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光学部分试题精编_第1页
高三物理光学部分试题精编_第2页
高三物理光学部分试题精编_第3页
高三物理光学部分试题精编_第4页
高三物理光学部分试题精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物理最新试题精编板块四 光学部分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1下列关于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一种横波B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白光经光密三棱镜折射发生色散时,红光的偏折角最大D当日光灯启动时,旁边的收音机会发出“咯咯”声,这是由于电磁波的干扰造成的答案: AD 2关于近代物理学的结论中,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B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光的干涉现象中,干涉亮条纹部分是光子到达几率多的地方D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但辐射光子的能量却是连

2、续的答案:C 3以下关于光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是应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无影灯主要是应用了光的衍射B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色散现象C自然光是光振动沿各个方向均匀分布的光,偏振光是光振动沿着特定方向的光D现在我们知道,光就是一份一份的能量答案:BC4在没有月光的夜间,一个池面较大的水池底部中央有一盏灯(可看做光源),小鱼在水中游动,小鸟在水面上方飞翔,设水中无杂质且水面平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鱼向上方水面看去,看到水面到处都是亮的,但中部较暗B小鱼向上方水面看去,看到的是一个亮点,它的位置与鱼的位置无关C小鸟向下方水面看去,看到水面中部有一个圆形区域是亮的,

3、周围是暗的D小鸟向下方水面看去,看到的是一个亮点,它的位置与鸟的位置有关答案:BD5如图所示,激光液面控制仪的原理是:固定的一束激光AO以入射角i照射到水平面上,反射光OB射到水平放置的光屏上,屏上用光电管将光讯号转换为电讯号,电讯号输入控制系统来控制液面的高度,若发现光点在屏上向右移动了s距离,即射到点,则液面的高度变化是( )A.液面降低 B.液面升高C.液面降低 D.液面升高答案:D6如图所示为光由玻璃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直线AB与CD垂直,其中一条是法线入射光线与CD的夹角为,折射光线与CD的夹角为,>(900),则该玻璃的折射率n等于( )A. B. C. D. 答案:D7一束

4、单色光由空气射入截面为半圆形的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出,入射光线的延长线沿半径指向圆心,则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有可能用来表示上述光现象的是( )答案:CD8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块横截面呈扇形的玻璃砖,折射率为.现有一细光束垂直射到AO面上,经玻璃砖反射、折射后,经OB面平行返回,AOB为1350,圆的半径为r,则入射点P距圆心O的距离为( )A. B. C. rsin 7. 50 D. rsin 150答案:C9如图所示,用三块完全相同的平板玻璃组成一等边三角形,一束单色光由AB面入射,由AC面射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射出光线方向与入射光线平行B射出光线向顶角偏折C射出光线会发生色

5、散D射出光线向底边偏折答案:AC10如图所示,全反射玻璃三棱镜的折射率n=,一束光线垂直于ac边从点O射入棱镜,现在让入射光线绕O点旋转改变入射方向,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若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顺时针旋转,则折射光线将从ab边射出且向右移动B若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顺时针旋转,则折射光线将会从ab、bc两边射出C若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逆时针旋转,则折射光线将从ab边射出且向左移动D若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逆时针旋转,则折射光线将从bc边射出且向下偏转移动答案:BD11.2008年奥运会上,光纤通信网将覆盖所有的奥运场馆,为各项比赛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服务,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将大量信息高速传输若采用

6、的光导纤维是由内芯和包层两层介质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芯和包层折射率相同,折射率都大B内芯和包层折射率相同,折射率都小C内芯和包层折射率不同,包层折射率较大D内芯和包层折射率不同,包层折射率较小答案:D12如图所示,MN是暗室墙上的一把直尺,一束宽度为a的平行白光垂直射向MN,现将一横截面积是直角三角形(顶角A为300)的玻璃三棱镜放在图中虚线位置,且使其截面的直角边AB与MN平行,则放上三棱镜后,射到直尺上的光将( )A.被照亮部分下移B.被照亮部分的宽度不变C.上边缘呈紫色,下边缘呈红色D.上边缘呈红色,下边缘呈紫色答案:AD13某种色光,在真空中的频率为,波长为,光速为c,射入

