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答案_第1页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答案_第2页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答案_第3页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答案_第4页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答案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写出下列带点的汉字的读音,并填空。;为设果(),)声答曰()。从文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孔君平诣其父(),“诣”的意思是是为设果;儿应(2、“惠”通假字是(),“甚聪惠”是说杨氏子中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二、解释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 乃: 2、孔指以示儿曰。 示:曰: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三、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升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朱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对

2、话意思:(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答案:二、1、诣:拜见乃:于是,就2、示:给看曰:说3、未:没有 闻:听见三、(1)五 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2) 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 才思敏捷。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一)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 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日:“何不试之以足 ?”日:“宁信度, 无自信也。”1 .翻译句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子度其足:而置之其坐:3 .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 .文中的

3、之字解释。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二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 冕小儿,恬若不知。1. 解释加点字窃入学舍窃: ()儿痴如此痴 ()父怒挞之挞 ()2. 翻译句子王冕者,诸暨人(辄默记辄 ()恬若不见恬(曷不听其所为曷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3. 王冕能成为画家的因?(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

4、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 ”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1. 解释加点字席而啖菱啖 () 欲以去热也去 ()2. 翻译句字。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3. 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四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 解释加点字。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 ()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 ()2. 翻译句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从表达方式上

5、看,选问中前两句的是() ,最后一句是()5. 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6. 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参考答案:一、 1 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的人。先自己测量自己的脚。然后把尺子放在他的座位上。3 不要墨守陈规,按教条办事,要知道变通,摆脱腐朽思想的束缚。4代词,指尺子;到去;代词,指尺子;代词,指尺子;代词,指鞋c二、1窃:偷偷地;辄:就;痴:形容极度迷恋某种事物;恬:坦然;挞: 用鞭子打。曷:同“何”,怎么,为什么。2 王冕是诸暨县人。一到夜里,王冕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读书。3 吃苦耐劳,勤奋学习。三、1啖:吃出:

6、驱除2菱是在水中生长,而他说是在土中生产,这是本来不知道的事情却硬说自己知道。3自己不懂的事物,不虚心求教,反而自吹自己知道,结果闹出笑话,充分反映出这 个北方人的愚昧。(其它答案合理均可)四、1自:从。是:这。2船已经前进了,而剑不能前进。像这样寻找剑,不也太愚蠢了吗?3记述;议论。5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更加具体地楚国人的死板、愚昧。6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考虑情况的变化,按照事物的发展来办事。外文言文阅读精练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 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11 / 101 / 10持

7、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 解释括号里的词。1 )众皆弃去(2)破之(2. 翻译下面的句子。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3. “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选自刘向烈女传)1. 解释下列词语。A. 嬉:B. 贾人:2. 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

8、“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 曾子:孔子的弟子;女:通“汝”;顾:回来;彘:猪;特:只不过。1.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 曾子之妻之市听父母之教B. 其子随之而泣今子欺之C. 汝还 顾反为汝杀彘2. 解释加点的词。(1) 妻 止 之止 ()(2) 遂 烹 彘也遂()3.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4. 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

9、?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 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兔走触株 因释其耒而守株 而身为宋国笑 兔走(释(身(冀复 冀(2. 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 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答: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 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1.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以至于斯也 斯()从而谢焉 谢()2.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不超过10 个字)。()3. 这则故事给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答:叶公子高好龙,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