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页,共60页幻灯片第二页,共60页幻灯片 1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考点1地理环境各要素整体性的体现地理环境各要素整体性的体现 例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下图所示: (见下图)(见下图)第三页,共60页幻灯片第四页,共60页幻灯片 2.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五页,共60页幻灯片【真题1】(2013安徽)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成为风化壳。下图为不同气候一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
2、1)(2)题。 第六页,共60页幻灯片(1)曲线、分别代表() A气温、降水、蒸发 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 D气温、蒸发、降水B第七页,共60页幻灯片【思维过程】该题组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具体是不同植被带的气温降水差异和气温降水植被对风化壳厚度的影响。第(1)题,从降水来看,森林所需的降水要多于草原和荒漠,故线为降水变化曲线;从气温来看,热带气温高于亚热带高于温带,草原带因降水相对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相对较同纬度范围森林较高,故线为气温变化曲线,草原、荒漠的蒸发一般比森林地区更强,故线表示蒸发,答案选B项。第八页,共60页幻灯片(2)风化壳厚
3、度()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C第九页,共60页幻灯片【思维过程】第(2)题,本题要分析影响风化壳厚度的因素,首先要清楚什么是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指暴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作用下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所以,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与温度、降水、植物生长量有关,而且与这三个因素都呈正相关。甲大于丁是因为气温较高,植物量大;乙大于丙是因为植物量大,气温较高;刚果盆地(热带森林带)风化壳厚度大于格陵兰岛(苔原带);伊朗高原(温带草原带)风化壳厚度小于恒河平原(热带森林带),故选
4、C项。第十页,共60页幻灯片变式训练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非洲赞比西河流域八国80%人口依赖农业,仍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赞比西河流域各国积极合作,投资建设大量的水利设施,使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同时使赞比西河入海径流量大大减少。第十一页,共60页幻灯片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赞比西河入海径流量减少对赞比西河三角洲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第十二页,共60页幻灯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首先要知道地理环境整体性主要要素有水文、地形、土壤、生物、生态等,各要素之间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因此,我们就从各个要素来讨论赞比西河入海径流量减少对赞比西河三
5、角洲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第十三页,共60页幻灯片答案:水文: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减少,使沿岸土壤肥力下降。地形:海水入侵,加剧侵蚀海岸线。生物: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生态: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第十四页,共60页幻灯片如何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愈来愈大。而环境把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2人类区别于其他要素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类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并且能
6、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 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第十五页,共60页幻灯片3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意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4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地理学习的出发点,同时又是归宿,因此在高考中常出现以下内容:推理归纳某种人类活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有利、不利);分析归纳某种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解决某种环境现象(问题)采取的措施(人类活动)。 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第十六页,共60页幻灯片考点2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及自然带与气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及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候类型的对应关系1地域分异规律
7、(见下表)(见下表)第十七页,共60页幻灯片地域分异规律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地区主导因素大尺度地域分异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低纬和北半球高纬热量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中纬度表现明显水分地方性分异规律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较小尺度的地域 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差异第十八页,共60页幻灯片 2世界主要的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图第十九页,共60页幻灯片【真题2】 (2013山东)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1)(2)题。 第二十页,共60页幻灯片(1)图中为()A草原 B荒漠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A第二十一页,共60页幻灯片【思维过程】该题组
8、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题,从图中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来看,从到再到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受降水逐渐减少的影响,形成了从森林到草原再到荒漠的景观特征,故为草原。第二十二页,共60页幻灯片(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D第二十三页,共60页幻灯片【思维过程】第(2)题,读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越往北越窄,主要原因是越往北夏季风向西影响范围越小,降水减少,影响的区域范围变小造成的,所以影响我国东部森林植被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季风,故答案选D。第二十四页,共60页幻灯片变式训
9、练2: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第二十五页,共60页幻灯片(1)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A第二十六页,共60页幻灯片【解析】本题组考查气候与自然带、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第(1)题,图中各自然带与相应气候是苔原带苔原气候、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混交林带落叶林温带季风(温带海洋)气候、硬叶林地中海气候、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可知荒漠带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A对。第二十七页,共60页幻灯片(2)关于图中自
10、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A第二十八页,共60页幻灯片【解析】第(2)题 ,图中从寒带苔原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的地域分异,是热量变化,属于纬度地域分异规律,是纬度不同引起的热量差异形成的,A对。第二十九页,共60页幻灯片判断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方法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亚欧大陆