7、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时,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c,频率为,波长为B.速度是c/n,频率为n,波长为/nC.速度是c/n,频率为,波长为/nD.速度是c/n,频率为,波长为答案:C14如图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i从空气射入长方体形玻璃砖的同一点,并且都直接从下表面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上表面射入时紫光的折射角比红光的折射角小B从下表面射出时紫光的折射角比红光的折射角大C紫光和红光将从下表面的同一点射出D从下表面射出后紫光和红光一定平行答案:AD15. a、b两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光路如图所示,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光的全反射临界

8、角小于b光的全反射临界角B用同一干涉装置可看到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宽C在该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D如果b光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a光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答案:BC16如图所示,在折射率大于玻璃折射率的透明液体中,水平放置着一个长方体玻璃砖在竖直平面内有两束光线,相互平行且相距为d,斜射到长方体的上表面上,折射后直接射到下表面,然后射出已知图中a为红光、b为紫光,则( )A两出射光线仍平行,距离大于dB两出射光线仍平行,距离等于dC两出射光线仍平行,距离小于dD两出射光线将不再平行答案:A17如图所示,MN是位于水平平面内的光屏,放在水平面上的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平面

9、部分ab 与屏平行,由光源S发出的一束白光从半圆沿半径射入玻璃砖,通过圆心O再射到屏上,在竖直平面内以O点为圆心沿逆时针方向缓缓转动玻璃砖,在光屏上出现了彩色光带,当玻璃砖转动角度大于某一值,屏上彩色光带中的某种颜色的色光首先消失,有关彩色光的排列顺序和最先消失的色光是( )A左红右紫,红光 B左红右紫,紫光C左紫右红,红光 D左紫右红,紫光答案:B18如图所示,一个棱镜的横截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一细束红光从AC面上的P点沿平行于AB的方向射入棱镜,从BC面上的Q点平行于AB射出,且PQ/AB(图中未画出光在棱镜里的光路)如果将一细束紫光也从P点沿同样的方向射入棱镜,则从BC面上射出的光线

10、将( )A仍从Q点射出,射出光线仍平行于ABB仍从Q点射出,但射出光线不再平行于ABC从Q点上方的某一点处射出,射出光线仍平行于ABD从Q点下方的某一点处射出,射出光线仍平行于AB答案:C19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b、c三种单色光,并同时做如下实验: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双缝间距和缝屏间距不变);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照射锌板;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垂直投射到一条直光纤的端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单色光b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单色光a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B单色光c的波动性最显著C单色光a穿过光纤的时间最长D单色光c形成

11、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小答案:D20如图所示,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B是关于轴等距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射出后相交于下方的P点,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在玻璃中,A光比B光的速度小B.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小C.空气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长D.A光的光子能量比B光的光子能量大答案:AD21甲、乙两种单色光分别垂直进入一块厚玻璃砖,已知它们通过玻璃中的时间,那么,甲、乙两种单色光光子的能量关系是( )A. B. C. D不能确定答案:A22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K为一金属板,A为金属电极,都密封在真空的玻璃管中,W为由石英片封盖的窗口,单色光可通过石

12、英片射到金属板K上,E为输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流,其负极与电极A相连,A是电流表,实验发现,当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照射K时,K会发出电子(光电效应),这时,即使A、K之间的电压等于零,回路中也有电流当A的电势低于K时,而且当A比K的电势低到某一值Uc时,电流消失,Uc称为截止电压,当改变照射光的频率,截止电压Uc也将随之改变,其关系如图乙所示,如果某次实验我们测出了画出这条图线所需的一系列数据,又知道了电子电量,则( )A.可得该金属的极限频率 B.可求得该金属的逸出功C.可求得普朗克常量 D.可求得电子的质量答案:ABC23一细光束中包含有红和蓝两种单色光,由真空中以不等于00的入射角照射到透明

