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_第1页
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_第2页
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_第3页
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                                                  

3、                                                  

4、                                                  

5、                                                  

6、                                                  

7、                                                  

8、                                                  

9、             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湖北省大悟县芳畈镇中心初级中学  刘晗福建教育微言           

10、0;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一想到为人父母不需要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确实是这样,在中国,只要有结婚证,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以为有能力教育孩子了。可是事实却是,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是合格的,相对于孩子,其实父母更需要教育。                          1生了孩子,你就不能 

11、;“ 退货 ”  因工作关系,每年都有那么几个月需要与土豪们交流,为了缓解工作的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  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2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

12、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1、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  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

13、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2、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

14、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  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  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  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  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3给家长的几条建议  1、(说给

15、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  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  2、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

16、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不要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