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勘测工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水文勘测工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水文勘测工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水文勘测工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水文勘测工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文勘测工测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水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水文测验、 水文计算 、 水文预报。2、水位是河流或其他水体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 的高程。3、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水准尺矢距应小于 8 mm。4、当水尺零点高程发生大于或等于1 cm的变动时,应查明变动原因及时间,并应对有关的水位纪录进行更正。5、观测水位时,身体应蹲下,使 视线尽量与水面平行 ;有波浪时应 读取峰顶峰谷水位 ,取其平均值;当水尺受到阻水影响时,应尽可能排除阻水因素 后再观测:其目的是为了减小水位观测误差。6、水位观测人员应最少提前5分钟 到达水位观测现场。7、降水量是指在一定时段 内,从

2、大气中降落到地表的液态和固体水所折算的水层深度。8、使用量雨杯观测降水量时,应使量雨杯处于铅直状态,读数时视线与 水面凹面最低处 平齐,观读至量雨杯的最小刻度,并立即记入观测记载簿与 观测时间相应的降水量栏,然后 校对读数一次 。9、从泥沙向下游输移的观点讲,全沙包括悬移质和推移质。10、悬移质含沙量横向分布的形式与河床性质、断面形状、河道形式、泥沙粒径、以及上游来水情况等因素有关。11、当单沙短时间缺测时,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用直线(连过程线)插补法、 流量与含沙量关系 插补法和上下游站含沙量相关插补法等方法插补。12、降雨到达地面后,经过植物截留、地面填洼、土壤入渗 和蒸散发等环节,剩余

3、的雨量便成为径流 。13、用流速仪法测流时,根据精度要求不同及操作繁简不同,可分上、 常测法和简测法 。14、采用流速仪法测流时,要求在一次测流的起止时间内,水位涨落差 不应大 于 平均水深 的10%。当流向偏角超过 10 时,应测量流向偏 角。15、水文现象的基本特性有周期性、随机性、相似性、特殊性。16、雨量器是直接观测降水量的器具,它由 承雨器、漏斗、 储水瓶、 和量雨杯组成。17、一般洪水重现期 小于10年、较大洪水重现期1020年、大洪水重 现期 2050年、特大洪水重现期 超过50年。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承担水文情报预报任 务的水文测站,应当及时、准确地向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和 水 行政主管部门 报告有关水文情报预报。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1、水文站网规划的主要原则是根据( C )和可能,着眼于依靠站网的 结构,发挥站网的整体功能,提高站网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A.任务B .地形 C.需要 D.交通2、比降一面积法测流属于(A )法A.水力学 B .面积一流速 C.物理 D.积宽3、一类泥沙站的单样含沙量测验,不得采用(B )法。A.选点 B . 一点 C.垂线混合 D.积深4、长期储藏备用的流速仪,易锈部件必须涂(C )保护。A.煤油 B .机油 C.黄油 D.柴油5、水位流量关系是否稳定,主要取决于影响流量的(D

5、 )是否稳定。A.断面面积B.河床糙率 C.水面比降 D.各水力要素6、降水量观测场地应平整,地面种草或作物的高度不宜超过( D )cm 。A. 25 B . 30 C. 35 D. 207、水文缆道钢丝绳夹头的松紧以压扁索径的(D )左右为度。A. 1/2 B . 1/5 C. 1/8 D. 1/38、按目的和作用,水文测站分为(D )站、试验站、专用站和辅助站。A.水文 B .水位 C .雨量 D .基本9、跨河水准测量时,跨河两岸测点间的水平视线距水面应有一定的高度并应大致相等,可以克服或减弱(B ) 。A i 角误差B 大气垂直折光影响C 0角误差D两水准标尺的零点差10 、借用相同类