13、的平板玻璃上,透过玻璃板后,又射出到真空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进入玻璃板的光线从玻璃板的表面射出时(即光线经过下表面时),红光和蓝光的入射角不同,折射角也不同B.红光在玻璃中的波长与在真空的波长相比大于蓝光在玻璃中的波长与在真空中的波长之比C.无论蓝光或红光由真空射入玻璃后,其速度都变小,所以光子的能量都变小D.红光在玻璃板中所经历的路程比蓝光的短答案:B24如图所示是伦琴射线管的装置示意图,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1可用低压交流电源,也可用直流电源(蓄电池)B.E2是高压直流电源,且E2的右端为电源的正极C.射线a、b均是电子流D.射线a是电子流、射线b是X射

14、线答案:ABD25如图所示,N为钨板,M为金属网,它们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各电池的电动势E和极性已在图中标出,钨的逸出功为4. 5 e V,现分别用能量不同的光子照射钨板(各光子的能量也已在图上标出),那么下列图中电子不能到达金属网的是( )答案:AD26.如图所示,已知用光子能量为2.82eV的紫光照射光电管中的金属涂层时,毫安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若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头P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毫安表的读数恰好减小到零,电压表读数为1V,则该金属涂层的逸出功约为( )A. 2. 9×10-19J B. 4.5×10-19JC. 2. 9×10-26J D.

15、4. 5×10-26 J答案:A27. A、B两束不同频率的光波均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如果产生光电流的最大值分别为IA和IB,且IA <IB,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照射光的波长B照射光的光子能量C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板的光子数D照射光的频率答案:C28.频率为的光照到某金属材料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改用频率为2的光照射同一金属材料,则所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为普朗克常量)( )A. 2Ekm B. Ekm+h C. Ekmh D. Ekm2h答案:B29由于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使太阳光覆盖地球面积与没有大气层时不同,则有大气层时太阳光覆盖面积是较大还

16、是较小?地球某处清晨接收到的第一缕阳光是何种颜色?(设大气层为均匀介质)( )A较小,紫色 B.较小,红色C较大,红色 D.较大,白色答案:C30.2003年全世界物理学家评选出“十大最美物理实验”,排名第一的为1961年物理学家利用“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进行电子干涉的实验从辐射源射出的电子束经两个靠近的狭缝后在显微镜的荧光屏上出现干涉条纹,该实验说明( )A.光具有波动性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C.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D.微观粒子也是一种电磁波答案:C31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路边施工处总挂着红色的电灯,这除了红色光容易引起人的视觉注意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一原因是红色光

17、( )A比其他色光更容易发生衍射B比其他色光的光子能量大C比其他色光更容易发生干涉D比其他色光更容易发生光电效应答案:A32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分别照射到玻璃三棱镜AC面上,穿过三棱镜后互相平行,则( )A. a光的频率高B. b光的波长大C. a光穿过三棱镜的时间短D. b光穿过三棱镜的时间短33如图所示,让太阳光通过M上的小孔S后照射到M右方的一偏振片P上,P的右侧再放一光屏Q,现使P绕着平行于光传播方向的轴匀速转动一周,则关于光屏Q上光的亮度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当偏振片转到某一适当位置时光屏被照亮,其他位置时光屏上无亮光B光屏上亮、暗交替变化C光屏上亮度不变D

18、光屏上只有一条亮线随偏振片转动而转动答案:C34夜晚,汽车前灯发出的强光将迎面驶来的汽车司机照射得睁不开眼,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若考虑将汽车前灯玻璃改用偏振玻璃,使射出的灯光变为偏振光;同时汽车前窗玻璃也采用偏振玻璃,其透偏方向正好与灯光的振动方向垂直,但还要能看清自己车灯发出的光所照亮的物体,假设所有的汽车前窗和前灯玻璃均按同一要求设置,下面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A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水平的B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C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斜向右上450,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斜向左上450D前窗玻璃和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都是斜向右上450答案

