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期末复习】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 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 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 n变形有n条对称轴。3、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4、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第二单元 多位数的认识数位顺序表: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国际计数是每
2、3个为一节。(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的两 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2 .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1)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
3、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 0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2)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3 .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还是大于 5。4 .比大小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
4、数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3、末尾有 0的乘法计算方法:现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4、常见的数量关系11 )价格问题:总价=单价X数量数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数量(2)行程问题:路程=速度X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一个因数缩小
5、(或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2、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余数会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商也随之扩大(或缩小)几倍。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几倍(0除外),商反而扩大几倍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已经两个数的和(即两个数一共是多少),两个数的差(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求这两个数。(线段图记在头脑里)解法:(和-差)+ 2=小的数 小的数+差=大的数(和+差)+ 2=大的数 大的数-差=小的数注:3个以上的数也是这样的道理,就是想办法使它们一样多,然后同理可求。2、已经两个数的和(即两个数一共是
6、多少),大数拿8个(假设)给小数,这样两个数一样多,求这两个数。(线段图记在头脑里)首先明确:大数拿8个给小数是大数比小数多8个吗不是,大数应该比小数多2倍的8个(也就是多2X8=16个),只有这样拿8个给小数,自己还有一个8,两个数,才会一样多。(请注意和两个数的差区别开来)解法:一、(和-2X8) + 2=小的数 小的数+16 (注意不是加 8)=大的数(和+2X8) + 2=大的数 大的数-16=小的数二、倒推法先假设大数已经拿8个给了小数,两个数已经一样多了总数+ 2=平均数小数变成平均数是因为得到了8个,要求原来的,那应该把8个减去平均数-8=小数大数同理应该加上8个平均数+8=大数
7、3、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的几倍(假设 7倍),把大数拿一些给小数,这样两个数一样多,应该先画出线段图,看大数应该拿多的倍数的一半(如果多6倍,那么应该拿给小数的应该是3倍),两个数一样多,再看一半倍数所对应的量是多少个,从而先求出一倍的量(一般情况下是小数),再求出大数。4、已知长或宽增加了多少米,面积就增加了多少平方米,求现在或原来的面积。首先应该能够熟练的画出示意图可以先根据增加的面积和长或宽增加的米数,先求小长方形的长或宽(也就是原来图形的宽或长),然后再考虑求什么的面积,可以根据面积公式直接求或图形间的面积关系间接求,方法要灵活多变。5、已知长或宽减少了多少米,面积就减少了多少平方米,求
8、现在或原来的面积。首先应该能够熟练的画出示意图可以先根据减少的面积和长或宽减少的米数,先求小长方形的长或宽(也就是原来图形的宽或长),然后再考虑求什么的面积,可以根据面积公式直接求或图形间的面积关系间接求,方法要灵活多变。第六单元 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a+ b = b+a2、加法结合律:(a+ b) +c= a+(b+c)3、乘法交换律:ax旌bxa4、乘法结合律:(a x b) ax (b x c)(连乘形式)5、乘法分配律:(a+ b)xax(±bxc ax(bc) =ax肝 aXc 拓展:(a b)XuaXLbx c 或 ax (b- c) =ax 卜 ax c6、连减: a
9、bc=a(b+ c)7、连除:a+bya+(bxc)注意:前面是减号或除号时,添去括号都要变符号1、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 b= b+ a 如:1+2=2+11+2+3=2+3+1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 + b) + c= a + (b + 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如:165 + 93+ 35= 93+ ( 165 + 35)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结合连除)a b c= a (
10、b + c)3、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x b= bx 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 x b) x c= a x (b x c)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 X 78 X 8 简算。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 x c =axc + bxc (合起来乘等于分别乘)(a-b) xc =a x c - bxc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结合连减)a- b+
