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起习作思维之火_第1页
燃起习作思维之火_第2页
燃起习作思维之火_第3页
燃起习作思维之火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燃起习作思维之火,照亮流动儿童生活 鼎城区严家岗小学 宋艳晖流动儿童,就是指那些随着父母工作需要,从农村进入城市学习的外地农村儿童,这些孩子分为两类,有城市中上层面的流动人口子女,还有中下层民工子女,。刚接收他们时,我和其他语文老师一样倍感纠结:流动儿童的作文能力弱,胡编乱造,语句不通,错字百出,教学难以进行。那么,如何让他们爱上习作,引导他们写出好的习作呢?我结合自己的习作教学实践,谈几点关于习作教学的探索性认识。 一提供宽松的习作环境和自由倾吐的机会 对于不断发展的学科、社会和学生,教材总是滞后的,机械地照搬、生硬地处理教材内容肯定不符合时代的潮流,为此习作教学内容应是

2、开放的,即不应该把教材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要灵活地驾驭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作文教学中造成学生思维禁锢,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原因之一在于教材,教师所命之题既与学生生活脱节,有缺少灵活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只有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去对待它。”因此,要让学生写出内心真实的思想和感情,必须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一些学生能写并且愿意写的题目,不拘格式,以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记最想记之事,抒最想抒之情,立最想立之意,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调动生活和情感的积累,寻找那中非写不可的冲动,这种冲动便是写作的激情,有了写作的激情,便有了生动的文字。在学生的习作过程中,教师

3、的思想要开放,少一些限制的条件,学生才会在习作中大胆地用“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由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显“我”的自在之趣。这样一篇篇富有个性,充满真情的佳作才会产生。 二 打开记忆的仓库,点燃真情 学生习作时常常抓耳挠腮,不知写什么。原因在于平时没有注意观察,或没有把观察到的材料调动出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他们的情感也是伴随着认识活动而产生的。 列宁曾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的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这句话说明了情感的重要性。孩子们要带着情感认识周围的世界,必须走进大自然,对太阳、树木、花朵以及自然界各种各样的色彩和音乐进行了解,不仅用

4、智慧,而且用整个心灵来感知一切。 刘国正先生说:“宝库就在身边,他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因为他们误认为面包和盐既然不是精金美玉,就不值得拾取和保藏的缘故。一旦换个角度看周围的一切,他们就如同骑在神鸟的背上,降落在神奇的山谷,忽然发现身边有数不清的宝贝。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打开身边宝库的大门,让他们骑上神鸟,飞进神奇的山谷。”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打开记忆的仓库。翻阅日记,重温往昔的趣事乐事,重温自己参观体验过的美景,促使思维活跃,开放。学生回忆后豁然顿悟:原来这些被自己忽略的事情经过处理就可以成为这么好的习作材料。记忆仓库打开了,学生就不再为“无米之炊”而犯难了。 三

5、多给学生以鼓励和表扬 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激励,一个人的潜能只能发挥20%30%,而正确与充分的激励,则能使人自身的潜能发挥80%90%以往我们对学生的习作总是指责多、鼓励少、否定多、肯定少。我们总认为学生习作不够好,发现不了学生习作学生中的闪光点,也看不见学生习作中的灵气,更不懂学生的心理。其实,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赞赏。所以教师要在学生想写和敢写的过程中,不苛求学生尽善尽美,而应该带着一颗宽容的心,练就一双善于发现优点的慧眼,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写作基础再差的学生也有可取之处,或者一个优美的词句,或者一个独特的见解,

6、或者一个浪漫的幻想,无不折射着学生思维的火花。往往这一闪光点可能就是学生步入写作殿堂的阶梯。肯定学生的一次成功,往往成功就会接踵而来。 四 开辟第二课堂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也就是说,只有促进学生主体的发表欲望,学生的习作训练才能奏效,习作教学的效率才能提高。 近几年来,各地校园文学社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各种校报校刊如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各具特色。还有墙报,专栏,专辑等,都最大程度的给学生提供了习作发表的机会。这些习作园地便于学生参与,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而且使他们感受到习作成功的喜悦,至于将学生的作品推荐到公开的刊物上发表,对学生而言,更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学生沉浸在自己的文字与陌生人交流的快感中,这时,写作过程不再是学生痛苦的煎熬,而是他们快乐的源泉。 教师要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及其它各种有益的活动,努力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感。如组织春游,观看“神六”“嫦娥一号”感受祖国巨大变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区开展的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随时随地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