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检测试题答案_第1页
桩基检测试题答案_第2页
桩基检测试题答案_第3页
桩基检测试题答案_第4页
桩基检测试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地基 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2.基础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3.地基处理 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处理的方法。4.复合地基 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荷载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6.换填垫层法 挖去地表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垫层的处理方法。7.强夯法 反复将夯锤提高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8.强夯置换法将夯锤

2、提高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形成夯坑,并不断夯击坑内回填的砂石、钢渣等硬粒料,使其形成密实的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9.振冲法在振动器水平振动和高压水的共同作用下,使松砂土层振密,或在软弱土层中成孔,然后回填碎石等粗骨料形成桩柱,并和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10.灰土挤密桩法 利用横向挤压成孔设备成孔,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用灰土填入桩孔内分层夯实形成灰土桩,并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11.柱锤冲扩桩法 反复将柱状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冲击成孔,然后分层填料夯实形成扩大桩体,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12.基桩 桩基础中的单桩。13.桩基础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联结于桩顶端

3、的承台组成的基础。14.低承台桩基 群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16.桩身完整性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性指标。17.桩身缺陷使桩身完整性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桩身结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的桩身断裂、裂缝、缩径、夹泥(杂物)、空洞、蜂窝、松散等现象的统称。18.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在桩顶逐级施加竖向压力,观测桩顶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以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试验方法。19.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在桩顶逐级施加竖向上

4、拔力,观测桩顶随时间的上拔位移,以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的试验方法。20. 单桩水平静载检测在接近桩顶的承台底标高处逐级施加水平推力,观测加荷点标高处随时间产生的水平位移,以确定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21.混凝土桩钻芯法检测 用钻机钻取芯样以检测桩长、桩身缺陷、桩底沉渣厚度以及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连续性,判定桩端岩土形状的方法。22.混凝土桩声波透射法检测在预埋声测管之间发射并接收声波,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23.单桩低应变法检测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

5、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试验方法。24单桩高应变法检测 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试验方法。1. 单桩水平静载检测,当采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的分级荷载应小于预估 水平极限承载力或最大试验荷载的1/10 。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 4min 后测读水平位移,然后 卸载至零 ,停 2min 测读残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 一个 加卸载循环。如此循环 5次 ,完成 一级 荷载的位移观测。试验不得 中间 停顿。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 等量加载 ;每级加卸载量宜为 最大加载量或

6、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 ,其中第一级可取 分级荷载的2倍 。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 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 ,逐级等量 卸载 。加、卸载时应使荷载 传递均匀 、 连续 、 无冲击 ,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 分级荷载的10% 。3.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质量时,应选用 液压 操纵的钻机,钻机设备参数应符合定额最高转速不低于 790 r/min;转速调节范围不少于 4 档;额定配用压力不低于 1、5 MPa。钻机应配备 单动双管 钻具以及相应的 孔口管 、 扩孔器 、 卡簧 、 扶正稳定器 和可捞取 松软渣样 的钻具。4. 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质量时,声波

7、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应符合圆柱状 径向 振动,沿径向 无 指向性;外径小于 声测管 内径;有效工作面轴向长度不大于150 mm;谐振频率宜为 3050 kHz;水密性满足 1 MPa水压不渗水。声波检测仪应符合具有实时显示和记录接收信号的 时程 曲线以及 频率 测量或频谱 分析 功能;声时测量分辨力优于或等于 0.5 s,声波幅值测量相对误差小于 5% ,系统频带宽度为 1200kHz ,系统最大动态范围不小于 100dB 。声波发射脉冲宜为 阶跃或矩形 脉冲,电压幅值为 2001000V 。5.桩高应变动力检测所用的检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不应低于现行行业标准基桩动测仪JG/T30551999

8、中表1规定的2级标准,且具有保存、显示实测 力与 速度 信号和信号处理与分析的功能。 A/D转换器:分辨率 12bit ;单通道采样频率 20kHz 。 加速度测量子系统:频率响应在幅频误差5%时 33000 Hz,在幅频误差10%时 25000 Hz; 幅值非线性(振动、冲击) 5% ;冲击测量时零漂 1%FS ;传感器安装谐振频率 10k Hz。应变测量子系统:零点输出 5% FS;应变信号适配仪电阻平衡范围 1.5% FS,零漂 0.5% FS/2h,误差5%时的频响范围上限 1500 Hz,传感器安装谐振频率 2k Hz。单通道采样点数 1024 。系统动态范围 66 dB。输出噪声有

