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和计算1. (2020 大连阶段考)将固体NHHS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反应:NHHS(s) |= NH(g) + H2s(g) , H2s(g)=凡(g) +S(g)。当反应达 到平衡时,c(H2)=0.5 mol LT,c(H2S)=4.0 mol L-1,则第一步的平衡常数 为()B. 18A. 16C. 20.25D. 22解析:选 B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 mol - L 1, c(H2S) = 4.0 mol - L t,则分解的c(H2S) = 0.5 mol L-,从而推知第一步反应生成的 c(NH)=4.0 mol L 1 + 0
2、.5 mol L 1 = 4.5 mol L1,故第一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c(NH) c(H2S) = 4.5 X4.0 =18。2. (2019 福建东山期中)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 程度的标志。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如下: 2NO(g)N(g) + O(g) K= 1 X 1030_81 2H2(g) +Q(g)2HO(l)& = 2X102CO(g) 2CO(g)+Q(g)&= 4X10 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C解产生Q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c(N2) c(O2)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 Q,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为5X
3、10 80C.常温下,NO HQ CO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 C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C>2C>CC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选C由反应可知,NO分解产生 Q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1 =c (NQ c (Q)c2 (NO,A错误;反应2H(g) +Q(g)2HO(l)的平衡常数为&= 2X 1081,则反应 2HO(l)2H<g) +Q(g)的平衡常数为 K= U4K2 2X 10= 5X1082, B错误;常温下,NO HO CO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 Q的平衡常数K 逐渐减小,则分解放出O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O>2O>CO C正确;D错误。3.将一定
4、量氨基甲酸俊(NH2COONH力口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COONHS) = 2NH(g) + CO(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 (一lg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 K(C) = 103.638B.该反应的A H>0C. NH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D. 30 C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v(逆)解析:选C A项,C点对应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 K) = 3.638,该C点对 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C) = 10 3.638 ,正确;B项,温度升高平衡常数的负对数( lgK)减小,即温度越高 K值越大
5、,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 H>0,正确;C 项,体系中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不变,所以 NH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错误;D项, 态,平衡常数的负对数要变大,此时的一30 C时,B点未平衡,最终要达平衡状 lgQ<-lgK, Q>K因此B点对应状态的v(正)<v(逆),正确。4.对于 3Fe(s) +4HO(g);FeQ(s) +4H(g)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A. K=C. K=c (Fe。) c (H)c (Fe) c (h2O)c4 (HO)4c (HOB.D.K=K=c (FeQ) c4 (;4二 一c (Fe) c (H2
6、O)c4 (H)4,_、c (H2O)则 3Fe(s)c4 (代)c4 (HO)解析:选D在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能出现固体或纯液体物质,+ 4HO(g)FaQ(s) +4H2(g)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K=5 .反应 Fe(s) + CO(g)FeO(s) + CO(g),700 C 时平衡常数为 1.47,900 C时平衡常数为2.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c(FeO) c(CO)/c(CO2) c(Fe)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增大CO浓度,平衡常数增大解析:选C A项,升高温度,
7、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错误; B项,固体 物质浓度视为常数,不列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c 'CO ,错误;C项,温度升高,K增大,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 (CO)C正确;D项,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常 数不变,错误。6 .某温度下,反应2SO(g) +Q(g)= 2SO(g)的平衡常数Ki=25,在一一、.一、1同一温度下,反应so(g) = so(g) +2O2(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B.A. 0.2C. 50解析:选AD. 0.011c2 (SO)c (SO) c2 (Q) HKi 225K2c