19、:D35如图所示是用光学的方法来检查一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装置,其中A为标准平板,B为被检查其表面光滑程度的物体,C为单色入射光,如果要说明能检查平面光滑程度的道理,则需要用到下列哪些光学概念?( )A反射和干涉 B全反射和干涉C反射和衍射 D.全反射和衍射答案:A36酷热的夏天,在平坦的柏油公路上你会看到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地面显得格外的明亮,仿佛是一片水面,似乎还能看到远处车、人的倒影但当你靠近“水面”时,它也随你的靠近而后退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同海市属楼的光学现象具有相同的原理,是由于光的全反射作用造成的B.“水面”不存在,是由于酷热难耐,人产生的幻觉C太阳辐射到地面,使地表温度升高

20、,折射率大,发生全反射D太阳辐射到地面,使地表温度升高,折射率小,发生全反射答案:AD37如图所示,a和b都是厚度均匀的平玻璃板,它们之间的夹角为r,一细光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以入射角从O点射入a板,且射出b板后的两束单色光通过空气射在地面上M、N两点,由此可知( )A若射到M、N两点的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发生干涉现象,则射到M点的光形成干涉条纹的间距小,这束光为蓝光,光子的能量大B若射到M、N两点的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发生干涉现象,则射到M点的光形成干涉条纹的间距大,这束光为红光,光子的能量小C射到N点的光为蓝光,光子的能量小,较容易发生衍射现象D射到N点的光为红光,光子的能量大,较难发生衍射现

21、象答案:A38在一次观察光的衍射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清晰的亮暗相间的图样,那么障碍物可能是( )A很小的不透明圆板B很大的中间有大圆孔的不透明档板C很大的不透明圆板D很大的中间有小圆孔的不透明挡板答案:D39如图所示,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 (a)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图(b)所示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1)任意一条明条纹或者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2)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现若在图(a)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垂直入射到新

22、的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观察到的干涉条纹( )A变疏 B变密 C不变 D消失答案:A40用a、b两束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其中图甲是a光照射时形成的,图乙是b光照射时形成的则关于a、b两束单色光,下述正确的是( )Aa光光子的能量较大B在水中a光传播的速度较大C若用a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打出光电子,则用b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打不出光电子D若a光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答案:B41单色光源发出的光经一狭缝照射到光屏上,则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图象是( )答案:A4

23、2.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大到行星、恒星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为=h/p, p为物体运动的动量,h是普朗克常量同样光也具有粒子性,光子的动量为p=h/根据上述观点可以证明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如果完全吸收一个光子,会发生下列情况:设光子频率为,则E=h, p=h/=h/c,被电子吸收后有h=mev2/2,h/c=mev由以上两式可解得:v=2c,电子的速度为两倍光速,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关于上述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在微观世界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上述论证错误,所以电子可能完全吸收一个光子B因为在微观世界能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上述论证错

24、误,所以电子可能完全吸收一个光子C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遍适用规律,所以唯一结论是电子不可能完全吸收一个光子D若光子与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发生作用,则光子被电子散射后频率不变答案:C43抽制高强度纤维细丝时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所示,观察激光束经过细丝时在光屏上所产生的条纹即可判断细丝粗细的变化( )A这主要是光的干涉现象B这主要是光的衍射现象C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粗D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细答案:BD44. 1961年德国学者约恩孙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他用电子束的一系列衍射和干涉实验其中他做的双缝干涉实验,与托马斯·杨用可见光做的双缝干涉实验

25、所得的图样基本相同,这是对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的又一次实验验证根据德布罗意理论,电子也具有波泣二象性,其德布罗意波长=h/p,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p为电子的动量约恩孙实验时用50 kV电压加速电子束,然后垂直射到间距为毫米级的双缝上,在与双缝距离约为35 cm的衍射屏上得到了干涉条纹,但条纹间距很小下面所说的4组方法中,哪些方法一定能使条纹间距变大?( )A降低加速电子的电压,同时加大双缝间的距离B降低加速电子的电压,同时减小双缝间的距离C加大双缝间的距离,同时使衍射屏靠近双缝D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同时使衍射屏靠近双缝答案:BD45在研究材料A的热膨胀特性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干涉实验法,A的上表

