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BafiI型鉴定操作规程_NewABa血型鉴定操作规程ABo血型定型编号: /J 04-2016操作规程版号; 2016-A 版第 0 次修改1. 目的;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特别订本规程。2. 范围;适合进行 ABo 血型鉴定相关科室的全体工作人员。3. 职责;3.1 科主任负责本规程的培训,考核及督促实施。3.2 科室工作人员按文件进行操作并建立相关记录,为实验结果的准 确性负责。3.3 全科人员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4. 原理根据红细胞表面有无 A抗原和B抗原,将血分为A型、B型、O 型和 AB 型四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 ABO 血型。正定型是用已知抗 A 和
2、 B 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表面有 无相应的 A 抗原或 B 抗原;反定型是用已知的 A 型红细胞和 B 型红 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 A或抗B。反定型中使用O细胞是 为了检测抗A、抗B以外的不规则抗体。5, 试剂5.1抗-A、抗B分型血清。5.25%、B、O、试剂红细胞。6 试剂的质量控制;6.1 每个工作日在实验开始前, 对试剂进行外观检查, 包括;有效期、 有无渗漏等,试剂红细胞无明显溶血。HNZYSXK-G-1编号: J04-20166.2每个工作日在实验开始前,对所有的抗-A、抗-B、试剂红细胞按 血型试剂确认操作规程进行特异性验证。6.3将试剂的厂家、批号及检测结果记录到血型试
3、剂质量控制记录? 中。7工作程序:7.1正定型:取洁净小试管2支,分别标记“抗A”、“抗B”,分别滴 加抗A、抗B试剂1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加入受检者 2%r5%红细胞 1滴,混合。7.2反定型:另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记“ A”、“Bc”、“Q”,各 加入受检者血清2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加入 A、B和0型2%5%式 剂红细胞1滴,混合。7.3以3400转/15秒(或1000转/1分钟)离心将试管轻轻摇动,仔 细观察细胞扣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也 要注意凝集强度,这将有助于亚型等的发现。8.结果判定:凝集强度的判断依据红细胞凝集强度判读标准进行。血型正定型抗A抗BAC
4、反定型BCQA+-+-B-+-O-+-AB+9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有技术问题或红细胞和血清本身问题,常 见者有以下情况;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红细胞悬液浓度过高或过低, 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 (出现前带或后带 现象),使反应不明显误判为阴性反应。受检者红细胞表面抗原位过少或抗原性减弱等。 受检者血清蛋白紊乱,常引起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受检者血清中减弱或缺乏应有的抗 A 或抗 B. 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血,误判为不凝集。由细菌污染或遗传因素引起, 多凝集和全凝集, 往往是正反定型不符 的原因。血清中有ABo血型系统以外抗体,如I (冷抗体)等,常干扰定型C 观察细胞扣时手法不当,未发
5、现弱凝集。如发现ABO正反定型不一致,首先要重复做实验一次(必须用试管 法),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使用质量合格的试剂以及细心观察和解读 实验结果,就可以解决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必须进一步鉴定。10 相关文件10.1 ?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10.2 ? 临床输血技术更规范?10.3 ? 青海省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建设验收评审细则?10.4 ? 血型试剂确认操作规程?11 记录11.1 血型试剂质量控制记录11.2 血型检定及结果登记。2016.4.5Rh血型鉴定编号: /J 04-2016操作规程版号; 201 6-A 版第 0次修改1. 目的;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特制订本规程。2.
