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卷子_第1页
教学设计、卷子_第2页
教学设计、卷子_第3页
教学设计、卷子_第4页
教学设计、卷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自主学习(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填空(1)望江南选自全唐五代词,词牌是_,又名“忆江南”“_”。作者_,原名_,字_。晚唐太原祁人。诗词兼工,_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2)渔家傲·秋思作者是_朝政治家、文学家和_家_。其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中的“ , ”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3)江城子密州出猎是我国_代_词派的代表作家_的词,字_,号_ ,与_、_并称“三苏”。除了词以外,他在_、 _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尤其是他的_,与_齐名,人称_。他也是我国_之一。(4)武陵春的词作者_,是我国_时期著名的_词派人代表。她的词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_”体。(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的

2、作者是_朝爱国词人_,字_,号_,词开豪放一派,与_并称“苏辛”。(6)词又称_,句式长短不一,具有固定的_、_、_、_,较之律诗,词的要求更严格,因此更适于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斜晖脉脉( ) 右擎苍( )千骑( ) 貂裘( )燕然( )未勒 舴艋舟( )挑灯看剑( ) 分麾下炙( )霹雳( ) 人不寐(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斜晖脉脉: 千嶂里: 会挽雕弓如满月: 也拟泛轻舟: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二)初读感知1.反复吟诵这五首词,正确背诵。2.对照下注理解五首词的词意。二、合作探究(一)研读赏析1.怎样理解望江南这首词中的“斜晖脉脉水悠悠”?2.渔家傲中所写的风景“异”

3、在哪里?你从“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体会出词人怎样的情感?3.“亲射虎”、“遣冯唐”、“看孙郎”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4.在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说说“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5.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是结合作品加以解释。(二)展示交流心得随笔:三、自我检测(一)朗读渔家傲 秋思回答问题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闭”是 紧闭。这句既描写了 的边塞风景,也点明了 。2.“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思是什么?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内心情感?4.试将“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的“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比较,分析各自描绘的是怎样的情境。(二)朗读江城子 密州出猎回答问题1.这首词上阙描写了打猎时的 ,下阙抒发了作者企望为国杀敌的 。2.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由“老夫”自况,着一“狂”字体现情怀,统领全词。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弯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额风格。(三)阅读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问题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

5、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_、_两个细节可以看出。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四、自助迁移(一)课外链接1.“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浊酒一杯家万里”“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看剑”等。请你再找出一些与“酒”有关的诗句,说说诗人借“酒”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2.古代许多杰出人物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篇。课后收集背诵这些诗篇,参加班级举办的“古代风流人物诗词朗诵会”。(二)实践运用从这五首词中任选一首,写赏析文字。【小支架】可从词的写作背景、内容、情感、写作手法、表达技巧、语言品析等方面入手。武陵春教学设计一、 导入: 漫步在古典文学的词苑中,我们常常

6、会被感动,被那博大精深的思想,丰富多彩的感情,幽远深邃的意境,含蓄精炼的语言所感动;那每一首词,就是一幅色彩明丽的山水画,一曲优美动听的歌,一腔沸腾涌动的情让我们赞叹不已,流连忘返。而李清照,这位宋代婉约派女词人,以她卓尔不群的气质与横空出世的才华,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长廊中独树一帜。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旷世才女,拾起从她衣袖中飘落的一瓣春花,轻嗅她的芬芳,倾听她的叹息。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音乐武陵春。 2、教师范读 ,指导朗读。 3、 学生自由朗读:用自己的心灵静静地体会词人的情感,思考武陵春流淌的是何样的情感。 4、 指名读:(问:你感受到这首词流淌的是何样的感情,能用武陵春中的

7、一个词语表达么?) “愁”(板书) 三、 品味语言 ,体会情感 1、 我们的同学调动了自己的情感,全力地传达了李清照的愁情,那么在朗诵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词的哪句话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愁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学生回答) 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从文中找出原因。 生答:“人非”(丈夫去世)至亲至爱的夫君六年前在南京因病去世,29年的甜蜜生活戛然而止,这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那么美满的生活,那么美好的人物却消失在眼前,一