26、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的上方放一个透明的平行板B,B与A上表面平行,在它们间形成一个厚度均匀的空气膜,现在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同时对A缓慢加热,在B上方观察到B板的亮度发生周期性地变化,当温度为t1时最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弱至最暗;当温度升到t2时,亮度再一次回到最亮,则( )A出现最亮时,B上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B.出现最亮时,B下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相抵消C.温度从t1升至t2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D.温度从t1升至t2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答案:D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操作步骤如下:(1)先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代表两种介质的

27、界面,过上的O点画出界面的法线,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2)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对齐(3)在线段AO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挡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P4挡住P1、P2、P3,记下P3、P4的位置(4)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连接P1、P2作为入射光线,连接P3、P4作为折射光线,测量出人射角i与折射角r,填入表格中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严重的缺漏,应作的补充是 答案:步骤(2)中应在白纸上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bb';步骤(4)中应通过P3、P4的连线与b

28、b'的交点,作出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2如图所示,由某种透光物质制成等腰直角三棱镜,腰长=16 cm,为了测定这种物质的折射率,使两腰分别与Ox、Oy重合,当从OB边的C点观察A棱时,发现A棱的视位置在D处若C点坐标为(0,12),D点坐标为(9,0),则该透光物质的折射率为 。答案: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定棱镜的折射率,其中ABC表示待测直角棱镜的横截面,棱镜的两个锐角和都是已知的,紧贴直角边AC的是一块平面镜,将一束光SO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适当调整光线SO的人射方向,使从AB面出射的光线与人射光线SO恰好重合,在这种情况下,仅需要测出一个物理量 就可以算出该棱镜的折射率,则计算折

29、射率的表达式为n 。答案:SOB或人射角i 或 4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直立在装满某种透明液体的宽口瓶中(液体未漏出),从刻度尺上A、B两点射出的光线AC和BC在C点被折射和反射后都沿直线CD传播,已知刻度尺上相邻两根长刻度线间的距离为1 cm,刻度尺右边缘与宽口瓶右内壁间的距离d=2.5 cm,由此可知,瓶内液体的折射率n= (可保留根号)答案:5某同学用圆柱形玻璃砖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圆柱形玻璃砖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一侧相继又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

30、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圆柱形玻璃砖的边界如图所示(1)在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2)为了测量出玻璃砖折射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要求在图上标出)(3)写出计算折射率的公式n= 。答案:(1)光路如图所示 (2)i和r (3) 6为验证小灯泡(点光源)光能的球面散射规律并测定其发光效率,有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个“6 V 8.0 W”的小灯泡接入电路,使之正常发光,在灯泡灯丝的同一水平面、正对光线方向放一个光强探头,以测定与光源间距为d时相应的光强值I,其测得以下9组数据(下表);并用一数字图象处理器将表内数据分别在Id, Id-1和Id-2坐标平面

31、内标得如下数据点,如图所示。(1)根据图中三个数据点图,可看出I与哪个量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可将I与d之间的数学关系式表达为 ,其中的常量为 。(2)在与光源等距的各点,认为光源向各方向发出的光强大小几乎相等,依点光源光能向周围空间3600球面均匀散射的物理模型,写出光源的发光功率P0,光强值I及相应的与光源距离d之间的关系式 。(3)根据以上条件,算出小电珠的电光转换效率 。答案:(1) k/d2 0. 035 W (2) P0=4d2I (3)5.5% 7用游标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中,用日光灯作为被观察的对象,以下的做法和观察结果有A卡尺的两个测脚间距很小,大约是0. 5 mm或更小B

32、卡尺的两个测脚形成的狭缝要与灯管平行C狭缝离日光灯近一些效果较好D眼睛要紧靠狭缝,通过狭缝观察日光灯E观察到的是在灯管上下边缘形成黑白相间的条纹F观察到的是在灯管上下边缘形成的彩色条纹以上所述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用序号字母表示)答案:ABDF8如图所示是测定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子荷质比的简要实验原理图两块平行板M、N相距为d,其中N为金属板,受紫外线照射后将发射出沿不同方向运动的光电子形成电流,从而引起电流表指针偏转若调节R逐渐增大极板间电压,可以发现电流逐渐减小,当电压表示数为U时,电流恰好为零切断开关S,在板M、N间加上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逐渐增大磁感应强度,也能使电流为零当磁感应强度为