8、(SO) c (Q)c (SO)K= 0.2 , A项正确。7 . Q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O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常温 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如下:反应 QQ+O AH>0平衡常数为K;反应 O+Q = 2O AH<0平衡常数为K2;总反应:2Q3Q AH<0平衡常数为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总反应K减小8 . K= Ki+&C.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9 .压强增大,K2减小解析:选 C 降温,总反应平衡向右移动,K增大,A项错误;Ki =c (Q) c (O)c2 (Q)c (
9、O)c (O) c (Q)3,八、c O Q、K= 2 = Ki ' ”, B 项错块;c (Q升高温度,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反应平衡向左移动,c(O)增大,可提高消毒效率,C项正确;对于给定的反应,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项错误。8. (2019 长安段考)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 和 2 mol B 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 ) +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 ,且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 5: 4(相同温 度下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4 (C) - c2 (D)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10、c3 ;A; * ;B;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为40%C.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 K增大B.增加C的量,B的平衡转化率变小解析:选B反应开始时加入4 mol A和2 mol B ,平衡时测得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之比为5 : 4(相同温度下测量),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推知,反应后气4体总物质的重为£X6mol = 4.8 mol。达到平衡时,测得生成1.6 mol C,则有: 53A(g) +2B(g)4C(?)+2B(?)起始量(mol) 4 200转化量(mol) 1.2 0.8 1.6 0.8平衡量(mol) 2.8 1.2 1.6 0.8由于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11、4.8 mol ,则C是固体或纯液体,B是气体, 2故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3 / ;()2 / D、,A错误;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0。mo c (A) c (B2 molX100限40% B正确;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由于温度不变,则化学平衡 常数K不变,C错误;C是固体或纯液体,增加 C的量,平衡不移动,B的平衡 转化率不变,B错误。9. (2019 西安模拟)反应 C(s) +2H(g)CH(g)在 1 000 K时 K = 9 955.75,当总压为101 kPa,气体组成是 H 70%, CH 20%, N 10%时,上述反应()B.逆向移动D.不一定A.正向移动C.达到平衡3p
12、(CH)20%X 101 X 1036解析:J A Qp= p2(H) = (70%X 101X 103) 2 =4.04 ><10 ,可儿 Q<”,则平衡正向移动。10.已知同温同压下,下列反应的始变和平衡常数分别表示为:(1)2SO2(g) + 02(g)2SO(g)AH=197 kJ/mol K = a(2)2NO(g) +Q(g) 1= 2NO(g)AH= 144 kJ/molK2 = b(3)NO2(g) + SO(g)SO(g) + NO(g)A H= m kJ/mol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 26.5c2= a/bB. 53c2=a/bC.
13、 26.52c=abD. 532c=ab解析:选 A 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1)2SO2(g) +O(g) 2SO(g) AH= 一197 kJ/mol K = a,(2)2NO(g) +Q(g) 1= 2NO(g)AHt= - 144 kJ/mol& = b,(3)NO2(g) + SO(g);SO(g) + NO(g)A H= m kJ/mol Ks=c,结合盖斯定律可知,黑匕g-=(3),则A H=等智,即2m= -197 ( 144),得m= 26.5;方程式相加,平衡常数相乘,方程式相减,平衡常数相除,故c =:b'即c2=b,A项正确。11.放热反应 CO(g)+HO
14、(g)-CO(g) +H(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CO)i = c(H2O)i=1.0 mol - L 1,其平衡常数为Ki。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CO)2和c(H2O)2,平衡常数为则()A. &和K的单位均为mol LB. K> KiC. c(CO)2= c(H2O)2D. c(CO)i<c(CO)2K2< Ki, K、K2单解析:选C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 位均为1, c(CO)i<c(CO)2, C项正确。12.已知:1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KI溶液中溶解度显著 增大。1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1
15、2(aq) + I (aq) =I 3(aq)。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 12(aq) + I (aq) = I 3(aq)的 A H>0B.利用该反应可以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C.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 CCL,平衡不移动D. 25 C时,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 KI固体,平衡常数K不变解析:选BD A项,由图像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即AH<0,错误;B项,硫难溶于水,而碘单质与 形成I 3溶于水,可以达到除去少量碘的目的,正确; C项,力口入CCL,碘能溶于CCL,
