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录 土 工 试 验实验四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一)概述 试验目的是使用比重计法测定土的各种粒组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并据此绘制颗粒大小分配曲线。比重计法适用于分析粒径小于0.075mm的土样,若试样中还有大于0.075mm的粒径时,应联合使用比重计法和筛析法。 (二)试验原理 比重计法是将一定质量的试样加入4浓度的六偏磷酸钠10mL混合成1000mL悬液,并使悬液中的土粒均匀分布。此时悬液中不同大小的土粒下沉速度快慢不一。一方面可由斯笃克(Stokes,1845)定律计算悬液中不同大小土粒的直径,另一方面用比重计测定其相应不同大小土粒质量的百分数。 1斯笃克定律 根据斯笃克定律各种土粒在悬液
2、中的下沉速度与其直径大小、比重和液体的动力粘滞系数有关。在时间t内的下沉速度v为:或附4.1式中 v土颗粒下沉速度,cm/s;h纯水的动力粘滞系数,10-6kPa·s d土颗粒粒径,mm; g重力加速度,981cm/s2; ds土粒的比重; rw4时水的密度,g/cm3; dwt温度T时水的比重; L某一时间t内土粒的沉降距离,cm; t土粒沉降的时间,s;k粒径计算系数。 为了简化计算,用图附4.1的斯笃克列线图,便可求得粒径d值。此时,悬液中在L范围内所有土粒的直径都比算得的d值小,而大于d的土粒都下沉到比L大的深度处。 2悬液中土粒质量的百分数 附图4.1 斯笃克列线图 设V为
3、悬液的体积,Ms为该悬液内所含土体颗粒总质量。故开始时悬液单位体积内的土粒质量为,土粒体积为。由于单位体积的悬液是土粒和水所组成,则水的体积应为,水的质量为,故试验开始时土粒均匀分布的悬液密度为:式中 rl试验开始时土粒均匀分布的悬液密度,g/cm3; rwt试验开始时温度为T的水的密度,g/cm3。 其他符号的意义同前。 现从量筒中液面下深度L处,取一微小体积的悬液进行研究。自开始下沉至t时间,悬液内大于粒径d的土粒,都通过此微小体积而下沉,而小于粒径d的数量保持不变。则该微小体积内,单位体积内小于粒径d之土粒质量为。由附式12可导得t时刻深度L处小于粒径d的土粒质量的百分数为:附4.2式中
4、 rt时刻深度L处小于粒径d的土粒质量的百分数。 rltt时刻深度L处微小体积悬液密度,g/cm3; 3比重计读数的校正 目前通常采用的比重计有甲、乙两种。甲种比重计刻度表示1000mL悬液中所含干土质量的克数,乙种比重计刻度表示悬液比重。两种比重计是在20时刻制的,且土粒比重都以2.65为基准。故在使用比重计时,由于使用条件的变化,需要进行如下的校正。 (1)刻度及弯液面校正 由于比重计在制造时刻度可能有误差,使用前应校正。同时,比重计的刻度是以弯液面底为准,而在使用时,由于悬液混浊,其读数以弯液面顶部为准,故应进行弯液面校正。 (2)分散剂校正 比重计刻度是以纯水为标准的,当悬液中加入分散
5、剂时,则比重增大,故应加以校正。方法是注纯水入量筒,加分散剂使量筒中溶液达1000mL,拌均,恒温至20,测记比重计读数,此读数与20纯水中比重计读数之差,即为分散剂校正值。 (3)土粒沉降距离校正 比重计读数除用以求得悬液中土粒的含量以外,还用以确定土粒的实际下沉距离(有效沉降距离),借以计算粒径d。当比重计放人悬液内,液面因而升高,此时液面至比重计浮泡中心的距离,并不代表土粒的实际沉降距离。因此,必须加以校正。(4) 温度和土粒比重校正值分别查表确定。附表4.1 比重校正系数土粒比重比重校正系数土粒比重比重校正系数甲种比重计乙种比重计甲种比重计乙种比重计dsCs C¢sds Cs
6、 C¢s2.502.522.542.562.582.602.622.642.662.681.0381.0321.0271. 0221.0171.0121.0071.0020.9980.9931.6661.6581.6491.64l1.6321.625·1.6171.6091.6031.5952.702.722.742.?62.782.802.822.842.862.880.9890.9850.9810.9770.9730.9690.9650.96l0.9580.9541.5881.5811.5751.5681.5621.5561.5491.5431.5381.532 (三)
7、仪器设备 1)比重计甲种比重计:刻度单位以20时1000mL悬液中所含干土质量的克数表示,刻度为-550,最小分度为0.5。乙种比重计:刻度单位以20时悬液的比重表示,刻度为0.9951.020,最小分度为0.0002; 2)量筒:容积1000mL,内径60mm,高度350±10mm,刻度01000mL; 3)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称量200g,感量0.01g; 4)搅拌器:底板直径50mm,孔径3mm; 5)其他:温度计、秒表、三角烧瓶(容积500mL),电热器等。 (四)试验步骤 (1)比重计法应采用天然含水量的土样。若土样在分析前无法保持其天然含水量,则允许用风干
8、或烘干土样进行分析。 (2)称取小于0.075mm的烘干试样30g,称量准确至0.0lg,装入三角烧瓶中,注入约200mL蒸馏水,浸泡一昼夜(对于砂性较大,易于分散的土,可适当减少浸泡时间)。 (3)加入分散剂,将三角烧瓶稍加摇荡后,放在电热器上煮沸40min。 (4)待悬液冷却后,将其注入1000mL的量筒内,并将烧瓶中剩留的悬液,分次用少量蒸馏水洗净倒人量筒内。加浓度为4%的六偏磷酸钠约l0mL于悬液中,在注入蒸馏水,使筒内悬液恰达1000mL。 (5)将盛有悬液的量筒,置于平稳且便于测读的平台上。将搅拌器放人量筒内,沿整个悬液深度上下搅拌约l.0min,往复各30次,使悬液彻底拌匀。附表