33、B时,电流恰为零则光电子的荷质比为 。答案:ABDF9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激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激光器发出一束直径很小的红色激光进入一个一端装有双缝、另一端装有感光片的遮光筒,感光片的位置上出现一排等距的亮线(1)这个现象说明激光具有 性(2)某同学在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A条纹中心时如图甲所示,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B条纹中心线时如图乙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如图丁所示已知双缝间距为0. 5 mm,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1 m,则图丙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mm图丁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mm.实验时测量多条干涉条纹宽度的目的是 ,

34、所测光波的波长为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如果实验时将红激光换成蓝激光,屏上相邻两条纹的距离将 。答案:(1)相干 (2)11.4 16. 7 减小测量的偶然误差(或提高实验的精确度)6.6×10-7m (3)变小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宇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如图甲所示,折射率为n的玻璃柱长为L,紧贴玻璃柱的A端有一点光源,点光源发出一光脉冲信号如图乙所示,光脉冲持续时间为T.试求在玻璃柱的B端能接受到光信号的时间答案:2红宝石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是不连续的一道道的闪光,每道闪光称为一个脉冲现有一红宝石激光器,发射功率

35、为P=1.0×106 W,所发射的光脉冲持续时间t=1.0×10-11s,波长为693. 4 nm (1 nm=10-9 m),求:(1)每个光脉冲的长度(2)每个光脉冲含有的光子数(h=6. 63 ×10-34J·s)解:(1)由L = c,得L=3×108×1.0×10-113×10-3m. (2)激光器的发射功率为P,每个脉冲的能量E=P,又,则P,即3.5×1013(个)3如图所示,直角玻璃三棱镜置于空气中,已知A=600, C= 900;一束极细的光于 AC边的中点垂直AC面入射,=2a,棱镜的

36、折射率为n,求:(1)光在棱镜内经一次全反射后第一次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2)光从进入棱镜到第一次射入空气时所经历的时间(设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解:(1)如图所示,因为光线在D点发生全反射,由反射定律和几何知识得4=300,则第一次射入空气的折射角5=450.(2)设光线由O点到E点所需的时间t,则,由数学知识得,由以上各式可得。4如图所示,宽度为a的平行光束从空气中斜射到一平板玻璃的上表面,入射角为450,该光束的光由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和组成,玻璃对两种单色光和的折射率分别为n1=1. 5,n2=。(1)求两种光射入玻璃时的折射角、 .(2)为使光从玻璃下表面出射时,两种光各自的光束不重叠

37、,玻璃板的厚度d至少应为多少?(结果可用根式表示)解:(1) (2) .5如图所示是一种折射率n=1. 5的棱镜,用于某种光学仪器中,现有一束光线沿MN的方向射到棱镜的AB界面上,入射角的大小i=arcsin 0. 75求:(1)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2)此束光线射出棱镜后的方向(不考虑返回到AB面上的光线)解:(1)如图所示,设光线进入棱镜后的折射角为r,由得,r=300;。(2)光线射到BC界面的入射角为i1900一(1800一600一750)=450,光线沿DE方向射出棱镜时不改变方向,故此束光线射出棱镜后方向与AC界面垂直6如图所示,AOB是1/4圆柱玻璃砖的截面图,玻璃的折射率为今

38、有一束平行光线以450的入射角入射到玻璃砖的AO面,这些光线只有一部分能从面射出,并假设凡是射到OB面上的光线全部被吸收,也不考虑OA面的反射作用试求圆柱AB面上能射出光线的面积占AB表面积的几分之几?解:正确的画出光路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图所示,假设光线从P点入射到C点恰好发生全反射由得,r= 300. PCO为临界角,则PCO =arcsin=450 则POC1800一450一600=750,COB= 150,可以判断出PC以下的光线才能从圆柱面射出,即圆柱面上BC部分有光线射出,即圆柱面AB上有的表面积能透射出光线来7如图所示,透明介质球的半径为R,光线DC平行直径AB射到介质球的C点