6、型的浮标系数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 ) 。A 断面形状和水流条件B 率定系数的方法C风力风向D流量大小11、三等水准往返测量高差不符值的限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为(A )mm。A i20 工B ±12仄C i8VLD 土4工12、瓶式采样器要求进口流速 V进等于天然流速V天,否则,当采样器V 进<V天时,所测含沙量比实际含沙量相比,(B )。A含沙量偏大,粒径偏细B含沙量偏大,粒径偏粗C含沙量偏小,粒径偏细D含沙量偏小,粒径偏粗13、一次输沙率测验过程中采取二次以上相应水样时,可将各次单样含 沙量(A )作为相应单样含沙量。'A算术平均值B bVm”加权值C部分流

7、量加权值D 时间加权值14、凡单断沙为直线关系,关系点总数不少于 10个,且实测输沙率相应 单沙占当年实测最大单沙的(D ) %以上时,可作高沙部分延长。A 80 B 70 C 60 D 5015、洪水传播速度3与断面平均流速 V的关系是(A )。 Agj>VB gj<V Cgj=VD16、某站采用悬索悬吊流速仪测流,流速仪至铅鱼底的高度为0.40m,则采用一点法(刀=0.6)测流的最小水深为(D )。A 0.40mB 0.60mC 0.75m D 1.00m17. 测定溶解氧与生化需氧量(BOD5)的水样采集时应避免(B ),水样应充 满容器,避免接触空气。A.充气 B.曝气C.

8、水样溢出D.阳光直射18. 某垂线用五点法测得流速分别为V0.0=0.58m/s , V0.2 =0.58m/s ,V0.6=0.55m/s , V0.8=0.48m/s , V1.0=0.36m/s , 则其垂线平均流速V m =(C ) 。A 0.51m/sB 0.52m/sC 0.53m/s D 0.55m/s19. 当水尺零点高程发生大于(D ) cm 的变化时,应查明原因及时间,并应对有关的水位记录进行改正。A10B 2C 3 D 120. 大断面岸上部分的高程,应采用(C )等水准测量。A 一 B 二C 四D 五三、判断题(每题1 分,共 15 分)1 .降水量观测场地应平整,地面

9、种草或作物的高度不宜超过25cm 。(X )2 .泥沙运动对流速脉动有一定影响。悬移质含沙量对脉动有控制作用,含沙量增大,流速脉动将增强,特别是高含沙量时更加显着。(X )3 .一年内悬移质输沙率的测次,主要分布在洪水期。(V)4 . 百 年 一 遇 的 洪 峰 流 量 值 是 五 十 年 一 遇 的 洪 峰 流 量 值 的 2 倍 。(x )5 .在弯曲河段,凸岸水位常比凹岸水位低,故洪痕调查应在凹岸进行。(X )6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设备主要有传感器、通讯设备、遥测终端机、中继机、前置通讯控制机(简称前置机)和辅助设备。 (V)7、水准测量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其仪器站数均应为偶数。(V)8

10、、为控制悬移质输沙率测验误差,一类站不宜采用横式采样器。9、相应水位法是应用河段上下游相应流量或相应水位间的经验相关关系做预报的方法。10、当跨河水准测量的视线长度在 300m以内时,应观测两个测回。11、水文站网是在一定地区或流域内,由各类水文测站所组成的有机集合体。12、测验断面应选择在石梁、急滩、卡口等易形成断面控制的控制断面处。(X)13、在天然河道中,悬移质含沙量沿横断面分布变化一般较流速的横向变化小。14、水文资料整理时,改正、插补符号仅用于直接改正、插补值。对于由改正、插补值推算出来的数值,均不加符号。15、受洪水涨落因素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为绳套曲线。绳套的宽窄dz与附加比降

11、DS=若的大小有关,式中u为洪水波传播速度,灰为洪水涨落率。山区河流洪水涨落比平原河道洪水涨落水快,因此,前者的绳套现象应比后者的绳套现象明显(X)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地锚2.水质贮样容器材应符合哪些要求?答案:容器材质应化学稳定性好,不会溶出待测组分,且在储存器内不会与水样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对光敏性组分,应具有折光作用;用于微生物检验用的容器能耐受高温灭菌。3、水文资料整编主要包括哪些工作内容?答案:(1)测站考证,(2)对原始资料的审核,(3)确定整编方法、定 线,(4)数据整理和输入,(5)整编,(6)单站合理性检查,(7)编写单站 整编说明。4.典型洪水放大有哪几种方法?它

