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1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2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国际教育界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是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告诉我们,创造力的培养是每个教师应面对的重大课题。什么是创造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对于这些问题,本人结合这几年低年级语文的教学经验,略陈管见。 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创造是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

2、要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则是点燃学生兴趣的火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巧于设置问题情境,将引人入胜的故事,饶有兴趣的顺口溜,美好动听的音乐,直观形象的简笔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每一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时,可以结合儿歌来教学。如教学“i、u、ü”时可教学儿歌“小企鹅,美滋滋,旅游穿件黑褂子,出门忘了系扣子,露着白白大肚子。”这样,不仅增加了趣味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而且加强

3、了汉语拼音与识字、阅读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学习汉语拼音的作用。再如,教学“上、中、下”时,教师可编儿歌“上有天,下有地,中间有空气”。这样,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还有利于学生了解“上、中、下”的位置关系。课前还可以组织学生玩玩滑滑梯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上、中、下”位置的变化。 其次,要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不善于质疑,就没有创新。达尔文由于对“上帝造人说”传统神话故事的求异,于是有了“进化论”诞生。拉瓦锡由于对燃素说的求异,于是就有了氧气的发现。李四光由于对“中国贫油论”的求异,于是有了大庆油田的开发。小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对此,教师应当引导和鼓励。

4、鼓励孩子们去怀疑,去创新,做个创新型人才。例如:教学第二册课文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学生理解课文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小壁虎除了向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它还可以找谁借?它借得到吗?为什么?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白其他动物尾巴的用处,增加了课外知识,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应抓住重点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引导学生质疑:是什么画这么神奇,不用颜料又不用笔,几步就能成为一幅画?接着让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使学生慢慢了解,原来,“小画家”就是小鸡、小鸭、小狗和小马,“画画”就是它们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从而知道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脚趾形状是不同

5、的。 最后,注重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不在于满足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应当“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因此,教师应当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尝试实施参与的教学模式。 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上课有趣,才能使儿童精神饱满,积极参与。课堂上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朗读、做游戏、演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例如,教学第一册课文比尾巴,可以做“给动物找尾巴”的游戏,课前制作多种动物的卡片,将动物的尾巴从卡片上剪下,要求学生迅速地从卡片中给动物找到它的尾巴,再说一说它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猴、兔、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第二册课文熊猫妈妈听电话,课前可准备熊猫妈妈与三个孩子通电话的用具,以及熊猫妈妈、欢欢、玲玲、贝贝的头饰,上课时请学生表演小熊猫给妈妈打电话。这样做不仅增加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加强了口语训练。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与二流人才的分水岭。”面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