9、效值 2 mVms。衰减档(或称控放大)误差 1% 。任意两通道间的一致性误差幅值0.2 dB,相位 0.05 ms。6.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中,所用的测力计、荷重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 1% ,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 1% ,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 0.4 级,大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测量误差不大于 0.1% 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 0.01 mm。7.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中试桩的竖向变形观测:每级加载后按第 5、15、30、45、60 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 30 min测读一次。每次测读值记入试验记录表;并仔细观察记录混凝土桩身外露部分 开裂 情况。变形相对稳定标准:每一

10、小时的变形量不超过 0.1 mm,并连续出现 两 次(由 1.5h 内连续 3 次观测值计算),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8.岩基载荷检测中每级荷载下的沉降观测:加荷后 立即 读数,以后每 10 min读数一次。各级荷载下的沉降必须达到相对稳定后,才可进行下一级荷载的加荷。各级荷载下的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是连续 三 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 0.01 mm时则认为已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9.浅层载荷平板检测中每级荷载下的沉降观测按每级加荷后, 1 小时内按间隔 10 、 10 、 10 、 15 、 15 min进行一次沉降观测, 1 小时后按每 30 min进行一次沉降观测。各级荷载下的沉降

11、必须达到相对稳定后,才可进行下一级荷载的加荷。各级荷载下的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是连续 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少于 0.1 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10.复合地基载荷检测中每加一级荷载 前后 进行一次沉降观测,以后每 半小时进行一次沉降观测。各级荷载下的沉降必须达到相对 稳定 后,才可进行下一级荷载的加荷。各级荷载下的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是当 一 小时内沉降量少于 0.1 mm,此时可加下一级荷载。11.初步设计检测方法与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或成桩质量可靠性低及桩数较多的建筑桩基,应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检测数量在同条件下不应少于 3 根,且不应少

12、于总桩数的 1% ;当总桩数少于 50 根时,不应少于 2 根。在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试桩宜有不少于 1 根的桩身应力应变检测。 12施工质量验收检测:进行高应变法验收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5% ,且不少于5 根。施工质量验收检测:正常情况下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低应变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30% ,且不得少于 20 根;对于预制桩或其它桩基工程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20% ,且不少于 10 根,每柱下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 1 根。12.钻芯法成桩质量评价时,判定单桩质量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四种情况是什么? 桩身完整性类别为 类的桩。 受检混凝土芯

13、样试件抗压强度 代表值 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桩。 桩长、 桩底沉渣厚度 不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桩。 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强度)或 厚度 未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桩。三、选择(判断)题1.当前进行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应依据下列哪些标准?(在括号中依据的标准打号,不依据的标准打号)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 106-97;( )2.当前进行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应依据下列哪些标准?(在括号中依据的标准打号,不依据的标准打号)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 /T9395;( )3.当前对桩进行钻芯

14、法检测应依据下列哪些标准?(在括号中依据的标准打号,不依据的标准打号)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 140292004;( )4.当前对桩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应依据下列哪些标准?(在括号中依据的标准打号,不依据的标准打号)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 )5.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可适用:(适用在括号中打号,不适用在括号中打号) 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 ) 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6.对地基土进行浅层载荷平板检测,各级载荷下沉降相对稳定标准:(对在

15、括号中打号,错在括号中打号)在1小时内,沉降量小于等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等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在连续三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等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 7.对岩石进行岩基载荷检测时,圆形刚性承压板的直径为:(对在括号中打号,错在括号中打号) 150mm;( ) 200mm;( ) 250mm;( ) 300mm;( ) 350mm;( ) 400mm;( ) 600mm;(