12、们各有什么优缺点?答:典型洪水放大有同倍比法和同频率法两种。同倍比法又有按洪峰倍比和按某一历时洪量的倍 比之分,该方法简单,计算工作量小,但按峰放大和按量放大结果不同,按峰放大,放大后的洪峰等于设计洪峰,但洪量就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同频率法能使放大后的过程线,洪峰等于设计洪峰,各 历时洪量都等于相应的设计洪量,但计算工作量较大,如控制时段过多,放 大后的洪水过程线变形较大。5、单样含沙量测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如何控制?答:单样含沙量的测验误差,包括单次测验的综合误差和测次分布不足的误差,其控制方法为:(1)单次测验误差,主要来源于垂线布设位置、取样方法、仪器性能、操作技术及水样处理等方面。

13、除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外,对取样垂线位置,应经常注意含沙量横向分布和单断沙关系的变化,发现有明显变化时,应及时调整垂线位置;断面上游附近有较大支流加入或有可能产生河道异重流时,应适当增加垂线数目或增加垂线上靠近底部的测点。( 2)测次分布,在洪水组成复杂、水沙峰过程不一致的情况下,除根据 水位转折变化加测外,还应用简易方法估测含沙量,掌握含沙量变化的转折点并适时取样。( 3)因特殊困难必须在靠近水边取样时,应避开塌岸或其他非正常水流 的影响,以保证水样具有一定代表性。当断面上游进行施工或挖沙、淘金等造成局部性泥沙现象时,应及时查清泥沙来源和影响河段范围,并将情况在记载簿及整编资料中说明。五、计算题

14、(每题10 分,共 20 分)1 、某水文站某次悬移质输沙率测验的部分记录如下表:(1)计算 0.6 一点法测速的相对误差(2)计算垂线平均含沙量相对水深0.0测点流速(m/s)0.52水样容积(cm3)2000泥沙重(g)0.38540.20.60.600.54195019800.37610.94130.81.00.480.42198020001.06031.3759答: ( 1)五点法垂线平均流速Vm=(V 0.0 +3 V0.2+ 3V 0.6 + 2V0.8+ V 1.0)/10=0.53m/sPi=(0.54-0.53)/0.53 X100=1.9%(2)各测点含沙量,自水面向河底分

15、别为:0.19, 0.19, 0.48, 0.54, 0.69kg/m3垂线平均含沙量:Cm=(V 0.0 C 0.0+3 V 0.2 C 0.2 + 3 V0.6 C 0.6 + 2V 0.8 C 0.8 + V1.0 C 1.0)/10 Vm=0.38 kg/m 32、某流域上游有干、支流两个水文站,在一次洪水过程中,两站的流量过程见下表,试根据上游两站合成流量下游站相应流量关系绘制上游两站 合成流量下游站相应流量关系曲线并预报下游站的洪峰流量。上游洋口站上游沙县站时间(日.时)Q (m3/s)时间(日.时)Q (m3/s)10.101510.151010.1216.710.161210.

16、141910.171610.162510.182510.183610.192310.204510.202010.224210.211810.243210.221511.22610.231311.42010.2411上游两站合成流量下游站相应流量关系线:上游两站合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成濡星(m3/s)下游站相应流星(m3/s)30507090110130150170190210230答:根据上游两站同时刻流量叠加,得合成最大流量为65m3/s ,查关系线得下游站洪峰流量为120 m3/s。六、附加题(每题5分,共10分)1、水情信息编码某河道站40106300 , 7月31日16时24分水位为29.54m ,水势平, 经判断为洪峰水位,查线流量为 3760 m3/s, 8月1日8时水位为27.89m , 水势退,查线流量为2540 m3/s, 7月下旬平均水位为27.26m,旬平均流量 1530 m3/s;月平均水位为26.97m,月平均流量为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