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重型颅脑损伤后胰岛素泵的应用_第1页
糖尿病患者重型颅脑损伤后胰岛素泵的应用_第2页
糖尿病患者重型颅脑损伤后胰岛素泵的应用_第3页
糖尿病患者重型颅脑损伤后胰岛素泵的应用_第4页
糖尿病患者重型颅脑损伤后胰岛素泵的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尿病患者重型颅脑损伤后胰岛素泵的应用钟涛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消化内分泌科(75600)摘要 目的:探求有效快速控制糖尿病患者重型颅脑后血糖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两年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对其疗效比较分析。结果:42例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后血糖均下降 ,其中23例在12小时血糖已控制,15例在24小时得到控制,4例在48小时得以控制,而且未出现反复,疗效平稳持续。结论:应用胰岛素泵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糖尿病患者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 糖尿病 重型颅脑损伤 血糖 胰岛素泵我院应用美敦力MiniMed胰岛素泵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糖尿病患者4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

2、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4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31岁72岁,平均54.2岁,有糖尿病病史1.524年,规范控制血糖的13例,不规律控制血糖者18例,间断或偶尔用药者11例。均有颅脑外伤史,伤后到入院时间2小时23小时,入院时急诊血糖均大于11.1mmol/L。其中特重型(GCS计分小于5分)颅脑损伤19例,手术治疗23例,有34例未用含糖液体,28例未用糖皮质激素。1.2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在经直系亲属确认糖尿病病史后,立刻汇报记录,快速血糖仪测指尖血糖并抽血急诊查血糖以备对照,并参照医嘱制定长期的护理计划,对血糖进行有序规律的监测并列专项记录。

3、对于胰岛素泵进行准确操作,并依照医嘱精确的调整。2结果:本组42例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泵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分别测快速血糖并在24小时抽血测血糖,并且连续在前3个24小时追踪监测,结果见下表:应用胰岛素泵前血糖胰岛素泵治疗后血糖控制(血糖<11.1mmol/l)时间及例数快速血糖:12.319.6mmol/L急诊静脉血糖:11.819.4mmol/L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716233842423讨论:早在1894年Bernade就描述了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的现象。血糖在颅脑损伤后瞬间升高,24小时内达到高峰,持续一定时间后降至正常水平【1】。张赛等研究发现入

4、院时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程度约为GCS对预后影响程度80%左右【2】。颅脑损伤后高血糖症能明显加重脑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增加脑缺血梗死灶的范围。高血糖会加重脑缺血后血脑屏障的损害。诸多临床研究发现颅脑损伤后24小时内血糖峰值与颅脑损伤的伤情和预后密切相关,伤情越重,血糖越高,预后越差。因此早期适量正确应用胰岛素对于促进合成代谢,抵抗分解代谢,降低血糖水平是十分有意义的。 糖尿病的治疗目前提倡的是国际糖尿病联盟推荐的综合疗法包括饮食、运动、药物、自我检测、健康教育5个 方面【3】。然而由于环境差异,在我国现阶段糖尿病患者仅少部分得到此正确的综合治疗。本组患者只有13例能规范控制血糖,由此可见大多糖

5、尿病患者血糖处在失控状态,再加上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的急剧升高的血糖,使此类患者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早期有效的控制血糖显得更加迫切。而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达到要求。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胰岛素泵研究【4】,经过不断的探索,使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已成为糖尿病治疗中的成熟技术 。临床研究亦证实胰岛素泵控制血糖的良好率和控制尚可率均优于传统治疗,而且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亦低于传统治疗【5】。胰岛素泵之所以能满足临床要求,是因其有如下特征:胰岛素泵能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模式,24小时不间断地向患者体内输入基础胰岛素量,进食前再按需要输入餐前大剂量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与传统口服药及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相比,具

6、有血糖控制平稳,低血糖发生率低,疗效可靠等优点。本组应用不仅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高峰期使绝大多数患者血糖得以控制,而且监测中其疗效稳定。同时在使用中发现胰岛素泵操作易于掌握,而且患者家属亦乐于接受,在临床使用尤其对于重型颅脑损伤这类特殊的患者,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江基尧,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409【2】 张赛,杨树源,王明璐 等.严重脑外伤急性期血糖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中华创伤杂志,1994,10(1):255【3】 洪天配,杨金奎.200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第19届世界糖尿病大会专题报道.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15(1):62-64【4】 Zinman B.Insulin pump therapy and rapid acting insulin:what have we learned?Int J Clin Pr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