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重要概念公式总结_第1页
物理化学重要概念公式总结_第2页
物理化学重要概念公式总结_第3页
物理化学重要概念公式总结_第4页
物理化学重要概念公式总结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基本概念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广度性 质与强度性质,过程与途径,热与功,能与 焰。二、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ACQ+M焦耳实验:三、基本关系式L体积功的计算bW- -/?ed 1/恒外压过程:伏-psV可逆过程: 伏/?小J =V2P2、热效应、焰等容热:a (封闭系统不作其 他功)等压热:Q (封闭系统不作其 他功)焰的定义:HU+pV ; d/7=d67+d(pl/)焰与温度的关系:幺,CpdT3、等压热容与等容热容热容定义: C、 (_r)v ; I = 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的关系:Cp - Cv = nR热容与温度的关系:Cpa+bT+c,7i 四、第一定

2、律的应用1、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等温过程:、U=0 ; A/7=0 ; M/= -(2= J-Ped 1/ 等容过程:偌0 ; Q=NU=c、m ; AA/=fcpdr 等压过程:- Ml/ ;。=A%JCpdT ; KUCvdT 可逆绝热过程:(2=0 ;利用pi二0214丫求出72, 伏 A.二 JCvdT;A"=CpdT不可逆绝热过程:。二0 ;利用G(心-7i)二-夕e(弘-%)求出T2、!/!/=。= J gdT ;/= J CpdT2、相变化可逆相变化:NH=Q=nN_H;M/= -p(l4- K)= 一0= 一 nRT; = Q+ 1/1/3、热化学物质的标准态;热化学方程

3、式;盖斯定律; 标准摩尔生成焰。摩尔反应热的求算:H(298) = »a(B,298) 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一基尔霍夫定律: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基本概念自发过程与非自发过程二、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克劳修斯,开尔文,奥斯瓦尔德。实质: 热功转换的不可逆性。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克劳修斯不等式)旌平“二”可逆;“>”不可逆三、嫡1、端的导出:卡若循环与卡诺定理2、熠的定义:dS = *3、熠的物理意义:系统混乱度的量度。4、绝对烯:热力学第三定律5、熠变的计算(1)理想气体等温过程:S - - = nRn- = nRIn T 匕 P2(2)理想气体

4、等压过程:“吟 1(3)理想气体等容过程:。=仁小孩 11(4)理想气体Q”都改变的过程:S = C”“,ln 马+ RlnA pan tTPl(5)可逆相变化过程:AS =包(6)化学反应过程:,部(298) = »/:(5,298)四、赫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1、定义:A=U-TS; G=H-TS等温变化:NA=AU-TAS ; NG=AH-TAS2、应用:不做其他功时,区0 ;自发、平衡 G7;区0 ,自发、平衡3、热力学基本关系式d/二-Sd 厂 l/d0;dG=-Sd"夕dl/4、A4和AG的求算(1)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用公式:NA二AU-TAS ;NG=AH-TA

5、S用基本关系式:dZI=-Sd厂l/d0, dG 二-Sd"dl/(2)可逆相变过程NA=AU-"S=W=-nRT; A(S=O(3)化学反应过程的AG标准熠法:AG二八H-'S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法:,:(298) = 2>AG:(氏298)(4) AG与温度的关系NG=AH-TAS ,设/、/S不遂温 度变化。五、化学势1、化学式的定义和物理意义"B ' d几P'"c(chB) / 在T、0及其他物质的 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ImolB物质引起 系统吉布斯函数的增量。2、化学势的应用在等温等压不作其他功时,自 发;=0平

6、衡; 逆向自发3、化学时表示式理想气体: = +RTln(p/p)纯固体和纯液体:第三章化学平衡一、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表达式如:Zn+2HCI(aq)=H2+ZnCI2 ( aq )g_p(H2)/c(Zna2)J一 c2(HC)二、标准平衡常数的求算三、特荷夫等温方程= A& (T) + RTkJ0 =RThJ9/K9 四、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ArG:(T) = AM7A司;&(T) = RTlnK,五、各种因素对平衡的影响分压、总压、惰性气体、温度。第四章液态混合物和溶液一、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1、拉乌尔定律Pa=TXa ;Pa=Ta、A适用于液态混合物 和溶液中的溶剂

