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力的分解教学设计思路:力的分解和合成是矢量运算的工具,是高中物理的基石。按照课标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分解,并用力的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本节也是高一新生学习物理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采取先复习力的合成然后过渡到力的分解的方法,找到了两者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对力的分解有较好的认识,采取“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思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经历必要的认知过程,根据生活实例,先进行猜想,简化为模型,设计实验探究,通过自学、同伴讨论,利用(学案中)探究活动中的问题串,深化自己的认识,内化为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即从生活问题简化物理模型设计实验探究借用力的分解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应用生活和实
2、践。这是教学的明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淡化教师的“教”,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构建。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有一条暗线,先实践再理论,然后再实践,最后强调力的分解内涵是等效替代的思想,是一种化难为易的方法,应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分解概念,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2、初步掌握一般情况下力的分解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力的方向。3、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函数的知识来求分力。4、了解三角形定则,能从本质上区分矢量和标量。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过程中,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2、尝试用力的分解解决生活中的有关物理问题。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实践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
3、值观1、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态度。2、在用力的分解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时,体会科学的妙处,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好科学的热情。教学重点:应用力的分解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教学设计流程图物理实际情景简化模型设计实验探究通过问题串层层深入找出分力知识运用物理思想的升华新课教学1:力的分解实验演示:上述橡皮筋被一个力拉动,两边都发生形变,如果用两个力沿两边橡皮筋的方向拉橡皮筋,也能达到这个效果,并且要使橡皮筋拉到某个点,两分力可以有许多组分解的方案(演示出来),请同学们根据演示实验的观察,完成(学案中)探究活动一中的思考与讨论。1.1、什么叫
4、分的分解?1.2、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有何关系?应遵循什么原则?1.3、若已知一个力,要达到等效替代的目的,求该力的两个分力。利用数学知识,可能有多少组分力?1.4、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已知两分力的方向,分解时可以有几组解?请试着画出。设计意图:根据原有的知识,观察演示实验,运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新的知识,通过四个问题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联系,为了达到等效替代的目的,引导学生思考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是学好力的分解的关键。2.力的分解实例分析具体在生活实际中,如何分解力,我们一起去探究。2.1 实例1: 多媒体展示游客拉旅行包的情景。观察与猜想:斜向上的拉力会有什么效果?如何分解这个拉力?模型建立:有一
5、个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拉力与水平方向成角,试按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该力F。实验探究:将物体放在托盘秤上,用斜向上的力拉物体,发现物体被拉动,同时对托盘秤的压力变小。提问学生:物体被拉动,说明拉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托盘秤的示数变小,说明拉力的作用是什么?完成思考与讨论a.根据拉力的作用效果,把斜向上力沿什么方向分解为两个分力?b.请作出分解斜向上的力的示意图c.根据哪些方法求出两个分力大小(如果F=100N,=30°)d.拓展延伸:如果该力是斜向下推动物体,又如何来分解该力?e.根据上述探究活动,请归纳出寻找分力大小的思路。设计意图实例1放弃了教材的拖拉机拉耙实例,因为对许多学生
6、没有生活体验,而采用了生活中处处见到的拉旅行包的例子,学生感到亲切。先让学生猜想,然后简化为一个模型,设计易于控制和观察的实验来进行探究,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观念,通过问题串一步步深化知识,找出分力的大小。并通过第4个问题的拓展延伸,旨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第5个问题是引领学生对研究过程中进行深刻地反思,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实例2多媒体展示游乐场中做滑梯的小女孩、照片2.1 观察与猜想:小孩的重力会有什么的效果?如何分解这个重力?2.2 模型建立:有一个物体、重力为G,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静止,试按重力的作用
7、效果来分解G。2.3 实验探究:用一个弹簧秤拉着一个重物,放在易弯曲的塑料薄板上。发现弹簧秤被拉开,指到一定示数,塑料板被压弯曲。2.4 提问学生:重力产生的效果是什么?两分力方向如何画出?2.5 完成思考与讨论2.51 作用在物体上的重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是什么?应沿什么方向分解重力?2.52 试作出重力分解的示意图,并求出两分力的大小?62.53 垂直于斜面的分力是使物体紧压斜面的力,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同一种力吗?2.54 重力分解后,有人说此时物体既受到重力,又受到下滑力和使物体紧压斜面的力,这种说法对吗?错误的根源在哪里?2.55当斜面倾角增大时,两个分力大小如何变化? 一座大桥的引桥