16、) 800mm;( ) 8.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桩,每根受检桩的声测管埋设数量为:(对在括号中打号,错在括号中打号) D混凝土桩的直径 D600mm,2根管。600mmD1600mm,不少于3根管。D1600mm,不少于4根管。( ) D800mm,2根管。800mmD1200mm,不少于3根管。D1200mm,不少于4根管。( )D800mm,2根管。800mmD2400mm,不少于3根管。D2400mm,不少于4根管。( )D800mm,2根管。800mmD2000mm,不少于3根管。D2000mm,不少于4根管。( )D1000mm,2根管。1000mmD2000mm,不少于3根管。D2

17、000mm,不少于4根管。( ) 9.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桩,每根受检桩的钻芯孔数宜为:(对在括号中打号,错在括号中打号)桩径小于1.2m的桩钻1孔,桩径为1.21.6m的桩钻2孔,桩径为1.62.0m的桩钻3孔,桩径大于2.0m的桩钻4孔。( )桩径小于1.2m的桩钻1孔,桩径为1.21.6m的桩钻2孔,桩径大于1.6m的桩钻3孔。( )桩径小于0.8m的桩钻1孔,桩径为0.81.6m的桩钻2孔,桩径为1.62.0m的桩钻3孔,桩径大于2.0m的桩钻4孔。( )桩径小于0.8m的桩钻1孔,桩径为0.81.2m的桩钻2孔,桩径大于1.2m的桩钻3孔。( )桩径小于1.2m的桩钻1孔,桩径为1.2

18、2.0m的桩钻2孔,桩径大于2.0m的桩钻3孔。( 10.进行高应变承载力检测时,锤的重量选择:(对在括号中打号,错在括号中打号) 应大于预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35%,混凝土桩的桩径大于800mm或桩长大于20m时取高值。( ) 应大于预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1.5%,混凝土桩的桩径大于800mm或桩长大于20m时取高值。() 应大于预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24%,混凝土桩的桩径大于800mm或桩长大于20m时取高值。( ) 应大于预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1.5%,混凝土桩的桩径大于600mm或桩长大于30m时取高值。( )11判断声波透射法检测对错(对在括号中打号,错在括号中打号)要求在混凝土

19、灌注桩施工时应将检测管预埋于桩体内。( ) 声测管在埋入桩中时要有一定程度的倾斜。( ) 要求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可不同步上升或下降。( ) 检测过程中,发射电压值不应固定,并随时调节。( ) 声波透射法适用于桩径大于600mm的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 )12判断钻芯法检测对错(对在括号中打号,错在括号中打号)钻取桩身混凝土芯样时,应使用合金钻头。( ) 钻芯完成后,应立即对钻芯孔用0.51.0MPa的压力从孔底往上用水泥浆回灌封闭。( )对芯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后,取一组三块试件强度换算值的最低值作为该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 ( )钻芯法判断桩身完整性类别为类的桩,即可判定该桩

20、不满足设计要求。( )钻芯法所钻取混凝土芯样的连续性是进行桩身完整性划分的重要依据。( )钻芯法提取混凝土芯样时,应轻轻敲打岩芯管。( )钻芯法所取芯样试件的平均直径是在芯样试件的中部测量得到的。( )四、问答题1. 某烟囱基础采用水泥粉喷桩基础,水泥粉喷桩直径500mm,长7500 mm.。桩按正三角形布置,桩中心到桩中心的距离为1290 mm,问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检测,桩土面积比为多少(精确至0.001)?需要面积为多大的承压板?(精确至0.01m2)解:水泥粉喷桩直径500mm桩面积 0.52/4=0.196(m2) ;一根桩承担的面积为 1.2920.866=1.44(m2); 桩土

21、面积比m=0.196/1.44=0.136;答:桩土面积比为0.136;承压板的面积为1.44m2。2.某工程基础采用水泥粉喷桩基础,本工程桩数为520根,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检测;1#桩检测点的比例界限值为180kPa,极限荷载值为320 kPa;2#桩检测点的比例界限值为150kPa,极限荷载值为320 kPa.;3#桩检测点的比例界限值为160kPa,极限荷载值为320 kPa。问各桩检测点的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本工程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答:1#桩检测点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2#桩检测点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3#桩检测点单桩复合地