9、4.2 温度校正值悬液温度()甲种比重计温度校正值乙种比重计温度校正值悬液温度()甲种比重计温度校正值乙种比重计温度校正值5.06.07.08.09.0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9.019.520.020.521 021.522.022.523.023.5-2.2-2.2-2.2-2.2-2.1-2.0-1.9-1.9-1.8-1.8-1.7-1.6-1.5-1.4-1.3-1.2-1.1-1.0-0.9-0.8-0.7-0.5-0.4-0.3-0.10.0+0.1+0.3+
10、0.5+0.6+0.8+0.9+1.1-0.0014-0.0014-0.0014-0.0014-0.0013-0.0012-0.0012-0.0012-0.0011-0.0011-0.0010-0.0010-0.0009-0.0009-0.0008-0.0008-0.0007-0.0006-0.0006-0.0005-0.0004-0.0003-0.0003-0.0002-0.00010.0000+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24.024.525.025.526.026.527.027.528.028.529.029.530.
11、030.531.031.532.032.533.033.534.034.535.035.536.036.537.037.538.038.539.039.540.0+1.3+1.5+1.7+1.9+2.1+2.3+2.5+2.6+2.9+3.1+3.3牛3.5+3.7+3.9+4.2+4.4+4.6+4.8+5.0+5.3+5.5+5.8+6.0+6.2+6.5+6.7+7.0+7.3+7.6+7.9+8.2+8.5+8.8+0.0008+0.0009+0.0010+0.0011+0.0013+0.0014+0.0015+0.0016+0.0018+0.0019+0.0021+0.0022+0.
12、0023+0.0025+0.0026+0.0027+0.0029+0.0030+0.0032+0.0034+0.0035+0.0037+0.0038+0.0040+0.0042+0.0043+0.0045+0.0047+0.0048+0.0050+0.0052+0.0053+0.0055(6)取出搅拌器,同时开动秒表。测记经过1、5、15、30、60、120、240和1440min时的比重计读数。根据试样情况或实际需要,可增加比重计读数或缩短最后一次读数的时间。每次读数均应在预定时间前1020s,将比重计小心地放人悬液中接近读数的深度,以免比重计上下跳动。比重计浮泡应保持在量筒中心位置,不得偏
13、近筒壁。 (7)比重计读数均以弯液面上缘为准。甲种比重计应准确读至1,估读至0.1;乙种比重计应准确读至0.001,估读至0.0001。(8)每次读数完毕,立即取出比重计,将其放人盛有清水的量筒中。同时测定各相应的悬液温度,准确至0.5。 (五)计算及记录 1、小于某粒径土粒含量占干土总质量的百分数按下式计算:甲种比重计附4.3式中 ms干土质量,g; Cs比重校正系数,rs土粒的密度,g/cm3; rw2020时水的密度,g/cm3; R甲种比重计读数; Rt温度校正值; Rd分散剂校正值。乙种比重计附4.4式中 V悬液体积,cm3; C¢s比重校正系数, R¢乙种比重计读数; R¢t温度校正值; R¢d分散剂校正值。2、土粒粒径按式计算。 3、用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百分数r(%)为纵坐标,颗粒直径d(mm)的对数值为横坐标,绘制颗粒大小级配曲线。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入理解课件制作原则》课件
- 初一语文上册《春》解析
- 审计理论与实务考试模拟题+答案(附解析)
- 高等教育学模拟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 2025年1月通信初级工考试题及答案(附解析)
- 自然遗迹保护与国际法律公约考核试卷
- 环境监测与海洋资源合理利用考核试卷
- 老年人休闲活动与康复锻炼考核试卷
- 淀粉产品的质量安全与食品安全管理考核试卷
- 《J采购管理策略培训》课件
- 2025年工程管理试题及答案
- 《电缆状态监测》课件
- 神经鞘瘤MRI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课件
- 青梅绿茶测试题及答案
- GA 1812.2-2024银行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2部分:数据中心
- 法治护航成长路-四年级法制教育专题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31-01-03 电工 人社厅发2018145号
- 2024《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全文课件
- D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正式版)
-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
- 高考物理力学求极值的常用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