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个 性 化 阅 读 教 学 探 究坡头区第一中学 李明娟 个性是个体的生命特征。不管是写作还是阅读都应该彰显个性,人类的精神家园才异彩纷呈。“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我在阅读教学中一贯的理念。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让阅读成为个性化的行为呢? 一、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构成阅读品质的重要心理因素,是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的具体表现,是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广泛的阅读
2、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才会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增加自己的阅读量。由此可知,阅读兴趣能促使阅读能力的形成和阅读水平的提升,换言之,兴趣是阅读的首要条件。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我们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农村,阅读面窄,再加上他们成长在一个快餐文化的时代,文字阅读方面缺少积淀。我便给他们推荐一些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科普科幻作品如倪匡的卫斯理系列,历史文化方面的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此外,还让学生订杂志读者文摘、散文选刊、意林等。这些带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一定文化积淀的作品和杂志,一方面因为博大精深而让学生震撼,另一方面因为时尚
3、前卫而又为学生津津乐读。只有让这些书籍走进他们的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其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才能真正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其次,进行多样化朗读。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会因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层次的不同而异彩纷呈。在课堂教学中,对其进行再加工,如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比赛朗读等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和学生形成共鸣。通过多样化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阅读审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时,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感知诗歌描会的意境,在激昂而雄浑的音乐衬托下,通过多种绘声绘色的朗诵,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充分获得审
4、美愉悦,取得的效果比老师枯燥的讲解要好得多。 再次,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阅读水平因人而异,因时不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为教师要正确看待每位学生特别是阅读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尽可能地发掘学生在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的长处,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阅读成功的乐趣,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珍视独特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实质上是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5、,教师绝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悟自得,引导学生做一个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的有独立意志的探求者。 1、实施对话策略 阅读教学中包含着三个层面的对话关系: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这样的多重对话,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以学生个体为主体,以与文本直接对话为中心的关系,其他的对话都只是为了给学生的个体阅读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解构主义认为:“任何一个文本中都存在着范围极其广泛的解释的可能性,而真正负责的阅读不应该维护某一套独特的解释,应该维护解释的可能性本身从任何一个文本中读出我自己的生活,看出我在
6、其中或其外的处境。”阅读教学要在如何唤醒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下工夫,把学生既有的生活感悟和情感体验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与自己生活经验的对话中、与文本的对话中创造出多重意义的解读。 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是学生直接接触古今中外大量优秀范文的好时机。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学生带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向老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讲解给学生听,也不应该是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拆成若干小问题来步步紧逼地向学生追问,最终仍是让学生被动地认同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总之,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与课本直接对话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过程,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和“被追问”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在阅读中
7、思考,在阅读中创新,在阅读中成长。 2、鼓励另类阅读 鲁迅先生在评说红楼梦的不同建构意义时说:“谁是作者和读者姑且不论,单是命意,就阅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廷秘事”这番话,道出了阅读的本质特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阅读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要有自己独特的反映和感受,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喜欢的内容作出个性化的反应,对文本的内容、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和评价。尽管学生的感受理解可能很肤浅,甚至可能很“怪异”,使人一下子感到不可思议。但是,站在师生平等对话的立场上,抱着尊重学生的态度,教师不应该轻视学生的感受
8、,应热情地鼓励、引导,用心去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同时针对其认知结构和思维过程中的缺陷、不足,开展积极有效的帮助。如当我们慷慨陈词赞扬那个“不吃嗟来之食”的穷人的铮铮骨气,而有学生大胆而有据地在课堂上陈述“大丈夫能屈能伸”“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之时;当有学生佩服“画蛇添足”者的创新和“东施效颦”的勇敢时我们应该感到欣喜,应充分肯定他们创新的勇气、智慧和能力,给予极大的鼓励和褒奖。 接受美学、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和作者共同创造的,课文的意义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生成的。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更新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9、,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阅读成为学生兴趣的阅读、思想的阅读、生命的阅读。 三、重视个性体验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摆正师生关系,树立起现代的阅读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事物的感悟能力提出不同的见解,有自己的情感喜恶体验。当学生的看法出现偏差或错误时,教师要学会很好地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更要避免伤学生的自尊心,要维护学生的面子。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看法,要予以正确的引导,不单要纠正不当之处,让发表看法的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也让
10、其他学生明确“为什么”,从老师与发言学生的交流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科学的知识。 如学习孤独之旅时,当问学生学习本文有何收获时,有的学生说小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中锤炼,在逆境中锻炼自己,这样才能长大成人;有的学生说课文告诉我们:人除了要战胜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要战胜自我。有的学生说小说启迪我们: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最终赢得了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更有的学生说:人生中不可能永远都是困境,也不可能永远都是顺境,我们要勇于面对困境,顺境时也要有颗平常心。 学生能有这样的见解是极其可喜的,表明学生在阅读中投入了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获得了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就是个性体
11、验。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沉思阅读,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并表明自己对某种见解赞同的理由。 阅读和欣赏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心理过程,即使是同一个人对于同一个阅读对象,也常常会随着年龄的变化或情感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阅读创新,要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 四、个性化阅读的方法实践 人教社聂鸿飞老师在新概念: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中谈到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要“教给学生方法,使之了解过程”。阅读的方法好比钥匙,学生必须有一把适合自己的钥匙,方能在阅读的世界里畅游。为了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益,教师一定要加以指导。还有,阅读的过程中目标的确定,以及学生表现出的努力和获得的
12、哪怕是一丝成功,都是维持兴趣的关键。 首先,我把自己的读书经验介绍给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其实这最早是古人的读书经验,但古人是远的,自己的老师是近的,我把自己中学时代的读书笔记给他们看,虽说有些幼稚,但那更贴近他们。这样他们在我的期待下也终于动起笔来了,或摘抄,或谈感受,或概括,或仿写,有的甚至用图画来表达,使读书笔记真正成为自己心灵的乐园,使学生在老师的读书方法和读书技巧中获得收益。 其次,重视读前序和后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成书的过程、写作的历史背景等,“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读前序和后记,有助于我们“披文人情”“沿波讨源,有利于感受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对作品的整体把握。 第三,注意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精读要咬文嚼字,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探究内容,感受作品。略读是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