22、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本工程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5kPa。(156.7 kPa也对)3.某工程进行岩基载荷检测,共检测3点,1#检测点的比例界限值为1.5MPa,极限荷载值为4.0 MPa。2#检测点的比例界限值为1.2MPa,极限荷载值为3.0 MPa.。3#桩检测点的比例界限值为2.7MPa,极限荷载值为 5.4MPa。问每检测点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本工程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答:1#检测点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33MPa;2#检测点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MPa;3#检测点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MPa。本工程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

23、MPa。4.对某工程人工挖孔嵌岩桩进行岩基载荷检测,共检测3点,1#检测点的比例界限值为2.5MPa,极限荷载值为6.0 MPa。2#检测点的比例界限值为3.2MPa,极限荷载值为8.4 MPa.。3#桩检测点的比例界限值为2.7MPa,极限荷载值为 8.4MPa。问每检测点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本工程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答:1#检测点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MPa;2#检测点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8MPa;3#检测点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7MPa。本工程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MPa。5.桩基检测报告应至少包含哪些内容?答:1.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地点

24、,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基础、结构型式,层数,设计要求,检测目的,检测依据,检测数量,检测日期;2.地质条件描述;3.受检桩的桩号,桩位和相关施工记录;4.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检测过程叙述;5.受检桩的检测数据,实测与计算分析曲线、表格和汇总结果;6.与检测内容相应的检测结论。6.某住宅楼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共387根桩,所有柱下承台都为4桩或4桩以上承台,桩都为同一条件的桩。今抽检4根桩作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各被检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如下:1#桩1250kN;2#桩1350kN;3#桩1450kN;4#桩1280kN。问该工程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

25、多少并说明理由?答: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为1225 kN,极差为200 kN。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取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一半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610 kN(612.5或612 kN都对)。7.某办公楼基础采用桩数为3根的柱下承台基础,500钻孔灌注桩,桩长16m ,总数246根,桩砼强度等级为C20 。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为675kN。选3根桩做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检测,荷载与沉降关系表如下:判定每根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和本工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并说明判定的理由),是否达到设计要求。1#桩荷载与沉降关系表荷载

26、(kN)030045060075090010501200135015001650沉降量(mm)01.82.94.35.87.810.212.915.919.441.11#桩加载至1650 kN经2.5h沉降未稳定(最后半小时沉降了5.2mm)此级沉降已大于上一级的5倍,总沉降量已大于40mm而停止加载。2#桩荷载与沉降关系表荷载(kN)03004506007509001050120013501500沉降量(mm)01.93.04.56.08.210.814.020.257.82#桩加载至1500 kN经2.5h沉降未稳定(最后半小时沉降了5.9mm)此级沉降已大于上一级的5倍,总沉降量已大于4

27、0mm而停止加载。3#桩荷载与沉降关系表荷载(kN)0300450600750900105012001350150016501800沉降量(mm)01.72.84.05.37.19.311.814.717.921.441.63#桩加载至1800 kN经2.5h沉降未稳定(最后半小时沉降了4.1mm)此级沉降已大于上一级的5倍,总沉降量已大于40mm而停止加载。答:1#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1500 kN,从Qs曲线上看1500 kN处是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所以取其点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2#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1350 kN,从Qs曲线上看1350 kN处是曲线发

28、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所以取其点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3#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1650 kN,从Qs曲线上看1650 kN处是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所以取其点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本工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675kN,因本办公楼基础采用桩数为3根的柱下承台基础,所以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应取试桩的最小值1350 kN,1350 kN的1/2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8.某高层商务楼基础采用桩数为4根或4根以上的柱下承台基础,800钻孔灌注桩,桩长26m ,总数280根,桩砼强度等级为C20 。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为1800kN。选3根桩做单桩竖向

29、抗压静载荷检测,荷载与沉降关系表及如下:判定每根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和本工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并说明判定的理由),是否达到设计要求。1#桩荷载与沉降关系表荷载(kN)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27003000330036003900沉降量(mm)01.93.04.35.87.510.513.818.526.035.648.162.61#桩加载至3900 kN经21.5小时沉降已稳定,因总沉降量已大于40mm,而停止加载。2#桩荷载与沉降关系表荷载(kN)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27003000330036003900沉降