11、 c= a+ (b x c)第七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三角形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较短两条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两边差小于第三边。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如:人字梁、斜拉桥、自行车车架。4、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大于第三个内角。)5、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6、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
12、钝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小于第三个内角。)7、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都有三条高,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落在两条直角边上;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8、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就是画它的高。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它的两个底角也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跟底边高正好重合。)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所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10、有一个角
13、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底角等于 45° ,顶角等于 90°。求三角形的一个角=180° 另外两角的和1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180 ° 底角X 2=180° 底角一底角1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 顶角)+ 213、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6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14、多边形的内角和 =180 ° x ( n2) n为边数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从一个顶点向对边可以作两种不同的高。底和高一定要对应。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14、2、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不稳定性)。生活中许多物体都利用了这样的特性。如:(电动伸缩门、铁拉门、伸降机)把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平行的一组对边较短的叫做梯形的上底,较长的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无数条)。5、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直角梯 形有且只有两个直角。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7、正方形、长方形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工程问题1
15、.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 20小时,16小时.内水管单独 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 5小时后,再打 开排水管内,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解:1/20+1/16 = 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9/80 X 5= 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 量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 + (9/80-1/10) =35表示还要35小 时注满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 天完成,乙队需要30 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
16、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 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解:由题意知,甲的工效为1/20 ,乙的工效为1/30 ,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 =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 甲的工效乙的工效。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 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 “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1/20* (16-x) +7/100*x =1 x= 10答:甲乙最短合作10 天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 小时完成,乙、丙合做
17、需5 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 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 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解:由题意知,1/4 表示甲乙合作1 小时的工作量,1/5 表示乙丙合作1 小时的工作量(1/4+1/5) X 2=9/10表示甲做了 2小时、乙做了 4小时、内做了 2小时的工作量。根据“甲、丙合做 2 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 2 小时、乙做 6 小时、丙做2 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所以19/10 = 1/10表示乙做6-4 = 2小时的工作量。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1 + 1/20= 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 小时。4
