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台过渡段填筑技术交底_第1页
桥台过渡段填筑技术交底_第2页
桥台过渡段填筑技术交底_第3页
桥台过渡段填筑技术交底_第4页
桥台过渡段填筑技术交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建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工程HNCJS-NO.2标段施工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 交底编号:交底项目:跨郑焦晋特大桥0#桥台过渡段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填筑接受单位: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复核人: 接受人: 交底日期: 接受日期: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工程项目二分部施 工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编号:工程名称交底单位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工程项目二分部交底项目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交底日期1、在过渡段施工前,确认台背渗水墙已施工完成,渗水墙采用C20无砂混凝土块砌筑。2、基坑采用级配碎石回填,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震动压路机碾压密实,使动态变形模量E

2、vd30Mpa。3、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填筑前由测量队进行放样,放出线路的中桩,再根据边线位置标高计算出线路宽度,然后放样出边桩,现场技术人员根据填筑区长度、宽度、厚度计算出级配碎石填筑方量。4、桥台过渡段采用沿线路纵向倒梯形过渡段形式,详见下图:5、在结构物上弹出线路中线及分层的标高线,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压实标准项 目地基系数K3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MPa)压实系数K压实标准150500.95填筑至设计标高施工准备基底处理与本体、基床底层同步分层填筑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碾 压不合格检查厚度合格不合格检测压实质量合格测量下层填筑

3、中线、边线记录签证结构物施工配比试验退 场填 料检验合格不合格拌 合运 输检测7、施工工艺:8、施工方法1)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过程中覆盖毡布,以防水份蒸发和环境污染。2)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的路堤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结构物稳定、无损伤。3) 填料运到现场后,由试验人员进行原料的含水率测量。测定含水率后如含水率大于最优含水率,则进行晾晒;如含水率小于最优含水率,则进行喷雾器进行洒水。并在洒水或晾晒过程中对填料的含水率继续进行监测。直到填料的实际含水率达到比最优含水率大1%-2

4、%后方进行下道工序。同时对填料采用滴定法进行试验检测水泥含量。4) 含水率及灰剂量检查合格后,使用推土机、平地机对填料进行摊铺。施工过程中不得出现纵向接缝,不宜中断。当因故中断超过2h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5) 级配碎石摊铺时记录好摊铺时间,如果断面过大导致在终凝时间内无法完成施工,应总结时间减少每次施工的断面长度,或增加摊铺机械。集料摊铺后使用平地机对填料进行修整、整平,并根据设计要求做出中间高两侧低的路拱。6) 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两作业区段之间

5、的衔接处纵向搭接拌和长度不小于2.0m。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米范围内,采用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7) 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碾压结束之前,应用平地机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符合设计要求。8) 级配碎石碾压完成后,如不能连续施工应进行养生,使级配碎石表面保湿养生不少于7天。养生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并配合洒水车洒水养生。养生期间勿使集料过湿,更不能忽干忽湿,应控制好交通,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当级配碎石分层施工时,下层检验如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上层填土能连续施工时可不进行专门的养生期。9) 边坡修整每次放样中,边坡向外加宽50cm,每填高2米,粗修一次边坡,将多余的集料去除。路基完成至基床底部后,使用坡度尺(1:1.5)自路肩处向下由机械和人工修整边坡,将边坡夯拍密实整齐。9、其他施工注意事项(1)过渡段施工前,排干基坑内积水,基坑地面以下部分回填级配碎石,并保证基坑基底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2)过渡段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基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已压实。(3)桥台过渡段填筑必须与相邻路基同步施工。(4)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5)为保证路基填筑质量,天气下雨时,立即停止填筑,并对正在施工的路基断面用薄膜或彩条布进行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