30、量(mm)01.82.84.05.37.09.813.117.122.329.839.253.42#桩加载至3900 kN经13.5小时沉降已稳定,因总沉降量已大于40mm,而停止加载。3#桩荷载与沉降关系表荷载(kN)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270030003300360039004200沉降量(mm)01.72.63.74.96.59.212.216.721.927.433.139.657.33#桩加载至4200 kN经16.5小时沉降已稳定,因总沉降量已大于40mm,而停止加载。答:1#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406 kN(3400或3410 kN都

31、正确),从Qs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宜取s=40mm对应的荷载(取其s=0.05d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1#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300 kN从Qs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取沉降大于40mm的前一级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也算正确。 2#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617 kN(3610或3620 kN都正确),从Qs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宜取s=40mm对应的荷载(取其s=0.05d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2#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600 kN从Qs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取沉降大于40mm的前一级对应

32、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也算正确。 3#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907 kN(3910或3900 kN都正确),从Qs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宜取s=40mm对应的荷载(取其s=0.05d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3#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900 kN从Qs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取沉降大于40mm的前一级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也算正确。 本工程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平均值为3643kN,极差为501 kN,极差是极限承载力平均值的13.8%,未超过30%,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820kN(1821.5、18201825、1

33、800 kN都正确),因本高层住宅基础本工程采用桩数为4根或4根以上的柱下承台基础,所以极限值的1/2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9. 某住宅楼钻孔灌注桩基础共366根桩,所有承台都为4桩或4桩以上承台,桩都为同一条件的桩。今抽出4根桩作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检测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如下:1#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250kN;2#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350kN;3#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950kN;4#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150kN。问该工程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并说明理由?答: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平均值为1175kN,极差为400 kN,

34、极差是极限承载力平均值的34%,超过30%。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分析桩极限承载力极差过大的原因,必要时可增加试桩数量。本工程试桩得不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10.某住宅楼为框架结构,独立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桩数量366根桩。承台有2桩、3桩、4桩及5桩承台,桩都为同一条件的桩。今抽出4根桩作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检测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如下:1#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250kN;2#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350kN;3#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150kN;4#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150kN。问该工程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并说明理由?答:单桩竖

35、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平均值为1225kN,极差为200 kN, 极差是极限承载力平均值的16.3%,未超过30%。4桩及4桩以上承台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平均值的1/2,4桩及4桩以上承台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610kN(612.5、613都对)。3桩及3桩以下承台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低值,3桩及3桩以下承台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575kN。11.某深水池为解决池水少时的上浮问题,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共326根桩,所有桩都为同一条件的桩。今抽出4根桩作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检测的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如下:1#桩单桩竖向抗拔极

36、限承载力为650kN;2#桩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750kN;3#桩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550kN;4#桩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450kN。问该工程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并说明理由?答: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平均值为600 kN,极差为300 kN。极差极差为平均值的50%超过平均值的30%。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分析桩极限承载力极差过大的原因,必要时可增加试桩数量。本工程试桩得不出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12.某深水池为解决池水少时的上浮问题,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共326根桩,所有桩都为同一条件的桩。今抽出4根桩作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检测的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

37、力如下:1#桩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650kN;2#桩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750kN;3#桩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600kN;4#桩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600kN。问该工程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并说明理由?答: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平均值为650 kN,极差为150 kN。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325 kN(320 kN也对)。13.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检测,当出现哪几种情况时可终止加载?答: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1.受检桩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上拔量的5倍;2.按桩顶上拔量控制,当累计上拔量超过

38、100mm时;3.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抗拔荷载达到钢筋抗拉强度的0.9倍;4.对于验收抽样检测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求或抗裂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14.为什么为设计提供依据的抗拔灌注桩施工时应进行成孔质量检测?答:钻孔灌注桩在浇混凝土前进行成孔检测,目的是查明桩身有无明显缩径或出现扩径现象,因为此类桩的抗拔承载力缺乏代表性。特别是扩大头桩及桩身中、下部有明显扩径的桩,其抗拔极限承载力远远高于长度和桩径相同的非扩径桩,且相同荷载下的上拔量也有明显差异。15.某高层住宅为单桩单柱基础,800钻孔灌注桩,桩长26m ,总数220根,桩砼强度等级为C20 。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为1800