18、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 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1/甲=1 1/乙+1/甲+1/乙+1/甲 +解:由题意可知,1/甲+1/乙+1/甲+1/乙+ +1/乙+1/甲=1( 1/甲表示甲的工作效率、1/乙表示乙的工作效率,最后结束必须如上所示,否则第二种做法就不比第一种多天)1/甲=1/乙+1/甲X (因为前面的工作量都相等)得到1/甲=1/乙X2又因为1/乙=1/17所以1/甲= 2/17
19、,甲等于17+ 2 =天答: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天完成。5师徒俩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当师傅完成了1/2 时,徒弟完成了120 个。当师傅完成了任务时,徒弟完成了4/5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答案为300个120+ (4/5 + 2) =300个可以这样想:师傅第一次完成了1/2,第二次也是1/2,两次一共全部完工,那么徒弟第二次后共完成了4/5,可以推算出第一次完成了4/5 的一半是2/5,刚好是120 个。6一批树苗,如果分给男女生栽,平均每人栽6 棵;如果单份给女生栽,平均每人栽 10 棵。单份给男生栽,平均每人栽几棵答案是15棵算式:1+ (1/6-1/10) =15棵7一个池上装有3 根水管
20、。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 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 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 ,丙两管用了18分钟放完,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是,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水放完答案为45分钟。1+ (1/20+1/30) = 12表示乙丙合作将满池水放完需要的分钟数。1/12* (18-12) =1/12*6 = 1/2表示乙丙合作将漫池水放完后,还多放了 6分钟 的水,也就是甲18分钟进的水。1/2+18=1/36表示甲每分钟进水 最后就是1 + ( 1/20-1/36) =45 分钟。8某工程队需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
21、成,若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问规定日期为几天答案为 6 天 解:由“若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大,再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可知:乙做3天的工作量=甲2天的工作量 即:甲乙的工作效率比是 3: 2甲、乙分别做全部的的工作时间比是 2: 3时间比的差是1份实际时间的差是3 天所以3+ (3-2) X 2 = 6天,就是甲的时间,也就是规定日期 方程方法: 1/x+1/ (x+2) X2+1/ (x+2) X (x-2) =1 解得 x= 6 2鸡兔同笼问题9.鸡与兔共100只,鸡的腿数比兔的腿数少28条
22、,问鸡与兔各有几只解:4*100 = 400, 400-0= 400假设都是兔子,一共有 400只兔子的脚,那么鸡 的脚为0只,鸡的脚比兔子的脚少 400只。400-28=372实际鸡的脚数比兔子的脚数只少 28只,相差372只,这是为什么 4+2= 6这是因为只要将一只兔子换成一只鸡,兔子的总脚数就会减少4只(从400只变为396只),鸡的总脚数就会增加2只(从0只到2只),它们的相差 数就会少4+2= 6只(也就是原来的相差数是400-0 = 400,现在的相差数为396-2 = 394,相差数少了 400-394= 6) 372+6=62表示鸡的只数,也就是说因为假 设中的100只兔子中
23、有62只改为了鸡,所以 3数字数位问题10.把1至2005这2005个自然数依次写下来得到一个多位数 9.2005,这个多 位数除以9余数是多少解:首先研究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点:如果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也能被9整除;如果各个位数字之和不能被9整除,那么得的余数就 是这个数除以9得的余数。解题:1+2+3+4+5+6+7+8+9=45 45能被9整除 依次类推:11999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之和可以被 9整除1019, 20299099这些数中十位上的数字都出现了 10次,那么十位上的数字之和就是10+20+30+90=450它有能被9整除同样的道理,100900百位上的数
24、字之和为4500同样被9整除也就是说1999这些连续的自然数的各个位上的数字之和可以被9整除;同样的道理:10001999这些连续的自然数中百位、 十位、个位上的数字之和可 以被9整除(这里千位上的“ 1”还没考虑,同时这里我们少 005从10001999 千位上一共999个“1”的和是999,也能整除;005的各位数字之和是27,也刚好整除。最后答案为余数为0011. A和B是小于100的两个非零的不同自然数。求 A+B分之A-B的最小值解: (A-B)/(A+B) = (A+B - 2B)/(A+B)=1-2 * B/(A+B)前面的1不会变了,只需求后面的最小值,此时 (A-B)/(A+
25、B)最大。对于B / (A+B)取最小时,(A+B)/B取最大,问题转化为求(A+B)/B的最大值。(A+B)/B =1 + A/B,最大的可能性是 A/B =99/1 (A+B)/B =100(A-B)/(A+B)的最大值是:98/10012已知都是非0自然数 ,A/2 + B/4 + C/16 的近似值市,那么它的准确值是多少答案为或因为 A/2 + B/4 + C/16= 8A+4B+C/1Z ,所以8A+4B+O,由于A、B、C为非0自然数,因此8A+4B+C为一个整数,可能是102,也有可能是103。当是 102 时,102/16=当是 103 时,103/16 =13一个三位数的各
26、位数字之和是17.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198,求原数.答案为 476解:设原数个位为a,则十位为a+1,百位为16-2a根据题意列方程 100a+10a+16-2a-100 (16-2a) -10a-a= 198 解得 a=6,贝U a+1 =7 16-2a= 4 答:原数为 476。14 一个两位数,在它的前面写上3,所组成的三位数比原两位数的7 倍多24,求原来的两位数. 答案为 24解:设该两位数为 a,则该三位数为300+a 7a+24= 300+a a= 24答:该两位数为24。15把一个两
