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含答案1_第1页
最新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含答案1_第2页
最新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含答案1_第3页
最新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含答案1_第4页
最新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含答案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含答案1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 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1UX和Y的反应不可能是()A.盐和盐的反应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C.酸与碱的反应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盐和盐反应能生成两种新盐,故A正确;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只生成一种物质,故 B错误;C.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正确;D.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正确;故选:B.【点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此反应为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可以从具体的 反应进行完成.2.物质间的转化需要考虑反应实质、条件以及物质的用

2、量,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 实现的是() Si + SiO2 H2° H2siO3 S 品 SO H2Q H2SO C 奈 C°2 Na0H Na2C°3f _、»、- A通电NaCl溶放NaCI晶体 熔融 Na Na /Na2O H2° NaOHHCI(浓)KCIO3 CI2石灰乳 漂白粉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硅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错误;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过氧化氢氧化:SQ+H2O2=H2sO4,生成硫酸,正确;在高温条件下,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i+2CO T,错误;2C+SiO2高温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电解熔融的氯 电解化钠可以生成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 2Na+C2T,生成钠单质,正确;钠和氧气常温反应生成氧化钠:4Na+O2=2Na2O,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正确;氯化氢和氯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C1Q+6HC1脓尸KC1+3C2 T +3H2O,生成氯气,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片CaC2+Ca(ClO2+2H2O,因此可以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正

4、确; 综上所述可知说法合理的是,答案选D。3.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银、二氧化硫、硫酸、纯碱、食盐B.碘酒、冰、硫酸氢钠、烧碱、碳酸钙C.氢气、干冰、硝酸、烧碱、硝酸钾D.铜、氧化铜、醋酸、石灰水、碳酸氢钠【答案】C【解析】【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是盐不是碱;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KIO3等,故不是盐,是混合物,故A错误;B.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硫酸氢钠是酸式盐,不是酸,故 B错误;C.氢气是单质;干冰即二氧化碳,是氧化物;硝酸是酸;烧碱即 NaOH,是碱;硝酸钾是 盐,故C正确;D.石灰水是Ca(OH)2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

5、碱,故 D错误; 故答案为Co【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分类方法和物质组成的特征理解应用,酸、碱、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 物等概念,掌握基础是关键。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酸 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指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碱性氧化物指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或能跟酸起反应生成一种盐和 水的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一种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4.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

6、此法提取镁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步骤电解MgCl2时阳极产生MgC.步骤将晶体置于 HCl气流中加热是防止 MgCl2水解D.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解析】 【详解】A.从海水中提取镁,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故 A正确;B.步骤电解 MgCl2时阴极产生Mg,故B错误;C.步骤将晶体置于 HCl气流中加热是防止 MgCl2水解,因为MgCl2会水解,故C正确;D.上述工艺流程中氢氧化镁生成氧化镁和水是分解反应,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电解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D正确; 故选:B。5.下列物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7、的是()明矶做净水剂丙烯制造聚丙烯熔喷布氨气制造液氨冷 却剂含碳酸氢钠的抗酸药 治疗胃酸过多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明矶溶于水,铝离子水解为氢氧化铝胶体,发生化学变化,故不选A;B.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故不选 B;C.氨气制造液氨冷却剂,氨气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D.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有新物质 生成,属于化学反应,故不选 D。答案选C。6.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很多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古诗文 对应的化学知识正

8、确的是选项古侍文化学知识A华阳国志中记载:“取井火 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我国古代已利用天然气煮盐B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 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 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 璃可盛”“强水”是指氢氟酸C天工开物中记载:“世间 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丝、麻、裘”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D抱朴子中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文中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放出热量,华阳国志记载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我国古代已利用天然气煮盐,故 A正确。B.能蚀五金可知为王水,

9、是浓盐酸、浓硝酸的混合物,而HF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腐蚀玻璃,不能用玻璃仪器盛放,故 B错误;C.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 '文中的 麻”指的是纤维素,主要成分是多糖,丝、裘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 C错误;D.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丹砂 (HgS烧之成水银,即 HgS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此过程为化学变化,不属于升华,故 D错误;答案选A。【点睛】升华和凝华都属于物质的状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7 .牛津大学与 旧M苏黎世研究中心首次借助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分子甲及反应中间体乙、丙进行高分辨率的探测成像,并利用单原子操纵技术对其进行原子尺度的操作,通过 针尖

10、施加电压脉冲逐步切断C 。基团,最终成功合成了 2019年度明星分子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中乙丙A.甲分子含有6个手性碳原子8 .反应中间体乙、丙都是碳的氧化物C. 丁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D.甲生成丁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的碳原子,且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不相同,根据甲分子的结构可知,甲分子中的碳原子均为不饱和碳,故甲分子中不含有手性碳原子,A选项错误;B.反应中间体乙、丙均是只由C、。两种元素组成,属于碳的氧化物, B选项正确;C.由丁分子的结本可知,丁是C元素形成的单质,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C选项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甲通

11、过针尖施加电压脉冲分解得到丁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D选项正确;答案选Ao 8.下面的 诗”情 化”意,分析正确的是()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B.日照澄洲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C.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中玉”的成分是硅酸盐,该句诗表明玉的硬度很大 D.绿蚁新酷酒,红泥小火炉”,新酷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 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8 .雾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 “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熔点很高;D.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详解】A.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碳