39、kN。选3根桩做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检测,荷载与沉降关系表及如下:判定每根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和本工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并说明判定的理由),是否达到设计要求。1#桩荷载与沉降关系表荷载(kN)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27003000330036003900沉降量(mm)01.93.04.35.87.510.513.818.526.035.648.162.61#桩加载至3900 kN经21.5小时沉降已稳定,因总沉降量已大于40mm,而停止加载。2#桩荷载与沉降关系表荷载(kN)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2700300033

40、0036003900沉降量(mm)01.82.84.05.37.09.813.117.122.329.839.253.42#桩加载至3900 kN经13.5小时沉降已稳定,因总沉降量已大于40mm,而停止加载。3#桩荷载与沉降关系表荷载(kN)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270030003300360039004200沉降量(mm)01.72.63.74.96.59.212.216.721.927.433.139.657.31#桩加载至4200 kN经16.5小时沉降已稳定,因总沉降量已大于40mm,而停止加载。答:1#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406 kN(3

41、400或3410 kN都正确),从Qs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宜取s=40mm对应的荷载(取其s=0.05d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1#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300 kN从Qs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取沉降大于40mm的前一级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也算正确。 2#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617 kN(3610或3620 kN都正确),从Qs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宜取s=40mm对应的荷载(取其s=0.05d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2#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600 kN从Qs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取沉降

42、大于40mm的前一级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也算正确。 3#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907 kN(3910或3900 kN都正确),从Qs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宜取s=40mm对应的荷载(取其s=0.05d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3#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900 kN从Qs曲线上看曲线属于缓变型,所以取沉降大于40mm的前一级对应的荷载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也算正确。 本工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703kN(1700、1705、1650 kN都正确),未达到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800kN的要求。(因本高层住宅基础采用单

43、桩单柱基础,所以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应取试桩的低值的1/2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16.某办公楼基础采用桩数为4根或4根以上的柱下承台基础,500钻孔灌注桩,桩长16m ,总数285根,桩砼强度等级为C20 。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为675kN。选3根桩做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检测,荷载与沉降关系表及Qs曲线如下:判定每根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和本工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并说明判定的理由),是否达到设计要求。1#桩荷载与沉降关系表荷载(kN)030045060075090010501200135015001650沉降量(mm)01.82.94.35.87.810.2

44、12.915.919.441.11#桩加载至1650 kN经2.5h沉降未稳定(最后半小时沉降了5.2mm)此级沉降已大于上一级的5倍,总沉降量已大于40mm而停止加载。2#桩荷载与沉降关系表荷载(kN)03004506007509001050120013501500沉降量(mm)01.93.04.56.08.210.814.020.257.82#桩加载至1500 kN经2.5h沉降未稳定(最后半小时沉降了5.9mm)此级沉降已大于上一级的5倍,总沉降量已大于40mm而停止加载。3#桩荷载与沉降关系表荷载(kN)0300450600750900105012001350150016501800沉

45、降量(mm)01.72.84.05.37.19.311.814.717.921.441.63#桩加载至1800 kN经2.5h沉降未稳定(最后半小时沉降了4.1mm)此级沉降已大于上一级的5倍,总沉降量已大于40mm而停止加载。答:1#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1500 kN,从Qs曲线上看1500 kN处是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所以取其点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2#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1350 kN,从Qs曲线上看1350 kN处是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所以取其点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3#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1650 kN,从Qs曲线上看1650 k

46、N处是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所以取其点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本工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750kN,达到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为675kN的要求。(因本办公楼基础采用桩数为4根或4根以上的柱下承台基础,所以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应取试桩的平均值的1/2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17.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检测,桩沉降相对稳定的标准是怎样规定的?对试桩、锚桩、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是怎样规定的?答:桩沉降相对稳定的标准是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小于0.1mm,并连续出现二次(由1.5小时内三次30分钟沉降观测值计算)。试桩、锚桩、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是受检桩中心与锚桩中