6、 范围;适合进行Rh血型鉴定相关科室的全体工作人员。3. 职责3.1 科主任负责本规程的培训、考核及督促实施。3.2 科室工作人员按文件进行操作并建立相关记录, 为实施结果的准 确性负责。3.3 全科人员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4. 原理Rh血型系统主要有五种抗血清,即抗 D,抗C,抗c,抗E,抗e。用 五种抗 Rh 分型血清来检查红细胞抗原。在临床输血中,一般只做D抗原的鉴定,凡被检红细胞和抗-D血清凝集着为Rh阳性,不凝集者 为Rh阴性。5 试剂,抗 -D 血清。6. 试剂的质量控制:每个工作日在实验开始前, 对试剂进行外观检查, 包括:有效期、有无渗漏等;对所有的抗 -D 血清按血型试剂确认
7、 操作规程进行特异性验证。将试剂的厂家、 批号及检测结果记录到 血型试剂质量控制记录 ?中。7. 工作程序:7.1取洁净小试管1支标识“抗-D”,加抗-D试剂1滴于试管底部, 再加受检者 2%5%红细胞悬液 1 滴,混合。7.2以3400转/15秒(或 1000转/1分钟)离心,肉眼观察细胞扣,根 据凝集情况判断结果。8.1结果判断:凝集者为Rh (D)阳性,不凝集者再次检测,再次检 测不凝集者为Rh( D)阴性。8.2 凝集强度的判断依据血型试剂确认操作规程9. 注意事项:9.1 红细胞悬液浓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抗原抗体比列不当会出现前或 后带现象,出现假阴性结果。9.2 试剂或被检血清和红
8、细胞的比例要适当,否则会漏检阳性结果。9.3 观察细胞扣时手法要得当,防止用力混匀而漏检弱阳性。10. 相关文件10.1 ?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10.2 ?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10.3 ? 青海省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建设验收评审细则?11. 血型检定及结果登记。- 9 -不规则抗体筛选实验编号: J 04-2016操作规程版号; 2016-A 版第 0 次修改1. 目的: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特制订本规程。2. 范围:适合输血科(血库)全体工作人员。3. 职责3.1 科主任负责本规程的培训、考核及督促实施。3.2 科室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4. 原理红细胞血型抗体除了抗 A,
9、抗B外,可能含有潜在的其他不规则 抗体,而导致输血反应等问题。 血型抗体分子的物理特性与血清学的 反应性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抗体主要分为 IgM和IgG抗体,IgM抗 体长度大于35.7 nm,在盐水介质中能直接相连相应的红细胞,使之 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IgG抗体长度大于24nm在盐水介质中不 凝集,而只能致敏相应抗原的红细胞, 所以用 3 人份基本含盖常见抗 原的O型红细胞,在不同的介质中检测,(盐水介质、凝聚胺介质或 抗人球蛋白介质等)只要血清中存在常见的 IgM 和 IgG 不规则抗体, 在不同的介质中就会和筛选细胞发生凝集。5. 仪器、材料与试剂5.1 凝聚胺试剂5.2 筛选细胞
10、6. 试剂的质量控制: 每个工作日在实验开始前, 对筛选细胞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 无明显 溶血,在有效期内;同时记录试剂厂家和批号。7. 工作程序及结果判断:7.1 取试管 3 支,分别标记“ 1”、“ 2”、“ 3”、各管加患者血清2滴,分别加入1、2、3号筛选细胞各1滴,混匀。以3400转/离 心15秒或(1000转/离心1分钟)。7.2 观察结果, 3 号管中有 1 管以上阳性者,为抗体筛选实验阳性, 说明被检血清中存在 IgM 类抗体,要送血站进行抗体鉴定。7.3 3 管均为阴性,表示在盐水介质中抗体筛选阴性,说明被检血清中不存在1gM类抗体。再将3管继续做聚凝胺实验。7.4 在聚凝按
11、介质中, 3 管中有 1 管以上阳性者,为抗体筛选试验阳性,说明被检血清中存在1gG类抗体,要送血站进行抗体鉴定,7.5 3 管均为阴性,表示在 2 种介质中抗体筛选均为阴性,说明被 检血清中不存在不规则抗体。8 相关文件。9.1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范9.2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9.3 青海省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建设验收评审细则记9 记录10.1 交叉配血实验记录报告单起草人;HNZYSXK-G-1编号: J04-2016交叉配血实验编号: /J 04-2016操作规程版号; 2016-A 版第 0次修改1。目的;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保证安全输血,特制订本规程。2. 范围:适合输血科(血
12、库)全体工作人员。3. 职责:3.1 科主任负责本规程的培训、考核及督促实施。3.2 科室工作人员按文件进行操作并建立相关记录, 为实验结果的准 确性负责。3.3 科室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4 原理4.1 交叉配血实验分“主侧”即病人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相容性实验; “次侧”即献血者血清与病人红细胞的相容性实验。 分别用盐水介质 法检测 IgM 类不规则血型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实验不合, 用凝聚胺介 质法检测 IgG 类不规则血型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实验不合。4.2 凝聚胺介质法中低离子介质可以促进红细胞和相应抗体的反应, 在加入凝聚胺后,带正电荷的凝聚胺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 促进红细
