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备 注 桃花源记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的读音,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2.疏通12节文意,并掌握内容【教学重点】1.准确把握句子的停顿,熟读课文2.疏通12节文意,并掌握内容【教学难点】1.部分词语的古今义【课前准备】1.生字词(给加点字注音)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 )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妻子邑人( )与外人间隔( )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及郡下( ) 诣太守( )2.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不足为外人道也3.熟读课文,掌握12节的文意。【课堂助学】一.导入新课二.朗读课文-读顺文句(检查预习1、2)1.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在句读划分上有疑的地方,提出来师生讨论。2.个别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听评。(读音、句读、语速、语调、语气)3.分组读,其余组同学关上书听读。4.全班齐读。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读文章12节,疏通文意1.对照注释,自译课文,质疑2.交流讨论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夹岸数百步 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 仿佛若有光 才通人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其中往来种作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3.通译12节重点翻译下列句子:(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阡陌交通,鸡
3、犬相闻。(4)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4分析1-2节内容(1)第一段中描写桃花林的景色的句子是哪些?写这一景色有何作用?“忽逢桃花林。落英缤纷”作用:吸引读者,使人益发对迷人的桃林心驰神往,也衬托了下文所写的桃花源。备 注(2)从文章的第2节看,渔人发现了一个怎样的桃花源?请作具体分析。“土地平旷。桑竹之属”-优美的自然环境“阡陌交通。怡然自乐”-平和、幸福的生活环境【当堂巩固】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翻译划线句子。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 )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 )之。复前行,欲穷( )其林。林尽水源,便
4、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 )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 )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文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是_,写渔人发现桃花源过程的句子是_,描写桃花源的自然景色的句子是_,写桃源人生活画面的句子是_【课后作业】1.复习文章的12节文意和课文内容2.预习35节,疏通文意桃花源记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疏通35节文意,并掌握内容2.掌握部分词语的古今义3.感受世外桃源的美好社会生活4.理解及辩证地看待作者所寄托的社会理想【教学重点
5、】1.疏通课文35节的文意,并掌握内容【教学难点】1.部分词语的古今义【课前准备】1.熟读35节2.掌握35节书下的注释【课堂助学】一、复习,导入新课二、疏通课文35节文意1.朗读35节2.疏通35节的文意备 注(1)对照书下注释,自译课文,质疑(2)交流、讨论解释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 遂与外人间隔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诣太守 说如此 寻向所志 欣然规往 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翻译下列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6、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3)通译35节3.分析3-5节内容(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人情世风?文中还有哪一句也能表现这一点?淳朴、热情、好客的人情世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2)桃花源中人为何会来到这一地方?(可用原文回答)桃源中人向渔人了解了外面的世界,“皆叹惋”,你认为他们可能在“叹惋”什么?“皆叹惋”又写出了桃源人怎样的思想?“自云先世。遂与外人间隔”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表现了
7、桃源人对战乱的厌恶,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理想的追求。(3). 渔人最终要离开桃源时,桃源人不仅未跟渔人一起出桃花源,而且还说“不足为外人道也”,桃源人为何要这样?表现了桃源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为下文渔人出而复寻“不复得路”一事,设下伏笔。(4).文章第四节写渔人出桃源后,“处处志之”,你觉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又如何看待渔人将此事告知太守,及再寻桃源这样的行为的? 渔人是想“再入桃源”学生可能回答说渔人言而无信,但渔人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一心想了解这个美丽的世界,说明了他的向往,也是一般老百姓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5).渔人再寻桃源不得与刘子
8、骥寻桃源未果,你觉得作者作这样的设计,其目的是什么?照应文章开头,使桃花源进一步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同时也含蓄地表现了作者也认为这一理想的实现是断然不能的,多少反映了作者心中希望的破灭。(6).阅读完本文,你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社会思想和思想情感?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厌弃,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备 注四、齐读课文,小结全文(1)由内容的概括,你发现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的?线索: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可以细分为:发现桃林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2)你觉得本文写作上有怎样的特点?(1)真假结合,虚实相生(2)故事情节曲折回环,引人入胜(3)理想与现实地强
9、烈对照【当堂巩固】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翻译划线句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 )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邑人( )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云:“不足为( )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 )向( )路,处处志( )之。及郡下,诣( )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南
10、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 )往。未果( ),寻( )病终。后遂无问津( )者。 【课后作业】1.复习35节文意及内容2.背诵课文桃花源记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拓展延伸,比较阅读2.课堂测试【教学过程】一比较阅读练习二课堂测试桃花源记课堂测试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屋舍俨然_阡陌交通_黄发垂髫_便要还家_妻子邑人_备 注间隔_此中人语云_不足为外人道也_及郡下_诣太守_ 二、解释加点字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夹岸数百步 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 仿佛若有光 才通人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往来种作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
11、境 遂与外人间隔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延至其家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诣太守 说如此 寻向所志 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三、一词多义 忘路之远近 欲穷其林 之 渔人甚异之 其 其中往来种作具答之 既出,得其船 闻之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仿佛若有光 不足为外人道也 若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道 益慕圣贤之道 若好逸而恶劳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捕鱼为业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问所从来 处处志之 所 为具言所闻 志 寻向所志 寻向所志 问今是何世 寻 寻病终 是 是马也四、解释词语的古今义豁然开朗:古义:_ 今义:_交 通:古义
12、:_ 今义:_妻 子:古义:_ 今义:_绝 境:古义:_ 今义:_无 论:古义:_ 今义:_五、翻译下列句子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_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_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_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_8.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_六、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或简答备 注1.描写桃花源优美的自然景色的句子是_,描写桃源人安宁、幸福生活画面的句子是_,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_,表明桃源
13、人来此绝境原因的句子是_。2.作者借这个虚无缥缈的“世外桃源”是要表达自己_的思想或社会理想。七、比较阅读一、(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
14、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注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渔人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颖脱不羁 (束缚,约束 )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停止 )2.翻译下列句子。(4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文: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3.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答: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4.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答: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1分)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意对即可)(2分)译文:陶潜,字元亮,年轻时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凭任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农科(山东)玫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中国造园美学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州学院《财务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经贸外语职业学院《金融建模与量化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科学实验教学设计及创意科学教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民用航空职业学院《高层建筑施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育教学知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人机交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与商业创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5月最后一卷数学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数学题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教研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保密基本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MOOC 大学英语听说译-河南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水电工程岩爆风险评估技术规范》(NB-T 10143-2019)
- 【护理讲课】肺炎病人的护理PPT
- 汽车修理厂维修结算清单
- 房地产项目市场调研问卷模板模板(6)
- 幼儿园环境评价量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