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搞好初中数学教学_第1页
创设情境搞好初中数学教学_第2页
创设情境搞好初中数学教学_第3页
创设情境搞好初中数学教学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设情境,搞好初中数学教学老师创设的情境,既有可操作性,又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时间,使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在多种情境下,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高涨,合作交流的气氛活泼。并经历了从多角度认识问题,尝试解决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动,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才能。下面介绍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提升数学课教学效果。一、创设问题型情境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认知构造的推动力,是体验数学应用,开展学生思维的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老师应尽量给学生设置具有考虑价值的问题或悬念,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除教科书上的问题情境

2、外,还可创设更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有人说假如将一张纸裁成两等份,把裁成的两张纸摞起来,再裁成两等份。如此重复下去,第43 次后所有纸摞的高度便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间隔 。一张纸的厚度是0.006 cm,地球到月球的间隔 约385000 km,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悬,很好奇,于是很快就讨论开了。此时,老师指出:这个问题需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来解决。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感受如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考虑问题,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新课程表达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学习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深

3、化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可以用生活实例来创设问题情境。如教学“打折销售时,提出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某个体商贩在一次买卖中同时买出两件上衣,每件都以135元出售。假设按本钱价计算,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赔本25%,这次买卖中商贩赚了还是赔了?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猜测后,老师指出,通过“打折销售的学习,我们就能明白商品的本钱价、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有关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轻松地解决刚刚的问题了。二、创设活动型情境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他们感受到生活周围到处有数学,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究新知。在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操作理论的

4、时机,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例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老师课前布置学生带一把小剪刀和几张旧的挂历纸。上课时,老师首先让学生剪一剪、折一折,在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经过大量的展开与折叠的操作活动后,进一步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根据立体模型想象展开图形。最后,让学生再动手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整堂课在活动情境中开场,又在活动情境中完毕。学生个个动手,人人参与,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在教学“统计图选择时,老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学习情境:让学生课前调查七年级各班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中,分别获第

5、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人数及团体总分等情况,并将搜集到的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经过学生的调查活动,老师将该节的教学放入了实际背景中,放入了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并对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防止了单纯的制图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还品味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进步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三、创设探究型情境老师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是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和创新,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变为学生对数学问题进展探究、解决的过

6、程。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老师首先提出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考虑如何计算2×3·3×2。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愤悱状态,各种答案不断出现:2×3·3×2=6×5,2×3·3×2=6×6 等。谁是谁非?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唤醒,纷纷尝试、猜测、讨论,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方法。这样,老师由设计2×3·3×2 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已有认知构造中的有关知识与当前课题之间的认知冲突,不仅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还为学生的探究性活动指明了方向,并与以后的单项式乘法联络在一起,构成了整

7、节教材的探究脉络。“截一个几何体的课堂教学拓展训练中,老师可创设这样一个探究情境:假如用平面截掉长方体的一个角,剩下的几何体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学生纷纷切起了自己的萝卜正方体、长方体,并说出了多种答案,有的同学还争了起来。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最后归纳出完好的答案:当截面不过顶点时,有10 个顶点、15 条棱、7 个面;当截面过一个顶点时,有9 个顶点、14 条棱、7个面;截面过两个顶点时,剩下的几何体有8 个顶点、13 条棱、7 个面;截面过三个顶点时,有7 个顶点、12 条棱、7 个面。“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

8、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老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总之,创设数

9、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老师要因地制宜,合理使用,创设出更具新意的课堂教学情境。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搜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那么材料。假如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贾璧中学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那么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