13、胞之间互相接近,引起的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集反应。 如果是由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凝集,则会在加入再悬液时散 开。5. 材料与试剂 聚凝按试剂盒- 11 -HNZYSXK-G-1编号: J04-20165.2抗A.抗B分型血清。5.3 2-5%A.B.O 试剂红细胞。5.4抗-D血清。6. 试剂的质量控制;聚凝胺实验过程中, 加入重悬液之前如无凝集时, 将阳性对照血清代 替待检血清按 7.3 操作进行质量实验, 结果出现凝集, 证实实试剂有 效。7 工作程序;7.1 查看输血申请单,核对申请单与血样管上姓名。科室,床号,住 院号,血型等内容无误,方可进行配血。7.2依据ABC血型定型操作规
14、程,Rh血型定型操作规程进行 献血者的受血者的ABQ血型(正反定型)和 Rh血型的复查。7.3 盐水介质配血7.3.1 取试管 2 支,分别标记“主侧”、“次侧”,“主测”管加患 者血清 2 滴,献血者 2-5%红细胞悬液 1 滴;“次侧”管加献血者血 清2滴,患者2-5%红细胞悬液1滴,以3400转/离心15秒或(1500 转/离心1分钟),以肉眼观察细胞扣,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7.3.2 主次管凝集或溶血的要查找原因。7.3.3 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及溶血现象,为盐水介质配血结果阴性,再将原主次管继续进行凝聚胺介质法配血。7.4 凝聚胺介质配血7.41各管加LlM液0.7ml(14滴),混匀
15、,加凝聚胺试剂2滴,混匀 后340OrPm离心15秒,弃取上清液,不要沥干,轻摇观察由凝聚胺 引起的红细胞凝集。7.42 有凝集时各加入 2 滴垂悬液轻摇看结果: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 异性红细胞凝集应在 1 分钟内完全散开,若是由免疫性抗体引起的凝 集,反应则不会完全散开。7.4.3 凝聚胺介质配血阳性者, 疑似由 IgG 抗体造成,需进一步抗体 鉴定。8 注意事项8.1 若红细胞中含有较多血清或血浆则需用盐水洗涤细胞一次。8.2 若加凝聚按试剂后未见红细胞凝集需重做, 可能是患者使用肝素 类药物中和聚凝胺所致,需多加 1 滴 Poiybrene (凝聚胺)试剂以中 和肝素。8.3 观察盐水介质
16、配血结果后,在阴性情况下再进行凝聚胺介质配 血,如盐水介质配血结果为阳性,则勿需进行凝聚胺配血。8.4 患者血清中纤维蛋白没完全析出时, 要放置到 37水浴箱中 15 分 钟,然后再离心。以防未完全析出的纤维蛋白影响判断结果。9 结果判断:凝集强度的判断依据 ?血型试剂确认操作规程?10. 相关文件10.1 ?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10.2 ? 临床输血技术范围?10.3 ? 青海省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建设验收评审细则?10.4 ? 台湾贝索公司凝聚胺介质试剂盒说明书11 记录- 17 -11.1 交叉配血实验记录报告单血液入库、管理编号: /J 04-2016操作规程版号; 201
17、6-A 版第 0 次修改一、血液领取、接收、入库、核对、账目登记(一)医院临床用血均须由所在行政区域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的血站提供,不得自行采集异体血液。(二)到血站取血时,医务人员须持单位盖章的取血介绍信 (须注明血型、血液品种、数量、规格及取血人姓名)前往、专车运 送、专人保管、用冷链设施贮存。(三)输血科(血库)接到血站血液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 仔细检查每袋血液是否有溶血、重度乳糜、破损、污染等情况。核对 项目包括:规格、数量、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密闭及包装是否 合格、 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 (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 献血编 号或条形码、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和时间或制备
18、日期和 时间,失效日期及时间、储存条件)。(四)记录交接时间和运输温度或状态,红细胞 210C、血 小板2024C,血浆和冷沉淀凝血因子观察血袋的外观保持冰冻状态 即符合要求。(五)对符合质量要求的血液进行登记入账,登记的内容包 括:每袋血液的血型、品种、规格、数量及完整的献血编号。二、血液的储存及库存管理(一)血液储存间应具有防火、 防盗和防鼠等措施, 未经授权 人员不得进入。(二)血液的保存设备应运行可靠,温度均衡,有报警装置。(三)对保存状态进行监控, 包括持续的温度及其它保存条件 的监测,确保血液始终在正确的条件下保存, 每天至少 2 次检查并记 录血液储存的温度。(四)按A、B、O
19、AB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分别储存于血库 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五)存放血液时须按采血日期的先后、 血型、品种的不同分 别竖直放置, 不得混放,以利观察血液外观, 并与冰箱内壁保持一定 的距离。(六)全血和红细胞须储存在2C 6C之间,血浆和冷沉淀凝 血因子应储存在 -18 OCO血小板原则上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发放输注, 如需保存需放在合格的2024C专用血小板振荡保存箱。(七)应根据临床需求制定用血计划,保证一定血液的库存,既能满足临床常规用量的供应,又能最大限度控制血液的过期报废。(八)发血时,应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 避免血液超过保存有 效期,以防止不必要的浪费。
