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名解1.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整体护理和辩证施护的原则,结合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医疗活动,对病人及人群进行全面照护并施以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以保障和促进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 同病异护:是指对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患者体质差异,或疾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证候,应采用不同的护理原则、措施与方法。3. 异病同护:是指对同一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相同证候,就可以采用同样的护理原则、措施与方法。4. 阴阳:指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代表相互关联而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现象,又可代表同一事物或现
2、象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5.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等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6.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所表现于外的胜利功能和病理现象。7. 气: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精致物质。8. 六淫:即风、寒、暑、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9. 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和现象做出的不同情志反应。10. 瘀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阻滞于经络及脏腑内的血浆。11. 望神: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外住表现,来了解脏腑精气盛衰,判断病情轻重以及顾后的一种方法。12. 诊脉时用轻指力按在皮
3、肤上称为“单”,又称浮取或轻取。用重指力按在筋骨间称为“按”,又称沉取或重取。指力不轻不重称为“寻”,又称中取。13. 八纲辩证: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经过分析综合,把疾病表现的类别、部位、性质、邪正、盛衰情况,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为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八类基本证候群。14. 体质:又称禀赋、禀质等,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15. 配伍: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使用。16. 相须: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
4、物的功效。17. 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18.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或其他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9. 刮痧:是指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体表一定部位(经络、穴位、反应点等)反复刮拭、使局部出现瘀斑或瘀点,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20. 望舌:又称舌诊,即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中医学最具特色的诊法之一。21. 辩证论护: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辩论疾病的证型,从而进行护理的过
5、程。22. 五行相克: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制约、克制、抑制的关系。23. 肝主藏血: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作用。24. 上焦如雪:指心肺宣发卫气,布散水合精微,营养全身脏腑组织的作用,有如雾露之溉,故称之为“上焦如雾”。25. 血:运行于脉管流注于全身的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26. 郑声: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者,称“郑声”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27. 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者,称“谵语”为热扰心神之实证。28. 喘证: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煽动,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喘证”。二、填空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对立制约
6、互根互用 消长平衡 相互转化2、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爰稼穑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3、三焦的生理特性 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4、女子胞的功能 主持月经 孕育胎儿5、五脏六腑包括 心、肝、脾、肺、肾 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6、脏与腑的关系 心与小肠 肺与大肠 脾与胃 肝与胆 肾与膀胱7、气的生理功能 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 气化作用8、气的种类 元气 宗气 营气 卫气9、血的生理功能 营养滋润作用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10、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11、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2、
7、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1、血能生气2、血能载气)1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外感性 季节性 地域性 相兼性 转化性13、饮食失宜包括 饥饱失常 饮食不洁 饮食偏嗜14、瘀血的病症特点 疼痛 肿块 出血 发绀 舌象 脉象15、预防的内容 调养精神 坚持锻炼 顺应自然 注意饮食起居 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16、三因制宜包括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17、五味的作用 辛(能散、能行) 甘(能补、能和、能缓) 酸(能收、能涩) 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下、能软)三、 1、 肺的生理功能答:(1)肺主气,司呼吸:指肺具有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的作用。(2)肺主宣发肃降:肺主宣发即是指肺气
