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预习提纲_第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预习提纲_第2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预习提纲_第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预习提纲_第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预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预习提纲1、燕子1、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燕子的( )特点;第二自然段讲春天来了,小燕子( );第三自然段讲在飞行中的燕子的( );第四自然段讲燕子( )形成的美丽图景。2、作者的观察顺序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观察燕子的。3、思考问题:“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里用( )的写法,写出了花儿争相开放的生动活泼的春景。4、重点词句:(1)“掠过”是( )的意思,指燕子( )。(2)比喻句: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铺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思考:为什么用“五线谱”打比方? 5、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 6、

2、全文背诵。2、古诗两首 1、背诵默写两首古诗。2、了解作者。贺知章:( )代诗人。除本课咏柳外,还有( )( )广为传诵。朱熹:( )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3、古诗的意思咏柳 咏:( )的意思。“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碧玉”,( )这里把( )比作碧玉。“妆”,( )。“一树”,( )。“绦”,( )。全句的意思是: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细叶”( )。“裁”,( )。似,( )全句的意思是: 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胜日”( )。“寻芳”,( )。“滨”( )。“光景”,( )“一时”,( )全句的意思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等闲”,( )。识得,( )。“东风面”,( )。 “万紫千红”,形容( )。“总是”,( )以上两句的意思是:4、表达的思想感情咏柳作者描写( ),歌颂( ),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春日表达了作者对( )的渴望以及( )的喜悦。3、荷花1、课文的叙述顺序第一自然段写去公园( );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 );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 )2、重点语句(1)、冒:这里是形容在一片绿色的荷叶中,白荷花突现出来的意思,形象地表现了白荷花的艳丽夺目、卓尔不群。(2)、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3)、“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 (4)、写荷花姿态的句子:

4、 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吗? (5)、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个比喻句,写出荷叶( )( )( )的特点。请仿写一个比喻句:3、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4、如果你就是那些荷花中的一朵,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试着写一写。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预习提纲5、翠鸟1、文章中心本文通过对翠鸟( )、( )的描写,表达了对翠鸟的( ),同时教育我们要( ) 。2、翠鸟的特点: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翠鸟的特点是从外形上和动作上两个方面来写的。翠鸟外形上的特点是( ),动作上的特点是( )。3、介绍翠鸟的颜色时写 作顺序是:先

5、写( ),再写( ),最后写( )。4、下面每组句子中,哪句写的更好,说说你的理由。(1)、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2)、翠鸟离开苇杆,很快的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 5、把课文中对翠鸟外型描写的语句抄写下来,认真体会作者的写法。6、燕子专列1、这篇课文采用了( )的写作方法。试着选择一个:1.顺叙 2.倒叙 3.插叙2、解释词语的意思饥寒交迫气温骤降启程 3、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特别-(       )      &#

6、160; 疲劳-(       )温暖-(       )        舒适-(       )4、重点语句(1)、消息后,居民们(  )走出家门,( )严寒,(  )漫天飞舞的大雪,( )冻得坚硬的山路,( )寻找冻僵的燕子。从上面的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从“冻得通红、

7、僵硬”“一点也不在乎”可以体会到贝蒂( )精神。 5、泡泡语: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能够作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理解:作为政府,能够下这样的命令关心一群遇难的燕子,的确难能可贵,因为这件事情与国家的其他大事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原先的小村庄: 现在的小村庄: 发生变化的原因: 2、词语解释郁郁葱葱 裸露3、重点语句体会(1)、谁家想( ),谁家想( ),就( ),把树木( )砍下来。这里的两个“谁”值得特别注意,“谁”不作为疑问代词,是“任指”,表示没有例外,两个“谁”字连用,表明这里的人

8、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 “拎”字,从字面上与“拿、带”一致,但为什么不可以换成后两者呢?这个“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非常随意的心态,它把人们那种把砍树没当作一回事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勾画了出来。(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两个“不断”,它们表明了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最后的省略号意味深长,它虽然省掉了文字的说明,但是比文字的说明更有韵味对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这里的两个“不断”和一个省略号,动态地、含蓄地表明了“过度”砍伐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4、泡泡语:我知道“大雨没喘气”的意思这里的“大雨没喘气儿”是运用了( )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大雨(