8、就是一个斜面,为什么要修那么长的引桥?设计意图:从小孩滑梯入手,是为了诠释物理来源于生活,修建滑梯为了安全,滑梯的倾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学贵有疑,小疑则小通,大疑则大进,这样能强烈地激发学生热情,产生积极地探究欲望。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实验和理论推导。选择合理的物理模型,创设可视的实验环境进行观察、实验,从而更容易找到答案。通过第3个、第4个问题的研讨,区分分力与其他力的本质差别,通过第5个问题的讨论,了解分解的意义和应用。实例3 拓展延伸,亲身体验,合作探究3.1 让学生做如下实验并作出力分解的示意图,并试着用数学知识求出分力的大小。简化模型如下:FF1F2F1 = F /sinF2
9、 = F/tan3.2 老师提问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根据实际需要来分解力?实际问题依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做出分力合力的关系图用作图法(比例标度)或计算法(用直角三角函数)计算。F23.3 应用:锋利的刀刃F14、探究活动四自学教材“矢量相加法则”的知识板块,完成以下思考与讨论。4.1、怎样用三角形定则求合矢量?4.2、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之间有没有本质的区别?4.3、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为什么说是标量不是矢量?4.4、矢量和标量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设计意图: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学习,时代呼唤“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敏于发现”
10、型人才。可通过设置思考题引领学生自主研习,在讨论交流中生成,鉴于“矢量相加的法则”板块易于自学,故设计问题引领学生自主研习,在交流讨论中获取知识,真正地将课堂交给学生,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1、力的分解的概念,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以及力的分解内涵是等效替代的思想。2、学会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进行分解力。3、如何利用力的分解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了解矢量和标量的本质区别,知道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一致性。作业:课外思考:当小汽车陷于淤泥中时,司机只有一根较长的绳索,旁边只有一棵大树,利用所学的力学原理,想想怎样才能很便捷地从泥坑中拉出汽车?布置作业:课本P66
11、:2、3教学反思:本节课引入很成功:利用了一个简单易做演示实验引入新课,然后回顾了力的合成的内容,并再次强调了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从而引出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在讲解力的分解中,所引用的两个例子,拉杆箱、小孩滑滑梯,均来源于生活,学生都有亲身体会,学生较易接受。 为了强调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并让学生感知力的作用效果实验,我用了一个自制教具:将细绳一端套在中指上,另一端与铅笔连接,笔尖端卡在手心处,在笔尾与细绳的连接处,挂一重物,让学生体会一下重物的重力向下拉产生的效果。这个实验效果明显,之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出:重物的重力效果有两个作用效果:一是使绳子对手指有拉的作用效果;二是使铅笔对手掌掌心有压的作用效果。在这个情景里,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对力的作用效果有了切身的体会,进而对力的分解要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1、 要渗透“等效替代”的思考方法。力的分解是当几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时,可以用几个力来代替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等效替代的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本节课的内容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这种思考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必刷100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量子精密测量在地质勘探中的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题库及一套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打印大全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全优】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考试高能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含答案详解【研优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试题(得分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县面向全国招聘名校长、名优教师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急诊科建设与设备配置标准
- 小学武术社团教学计划
- 急性胃肠炎诊疗规范
-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完整版内容
- 《解密分层教学》读书心得体会(读书心得体会30篇)
-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课件
- 化学检验员职业生涯规划书
- 妇产科课件-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疗路径(2022版)解读
- 厂房建设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药棒穴位按摩》课件
- 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理论练习试题附答案(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