11、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脚到山顶沿着山地水平延伸、垂直方向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如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的变化 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第三十页,共60页幻灯片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又叫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1)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2)热量:由赤道到两极过渡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3)植被:由赤道到两极过渡为: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4)土壤:由赤道到两极过渡为:酸性、中性、碱性。第三十一页,共60页幻灯片2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又叫经度地带分异规律或叫干湿度地
12、带分异规律)可按以下思路进行:(1)来自海洋的气流:由沿海向内陆递减;(2)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3)植被:由沿海到内陆过渡为:森林、草原、荒漠;(4)土壤:由沿海到内陆过渡为: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第三十二页,共60页幻灯片3分析从山脚到山顶的垂直分异规律可按以下思路进行:(1)海拔:由山脚到山顶增加;(2)气温:由山脚到山顶递减(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3)植被:由山地的所在位置、坡向决定。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第三十三页,共60页幻灯片1垂直分异规律的要点判读考点3垂直分异规律的要点分析垂直分异规律的要点分析 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地
13、,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据此可知:a.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下图);b.纬度越低,山地自然带数量越多,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第三十四页,共60页幻灯片第三十五页,共60页幻灯片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第三十六页,共60页幻灯片 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a.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800m,到暖温带
14、(小五台山)只能到2000m,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及1200m;第三十七页,共60页幻灯片(接上) b.同一自然带在阳坡位置高,阴坡位置低; c.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位置低,背风坡位置高(雪线受此影响明显)。第三十八页,共60页幻灯片 雪线高度不同:雪线含义: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如阿尔卑斯山脉);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如喜马拉雅山脉);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第三十九页,共60页幻灯片【真题3】 (2013上海)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
15、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第四十页,共60页幻灯片第四十一页,共60页幻灯片(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第四十二页,共60页幻灯片【思维过程】该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第(1)题,对比甲乙两图两座山脉自然带垂直分布情况,可知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更加丰富;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相同类型的自然带,甲图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山脉低,因而可以推测出乙图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第四十三页,
16、共60页幻灯片答案:(1)差异: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更加丰富;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相同类型的自然带,甲图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山脉低。乙图山脉纬度较低。第四十四页,共60页幻灯片(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第四十五页,共60页幻灯片【思维过程】第(2)题,对比甲图中山脉南、北坡各自然带分布高度情况,可知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这是由于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南坡自然带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坡较高。第四十六页,共60页幻灯片答案:(2)差异: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原因:该山脉位于
17、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南坡自然带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坡较高。第四十七页,共60页幻灯片(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第四十八页,共60页幻灯片【思维过程】第(3)题 ,雪线的高低与气温、坡向和降水量有关,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由于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第四十九页,共60页幻灯片答案:(3)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第五十页,共60
18、页幻灯片变式训练3:读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1)(3)题。第五十一页,共60页幻灯片(1)该山可能位于() A甘肃省 B江西省 C河南省 D福建省C第五十二页,共60页幻灯片【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图形的判读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月近地面气温0,说明为秦岭淮河一线,在这一线附近的省级行政单位四个选项中只有河南省,C对。第五十三页,共60页幻灯片(2)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正确,说法是()A该山山顶可能有永久积雪B7月气温递减率400米以下最小C1月份在400米以下呈现逆温现象D海拔600米以上1月气温递减率远远大于7月B第五十四页,共60页幻灯片【解析】第(2)题,读气温垂直分布图可知,山顶7月气温为21以上,气温0以下时才有积雪,所以山顶不可能有永久积雪,A错;气温递减率也可以叫做绝热率,是表征气体随高度增加其气温的变化程度的物理量,图中气温垂直变化大时平均气温垂直分布越平缓,从图中可以看出7月气温递减率400米以下与横坐标坡度最大,所以变化最小,B对;丙海拔以下出现逆温,不到400米,C错;600米以上1月下降约3,7月约4,D错。第五十五页,共60页幻灯片(3)下列四地中,年温差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A第五十六页,共60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枣庄市现代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考原创信息试卷物理试题(三)含解析
- 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NoSQ数据库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外国语大秀洲外国语校2024-2025学年初三4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西北师范大学《地方文化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科技大学《印度文化遗产赏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高邮市阳光双语初中重点名校2025年初三最后一考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外国史学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东山中学2025年初三5月月考英语试题理试题含答案
- 中西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南开大学
- 2025春新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
- 2025年农村土地使用权益永久转租协议范本
- Unit 9 Active learning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三册
- 渔场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 病历书写规范培训课件
-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测试卷
- 《食源性病原体》课件
- (中等生篇)2025年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个性化分层教辅之宋元时期
- 《药品泡罩包装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
- Unit 6 Beautiful landscapes Integration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00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