8、切都成回忆,李清照能不泪湿衣襟吗?能不发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么? 2、 事事休啊,什么叫事事休? 万事皆休,她感到万事皆休,表现在行动上呢?哪句话? 日晚倦梳头,请再读一遍,你会把重音落实到哪个字上? 倦,倦的本义是疲倦,懈怠,你认为在句中还是这个意思么?梳头是人物的动作,是生活中极常见的极细微的动作,而对梳头的懈怠,代表着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讨论小结:倦是身心的疲乏,是对生活的放弃,绝望!词人用生活中极小的细节传达了内心的悲愁! 3、 想起曾相亲相爱的丈夫,想起了美满的生活,怎么不令人流泪。可又是谁勾起了六年前的生离死别,是谁让本已悲凉的心海又泛起苦涩的愁波?触动这份愁情的是什么?李清

9、照见到了什么才“泪湿衣襟”?风住尘香花已尽,能描述一下这个景么? 风停了,花都凋零了,连泥土也都沾上了花香 是啊!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天依旧落花依旧可国已不成国家也不成家,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都随落花而逝,因此当词人道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其愁其哀是何等沉痛!请用沉痛的语气朗读最强烈最直接地抒发词人情感的这句话 齐读: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我们再连起来把上阙朗诵一遍,请传递出词人因景而生愁和物是人非的沉痛之情来。齐读上阙 4、 上阕中我们已经能读出词人沉沉哀愁了,那么在下阕,我们发现李清照的心情似乎发生了转变,请一位同学朗读下阙,同学们找出能体现词人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

10、男生朗读并作答:闻说-也拟-只恐 闻说什么意思?-听说 听说什么?-听说双溪的春天还好,花可能还没有全凋谢,春景不错 这个消息对于李清照来说是好是坏?-好 此话怎讲?为什么是好消息呢-可以去赏春,去散心 小结:对,去散心,去排遣内心沉痛之愁。 心动了么?-心动了。 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也拟,也打算 沁园春雪 导学案一、自主学习(一)基础达标1沁园春 雪的作者是_。“沁园春”是_名,“雪”是_。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沁园春( ) 莽莽( ) 折腰( ) 稍逊( ) 今朝( ) 成吉思汗 ( )3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惟余莽莽 ( ) A只有我 B.只剩 C.只有(2)顿失滔滔 ( )

11、 A.立刻 B.暂停 C.安排(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A弯腰 B.折腰 C.鞠躬,倾倒(二)初读感知1.了解写作背景,反复诵读这首诗。2这首词分两阕,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概括)二、合作探究 (一)研读赏析1.欣赏这首词中的景物描写,并在文中做批注。2.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3.结合对这首词的深入了解,朗读这首词,做好展示准备。【小支架】朗读批注符号升调 降调 节奏 渐无稍停 着重 感叹 声音延续(二)展示交流朗读评价表(共20分)内容 语音(5) 语速(5) 感情(5) 仪态(5)要求 发音规范字正腔圆 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适中 感情充沛有感染力 自然大方

12、动作得体心得随笔:三、自我检测背诵沁园春 雪,回答问题。1.词的上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图画?2“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写出了地域的 ,显示了作者 的胸襟。3.如果说长城、黄河两个名词本身就带有雄壮的气势,那么作者是怎样赋予山脉、高原以奔放的气势的?4.“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三句诗的意境。5.作者在评论古代帝王时用了哪个字?这个字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感情?6.这首诗语言运用贴切,请仔细品味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谈谈你的看法。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7.词中写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你认为文中的“风流

13、人物”指的是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四、自助迁移(一)课外链接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是指什么人?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可算是“风流人物”吗?为什么?2.这两首词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二)实践运用1.发挥想象,用优美的文字描绘词中的北国雪景。(字数