20、(九)血液一经出库不能退回输血科 (血库)。过期的血液及 成分不能使用。(十) 每日上班时间值班人员之间交接以下内容并建立交接记录:1. 盘点血液的实际库存和账目库存,做到帐物相符;2. 当日的发血情况;3. 设备的运行状况;(十一) 每月与血站进行所有血液品种的出、 入库账目核对, 核对无误后,上报科主任、院领导、财务科。(十二) 当储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记录和报警装置发出报 警信号时,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十三) 储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HNZ YSXK-G-1编号: J04-2016血型相关试剂质量控制编号: IJ 04-2016操作规程版号;2016-A版第0次修改抗-
21、A、抗-B、抗-D试剂、ABO式剂红细胞、抗体筛选细胞、聚凝胺介 质试剂盒在领入输血科(血库)的使用前进行试剂质量控制,若相关 实验过程中试剂存在疑似效价降低等质量问题时需再次进行质量控 制。一、外观检查:每次领入的血型相关试剂都须进行外观检查, 包括:有效期、有无渗漏等,试剂红细胞无明显溶血。二、抗-A、抗-B、抗-D试剂:(一)特异性鉴定:对所用的抗-A、抗-B、抗-D分别用ABo试 剂红细胞和Rh( D)阴性和阳性红细胞,按如下模式依据 ABO血型 鉴定和Rh(D)血型鉴定进行检测,预期凝集强度达到“ 4+” 为合格。抗-A抗-B抗-DA细胞B细胞O细胞A细胞B细胞O细胞Rh D阳性细胞
22、Rh D阴性细胞4+-4+-4+-(二)效价测定:1、抗-A取10支试管分别标记“ 1、2、310”,每管加生理盐水50ul ,第1管中各加入抗-A 50ul ,混匀,移取50ul至第2管中,依次稀释至10管,取出50ul弃去;2、各管加入50ul 2%5% A细胞混匀,3400转/15秒离心;3、抗-B、抗-D同法。4、结果判定:肉眼观察凝集为1+的最高稀释度,出现凝集的最 高稀释度的效价是实验的结果。红细胞凝集强度判读标准抗-A、抗-B试剂50ul ,再吸取10%相应红细胞悬液50ul ,置于血清 滴旁边,用竹签将血清与红细胞混合,手持鉴定卡慢慢转动,同时计 时,记录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1
23、5秒,3分钟内凝块 2 m2者为合格。三、ABO式剂红细胞的质量控制依据 试剂红细胞的制备进行。四、聚凝胺介质试剂盒:用已知IgG抗-D和已知Rh (D)阳性O 型红细胞依据交叉配血试验聚凝胺介质操作方法进行实验,结果 阳性为合格。-19 -HNZ YSXK-G-1编号: J04-2016输血反应实验室检测编号: J 04-2016操作规程版号; 2016-A 版第 0 次修改首先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 、血样标签、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和报告单,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 ABO血型、Rh (D)血型一、 对临床科室抽取加肝素抗凝剂的受血者血液离心, 观察血浆颜色。二、对用于交叉配血的受血者与供血者
24、血样、新采集的 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 ABo血型、Rh( D)血型、交 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介质和聚凝胺介质) ,并进行抗体筛选 实验,如发现特殊抗体,做进一步鉴定。三、对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四、同时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血清胆红素含量、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五、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六、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 57 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 量。七、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无菌操作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血样采集与送检、编号: /J 04-2016交接核对操作规程 版号; 2016-A 版第 0 次修改一、血样采集与送检(一)
25、确定输血后, 医护人员尽早持 临床输血申请单 和贴 好标签的试管到病房当面核对 “患者科室、 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号、血型和诊断等”项目,无菌操作采集血样。 (血样标签的内 容至少包括“受血者姓名、 科室、床号、住院号及采样日期和时间” )。采集的血样应满足以下要求:1、采集的血样要能够恰当地反映受血者当前的免疫学状态。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 3 天之内的。如果 24 小时后 受血者需要继续输注红细胞, 再次申请输血时, 应该重新采集一份血 样进行交叉配合试验。2、若受血者已用肝素治疗,应在临床输血申请单 “须 注明的其它事项”一栏中注明;3、右旋醣酐等中高分子药物可干
26、扰配血,应在药物输注前采 集血样备用。(二)血样采集后, 医护人员及时将受血者血样与 临床输血 申请单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三)接收人与送检人双方逐项核对血样标识和 临床输血申 请单内容,如发现存在“血样八不收”之一者应退回,由采样护士重新采样、标识并及时送检。血样八不收内容:1、血样无标签不收;2、标识不全及字迹不清晰不收;3、血样、申请单所填项目不符不收;4、血样量少于3mL不收;5、血样被稀释不收;6、血样溶血不收(溶血性疾病除外)7、非医护人员送标本不收;8、血样被污染不收。(四)经核对符合要求的在交叉配血血样交接及其处理记 录中记录,并由交接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后签字
