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无答案)_第1页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无答案)_第2页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无答案)_第3页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无答案)_第4页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固始县2019-2020学年度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物理试卷题号一一三四五总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1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 接答在试卷上。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填空题(本题共 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 .如图1所示,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跑步机,人在跑步机上用力蹬皮带,皮带就会向后运动,从而实现在室内小空间跑步健身的效果。此时,跑步机上的人相对于 是运动的、相对于 是静止 的。2 .如图2所示,“滥竽充数”,说的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充数,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由竹管刮制排插而成, 如图所示。吹奏时

2、,竹管内 振动发声;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形式传播的,在传播的过程中,声音的 发生了改变(选填“音调” “响度”或“音色”)。3 .如图3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人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反射角为 度,界面的 侧(上 吓/左/右)是空气。4 .如下图甲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图中乙、丙是用这款手机先后拍下同一小车的两张照片(设摄像头焦距不变),拍摄第二张比拍摄第一张摄像头离小车一(填“远”或“近”)些。两次拍摄时,摄像头离小车的距离都满足 (填与焦距之间的关系)。甲乙丙5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

3、火炬的设计运用了许多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火炬下半部喷涂有高触感橡胶漆,能,使其不易从手中滑落;火炬外壳采用 较小的高品质铝合金制造,体 积大而质量小。6 .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得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取等体积 的两种物质,则 (选填“甲”或“乙”)的质量大;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 Me itf"1 2 J 5二、选择题(本题 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 0 分。)7 .利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

4、个物体的长度进行了三次测量,分别是:12. 678dm、12. 675dm、12. 677dm,物体的长度应该是下面那一组数据()A. 12.677dmB. 12.678dmC. 12.6667dmD. 12.675dm8 .如图6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A.B.C.D.9.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铅 铜 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A.如果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B.如果铅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C.铅球、铜球和铁球可能都是空心的D.铅球、铜球和铁球不可能都是实心的 10.如图7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如图所示的“拔河”

5、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穆,则下甲列判断正确的是(A .凳子向甲方移动B.凳子向乙方移动C.凳子原处不动2D.凳子向体重大的同学一方移动3311.用密度为2.7 10 kg/m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 1m、0. 2m和0. 3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 3kg、21. 6kg和54kg ,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 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B .

6、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D .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12.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 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 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 8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A - L甲=L乙=L 丙=L 丁B - LZ. =LT <L?L丙C. L 甲=1乙1 丙=L tD. L 丁 L乙L甲L丙13 .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

7、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脚踏板凹凸不平是通过使接触面粗糙来增大摩擦的B .车轮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C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D在车轮处滴加润滑油是通过改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14 .小英去小店买米酒和酱油,店主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如图所示,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和酱油所用的容器是不一样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已知 酱油 米酒)3 B S23加【00匕250g 片 50»母系列乙新列A.图乙系列是量取酱油的容器系列B.质量相同的米酒的体积大于酱油的体积C.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密度D.米酒的密度大于酱油密度

8、三、作图题(每小题 2分,共4分)15 .如图10所示,水中一束入射光线斜射人水面,请画出这束光线发生折射后光路的大致位置。16 .如图11所示,画出物体在光滑斜面上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第 17题6分,第18题7分,第19题5分,共18分)17 .如图12甲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持点的实验装置。乙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1)在图甲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 是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 便于确定某同学在做图甲实验中, 无论如何移动蜡烛 B都难以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认为导致这种情 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小明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

9、,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2)小明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如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 像特点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 在光屏上成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3)在如图12乙所示实验场景下,小明同学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小明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12丙所示),在不移动光屏的情况下,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由此判断小明同学戴的是透镜(选填“凸”或“凹”)。18.某兴

10、趣小组想测某岩石的密度,器材有:天平、祛码、量筒、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等,他们经过思考,进行下面的操作:(1)小明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如果此时指针如图甲13所示,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小明将祛码错放在左盘,待天平平衡后,如图 13乙所示,则石块的实际质量是 g,利 用量筒测岩石的体积,由图丙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岩石的密度为 g/cm3,实验中, 由于没有考虑到岩石的吸水性,所以密度测量结果偏 (选填“大”、“小”)(3)为了避免石块吸水对实验结果带来的影响,小明把石块从水中取出,擦干表面的水,用正确的方法再次称量了石块的质量,此时石块质量为7

11、5. 2g,那么石块的实际密度应该是 kg/m3。(4)实验时,小明不小心打碎了量筒。于是利用烧杯重新进行实验,他进行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操作:a.用天平秤出石块的质量mb.将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标记好水面的位置。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ic.为防止石块吸水带来的影响。他将石块用保鲜现包裹好。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调节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m2d.通过计算。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用题中给出的物理符号和水表示)。(5)实验结束后,他们进行讨论:若c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还高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19.

12、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ttH: _ 1 I . J r v .j? 7 ? L .*TTTTTTTTTTTTm7TTTTTTTTTTYTTT 内在实验前。小明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体 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3)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滑

13、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4)要“探究滑动摩打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小明将木块和铜块做为一个整体竖着放置在长木板上,如丁图,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与乙比较。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案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是:五、综合应用题(第 20题8分,第21题10分,共18分)20.今年在武汉举行的马拉松吸引了两万多名国内外选手参赛。如图为选手们通过建成通车60周年的武汉长江大桥时的情景。半程马拉松距离21km,半程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70min。(1)这名选手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全长1670米。以平均速度计算,这名选手通过长江大桥用了多长时间?(3)设马拉松队伍通过大桥时长度不变,队伍匀速前进的速度为 4m/s ,整个队伍通过大桥共用时 500s,马拉松队伍有多长?小明有一个小铝球,他一直都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