句话和所提的每一个意见都应该慎重

3、从事,考虑再三。在教育 中,首先要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年级的孩 子,如果他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印象比自己的实际表现坏,他的自尊 心都会受到极大的伤害。相反的,如果孩子不仅知道而且体会到老 师对他个人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 努力变得更好。走进孩子们心灵,理解孩子们,处理孩子们的问题 时,我们应让自己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想问题,用自己的诚心去碰撞 另一颗心。其次我们要心平气和的与孩子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和 弱点:有的习惯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去做;有的喜欢在课堂上说 话;有的怕困难不愿自己独立解答习题而愿去抄别人的,等等。他 们似乎是从干坏事中寻找乐趣。

4、也许是我们之间的沟通太少了,也 许他们正渴望得到我们的关注,也许他们正想打开自己的心扉。孩 子的心是敏感的,这颗心可以吸收一切好的东西,任何一个孩子在内心深处,都是向往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都渴望能被大家认可,都渴望着其他人赞赏的目光。在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时候,不应伤 害他们心灵深处最敏感的地方一一人的自尊感。有时,我们会因 为一个孩子的一次的错误而给他贴上坏孩子的标签,结果这个孩子 就真的一步步向更坏发展。一生中从未犯过错误的人是很难找到 的,何况一个孩子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想,只要我们有博大的胸襟和一颗慈爱宽 容的心,谨言慎行,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宽容每一 个学生的优劣、长

5、短,相信他们一定会从幼稚走向成熟,成为一个 身心都很健康的,社会的有用之才!读要相信孩子有感放暑假前,学校给每位教师购买了要相信孩子一书,这本书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献给我们所有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如 今,我认识到了:教师,甚至学校之所以对个别学生无能为力,其 原因并不在于学生是不可救药的,而在于指导整个教育过程的方针 是错误的。对儿童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不是原谅他们的一切缺点和 错误,也不是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毫无休止的说教 在“教师要 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特长”这节中,作者认为孩子们往往是先在那 些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显示其力量的领域里做出成绩,然后从这 些领域里涉取来克服自己某方面的弱点。

6、因此,发现学生身上 的优点和最好的东西,就成了我们老师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教 师,我们的确不应该总是盯住学生的缺点,总希望用尽一切办法去 让他们改正,也许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不断的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 点,取长补短。此外,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言行严谨的必要性,因为可 能自己一句恰当的语言,或者是一个眼神,一句鼓励,都有可能影 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我觉得,书中提到的关于对待学生的错误行为 处理的观点非常有道理,作者认为:“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取一定 的措施,进行具有说服力的批评,这些做法,乍看起来都是为了把 学生教育好,但是善良的动机,或者说仅仅靠善良的动机,未必能 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每对孩子进行一次批评,实际上就是让他 又一次加深了他是坏孩子、恶劣的孩子、十分讨人嫌的孩子的印 象。因此,我们从成年人的角度越认为自己对某个学生的看法根据 十足,恰如其分,就越会给儿童的心灵造成创伤,越会使儿童感到 走投无路,无所适从,越会使本来缺乏经验的儿童今后的行动更冒 失,更轻率。”在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时候,老师不应该挫伤他们的心灵中最敏感 的一个角落一一自尊心。因为,不恰当的,没有分寸的关心,如果 伤害了儿童的人格、自尊和自豪感,那么也会像直接的侮辱一样刺 伤儿童的心灵。是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且非常的脆弱,而儿童 的自尊心更是脆弱,如果在教育中我们不注意教育的方式,一味的 批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