12、酸钙的分解反应,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 化学变化,故A 错误;B. “日照澄州江雾开”中,雾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 B正确;C. “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熔点很高,试玉要烧三日满与硬度无关,故 C错误;D.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酒精不是水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B。9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花生油属于混合物,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 碳酸钠、氯化镂、氢氧化钢都属于离子化合物S6、NO2和CQ都是污染性气体氨气、水和硫酸钢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水玻璃、水银和水煤气都属于混合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氢氧化

13、铁、有色玻璃和果冻都属于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 【详解】 花生油属于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组成的混合物,液氯、冰醋酸都只含一种物 质均属于纯净物,故正确;碳酸钠、氢氧化钢、氯化镂都含有离子键,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故正确;SO2、NO2会导致酸雨的形成,而 CO2是空气的组成成分气体, CO2不会导致大气污染, 故错误;氨气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水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硫酸钢溶解的部分完全电 离,属于强电解质,故正确;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水煤气是氢气和CO构成的,均是混合物,水银是金属单质,属于纯净物,故错误;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14、Mn 2O7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正确;氢氧化铁属于纯净物,故错误;故答案选:A。【点睛】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水煤气是氢气和CO构成的。10.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表中图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一步转化的组合有序号XYZWGCuCuSQCu(OH)2CuONaNaOHN&CO3NaClAlAlC3Al(OH)3AI2O3FeFeC3FeC2Fe(OH)2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 CuSQ,再与NaOH反应生成Cu(OH)2, Cu(OH)2加热生成CuO,氢 气还原CuO生成Cu,符合转化,故 正确;Na与水反应生成Na

15、OH,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CQ, NazCQ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 NaCl电解生成Na,符合转化,故正确;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熔融电解得到铝,符合转化,故正确;Fe与氯气生成 FeC3, FeC3与Fe反应FeC2, FeC2与NaOH反应生成 Fe(OH>,但Fe(OH)2 不能一步转化为Fe,故错误;在一定条件下能一步转化的组合有,答案选A。【点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需要熟悉物质及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形成知识网 络,灵活应用。11.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A.化

16、合物:干冰、明矶、烧碱B.同位素:石墨、C60、金刚石C.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D.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甲烷【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干冰为二氧化碳、明矶为硫酸铝钾、烧碱为氢氧化钠,都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A正确;B.石墨、C60、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 B错误;C.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纯净矿泉水是含电解质的水属于混合物、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乙醇、四氯化碳、甲烷属于非电解质,故 D正确;故选B。12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700nmB.在FeC

17、3溶液中加入 NaOH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C.用激光笔照射 FeC3溶液和Fe(OH胶体,可以加以区分D.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属于丁达尔效应【答案】B【解析】【详解】A. 分散系分类本质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nm 的属于胶体,故 A 正确;B.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OH电解质溶液可制得 Fe(OH)3沉淀,无法得到胶体,故 B错误;C.胶体可产生丁达尔现象,溶液不能,用激光笔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故C 正确;D.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属于光的散射现象,而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也属于光的散射现象,为

18、丁达尔效应,故D 正确;答案选 B。【点睛】分散系分类本质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13 关于分散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散系分为胶体和溶液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荷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状态不同(固、液、气),它们之间可有6种组合方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分散系分为浊液、胶体和溶液,故A 错误;B 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粒子带电荷,胶体不带电,故B 错误;C 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故C正确;D 分散剂和分散质的状态都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根据数学的组合规律,可

19、得到九种分散系,故D 错误;选 C。14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中,都能通过一步实现的是() H2SfSf 03fH 2SO4Al - A203f NaAlQ- Al(0H3FlFeC2f Fe(0H2f Fe(0H3Si - SiOf h 2SiO3f Na2SiO3 Na Na 20 Na2CQ- NaOH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S不能一步转化为 SC3,错误;Al与氧气反应得到 AI2O3, AI2O3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 NaAlO2, NaAlO2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得到Al(0H)3,都能通过一步实现,正确;Fe与盐酸反应制得 FeC2, FeC2与氨水反应得到

20、Fe(0H)2, Fe(0H)2与氧气和水反应得到Fe(0H)3,都能通过一步实现,正确;Si02不能一步转化为H2SiO3,错误;Na与氧气反应得到 Na20, Na20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NazCQ, Na2CQ与氢氧化钢反应得到NaOH,都能通过一步实现,正确;正确为,答案选 Co【点睛】本题重点,掌握物质转化的相应化学方程式,平时要注意梳理,做到心中有数。15. I .已知31g白磷变为31g红磷释放能量。试回答:(1)上述变化属于(填 “物理 ”或 “化学 ”) 变化。(2)常温常压下,白磷与红磷更稳定的是。n.下图是H2(g)+l2(g)? 2HI(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3)

21、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键能 (填 之”或者“=”生成物的总键能。(4)已知1molH2与1moll2完全反应生成 2molHI会放出11kJ的热量,且拆开 1molH-H键、1molH-I键分别需要吸U的能量为436kJ、299kJ。则拆开1molI-I键需要吸收的热量为kJ的热量。(5)1molH2和1mol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为:286kJ、890kJ,则1gH2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 J;等质量的H2和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填化学式)放出 的热量多。【答案】化学 红磷 v 151 143件【解析】【分析】I .根据白磷和红磷是不同的物质判断;(2)根据白磷变为红磷释放能量;根据物质能量的高低与其稳定性的关系判断;II . (3)旧键断裂要吸收能量,新键生成要释放能量,当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大于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则为放热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