16、导致水中碘的浓度变小,平衡向左移动,错误; D项,加入KI固体,碘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但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 响,与物质的浓度无关,加入少量 KI固体,平衡常数K不变,正确。13. (2019 大同检测)在恒温、包容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2%Q(g) =4XO(g) +Q(g)A H>0, T C下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t/s050100150c(X2O)/(mol - L 1)4.002.502.002.00A. T C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K= 64; 100 s时X2Q的转化率为50%B. 50 s 内,X2Q 的反应速率为 0.03 mol - L 1 - s
17、1C.已知C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K, T2 c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K,若T1 >丁2,则 K<&D.若只将包容改为恒压,其他条彳都不变,则达到新平衡时XQ的转化率和平衡常数都不变解析:选CD由表中数据可知,100 s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c(X2Q) = 2.00 mol - L 1,则:起始(mol L 1)转化(mol L 1)平衡(mol l_ 1)2XO(g)=4XO(g) +C2(g)4.00002.00 4.001.002.00 4.001.00T C下反应的平衡常数100 sc4 (XO) c (Q)4.004x 1.00K= v-=2c2 (X2Q)2
18、.002200 l _ -1时XQ的转化率为4.00 m:l一1 X100*50%故A正确;50 s内,XQ物质的 量浓度变化为(4.00 -2.50)mol - L 1=1.5 mol - L 1,则50 s内XQ的反应速率1.5 mol - L 111 一 .一 一、,一 一一、 一、为-=0.03 mol - L s ,故B正确;因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开局50 s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若 T1>T2,则K1>&,故C错误;在包容条 件下,随反应进行容器内压强增大,若只将包容改为恒压,其他条件都不变,等 效为在原平衡基础上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 X2O的
19、转化率增大,平衡 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 D错误。14. (2019 平遥段考)温度为T1时,在三个容积均为1 L的包容密闭容器 中均发生反应:2NC(g) 2NO(g)+O(g)(正反应吸热)。实验测得:v正 =v 消耗(NO) = k 正 c2(NQ) , v 逆=v 消耗(NO)= 2v 消耗(O2) = k 逆c2(NO) - c(O2) , k 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编号物质的起始浓度/ (mol - L 1)物质的平衡浓度/(mol - L 1)c(NC)c(NO)c(O2)c(O2)I0.6000.2R0.30.50.2m
20、00.50.35.、 .k 逆A.设K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则有K=心B.容器R中起始反应正向进行最终达到平衡C.达到平衡时,容器m中NO的体积分数大于50%D.当温度改变为T2时,若T2f则”>1.25解析:选B 在平衡状态下,v正=v逆,即k正c2(NQ) = k逆c2(NO) c(O2),由容器I中反应列三段式:2NG(g)2NO(g)+ O(g)起始(mol L1)0.600转化(mol L1)0.40.40.2平衡(mol L1)0.20.40.2可以求出平衡常数0.42X0.2K二6 c 20.20.8,根据容器II的起始投料,浓度商 Q=O'=|<K,起始时
21、反应正向进行,B正确;若容器田在某时刻NO的体积0.39分数为50%则有2NO(g)2NO(g)+Q(g)起始(mol L 1) 0 0.5 0.35转化(mol L 1) 2x 2x x平衡(mol L 1) 2x 0.5-2x 0.35 -x由0.5 2x=2x+0.35 x,解之得,x = 0.05 ,求出此时反应的浓度商 Q=0.42X0.3 0 12=4.8>0.8 ,说明反应继续向逆反应方向进行,达到平衡时,容器田中NO的体积分数应小于50% C错误;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若T2>T1, 一 kirk 逆.所以升温至T2时平衡常数增大,即 >0.8,则1&
22、lt;1.25, D错误。15. T C时,在甲、乙、丙三个容积均为 2 L的包容密闭容器中投入SO(g) 和Q(g),发生反应:2SO(g) +O(g) = 2SO(g) , 5 min时甲达到平衡 其起始量及SO的平衡转化率如表所示容器甲乙丙起始量n(SO2)/mol0.40.80.8n(O2)/mol0.240.240.48SO的平衡转化率80%民1a 2卜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05 min内,甲中SO的反应速率为0.032 mol - L 1 - minB. T 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400C.平衡时,SO的转化率:a 2<80%力1D.平衡时,内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
23、量与甲相同解析:选CD A项,05 min内,2SO(g) + O(g)2SO(g)开始/(mol)0.40.240转化/(mol)0.320.160.32平衡/(mol)0.080.080.32平衡浓度/(mol/L) 0.04 0.04 0.160.32 mol- L 1 - min 1,正确;B项,根甲中SO的反应速率=-Z2-L一=0.032 mol5 min据A项三段式可知,该温度下,平衡常数0.162K: 0.042X 0.04二 400,正确;C项,由甲、乙可知,氧气的浓度相同,二氧化硫的浓度增大会促进氧气的转化,二氧 化硫转化率减小,由乙、丙可知,二氧化硫浓度相同,氧气浓度增大
24、二氧化硫转 化率增大,则平衡时,SO的转化率:a 1<80%力2,错误;D项,体积相同,丙 中的起始浓度为甲的2倍,但由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 体积不变增加 浓度,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内中转化率增大,气体质量不变,气体物质 的量不同,平衡时,内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甲不相同,错误。16. (2019 湘潭模拟)NO NO是汽车尾气中重要的含氮氧化物。回答下列 问题:(1)某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a. 2NO(g)N(g) +2Q(g)K = 6.7X1016b. 2NO(g)N(g) +Q(g)&=2.2X1030分解反应趋势较大的反应是 (填"a