9、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预习提纲9、寓言两则 1、亡羊补牢(1)、理解成语的意思:亡:     补:   牢: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2)、课文中能说明这个成语意思的句子是哪句? (3)、理解: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养羊人认为( ) (4)、理解: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 )于是他(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2、南辕北辙(1)、理解成语的意思:辕:      辙:南辕北辙:。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2)、课文中能说明这个成语意思的句子是哪句?(3)、这个人往北走的原因

10、:(4)、我想对这个楚国人说:3、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和南辕北辙中的去楚国的人有什么不同吗?10、惊弓之鸟1、理解成语的意思:惊弓之鸟: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和词语。(1)、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第一个“直”是说大雁( );第二个“直”是说大雁( )。两个“直”准确地描写出大雁听到弦响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2)、阅读课文第九自然段,回答:更羸一共说了( )句话。第一句是更羸看到大雁( ),听到大雁( );第二句是更羸分析大雁( )的原因。从这两句话看出更羸知道( )第三、四句话写大雁( )。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更

11、羸知道只需( )不需( )就能( )。更羸看到大雁后做出了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做出来的? 为什么他能判断出大雁受过箭伤? 3、这篇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倒叙的写法。 4、积累自己学过的成语故事。11、画杨桃1、理解: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这句话是( )说的,第二句话是( )说的。他们说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 )。2、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1)、从我的角度看,( )。(2)、我按照爸爸的叮嘱( )。3、理解下面句子:(1)、“好笑!”中的“”表示( ),表现了几个同学( )的神态。(2)、“不像。”“像五

12、五角星。”这里的三个“”刻画了“有的同学”知道自己错了后( )的神态。4、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5、阅读课文第18自然段,思考:老师说的话可以分为几层?如何分?每层的意思是什么? 6、为什么课文最后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7、读了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预习题13 和时间赛跑 1.读通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读课文,思考并试答下面的问题: (1)、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事? (2)、画出文中表现“我”心情变化的词语,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表示心情变化的词语: 对应的原因: (3)、爸爸和“我”对“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

13、会回来了”这句话分别是怎样理解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4)、说不出的滋味”究竟指什么,是什么滋味? (5)、我和时间赛跑的过程和结果是怎样的,你从中有何启发? 4.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连同课文后的格言一起积累下来。 14 检阅 1.读通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围绕检阅主要写了两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是: 第二个场面是: (2)在围绕“是否让博莱克参加国庆游行”这件事上,大家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3)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在书上找一找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4.课

14、文中谁才有权决定“博莱克是否参加国庆游行”,是队长和儿童队员还是博莱克自己?当博莱克被告知参加国庆游行时,心情可能会怎样?仅仅是高兴么? 15 争吵 1.读通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把课文读三遍,争取读正确、流利。试着用不同的语气把不同角色的特点读出来。4.课文围绕“争吵”写了哪些事? 争吵的原因: 经过: 结果: 5、课文中的第五自然段写得真精彩!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从哪里看出来的?在书上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6、爸爸的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用“”画出来,与爸爸的话相对照,看看“我”做到哪些了,哪些没做到。在“我”的心目中,

15、爸爸有着怎样的地位? 7、文中的许多句子描写了人物的动作、眼神,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活动。如文中的最后一句话: 不料父亲把脸一沉,【注:“把脸一沉”说明爸爸很生气。】说:“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这句话不仅仅是爸爸在教育“我”,更是对我错误行为的不满和指责。】说着从我手里夺过戒尺,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夺”、“折”、“扔”中可以看出父的愤怒与失望。】 仿照老师的批注,在文中再找几处这样的句子批注一下。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预习提纲17、可贵的沉默1.读通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反复

16、读课文,尝试完成下列问题(1)看书上第一幅图,找出课文中描写这幅图的内容,读一读,思考:孩子们谈论了哪些内容?从他们谈论的内容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你是否有过和孩子们相同的经历?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看书上第二幅图,找出课文中描写这幅图的文字,读一读,思考: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段文字的内容,孩子们为什么沉默了?    你是怎样理解“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似的神色之中”这句话的?      4、我给了孩子们一个怎样的建议?从哪儿可以看

