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方程”教学设计_第1页
四年级“方程”教学设计_第2页
四年级“方程”教学设计_第3页
四年级“方程”教学设计_第4页
四年级“方程”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方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第2课“方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授课教师:陈村镇梁钊林纪念小学 梁笑英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方程,安排在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的第二部分,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本节教材,设置了多方面的问题情景,通过对多个事例的讨论,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含有未知数等式的共同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方程概念。教材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方程的作用,并产生学习方程解法的愿望。学情分析:“认识方程”是小学四年级第八册第七单元的第二节课,学生已经有了上节课用字母表示数的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图形的面积

2、、周长计算公式的知识经验。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方程,因此,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是一个难点,需要大量的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体验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从中体会它的优越性,促使学生建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形成初步的感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结合具体的情景,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等量关系。(2)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2.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2)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2) 激发学生

3、利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兴趣,提升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多种数学能力。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意义。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等量关系教学难点:能根据图义,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方法:发现法、探究法、讲练结合法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数学书、练习纸、笔设计意图:(1)、从学生熟悉的猜谜语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学生阐述对天平的了解,强化天平平衡就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品的质量相等,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一、教学流程设计创设情景设计意图:1、通过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

4、与方程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2、通过演示让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比较、分析,动口表达,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最基本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3、通过三道例题的简洁数学式子表达,让小组合作寻找他们的共同特点,从而建立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概念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探究新知牛刀小试画龙点睛巩固应用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等量关系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应用题的解决,扩展学习视野,全面了解方程的应用。拓展延伸设计意图: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这份好奇心去探索更多的数学奥秘。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总结知

5、识的能力。总结提升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1)、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的,现在我们来猜一个谜语。(课件出示谜语:古怪老汉,肩上挑担,为人正直,偏心不干。-猜一种实验仪器)(2)、师:今天我们就借助天平进行数学研究。(3)、师:同学们,你对天平有哪些了解?(1)生:天平。(2)生:根据自己对天平的了解,各抒己见。(1)、从学生熟悉的猜谜语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学生阐述对天平的了解,强化天平平衡就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品的质量相等,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探究新知(一)具体情景中感受方程1、出示课件天平图片。(1)、师:我这儿有一个樱桃,

6、你能估算一下这个樱桃的质量吗?(课件出示樱桃)(2)、师:为了辩证一下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我们一起用天平称出它的质量。(3)、师:接着我们在天平左盘放一个樱桃,右盘放一个10克的砝码。让学生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课件显示)(4)、师:如果在天平左盘加一个5克的砝码。让学生观察天平是否平衡。(5)、师:如果用X表示樱桃的质量,你能根据天平平衡写出一个等式吗?每人在纸上写一写,试一试。(6)师:我们就得出了这样一个表示两边相等的数学算式,可以简单的叫它等式。(板书:等式)(7)、师:你能说说X+5=10,X+5表示什么?10表示什么?“=”表示什么?的各部分等量之间的关系吗? 2、出示课件称月饼图

7、片。(1)、师:你从图中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2)、师:你所说的“是”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3)、师:那这里有没有一个像前面那样的相等关系? (4)、师:老师可不明白了,这里可只有月饼这一种东西,谁和谁等啊?等号的左边是什么?右边的380克表示什么?哦,原来两边表示的是同一个意思!非常聪明的。(5)、师:如果用字母y表示每块月饼的质量,你能写出一个等式来吗?每人在纸上写一些。(板书):4y=380 (6)、师:如果我说5个月饼的质量是475克,你还能写吗?厉害。3出示课件水壶倒水图片。(1)、师:你从图中看到什么?(2)、师:根据这幅图,你能不能说出一个等式呢? (3)、师:如果每个热水瓶能