7、。2、亨利定律Pb =kx. bXb = kb, 8 2二片, 8徵用;Pb =kXr b3x, B = kb. B3b, B =k b3 b 适用于浴液中的浴 质o二、液态混合物和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1、理想液态混合物4(T,p,"?ix) = :(T) + RTlnx标准态为:同温下的液态纯溶剂。2、实液态混合物(7>,加%)=:(7) + /?71吟 标准态为:同 温下的液态纯溶剂。3、理想稀溶液溶剂:4(T,P,s/")= /4a(T)+ RT 1n4 标 准态为:同温下的液态纯溶剂。溶质:(T,P,s历)= *(7)+ HT in/ 标准态为:同温下Xb=1

8、且符合亨利定律的 溶质(假想状态)。4、真实溶液溶剂:(T,P,sin) =(T) + /?TlnaxtA ;axfx.AX、标准态为:同温下的液态纯溶剂。溶质p,sln) = b(T + RTn aX B ; a%B=Y%b Xg,标准态为:同温下Xb=1且符合亨利定律的 溶质(假想状态)。Nb (T,p, s/)= Kb (T) + RT1n ab,B ; 3b.Byb,B be,标准态为:同温下仇二1且符合与 利定律的溶质(假想状态)。b(T,p,sln) = %,b(T) + ATln”%心;各s=>%8%B; 标准态为:同温下= 1且符合亨利定律的 溶质(一般为假想状态)。三、

9、各种平衡规律L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pA-pax,A ; pA=paxA ; p=Pa+Pb2、溶液的气液平衡PAP ; 3/A / Pb =kx,b3x,B = kb,B3b,B - b3b /P=Pa+Pb3、理想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RTfT;5"出4、分配定律5、化学平衡6、西弗特定律第五章相平衡一、相律1、物种数、独立组分数、相数、自由度 数2、相律公式fC-(p+2二、单组分系统1、克-克方程2、水的相图三面、三线、一点。三、双组分系统1、相律分析根据f=C-(p+.(一般固定压力), ?二2,仁 1 ;。二3,仁02、杠杆规则3、步冷曲线四、典型相图1、Mg-Ge 相图2、N

10、a-K相图3、Ag-Cu 相图第六章电解质溶液一、电解质溶液的电导1、电导G-l/R单位:S(西门子)2、电导率G-kA!I 或/二 G /1;单位:S/m3、摩尔电导率/Im 二4/ C4、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4:=出 + ”5、离子的电迁移亚,t -十 + /7 Q I u_+v_ U+U_/r = 1 十二、电解质溶液的活度1、电解质的化学势(电解质溶液的浓 度用频或a表示)Nb 二熄+RTM 4aB =a+;a± =(:,-a?)I/v =/± -m±/m0;y± =廿%=(心这一)”12、离子强度3、德拜一休克尔极限公式lg /± =

11、-0.5093 I z+zJ V7 ;适用于 25 时的极稀水溶液。第七章电化学一、可逆电池的构成电池反应互为逆反应;充放电时电流无 穷小。二、可逆电池热力学1、 Sn = -zFE; ArG = -zFEd;F = 96500 OmolQE2、£ = /(防).3、A,4=A,G“+gS,”4、0 =TA,B,;电池反应做了其他功。三、能斯特方程1、电池反应的能斯特方程石=小+”弃lg/;常用四、2、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 .小等3黑;不常用 可逆电极的种类1、第一类电极金属电极;气体电极2、第二类电极难溶盐电极;难溶氧化物电极3、氧化还原电极五、电极电势的应用1、测定电池反应的热力