25、”或" b”);反应2NO(g) + Q(g)2NO(g)的 K=。(2)已知反应2NO(g)+Q(g)2NO(g)的正反应速率v(正)=ki - cm(NO) - cn(O2),其中ki为速率常数,可通过下列实验数据计算 ki、m n。组别起始浓度/(mol - L)错误!NOQi0.020.0i2 57.98 X i0 320.020.025 0i5.96 Xi0330.040.0i2 53i.92 Xi03贝J ki =, n =:(3)已知反应2NO(g)+O(g) = 2NO(g)的历程可表示为第一步:NJ NO kNO 快速平衡k2第二步:NQ+Q>2NO 慢反应其
26、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第一步反应中:v(正)=ki c2(NO), v(逆)=ki c(N2Q)。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kiA.第一步反应的平衡常数K k-iB. v(第一步的正反应)<v(第二步的反应)C.第二步的活化能比第一步的活化能高D.第二步中NQ与Q的碰撞i00%t效(4) 一定条件下测得包容容器中NO Q、NO浓度发生如图变化。NO的平衡转化率为。该温度下反应2NO(g)+Q(g) = 2NO(g)的平衡常数为 留整数)解析:(1)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越容易进行,反应 b的平衡常数大于反应a,则b的分解反应趋势较大;根据盖斯定律,由反应ba可得:2
27、NO(g) +30 K2 2.2X1013Q(g) = 2NO(g),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K=w ; 乂 博=3.28X10。K 6.7 入1O(2)由组1和2可知,NO浓度不变时,氧气的浓度增大1倍,正反应速率增 大1倍,故n=1;由组1和3可知,氧气的浓度不变时,NO的浓度增大1倍, 正反应速率变为原来的4倍,故m= 2;将m= 2和n=1代入第1组数据:7.98 X 10 3mol - L 1 s 1 = k1X(0.02 mol L 1)2X0.012 5 mol - L 1,解得 匕=1 596 L2 - mol 2 - s 1。(3)第一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器 ,达到平衡时
28、v(正)=v(逆),则有2c (NQ)k1c (NQ)k1- 它k1 c2(NO)= k 1 c(N2O),得 不(NO =;,"不(NO =二 A 正确;v(第 一步的正反应)是快反应,v(第二步的反应)是慢反应,则有v(第一步的正反应) >v(第二步的反应),B错误;第二步的反应慢,活化能高,第二步的活化能比 第一步的活化能高,C正确;第二步是慢反应,说明NO与Q的有效碰撞的几率 较小,不可能达到100% D错误。(4)由题图可知,经过 6 000 s 达到平衡时,A c(NO) = 0.010 mol - L 10 005 I L1-0.004 mol L 1 = 0.0
29、06 mol L 1,则 NO的平衡转化率为mo1X100% 0.010 mol L= 60%该温度下反应2NO(g) + Q(g)2NG(g)的平衡常数为K =2,_、2C (NO)0.006c2 (N。 c (Q) =0.0042X0.007 %°答案:(1)b3.28 X 1013 (2)1 596 L 2 mol 2 s 1 2 1 (3)AC (4)60% 32117. I .(1)已知在 448 C时,反应 H2(g) +12(g)2HI(g) A H<0的平衡常数K为49,则该温度下反应2HI(g)H2(g) + 12(g)的平衡常数K 为;反应 1/2H2(g)
30、 + 1/2I 2(g) 1= HI(g)的平衡常数 K 为O(2)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改变反应的某一条件(混合气 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造成容器内压强增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容器内气体的颜色变深,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产 、;B.平衡不发生移动*弋正)*正)/的C 12(g)的转化率增大,H2的平衡浓度变小 JD.改变条件前后,速率图像如图所示''葭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G(g) +H(g)CO(g)+H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 如下表所小:t/ C7008008301 0001 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2)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 v(H2)正=丫由2。)逆D. c(CQ)=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 - c(H2) =c(CO) c(HzO),判断此 时温度为 1c。(5)在800 c时,发生上述反应,某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生冬季预防传染病
- 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
- 行政主管年终总结模版
- 梅毒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8节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课教学设计
- 下学期历史教学的工作总结模版
- 新质生产力绿色生产力
- 山东省济南平阴县联考2025年数学七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第四中学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福建省福州师范大泉州附属中学数学八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心理契约的概念、维度及特点
- 年产1亿支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实用工艺设计
- EMC_CX系列存储
- 集体备课《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 (完整版)围堰筑岛围堰施工专项方案
-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检查评分表
- 高压喷射注浆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完美版)写作布局谋篇
- 装修公司客户回访方案及流程
- 设备清洗检验报告
- 农村水电站岗位设置及定员标准(全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