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吉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2011年吉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2011年吉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2011年吉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2011年吉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年, 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主攻项目、决战两 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重点战略,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社会整体运行较为平稳,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79.06亿元,增长1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9.85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466.07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243.15亿元,增长14.2%。三次产业结构为19.32:53.02:27.6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202元,

2、增长12.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21.65亿元,增长13.9%,占GDP的比重达59.3%。 全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18.31亿元,增长33.5%,占GDP比重为13.46%,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6.81亿元,增长34.5%,其中税收收入53.83亿元,增长32.5%,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0.08%。全年全市完成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96.71亿元,增长24.2%,其中教育支出增长52.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8.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6.3%,交通运输支出增长28.7%,住房保障支出增长48.7%。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

3、.7,比上年上涨4.7%。从八大类别看,呈现“三降五升”格局。食品类价格上涨11.8%,其中粮食、肉禽及其制品、蛋、水产品、干鲜瓜果类分别上涨17.2%、25.7%、18.1%、9.2%和13.7%;烟酒类价格上涨2.4%;衣着类价格上涨1.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6%;居住类价格上涨4.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8%,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3%。全年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4.8,比上年上涨4.8%。 年末全市全社会就业人员264.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9万人。分产业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为125.81万人、6

4、3.2万人和75.98万人。城镇就业人员79.7万人,新增加4.4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14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27%。单位在岗职工20.18万人,增长8.4%,年平均工资27505元,增长19.1%。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0.19亿元,增长4.3%。年末全市共有214个乡镇政府,乡村总户数98.98万户,乡村总人口389.21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223.19万人,乡村从业人员197.03万人,外出(离乡)的从业人员104.79万人,其中出省从业的77.31万人。 全年全市粮食产量385.55万吨,比上年增加10.8

5、8万吨,增长2.9%;油料产量16.64万吨,增长4.6%;水果产量31.33万吨,增长6.2%;水产品产量18.85万吨,增长4.9%,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6.0万吨,增长2.0%;生猪出栏364.13万头,增长3.2%,年末生猪存栏227.32万头,增长4.3%;出笼家禽7405.96万羽,增长4.7%,年末家禽存栏2689.3万羽,增长3.1%;出售和自宰肉用牛46.69万头,增长0.8%,年末牛存栏78.06万头,增长5.2%。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556.8万千瓦,增长11.2%,其中农用排灌动力115.9万千瓦,下降5.0%。拥有柴油机21.4万台,农用水泵16.63万台,农

6、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机电排灌面积分别达到303.05千公顷和39.6千公顷;农村用电6.99亿千瓦时,增长6.9%。 全年全市第一产业投资19.67亿元,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支出32.46亿元,增长13.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04.45亿元,增长17.2%。年末全市共有6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实现增加值330.8亿元,增长19.2%,实现总产值1560.57亿元,增长52.3%。在规模工业总产值中,按行业分,国有经济增长23.1%,集体经济增长35.8%,股份制经济增长55.7%,其他经济增长38.9%

7、;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51.7%,重工业增长52.5%。全部工业企业用电量38.86亿千瓦时,增长16.3%。 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78.47%,同比提高44.59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52.67亿元,增长53.2%,产销率达到98.97%;实现利税总额169.95亿元,增长44.0%,其中利润总额104.84亿元,税金总额65.11亿元。 全市共有1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0.07亿元,增长19.0%;实现工业增加值295.2亿元,增长23.2%;吸纳从业人员21.79万人,增长13.5%;实现利润总额104.32亿元,增

8、长56.9%;上交税金59.9亿元,增长32.0%。 全年全市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1.62亿元,增长3.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9.23亿元,增长30.2%。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完成646.37亿元,增长31.1%;农村投资完成92.87亿元,增长23.9%。全年全市施工项目1031个,新增固定资产545.19元,增长33.2%。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147.62亿元,增长12.2%;非国有投资591.61亿元,增长35.6%。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9.67亿元,下降35.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35.65亿元,增长38.

