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刘子涵_第1页
教育案例刘子涵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按时完成作业教育案例邢晓静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真心热爱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抓住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眼看就要期末考试了,还有部分同学不做作业,不带作业,还对老师撒谎说做了只是忘带了,联系家长才知道在家压根不做作业,也不允许家长检查,导致上课几乎零效率,刘子涵、王凡就是这样的例子。日常测试几乎都不及格,自己也毫不感到羞愧,鉴于此,我采取了如下措施:1、谈话交流与刘子涵、王凡个别交流,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在谈话中了解到,其实他俩也想完成

2、作业,只是因为上课管不住自己,没有认真听课,不懂就不会写了。碍于自尊,他又不愿接受同学的帮助。另外,他们经常记不下作业,尽管老师都写在黑板上,但经常使懒不计作业,回家更不想写作业,总而言之是懒惰在作祟。 2、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他俩的家庭情况及其在家的表现。 两个孩子的家长表示压根管不了孩子,孩子不允许家长帮助检查作业。况且,家长也不懂,讲不了题。多种因素集合在一起,导致孩子们投机取巧,能不做就不做。3、共同制定计划要求他俩不论是否完成作业,都要坚持到校上课,认真听讲。给两个星期作为适应期。在这两个星期里,别人一次做完的作业,允许他俩分两次做,但一定要做完。给一个星期作为过渡期。在这个星期里,要求王某跟别人一样,每次作业都要一次完成。考虑到他俩基础较差,允许他当天要交的作业最迟不能超过放学前交。巩固期。要求他俩不仅每次作业能一次完成,还要和同学们一样,按时交作业,并且准确率要有提高。在老师的监督,家长的引导,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两位同学的作业情况有了明显改善,不过还待继续努力。总之,转化“问题学生”是一项既艰苦又令人愉快的工作,作为一个教师要始终明白自己的职责,教书育人,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蕴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