17、出孩子们接受了我的建议?   5、我想寻找孩子们心灵深处极为珍贵的东西,这“极为珍贵的东西”会是什么呢?6 、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和句子不理解,做上记号,小组讨论。   18 她是我的朋友 1.读通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2.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迫在眉睫 啜泣 4.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她是我的朋友记叙了_时期,一位小姑娘急需输血时,孤儿院的_毅然献出自己的_,当别人问他原因时,他的回答是_。 5.认真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文中有多处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说一说他当时在想什么呢,请写下来。 (1)

18、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此时他可能在想:_。 (2)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此时他可能在想:_。 (3)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此时他可能在想:_。 6.搜集关于朋友的名言。 7. 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做好标记) 19 七颗钻石1.读通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焦渴 喜出望外 4.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七颗钻石这篇课文共有 自然段,写了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 ,水罐变成 涌出清水,射出 升上天空的一件事。 5.

19、认真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我会填 水罐的变化 原 因 说明什么 (2)结合全文,思考:课文写小姑娘找水,为什么课题叫七颗钻石。 6、搜集孝顺父母的小故事。 7. 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做好标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预习提纲21 太阳1.读通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写在课本上)寸草不生 密切 繁殖4.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太阳这篇课文介绍了太阳的 ( ) 、( ) 、( ) 三个特点;还介绍了太阳 ( )。 5.认真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 在文中画出描写太阳特点的相关语句,想想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

20、来把太阳的特点说清楚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读课文4-8段,想想课文从哪几方面写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请简单写下来。 (3)如果没有了地球我们的世界将会怎样,你能大胆想象一下吗?请用上“如果就”这个关联词来练习说一段话。 6、 .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做好标记)22 月球之谜1.读通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2.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3.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写在课本上)遐想 奥秘 荒漠4.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月球之谜这篇课文,先是介绍了月球的( ),接着写了 ( ),最后写了( )。5.认真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想

21、一想,人们会想到什么?(2)读课文3-5段,想想课文写了哪些没有解开的谜?_(3)假如你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选择其中自己最感兴趣的实验,谈谈你会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6.搜集描写月亮的古诗和诗歌。7. 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做好标记) 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1.读通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2.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3.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情不自禁 迫不及待 目不转睛4.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以_的亲身感受告诉我们_,反映了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_带来的变化。5.认真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课题中的信息高速路指的是_。 (2)第一自然

22、段中,爸爸概括出了网络的用途有_(3)朗读第25自然段,运用“网络能使我”来说说话。(提醒:可以运用书上的语言,用复制句子的方法把要用的句子粘贴下来,还可以在里面加上自己的句子,使句子更加完整,流畅。) 8.把你知道的和网络有关的知识展现给大家。9. 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做好标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预习提纲25 太阳是大家的1.读通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2.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写在课本上)红彤彤 晚霞4.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太阳是大家的这首诗歌共有 小节,第一节是描绘 的景色;第二节是写 ;第三节是 ,回应第一节;第四节是写其他国

23、家的小朋友 。整篇课文给我们描写了 的景象,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5、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认真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太阳做了哪些好事?在课文中标出相关的语句。想象:太阳还会做哪些好事呢?仿照诗歌中的句子写一写吧! 6.搜集有关其他国家儿童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情况的资料。7.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做好标记) 26 一面五星红旗1.读通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2.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3.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无影无踪 荒无人烟 身无分文 趔趔趄趄4.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共有 自然段,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我”是一名 ,

24、在一次 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我”拒绝了 ,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 ,也赢得了 。5.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课文是怎样描写面包老板前后态度变化的,画出文中相关语句;思考:面包老板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并写下来。 (2)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这时我可能会想: 6.搜集有关国旗的知识、小故事等资料(文字、图片等)。7.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做好标记)27 卖木雕的少年1.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2.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名不虚传 语无伦次 游人如织 爱不释手4.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一位 对 的友谊。“我”到 时,想买一个 作纪念,但是木雕沉重,只好 。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送给我一个 ,表达了 人民对 的友好之情。5.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读课文38自然段,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木雕象墩的?画出文中相关语句。 (2)读全文,想想课文是怎样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的?画出文中相关语句,反复多读几遍。并想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8.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