14、在200字左右)2.课后阅读毛泽东诗词全集,积累背诵你喜欢的名篇。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值春暖花开、莺歌燕舞的时节,学生乐于亲近大自然,引导学生在欣赏春天、享受春天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2、培养听障学生观察事物、感受生活及表达语言的能力。学生分析:听障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相对于健听孩子,对同一件事,听障学生多侧重于用连贯的词来表达,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健听孩子低很多,而且往往浮于表面,语言直白,缺乏相应的联想、形象化的语言,所以,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将春天的变化、自己的感受,能流畅地表述,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教学设计:在习作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照相机留

15、下春天的足迹。在课堂上,回顾学过的与春天有关的诗、文,边背诵这些诗文,边与学生分享春的美丽与作者的感情及写法;再与学生一起欣赏这些美丽的照片,引导学生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最后,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有条理地描绘春天。教学过程:一、回忆诗人笔下的春天,体会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感情。1、同学们,请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与春相关的诗文。(学生熟知的诗文有春(朱自清)、春晓、咏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村居、春夜洛城闻笛春夜喜雨、春日、春望、忆江南、钱塘湖春行等)2、教师与学生重点分享春、钱塘湖春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师生分享钱塘湖春行a.师生齐备这首诗b.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c.学生说说这首

16、诗写了哪些春景,你最喜欢哪个?(抓住中间两联体会)d.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喜爱)(2)师生分享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a. 师生齐备这首诗b.学生说说哪些诗句体现了题目中的早春?c.三四句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用了什么方法?(3)师生分享春a.学生说说朱自清写了春天的哪些景?(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还有人们的活动)b.你印象最深地是哪种景?(学生自由说说)c.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很寻常的景物在朱自清的笔下展现了非同寻常的诗意美,抓住景物的特点,使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表达了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二、欣赏春之美,寻找身边春的足迹1、全班16个同学,分成四组,每组展示自己最美的10张照

17、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在小组代表讲述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补充。)2、学生有条理的说说春天的足迹。(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尽量用规范、形象的语言。)3、学生在纸上列出自己的作文提纲。4、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借鉴诗文中的写作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春天的变化与美丽,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三、学生完成习作。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逆旅、阳春、烟景、大块、文章”等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了解有关“序”这种文体的基本常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经历与性格特点来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情感目标:体会李白对人生的感悟,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积极进取的热情。 重点难点

18、1、背诵课文,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2、积累体会文中的优美词语与句式 体会文中积极昂扬的情感特质一、导入师生齐背李白诗歌将进酒。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借酒抒情,挥洒个淋漓尽致。饮酒赋诗,自古是文人一大乐事。这篇散文,洋溢着诗情画意,像一首优美的诗,长期以来,脍炙人口。明代大画家仇英还把它转化为视觉形象,绘成图画,流传至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聚会的场所,一起来品读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二、新授:1、解题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望题生义: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花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由于文章篇幅短小,作者就

19、把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作者与诸从弟)、事件(宴饮)等都在题目中一起交代了,这样就为在文章中写序的原因留下了空间。这样安排,重点突出,凝练集中,结构紧凑。2、文体常识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宴集序(兰亭集序)。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3.朗读全文,整体感知,疏通字词。【归纳总结】(1)投影出示卡片式学习表(见表1),指导学生在文中勾画标记答案,整体感知文章结构。表1:(斜体加粗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得出)(2)投影出示重点文言词语、通假字,涉及典故简单讲解。师生交流总结文章内容:赏美景、序(叙)天伦、高谈转清、饮酒赋诗。三、赏析词句,感悟诗情。1.诵读赏析。学生诵读、点评,说说为什么这样读。通过诵读品味诗人情感,体会诗人的豁达胸襟。2.品析佳句。(1)你认为哪个句子或词语用得好?通过这些词语或句子你能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提示:如“阳春”“飞”“芳”“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