8、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和通降的作用。肺主宣发的表现为:一、呼出体内代谢后产生的浊气。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和津液上输头面,外达于皮毛。三、宣发卫气,调节腠理的开阖,将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肺主肃降的表现:一、吸入自然界之清气。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向下向内布散于其他脏腑以濡润之。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使气道洁净,呼吸通畅。(3)肺超百脉,主治节:治理调节呼吸功能。治理调节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辅助心脏,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治理和调节津液代谢。(4)肺主通调水道:指肺通过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9、。2、脾的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将饮食水谷化为精微,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1、运化水谷:脾具有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的功能。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2.运化水液: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2)脾主统血:是指脾气有统摄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3)脾主升清:是指脾气有运输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上输心肺,并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以营养濡润全身。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包括脾主升清和升举内脏两个方面。3、肝的生理功能(1)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促进血液和津液的输布、脾胃运化、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调畅等
10、作用。肝主疏泄的生理作用,以调畅气机为中心,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1、促进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肝之疏泄能调畅气机,使全身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畅达有序,从而促进血液的正常运行。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肝主疏泄功能可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胆汁分泌排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协调脾胃气机升降。其二,有助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3、调畅情志:气血是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肝主疏泄功能影响着气血的运行。4、调节生殖功能:肝主疏泄与女子月经,孕育胎儿以及男子生殖功能密切相关。(2)肝主藏血: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作用。4、气的种类5、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命特点1、风:风味春季的
11、主气,但四季皆有,故风邪引起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惟春季为多。(1)风为阳邪,其行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为百病之长2、寒:寒为冬季主气,故冬季多寒病,但亦可见于其他季节气温骤降之时。(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3)寒性收引3、暑: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暑邪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4)暑多夹湿4、湿:湿为长夏主气。(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重浊(3)湿性黏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5、燥:燥为秋季主气(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6、火:火热为阳盛所生,火为热之极,火热虽程度不同,
12、但性质则一(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2)火易伤津耗气(3)火易生风动血(4)火易扰心神(5)火易致肿疡6、八纲辩证的内容表里证鉴别表证型病程寒热内脏证候舌象脉象护理措施表证短恶寒发热不明显,以头身疼痛、鼻塞或喷嚏等为常见症状少有变化浮脉辛散解表里证长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明显,如咳喘、心悸等表现多有变化沉脉以“和里”概括寒热证鉴别表证型寒热口渴面色四肢二便舌象脉象护理措施寒证恶寒喜热不渴白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温里祛寒热证恶热喜冷渴喜冷饮红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清热泻火虚实证鉴别表证型病程精神疼痛声音大便小便舌象脉象护理措施虚证长委靡不振喜按声低息微稀溏或滑泄清长或失
13、禁舌胖淡嫩虚弱或细补虚扶正(温阳益气,养血滋阴)实证短尚好拒按声高气粗秘结或下利不利或淋沥涩痛舌质苍老苔厚实大有力泻实祛寒阴阳证鉴别表证型类证特点护理措施阳证兴奋、燥动、亢进、明亮、向上的、向外的、表证、热证、实证清泻里热,宜用寒凉清热之品阴证抑制、沉静、衰退、晦黯、向内的、向下的、里证、寒证、虚证以温补散寒药物为主,注意防寒保暖八、拔罐法的注意事项1、拔罐时要选择肌肉丰满的部位。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2、拔罐应选择适当的体位,拔罐后不可移动体位。3、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4、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
14、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疱时,小的无需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疱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甲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5、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6、使用过的罐消毒后备用九、刮痧的注意事项1、刮痧是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注意保暖,避免受凉。2、刮痧时要边刮边蘸润滑油,不能干刮;力度适中,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以免损伤皮肤或导致患者晕厥。3、刮痧的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局部皮肤变化等情况。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弱无力等晕刮现象或皮肤损伤,应立即停止刮拭,同时报告医生配合救治。4、治疗刮痧应在饭后半小时以后进行,治疗时间一般限制在25分钟之内,局部刮痧一般1020分钟,全身刮痧2030分钟为宜,35次为1个疗程。5、初次刮痧不可强求出痧。再次刮痧应间隔36日,以痧痕完全消退、患处无痛感为准。在两次治疗刮痧之间可进行保健刮痧。如需连续治疗,可选其他部位的全息穴区刮拭。6、刮痧后安置舒适体位,休息2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模具技术改造项目质量保证及风险预防补充协议
- 文化旅游私募基金认购及项目合作协议
- 《枫叶林的传说》课件
- 《气管插管技巧》课件
- 《中国绘画》课件
- 《环保包装技术》课件
- 《有效的风险管理》课件
- 典农河南环水系段综合治理工程报告表
- 学校信息员培训
- 通信施工新人培训体系构建
- 2024-2030年中国餐饮连锁行业发展状况及投资经营模式分析报告
- 中储粮安全生产培训
- 2024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财会业务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600题)
- DB11T 1470-2022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规程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 检验科降低检测报告超时率PDCA持续改进案例
- 冷却塔清洗合同模板
- 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论文
- 9.2严格执法 (课件+视频)(部编版)
-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养老服务技能赛项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