9、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3.91亿元,增长21.7%。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3.42亿元,增长4.9%。商品房施工面积458.4万平方米,下降5.1%,其中住宅368.14万平方米,下降13.9%;商品房竣工面积84.46万平方米,下降28.4%,其中住宅64.95万平方米,下降38.1%;商品房销售面积106.74万平方米,下降38.3%,其中住宅96.86万平方米,下降38.1%。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47亿元,增长17.7%。分城乡看,完成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5.66亿元,增长18.3%,其中城区完成消费品零售额55.4

10、8亿元,增长20.3%;完成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2.81亿元,增长16.0%。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完成销售总额115亿元,增长32.9%。其中零售额增长40.3%,分行业来看,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68.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56.9%;化妆品零售额增长18.9%;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30%。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29572万美元,增长103.3%,其中出口207019美元,增长108.2%。 全年全市新签外资项目数99个,合同引资55313万美元,实际进资50246万美元,增长14.2%。 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

11、政业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5.52亿元,增长7.6%。 全年全市公路实现货物运输量7094万吨,增长6.8%,货物周转量246.9亿吨公里,增长2.4%;发送旅客3586万人,增长2.8%,客运周转量18.42亿人公里,增长1.1%。铁路(吉安站)全年发送旅客250.08万人,增长10.8%,到达旅客230.06万人,增长10.5%;货物发送3.2万吨,下降23.8%,货物到达588.8吨,增长59.3%。 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为2112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90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11.7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9.46万辆。&

12、#160;全年全市实现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9.99亿元,增长2.4%。固定电话用户数为64.28万部,增长10.4%;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264.37万户,增长16.0%。 八、旅游和金融业 全年全市接待境外游客18.23万人次,增长48.8%;旅游外汇收入4020.8万美元,增长41.7%。全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812.2万人次,增长28.3%;国内旅游总收入121.63亿元,增长36.3%。 全年全市实现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3.06亿元,增长2.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48.68亿元,比年初增加189.95亿元,同比多增29.08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

13、贷款余额448.13亿元,比年初增加77.15亿元,同比多增14.84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955人,在校生18373人,毕业生4665人。普通中等教育招生7585人,在校生21852人,毕业生6138人。普通中学招生91421人,在校生270653人,毕业生90698人。职业高中教育招生11812人,在校生27745人,毕业生8501人;普通中专教育招生7585人,在校生21852人,毕业生6138人。普通小学招生72373人,在校生390052人,毕业生5876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68308人。 全年全市申请专利545件,比上

14、年增加251个;授权专利349件,较上年增加90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文化馆、群艺馆14个,公共图书馆15个,博物馆14个。年末全市共有广播电台12个,电视台1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4.7%,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6.7%。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570所,其中医院50所,农村卫生院227所,疾控中心14所。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614人,其中农村卫生院拥有5010人。全市拥有病床床位13179张,其中农村卫生院拥有4468张。 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开展,全年全市举办各级运动会193次,6.91万人参加运动会,在全国比赛

15、中1人获得冠军,2人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在省级比赛中67人获优秀以上荣誉,9个单位被评为先进单位。二级运动员的发展人数101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84.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7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6.52万人,出生率为13.5;死亡人口2.89万人,死亡率为5.99;自然增长率为7.51。全市城镇化率为39.62%,比上年提高2.03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08.21元,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92.32元,增长13.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

16、1.4%。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38.52平方米和37.39平方米。 全年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7万人,工业园区定向培训4.89万人,创业培训0.72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2.9万人。共有21.07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47.85万城镇职工参加了工伤保险,42.94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42.56万城镇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80.9万城镇居民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 全年全市征缴失业保险6017.37万元,工伤保险2656.4万元,养老保险10.81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85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98亿元。 年末全市拥有各种福利收养单位2

17、33个,收养床位20607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8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6万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2.6万人。 十二、资源、环境 年末全市拥有14个环境监测站,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面积121.54平方公里。全年全市用于建设项目环保投资1.55亿元。全市设15个水质监测断面,其水质达到类标准,水质整体状况优;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达到一级标准,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二级标准,与上年相比,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环境空气优良率99.2%;中心城区酸雨(PH值5.6)频率为77.6%,与上年相比,酸雨频率上升了1.9%,PH年均值为4.50,比上年降低了0.31,酸雨污染仍较严重;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噪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