8、装z毫升的水,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等式吗?试一试,在纸上写一写。(师巡视)(4)、师:谁来说一说你写的等式? (作好特殊情况的处理:如x=类型。)(二)归纳方程的意义(1)、师:刚才我们通过称樱桃,称月饼和水壶倒水的三次实践活动,得出了下面这三个等式:x+5=10,4y=380, 2z+200=2000。(2) 找出等式特点,并加深理解。师:现在同学们观察刚才我们列的几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鼓励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3)引导学生概括归纳方程的定义。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在数学上,像x+5=10、4y=380、2z+200=2000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

9、4)巩固知识。说一说方程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5)学生试着写方程。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引导学生说出不是方程的原因。)生1:5克生2:4克得出:1个樱桃<10克。生: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生:两边的质量相等。生:动手在纸上试着写一写。结论:x+5=10生:X+5表示天平左边的质量,10就是天平右边的质量,等号表示两边的质量相等。生:4块月饼的质量一共是380克生:相等、等于生:有生:4块月饼的质量一共是380克生:每块月饼质量×4=380克学生动手写一写,并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解题方法。结论:4y=380生:水壶内装有

10、2000毫升的水,刚好倒满2个热水瓶和1杯,杯子能装200毫升水。生:两个热水瓶的盛水量+200毫升=2000毫升生1:2z +200=2000生2:2000-2z=200生3:2z=2000-200同桌进行交流生1:都有字母。生2:用字母来表示未知数生3:有等号生4:等式两边是相等生1:必须是等式生2:必须含有未知数学生写方程1、通过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2、通过演示让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比较、分析,动口表达,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最基本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3、通过三道例题的简洁数学式子表达

11、,让小组合作寻找他们的共同特点,从而建立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概念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三、巩固应用指导学生完成书P98页的内容1、看图列方程。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再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等量关系,最后列出方程。抽出学生说说方程的意义。(学生列出的方程可能不完全一样,但只要方程是正确的,都应给予肯定)(1)、 (2)(3)、 (4)、(5)、 (6)、2、根据题意列方程。(1)、一辆公共汽车到站时,有5人下车,8人上车,车上还剩15人,车上原有X人,那么 。(2)、还记得第96页摆图形的游戏吗?用95个正方形摆出了X个大门,那么 。3、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指名回答)并说出理由

12、。 6x =14 36-7=29 60+23>70 8x 50÷2=25 x+4<14 5y=40 y-28=35 学生分析题意,并独立完成,并汇报答案。(1)、生:20+X=70(2)、生:2X+7=11(3)、生:4X+6-3=87(4)、生:X+21=175(5)、生:2b+15=100(6)、生:5x+4=44生:X-5+8=15生:5X=95生:等式的有:6x =14 36-7=29 50÷2=25 5y=40 y-28=35生:方程的有:6x =14 5y=40 y-28=35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等量关系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应

13、用题的解决,扩展学习视野,全面了解方程的应用。四、拓展方程史话课件演示一段简短的“方程史话”:方程是由古代埃及人和巴比伦人最先认识的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中国大约在2000年前的九章算术中也有记载。一直到 300多年前,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第一个提倡用x、y、z等字母表示未知数,形成了现在的方程。  学生观看视频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这份好奇心去探索更多的数学奥秘。五、总结提升1、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不错,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师小结:其实,在数学的世界里,还有好多我们没见过的方程。它们带领着人们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把许多

14、的未知慢慢的变成已知,就让我们带着对方程的好奇,去探索更多的数学奥秘吧!生1:我知道了什么叫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生2:我知道了方程有两个特点:第一,它一定是一个等式;第二,含有未知数。生3:我学会了只有找到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就能列出方程。通过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板书设计:方程x+5=104y=38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z+200=2000教学反思:认识方程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第一次认识方程,为了使学生体会方程的含义,产生学习方程的欲望,教材设置了多方面的问题情境。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了3个教学情境。首先,通过操作天平让学生直观感知左右两边相等,为列方程打下基础。接着,利用教材的情境图,让学生在直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