12、学函数2、测定电解质的,心3、测定溶液的pH值4、浓差定氧六、极化现象和超电势1、浓差极化电极反应速度比离子迁移速度快造成 的。2、电化学极化电极反应速度比电子移动速度慢造成 的。3、极化结果=E,一丝;对阳极总为正;对阴极总 为负。七、金属腐蚀与防护1、金属腐蚀电化学腐蚀:析氢腐蚀,吸氧腐蚀2、金属防护阴极保护法:牺牲阳极法,外加电流法。阳极保护法:钝化。涂层保护法:热镀、电镀、有机涂层。第八章表面现象一、表面吉布斯函数1、产生表面分子与部分子的差别。2、定义及单位一(静 ;J/m?或N/m ;因此又称 表面力。3、影响因素物质本性、温度、相邻相、溶质的种类。4、表面热力学在温度、压力、组成

13、不变的情况下, dG = odA + Ade缩小表面积和降低表面力为自发方向。二、弯曲液面的表面现象1、附加压力Ap = 2a/ r2、饱和蒸气压In(乙)二K" Po3、毛细管现象f 2cr cos, h -pgR三、新相生成与介安状态1、过饱和蒸汽与人工降雨2、过冷现象与晶种3、过饱和溶液与种盐4、过热现象与沸石5、淬火与回火四、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1、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德华力与化学键力,又无选择性;单分子 层与多分子层。2、吸附曲线等温线(判断单多层);等压线(判断吸 附类型)、等量线(求吸附热)3、吸附等温式弗伦德里希:=kp” in朗格谬尔:V“黑bp五、溶液表面的吸附1、溶

14、液的表面力各类溶质对表面力的影响。2、吉布斯吸附公式六、润湿现象L接触角ee=o°,完全润湿;e<90。,润湿;e> 90°,不润湿,0-180°,完全不润湿。2、氏方程b=吟 + 叫 cos 3七、表面活性剂1、定义溶于水后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力的物 2、分类离子型、非离子型。3、结构特点一端亲水基一端亲油基 4、应用乳化、去污(增溶)、浮选、改变润湿第九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关于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 1、反应速率的表示Vb dt2、反应速率的测定测定不同时刻的浓度(化学法、物理 法),作曲线,r时刻切线的斜率即为r 时的反应速率。3、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

15、一步完成的反应为基元反应,基元反应 遵守质量作用定律。是否基元反应只能通过 实验确定。4、速率方程与速率常数质量作用定律是速率方程的特殊形式, 对于非基元反应也有类似的式子。速率常数仅与温度和催化剂有关,而与 浓度无关。5、反应级数速率方程中浓度思之和称之。基元反应 一定为正整数,非基元反应可为。或小数。 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一级反应微分式:一等二上g 反应速率与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1的单位为S-1;积分式:=日 以InI作图得 一直线;ln2半衰期:小=干与起始浓度无 关。2、二级反应与准一级反应 de微分式:卞小反应速率与浓 度的二次方成正比次的单位为浓度一1时间一1 ;1 1 7以

16、1W作图积分式:展一子;后 得一直线;1半衰期"2二嬴与起始浓度的一 次方成反比。准一级反应:对于A+B=二丫+Z,当A大 大过量或B大大过量时,可按一级反应处理。3、反应级数的测定尝试法:将一组CV数据代入不同积分 公式求匕若为常数则所代公式正确;作图法:将一组数据按InI、I/c-t等作图,若得直线可判定反应级数;半衰期法:根据缶=心得场。/2 =(1 )lgc + lgK ,以电秘Ige作图 可得直线,从斜率可求。微分法:根据。=&"得igt> = igc + ig3 以的gc作图可得直线,斜率即为77。四、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阿仑尼乌斯公式微分式:舞=条k E 积分式:加广窗耳矛2、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 平均能量之差。第十章复合反应动力学一、复合反应基本类型1、平行反应2、对行反应_今=%/一如仆 / Kc=- = -dtCa« k_3、连串反应de. f dcR . f de, .一- = k-A / /-=匕。八一攵2cs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