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二月二古诗词_第1页
有关二月二古诗词_第2页
有关二月二古诗词_第3页
有关二月二古诗词_第4页
有关二月二古诗词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关二月二古诗词二月二日白居易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 白居易众皆赏春色,君独怜春意。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烛余减夜漏,衾暖添朝睡。恬和台上风,虚润池边地。开迟花养艳,语懒莺含思。似讶隔年斋,如劝迎春醉。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二月二日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二月一日作白居易Word资料园杏红萼加,庭兰紫芽出。 不觉春已深,今朝二月一。 去冬病疮瘠,将养遵医术。 今春入道场,清净依僧律。 尝闻圣贤语,所慎斋与疾。 遂使爱

2、酒人,停杯一百日0 明朝二月二,疾平斋复毕。 应须挈一壶,寻花觅韦七。木兰李商隐二月二十二,木兰开诉初。初当新病酒,复自久离居。愁绝更倾国,惊新闻远书。紫丝何日障,油壁几时车。弃粉知伤重,调红或有余。波痕空映袜,烟态不胜裾。桂岭含芳远,莲塘属意疏。瑶姬与神女,长短定何如。偈释志端来年二月二,与汝暂相弃。烧灰散长江,勿占檀那地。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三月三,清明寒食过三天。二月二,剃龙头二月二,龙抬头,蒸元旦,祭馀饼Word资料有关二月二诗歌走出正月的牧童欢笑雀跃他翘起脚丫正向天空吹响一叶柳笛笛声清脆一如温热的纤手融化了最后的一捧白雪枯树们在音乐中婆娑枝桃青葱这个时节没人看到龙

3、抬头的样子只有日渐松软的土地无数葱茏的期待潜滋暗长在我的北方虽依然春寒料峭大街上却有脱去冬装的时尚女子用火焰般的裙裾点燃春天的爱情故乡,返青的一畦畦麦苗多象我鲜嫩的妹子母亲推开家里的柴门让丰年的气象撞了个满怀二月初二龙抬头的习俗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这一天 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抬头”是何意思?天文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琦解释说,匕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专家介绍,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 龙角星(即角

4、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据天津、江苏两地的天文专家介绍,天上 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雨水也会多起来。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民谚 匕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寄托了 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二月二龙抬头”农家人讲究多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又称 青龙节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委员哈达奇 刚说,由于民间流传着 匕月二”与龙的传说,加上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所以 农家人这一天的讲究颇多,他们把朴实的愿望寄托在俗事中,祈盼这一年过得更加美好。依照我国北方一些旧俗,上月二”

5、早晨起来后,农家人会找来长竿敲击房梁,把 龙”唤醒,然后用草木灰向井台引一条 灰龙”,再用谷糠从井台向水缸引回一条金龙”;早餐吃年糕和猪头肉,午餐吃春饼,还要吃炒豆子;天近黄昏时,家家户户都要用灶膛里的灰围绕房子撒一圈,叫围社,为的是把所有的邪祟灾祸都挡在外面,凡是有亲人远在他乡的,这个圈一定要留一个口,意为盼其早回家乡。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意味着 龙抬头”走好运,给小孩理发叫 剃龙头”;妇女不许动针线,恐伤 龙睛”;人们也不能从水井里挑水,要在头一天就将自家的水瓮挑得满满当当,否则就触动了龙头”。民间流传 上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这一天,农家人对年景充满祈盼,他们为即将进行 的

6、春耕播种而激动,祈求传说中的龙”此时能抬头,抖动身子下一场透雨,以滋润土壤。二月二龙抬头的食俗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 春龙节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上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人们用许多美食来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普通人家在这一天要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猪头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与龙有关,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 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 龙耳”;吃春饼叫吃 龙鳞”;吃面条叫吃 龙须”; 吃米饭叫吃 龙子”;吃馄饨叫吃 龙眼”。吃春饼叫做 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

7、,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 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热热乎乎,欢欢乐乐。二月初二吃爆米花有传说。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 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时,

8、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 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 ”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召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俗,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黄豆的。二月初二吃猪头肉也有说法。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另据宋代的仇池笔记”记录的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 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

9、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 和尚献上了一盘 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 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 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看起来猪头还真是一道佳肴呢,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扒猪脸”肥而不腻、肉骨分离、糯香可口,

10、给现代人带来了美容、健脑的效果。匕月二”吃现代 扒猪脸”,回味古代的餐饮历史,真是一种当代与历史交融的完美体验。二月二由来“二月二”在北方称为“春龙节”,在南方称为“踏青节”。据说,“二月二”在周代 本是一个祭祀的日子,到了唐代已演变成一个民俗节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话的来历与中国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 节气有关。中国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大黄道确定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四宫,并按照它们的形象附会为四种动物。其中,东宫七宿 被想像成一条巨龙。每到农历二月,处于龙头位置的角宿会在东方地平线显现,所以俗 称“龙抬头”。“二月二”是一个祈求风调

11、雨顺、五谷丰登的日子。北方一些地方旧俗,这一天早晨家家户户要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要烧香上供,这叫 “引田龙”。但也有相反的,有的地方这一大忌担水,生怕带回龙卵或惊动青龙,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破坏了。这一天的食品也多以龙命名:吃面条称 “挑龙头”、吃油炸糕称“吃龙胆”、食煎 饼称“揭龙皮”、吃麻花称“啃龙骨”,以示吉庆。二月二”也是一个企盼学业有成的日子。过去私塾先生多在这一天收学生,谓之“占鳌头”。学生们也会念叨:“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二月二”还是一个媳妇回娘家的日子。旧俗规定,媳妇正月里得住在婆家,出了正月才允许回娘家。所以民间又有 “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

12、儿”的民谣,表现 出父母盼女归的心态。二月二节与龙有关的民俗农历二月初二,为二月二节,又叫春龙节,龙头节或青龙节。民谚日: 上月二,龙抬头。”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我在去年的博文中写过,今暂且省去。一、剃龙头演变到民俗上,就认为在二月二这天剃头,会像龙一样从冬眠中醒来,开始活动。所以人们对 匕月二,剃龙头”很重视,谁都想图个好兆头。古时候有正月里不剃头的习俗,沿袭到今,就是不管头发多长,都要一直等到二月二才理发。所以整个正月里,理发店门可罗雀,生意很少。而一到二月二这天,来理发的人就络绎不绝。对这一天来理发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理发本身,而是讨个吉利:大家都来剃龙头。旧时民间还有 有钱无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还有的地方,女孩也在此日穿耳洞。剃龙头”习俗只是二月二众多民俗之一。其他与龙有关的习俗各地还有很多。二、引龙回与熏百虫据古籍记载,二月二这天,百姓由大门外开始撒草木灰,将草木灰线一直撒到院内, 屋内,厨房,并围着水缸绕一圈,称之为 引龙回龙是要引回到自己家的,而百虫则是要驱除的,所以就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三、食物都加上 龙”头衔这一天各地人们的饮食虽有不同,但一概与龙挂钩。 吃面条的,叫做吃 龙须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