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小凌河河道治理方案定稿汇总_第1页
锦州市小凌河河道治理方案定稿汇总_第2页
锦州市小凌河河道治理方案定稿汇总_第3页
锦州市小凌河河道治理方案定稿汇总_第4页
锦州市小凌河河道治理方案定稿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凌河河道治理总体方案一、流域概况小凌河是辽宁省西部较大河流之一,流域位于东经120°06121°21,北纬40°5541°21之间。小凌河西邻六股河,南邻兴城河、连山河,北部和东部与大凌河毗邻。小凌河发源于朝阳县的助安喀喇山,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朝阳、南票、凌海、锦州等市、县(区),于凌海市娘娘宫乡的龙王庙附近注入辽东湾,干流河长206km,流域面积5153km2。小凌河流域呈长方形,东西长90km,南北宽60km,地势自西向东,由南北向中部倾斜。小凌河山河营子以上,河流穿行山谷之间,河道弯曲,两岸植被较差,河床比降为1.271.52。自山河营子以下河道进

2、入丘陵及沿海平原区,河床比降为1.13左右。其左岸即为大、小凌河冲积平原,右岸除有少量沿河平地外,基本属于丘陵地带。小凌河上有2座控制性枢纽工程:元宝山水库和锦凌水库。(1)元宝山水库元宝山水库坝址位于朝阳县六家子镇老虎沟村元宝山处,是小凌河干流上游控制性枢纽工程,工程最初的主要任务是供给上游瓦房子锰矿工业用水,并兼顾下游防洪、农业灌溉、养鱼、发电。现锰矿已自备水源井,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灌溉、防洪和养鱼。元宝山水库属小凌河水系,控制流域面积158km2,河长14km,平均比降7.9。流域内多为低山丘陵,山地约140km2,占流域面积88.5%,地面植被稀少,土层薄,水土流失较重,河流含沙量较高。

3、汛期洪水具有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特点。设计标准为100年,1000年校核,总库容2500万m3。(2)锦凌水库正在建设中的锦凌水库坝址位于锦州市近郊区的后山河营子村,距锦州市9.5km。是小凌河流域中的重要枢纽工程,也是小凌河干流上唯一的控制性骨干工程。水库的任务是以防洪、城市供水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总库容8.2亿m3。工程计划在2013年10月末竣工。坝址上游河道长度154.8km,河道平均比较1.27,水库控制面积3029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8.8。设计标准为500年一遇,校核标准为5000年一遇。二、河道基本情况小凌河从发源地至元宝山水库段,河道长14km,平均比降7.9,河

4、道主要夹在两山之间,两岸村屯较少,河槽稳定,但河道比降较大,在有些河段冲刷很严重,杨树沟段护岸常年冲刷破坏。元宝山水库下游锦凌水库回水末端段,河道长度101km,河道平均比降1.4,河道平均宽度432m。该段河道是丘陵和山前平地为主,河谷较宽,河漫滩发育,河道两岸分布有1、2级台地。由于地势相对较为平坦,受山区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影响,人口耕地向河两岸集中,有些村屯都直接建在临近河道的河漫滩上。锦凌水库坝下百股河河口为锦州市城市段,河道长度为17km,河道平均比降1.09,河道平均宽度590m。锦州城市防洪工程已于2006年2月9日由辽宁省发改委批复,主城区工程于2008年前竣工,其余河段尚未

5、建完。百股河河口京沈高速公路桥段,左岸为凌海市,右岸为松山新区,河道长14km,河道平均比降0.35,河道平均宽度1300m。该段河道蜿蜒曲折,滩地较宽,但由于险工险段特别多,滩地的大量耕地每到洪水都被冲毁,耕地不断减少,河道曲率半径越来越小。京沈高速公路桥入海口段,分汊口左侧支流为小凌河的主流,河道长度约10km,左岸为凌海市,右岸为锦州市开发区,河道平均比降0.2,河道平均宽度1700m。三、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1)工程现状堤防:小凌河干流现有堤防72.87km,其中左堤长40.8km,右堤长32.07km,锦凌水库以下堤防占66%。工程型式主要为均质土堤。护岸:小凌河干流现有护岸28.0

6、5km,其中左岸长11.05km,右岸长17km。工程型式主要为干砌石和浆砌石。(2)存在问题a 设防能力低下,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b生态环境脆弱c水资源严重短缺d水环境问题突出e治理与保护管理薄弱f前期工作薄弱,缺乏系统性g局部发展与治理保护矛盾尖锐四、防洪标准 小凌河河道治理保护防洪标准成果表河段地区防洪标准备注锦凌水库以上河段农村段10年朝阳县新市镇瓦房子镇、六家子镇、尚志乡、羊山镇、二十家子镇、东大屯乡20年锦凌水库以下河段锦凌水库坝下至百股河口左岸50年100年锦州市城区段右岸30年50年百股河口至京沈高速桥(农村段)左岸20年凌海市右岸20年松山新区京沈高速桥至河口左岸100年辽西国

7、际机场右岸50年龙栖湾新区五、总体方案小凌河河道治理是防洪和生态工程相结合、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通过提高防洪标准、修建堤防和护岸等防洪工程,保障沿岸地区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通过封育、建设护岸林和生态蓄水工程,提高河道的自然行洪能力,恢复河流生态环境、改善河流水质、美化周边环境。基于元宝山水库、锦凌水库和锦州城区段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结合新市镇建设规划,重点打造小凌河滨河新市镇生态区。六、治理措施(1)防洪工程措施根据工程区河道特点及两岸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防洪工程主要包括3种型式,即堤防工程、险工护岸工程及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小凌河区域内地形总体上以锦凌水库为界,以上为山丘区、以下为平原区

8、,因此防洪工程型式选择上根据河道地域特点布置工程。锦凌水库以上河道两岸多山体及高地,人口及耕地较为分散,工程措施以险工护岸措施为主,人口及耕地较为集中的乡镇段修建必要的防洪堤,并结合河道清淤疏浚清除挤占河道、阻碍行洪的建筑及生活垃圾等,对淤积严重河段进行人工清淤,恢复河道行洪能力;锦凌水库以下由于人口较为稠密且地势平坦,缺乏天然防洪屏障,因此工程措施以堤防工程为主,通过完善堤防布置,并对现有堤防整修加固,使下游平原区段堤防达标连线,并结合险工险段治理稳固岸坎,通过河道清淤疏浚恢复河道行洪能力。(2)生态工程措施小凌河河道生态治理应在控制洪水风险的基础上突出生态建设,兼顾经济效益,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分区实施、突出重点。以生态建设及生态自然恢复为主,通过布置护岸林及退田还河生态封育等方式恢复河滩植被,防风固滩,改善河道生态。在城区段、支流入汇口、重点排污口处等主要污染源下游建设生态蓄水工程,提高生态用水保证率,净化水质。河源地区应以水土保持为主,进行坡面、沟道治理及生态封育,涵养水源,环境保护,可考虑建立河源自然生态保护区。结合新市镇规划、现有交通干线、上下游不同河段,选择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