27、。二、血液交接(一) 输血科(血库)配血合格后, 由临床医护人员持患者病 历到输血科(血库)取血;(二)临床医护人员到输血科 (血库)取血时,应与输血科(血 库)人员严格执行 “三查、二对、二确认、八不发”的要求,核对 无误后,发配血人员及取血人员共同签字后取血。四、输血、输血反应处理及信息反馈(一)血液自输血科 (血库)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动, 以免引起溶血。库存血一般不需加温,在室温下放置 1520 分钟即 可输注。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二)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 不得自行储存。 输用前将血袋内 的血液轻轻混匀, 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任何药物, 如需稀 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
28、水;(三)血液为特殊制品,一经出库不能退回输血科(血库)。 如不能立即输注,应及时送输血科(血库)代为保存,不能保存在临 床科室;(四)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 交叉配血报告单 及血 袋标签各项内容, 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 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 无误方可输血;(五)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 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 告相符。 如果患者处于昏迷、 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 输血报告单不 能确认患者, 就需要与患者亲属共同进行签字确认, 或确认患者手腕 上的标识(如果有时);(六)再次核对血液后, 两名医护人员签字, 遵照医嘱, 将
29、血 液轻轻混匀后,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用检查合格、 符合标准 的输血器进行输血;(七)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 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 前一袋血输尽后, 用静脉注射生 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八)输血过程中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的前 15 分 钟要慢,每分钟约 20 滴,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 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 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25 -血液发放、交接编号: J 04-2016操作规程版号;2016-A 版第 0 次修改(一)交叉配血完成后, 向临床发放前应
30、再次仔细检查血袋有 无破损、封口严密、无溶血、无凝块、无污染或其它变质现象,交叉 配血无禁忌,仔细查看失效日期。(二)由医护人员持患者病历到输血科 (血库) 取血。发血者 与取血者必须共同执行 “三查、二对、二确认、八不发”的内容, 核对完成无误后,配发血人员及取血人员共同签字后将血液发出。三 查: 查血样、查血袋、查临床输血申请单和交叉配 血报告单;二 对:一对受血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血型;二对血袋献血码、血型、血品种、血量、采血日期及时间(或 制备日期和时间)、失效日期及时间;二确认:确认受血患者、供血者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的 血型是否相符;确认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八不发:(1)标签明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重度乳糜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过期或其它须查证的情况。H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蛋类产品的市场推广与品牌形象塑造考核试卷
- 橡胶合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点考核试卷
- 航空旅游产品设计与创新考核试卷
- 木质纤维素在环保型涂料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染整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与选型考核试卷
- 计量检测在珠宝鉴定的应用考核试卷
- 西药批发企业人才培养与激励制度实施与改进与监督考核试卷
- 盐的跨境电商机遇考核试卷
- 互联网时代夫妻忠诚度维护与电子设备使用管理合同
-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意设计工作室普通合伙经营协议
- 2025年江苏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软件开发与升级维护合同
- DB33 1050-2016 城市建筑工程日照分析技术规程
- 2024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及其供电网直流偏磁电流同步监测技术导则
- 2025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民法学(1)》期末考试总题库
- 应用写作-终结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 中国光纤陀螺新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建行个人经营性贷款合同
- 中国游戏发展史课件
- 史记人物课件教学课件
- 一站到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