27、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交换后得到一个新数,它与原数相加,和恰好是某自然数的平方,这个和是多少答案为121解:设原两位数为10a+b,则新两位数为10b+a它们的和就是10a+b+10b+a= 11 (a+b)因为这个和是一个平方数,可以确定 a+b= 11因此这个和就是11X11 = 121答:它们的和为121。16 . 一个六位数的末位数字是 2,如果把2移到首位,原数就是新数的3倍,求原数.答案为85714解:设原六位数为abcde2,则新六位数为2abcde (字母上无法加横线,请将整 个看成一个六位数) 再设abcde (五位数)为x,则原六位数就是10x+2,新六 位数就是 200
28、000+x根据题意得,(200000+x)X3=10x+2 解彳4 x= 85714 所以原数就是85714217 .有一个四位数,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的和是12,十位数字与千位数字的和是 9,如果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互换,千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互换,新数就比原数增加 2376,求原数.答案为3963解:设原四位数为abcd,则新数为cdab,且d+b=12, a+c= 9根据“新数就比原数增加2376”可知abcd+2376=cdab列竖式便于观察 abcd 2376 cdab根据 d+b=12,可知 d、b 可能是 3、9; 4、8; 5、7; 6、6。再观察竖式中的个位,便可以知道只有当d=3,
29、 b = 9;或d=8, b = 4时成立。先 取d = 3, b=9代入竖式的百位,可以确定十位上有进位。 根据a+c= 9,可知a、 c可能是1、8; 2、7; 3、6; 4、5。冉观察竖式中的十位,便可知只有当 c= 6, a=3时成立。再代入竖式的千位,成立。 得到:abcd= 3963再取d = 8, b = 4代入竖式的十位,无法找到竖式的十位合适的数,所以不成立。18 .如果现在是上午的10点21分,那么在经过2879999(一共有20个9)分钟之 后的时间将是几点几分答案是10: 20解:( 287999 (20个9) +1) /60/24整除,表示正好过了整数天,时间仍然还是
30、10: 21,因为事先计算时加了 1分钟,所以现在时间是10: 204排列组合问题19 .有五对夫妇围成一圈,使每一对夫妇的夫妻二人动相邻的排法有(A 768种B 32种C 24种D 2的10次方中解:根据乘法原理,分两步:第一步是把5对夫妻看作5个整体,进行排列有5X4X3X2X1 = 120种不同的 排法,但是因为是围成一个首尾相接的圈, 就会产生5个5个重复,因此实际排 法只有120+5 = 24种。第二步每一对夫妻之间又可以相互换位置,也就是说每一对夫妻均有2种排法,总共又2X2X2X2X2=32种综合两步,就有24X32= 768种。20 .若把英语单词hello的字母写错了,则可能
31、出现的错误共有()A 119 种 B 36 种 C 59 种 D 48 种解:全排列5*4*3*2*1=120有两个l所以120/2=60原来有一种正确的所以60-1=59 5追及问题21 .慢车车长125米,车速每秒行17米,快车车长140米,车速每秒行22米, 慢车在前面行驶,快车从后面追上来,那么,快车从追上慢车的车尾到完全超 过慢车需要多少时间答案为53秒算式是(140+125)+ (22-17)=53 秒可以这样理解:“快车从追上慢车的车尾到完全超过慢车”就是快车车尾上的点 追及慢车车头的点,因此追及的路程应该为两个车长的和。22 .在3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个人同时同向并排起
32、跑,甲平均速度是 每秒5米,乙平均速度是每秒米,两人起跑后的第一次相遇在起跑线前几米答案为100米300+ () =500秒,表示追及时间5X500= 2500米,表示甲追到 乙时所行的路程2500+ 300 = 8圈100米,表示甲追及总路程为8圈还多100 米,就是在原来起跑线的前方100米处相遇。23 . 一个人在铁道边,听见远处传来的火车汽笛声后,在经过 57秒火车经过她 前面,已知火车鸣笛时离他1360米,(轨道是直的),声音每秒传340米,求火车 的速度(得出保留整数)答案为22米/秒算式:1360+ (1360+ 340+57)Q22米/秒关键理解:人在听到声音后57 秒才车到,
33、说明人听到声音时车已经从发声音的地方行出1360 + 340= 4秒的路程。也就是1360米一共用了 4+57= 61秒。24猎犬发现在离它10 米远的前方有一只奔跑着的野兔,马上紧追上去,猎犬的步子大,它跑5 步的路程,兔子要跑9 步,但是兔子的动作快,猎犬跑2 步的时间,兔子却能跑3 步,问猎犬至少跑多少米才能追上兔子。答案是猎犬至少跑60 米才能追上。解:由“猎犬跑 5 步的路程,兔子要跑9 步”可知当猎犬每步 a 米,则兔子每步5/9 米。由“猎犬跑 2 步的时间,兔子却能跑3 步”可知同一时间,猎犬跑 2a米,兔子可跑5/9a*3=5/3a米。从而可知猎犬与兔子的速度比是2a: 5/
34、3a = 6:5,也就是说当猎犬跑60 米时候,兔子跑50 米,本来相差的10 米刚好追完25 AB 两地 ,甲乙两人骑自行车行完全程所用时间的比是4:5,如果甲乙二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行使,40分钟后两人相遇,相遇后各自继续前行,这样,乙到达A 地比甲到达B 地要晚多少分钟答案: 18 分钟解:设全程为1,甲的速度为x乙的速度为y列式40x+40y=1 x:y=5:4得 x=1/72 y=1/90走完全程甲需72 分钟,乙需90 分钟 故得解26一船以同样速度往返于两地之间,它顺流需要6 小时;逆流8 小时。如果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 千米,求两地间的距离答案是 96 千米解:(1/6-1/8) +2=1/48表示水速的分率 2+1/48 = 96千米,表示总路程27快车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经济重要知识梳理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中合同管理的关注点试题及答案
- 工程经济市场分析方法试题及答案
- 食品加工工艺与安全卫生管理练习题集合
- 汇聚市政工程考试资料的试题及答案
- 物流运输车队协议
- 生物医学影像诊断技术题库
- 工程经济企业财务预测试题及答案
- 经济法核心知识试题及答案
- 经济法的学术研究与试题及答案
- 《性别平等探讨》课件
- (一模)2024-2025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
- 灯谜文化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交通大学
- NB/T 11543-2024煤矿井下钻孔瞬变电磁探测技术规程
- 【MOOC期末】《英美文学里的生态》(北京林业大学)期末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DBJ41-T 145-2015 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帷幕技术规程
- 电子商务平台店铺入驻协议
- 抖音拍摄及剪辑培训课件
- 2024年高血压急症诊疗新进展
- 《产品开发及设计》课件
- 新建220kV变电站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