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案_第1页
高二年级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案_第2页
高二年级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案_第3页
高二年级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案_第4页
高二年级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澧县六中2012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 编号:SHWIII-3.1 编者:审核人: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第三章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习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预习检测自主质疑】 一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1880年达尔文的实验(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补充】达尔文同时还观察到,在黑暗或自然光照下植物直立生长。植物生长的部位不是尖端,而是尖端下部伸长区一段。(2)实验现象分析a实验和实验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实验现象说明( )。b实验和实验的自变

2、量是( ),因变量是( )。实验现象说明( )。 (3) 推测:尖端不长而下部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胚芽鞘在单侧光下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一侧生长得快。21910年詹森的实验(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补充】该实验再设计一组实验:尖端与下部用云母片(化学物质不能透过)阻断,会使实验更有说服力。(2)实验现象分析自变量是( ); 因变量是( )(3)实验结论:31914年拜尔的实验(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2)实验现象分析自变量是( ); 因变量是( )(3)实验结论: (4)通过达尔文、詹森和拜尔三人的实验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

3、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41928年温特的实验(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2)实验现象分析自变量是( ); 因变量是( )(3)实验结论:该实验进一步证明:【提醒】温特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生长素时仅是假设而已,但并没有提取这种物质。5植物激素(阅读课本47页最后一段)二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三 植物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阅读课本)【课堂检测】1对燕麦胚芽鞘作如下图所示的处理,弯向光源生长的有 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2.如下图,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在装置左侧,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20 min转一周,一周后幼苗生长情况为(

4、0; )。3.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 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 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 4.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1)图甲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

5、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将_,这一现象说明_。 (2)图乙中,胚芽鞘D能否发生C的现象?_。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只能是_,运输方向是_。5下图中左侧是对燕麦胚芽鞘所作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右侧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A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B向右弯曲向左弯曲向左弯曲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图解剖析“植物生长素发现”的探索历程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生物组翟贵君宫运利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8级实习生张博王丽岑柳圆植物生长素是科学家通过植物向光现象的探究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教材第3章第1节

6、以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为线索,选取关键史实进行组织,以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的过程和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领悟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在严密推理的基础上作出判断的,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备课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各位科学家的实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分析各位科学家的实验时,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找出各组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通过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产生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该图解还捋顺了各位科学家所做的实验间的关系。下面对该图解解析如下: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源于植物的向光现象,科学家为了弄清引起植物向性运动的原因,先后进行了数十年科学研究。达尔文的实验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

7、了植物的向光性,并设计实验来探讨其中的原因。他做了两组对照实验:第一组:用单侧光照射植物胚芽鞘,胚芽鞘会发生向光弯曲生长();切去顶端后再照射,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有无尖端,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两者之间建立的联系是:有尖端的胚芽鞘在单侧光下能够向光弯曲生长(),无尖端的胚芽鞘在单侧光下既不生长也不弯曲(),通过比较即可得出胚芽鞘的生长弯曲与尖端有关的结论。第二组:在胚芽鞘尖端罩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胚芽鞘就会直立生长();在远离尖端的胚芽鞘下面围上不透光的锡箔,胚芽鞘就会向光弯曲生长()。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尖端能否感光,因变量

8、是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情况,两者之间建立的联系是:如果胚芽鞘尖端不能感光的话,胚芽鞘会直立生长(),否则向光弯曲生长(),通过比较即可得出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的结论。达尔文同时还观察到,植物生长的部位不是尖端,而是尖端下部伸长区一段,通过这一现象再结合上面得出的两个结论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尖端会影响到下部生长弯曲呢?为了解释该问题,达尔文做出如下推测:尖端不长而下部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胚芽鞘在单侧光下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一侧生长得快。为了证实达尔文所做出的推测是否正确,1910年和1914年詹森和拜尔分别做了实验。詹森的实验将胚芽鞘顶端切开,其中接上一块不能让化学物质通过

9、的云母片,胚芽鞘便失去了向光性();用一块可以让化学物质通过的明胶块插入切开部位,胚芽鞘仍然可以向光弯曲生长()。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尖端与下部联系是否被阻断,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两者之间建立的联系是:如果胚芽鞘尖端与下部联系被阻断的话,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如果胚芽鞘尖端与下部联系没有阻断的话,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通过比较即可得出下部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结论,从而证明了达尔文的推测是正确的。拜尔的实验拜尔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胚芽鞘切面的一侧,不照单侧光,胚芽鞘会向放置胚芽鞘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尖端放置的位置,因变量是

10、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方向,即向放置胚芽鞘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从而得出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所致,证明了达尔文的推测是正确的。詹森和拜尔的实验除了能证明达尔文所做推测的正确性外,也可以初步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这种影响可能是化学物质。1928年温特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的这一结论的正确性。温特的实验用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将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是否接触过胚芽鞘的尖端,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通过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胚芽鞘生长弯曲可能是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分布到琼脂块中,促进胚芽鞘生长弯曲,也可能是琼脂块本身促进胚芽鞘生长弯曲。实验排除了琼脂块促进胚芽鞘生长弯曲的可能性,从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这种影响的确是化学物质。因为该物质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他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同时也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所致。生长素到底是一种什么化学物质呢?科学家继续探索:(1)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