47、心、受检桩中心与基准桩中心、锚桩中心与基准桩中心的距离都要满足4d,且2.0m。d为受检桩、锚桩的设计直径,取其较大者(如受检桩或锚桩为扩底桩或多支盘桩时,受检桩与锚桩的中心距不应小于2倍扩大端直径)。18.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桩,测管(声速5940m/s)外径D为60mm,内径d为40mm,换能器外径d为25mm,水中声速1481 m/s,测试系统延迟时间为3S,两检测管外壁间距为1420mm,声时原始测试值为328S,求声时修正值t (精确至1S)及声速Vc(精确至0.01 km/s )。解: tci=ti-t0-t=328-3-13.5=311.5s 答:声时修正值t为13.5s;声速V

48、c4558.59m/s。19.某试桩用钻芯法进行检测,在不同深度处钻取的三组芯样各芯样抗压强度分别为:第一组: 23.2MPa、19.4 MPa、20.8 MPa;第二组: 24.2 MPa、15.1 MPa、20.9 MPa;第三组: 23.4 MPa、14.8 MPa、18.9 MPa;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0,问各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为多少?该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为多少?该试桩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解:第一组(23.2+19.4+20.8)/3=21.1 MPa;第二组(24.2+15.1+20.9)/3=20.1 MPa;第三组(23.4+14.8+18

49、.9)/3=19.0 MPa;该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为19.0 MPa;该试桩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20.某试桩用钻芯法进行检测,桩径1500,桩长28500mm,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在桩顶钻2孔(A孔和B孔),2孔都在距桩顶1.2m处(第一组),距桩顶14m处(第二组),距桩底1.2m处(第三组),深度处钻取的三组芯样各芯样抗压强度分别为:A孔 B孔第一组: 33.2MPa、39.4 MPa、30.8 MPa; 第一组: 34.2MPa、40.4 MPa、20.8 MPa;第二组: 34.2 MPa、35.1 MPa、21.9 MPa; 第二组: 36.2 MPa、32

50、.1 MPa、23.9 MPa;第三组: 33.4 MPa、33.8 MPa、24.0 MPa; 第三组: 35.4 MPa、24.0 MPa、22.0 MPa;问A孔及B孔各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为多少?该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为多少?该试桩单桩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答:A孔:第一组(33.2+39.4+30.8)/3=34.5 MPa;第二组(34.2+35.1+21.9)/3=30.4MPa;第三组(33.4+33.8+24.0)/3=30.4 MPa。B孔:第一组(34.2+40.4+20.8)/3=31.8 MPa;第二组(36.2+32.1+23.9)/3=30.7

51、 MPa;第三组(35.4+24.0+22.0)/3=27.1 MPa。 该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为28.8MPa。该试桩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21.有一根桩低应变采集的时域速度信号如下图,请你根据应力波理论,补全未画部分的桩断面轮廓。 22.高应变法检测桩承载力,当出现哪几种情况时,高应变锤击信号不得作为承载力分析计算的依据? 答: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高应变锤击信号不得作为承载力分析计算的依据:1.传感器安装处混凝土开裂或出现严重塑性变形使力曲线最终未归零;2.严重锤击偏心,两侧力信号幅值相差超过1倍;3.触变效应的影响,预制桩在多次锤击下承载力下降;4.四通道测试数据不全。2

52、3.某商住楼地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筏板基础。CFG桩直径600mm,长13500 mm.。桩按正三角形布置,桩中心到桩中心的距离为2000 mm,问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检测,桩土面积比为多少(精确至0.001)?需要面积为多大的承压板?(精确至0.01m2)解:桩面积A=0.62/4=0.2827m2;单桩承担的面积22=3.464m2;桩土面积比为。0.2827/3.464=0.0816;答:桩土面积比为0.0816;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检测,需要面积为3.464m2的承压板。24.请你由桩单元的截面积A,质点位移U,质点速度V,力F,应力,应变导出简单的一维波动方程: 25.高应变法检测混凝土桩承载力,桩直径800,桩长43000mm,传感器安置在离桩顶1600mm处,按下图中的下行波和上行波计算桩身波速? 解:下行波的起始点为17.5ms,上行波的下降沿的起点为39.5ms。L=43000-1600=41400mm。2L/c=(39.5-17.5); c=2L/22=3764m/s。答:按图中的下行波和上行波计算桩身波速为3764m/s。地基基础工程检测人员考核试卷姓名: 得分: 一、静载试验部份(40分)(一) 填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