39、,DC与AB的距离H=0.8R。(1)试证明:DC光线进入介质球后,第一次到达介质球的界面时,在界面上不会发生全反射(要求说明理由)(2)若DC光进入介质球后,第二次到达介质球的界而时,从球内折射出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求介质的折射率解:(1)如图甲所示,DC光线进人介质球内,发生折射,有,折射角r一定小于介质的临界角,光线CE到达球面的入射角OEC = r,小于临界角,因此一定不会发生全反射(2)光线第二次到达介质与空气的界面,人射角i'= r,由折射定律可得折射角r'= i若折射出的光线PQ与入射光线DC平行,则POA=COA= i, DC光线进入介质球的光路如图乙所示折射

40、角r= i/2,则折射率8已知玻璃对某种单色光的折射率n=,现使一束该单色光沿如图所示方向射到三棱镜的AB面上,最后从棱镜射出假设光在行进过程中有折射光线存在时不考虑反射问题,则(1)在原图中画出该光束在棱镜中的光路图(2)求光射出棱镜时的折射角(结果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已知一组可能使用的三角函数近似值sin 100=0. 17,sin 200=0. 34, sin 400=0. 64, sin 500=0. 77)解:(1)如图所示(2)由折射定律得 故=300,=400.即该束光在玻璃中折射光线与三棱镜BC边平行,故它在玻璃中的折射光线一定射到AC面,而射到AC面的入射角小于全反射的临界角,

41、故在AC面射出如图所示则sin=nsin 400=0. 64(或0.905),故=arcsin 0. 905.9如图所示,游泳池宽度L=15 m,水面离岸边的高度为0.5 m,在左岸边一标杆上装有一A灯,A灯距地面高0.5 m,在右岸边站立着一个人,E点为人眼的位置,人眼距地面离1. 5 m,若此人发现A灯经水反射所成的像与左岸水面下某处的B灯经折射后所成的像重合,已知水的折射率为1.3,则B灯在水面下多深处?(B灯在图中未画出)解:如图所示,设水面为CF,A到水面点C的距离为L1,B灯与水面点C之间的距离为L2,人眼到水面上点F之间的距离为L3,点C、D之间的距离为L4,由A灯光的反射得得L

42、4=5 m.对B灯光的折射过程,有,解得:L2=4.35m即灯在水面下4. 35 m深处10某种液体的折射率为,在其液面下有一可绕水平轴O匀速转动的平面镜OA,OA的初始位置与液面平行,如图所示在液面与平面镜间充满自左向右的平行光线,若在平面镜逆时针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光线射入空气中的时间为2 s,试问:(1)平面镜由初始位置转过多大角度时,光线开始进入空气?(2)平面镜旋转的角速度是多大?解:(1)设临界角为C, 则,故C= 450.由此可知当平面镜转过 =22.50时光线开始进入空气(2)当平面镜转过67. 50时,光线又发生全反射,不能进入空气,所以平面镜转过22. 5067. 50间光线

43、进鹅空气平面镜转动的角速度 rad/s.11如图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满折射率n=2的某种透明液体,容器底部安装一块平面镜,容器直径L=2H,在圆心正上方高度h处有一点光源S,要使人从液体表面上任意位置处能够观察到点光源S发出的光,h应该满足什么条件?解:点光源S通过平面镜所成像为S',如图所示,要使人从液体表面上任意位置处能够观察到点光源S发出的光,即相当于像S'发出的光,则入射角i, 为全反射临界角,有,tan i=(L/2)/(H+h) tan,L=2H,得到h(1)H,正确结果是H>h(1)H.12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两平行金属板A、B足够大,板间电压恒为U,有一波长为又的细激光束照射到B板中央,使B板发生光电效应,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金属板B的逸出功为W,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e,求:(1)从B板运动到A板所需时间最短的光电子,到达A板时的动能;(2)光电子从B板运动到A板时所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