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弧形轴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在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设计通过对数控加工的工艺特点、加工零件工艺性等进行分析,选择正确的加工方法,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过程,充分发挥数控加工的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特点。设计说明书以数控车床车削轴类零件为例,根据被加工工件的材料、轮廓形状、加工精度等选用合适的机床,制定加工方案,确定零件的加工顺序,各工序所用刀具,夹具和切削用量等,编写加工零件的程序。按照说明书要求将加工出零件,并对零件自检数据进行分析,说明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关键词零件图工艺分析、刀具、切削用量、加工程序、加工注意事项第一章 引言 随着我
2、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数控技术在现代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制造业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本设计以熟练掌握数控车床加工为主要目的,在认真分析零件工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公差、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加工与编程、数控加工工艺等专业知识,结合数控加工实际操作,按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内容,制定出的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说明书。本设计说明书包括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加工过程、加工注意事项等内容。并详细介绍零件工艺分析的内容,重点阐述了零件的加工过程,认真分析和解释零件加工的程序的意义。本设计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多位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与帮助,多位老师对本设计进行认真的审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
3、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存在一些错误,恳请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4、60; 编 者年月日 第二章 零件工艺分析2.1 零件图的审查2.1.1 零件图的完整性与正确性零件属于短轴类,零件长度为90mm,从左到右依次为:长40mm、公称直径为25mm、长5mm直径为21mm的圆柱面,长5mm直径为15mm的槽,有M18×10mm的45°倒角的普通螺纹;长8.77mm的7°锥面;有直径16mm的圆弧面,直径为15mm的球面。该零件视图正确,表达直观、清楚,绘制符合国家标准,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技术要求的标
5、注齐全、合理,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分析零件图可知:15-13的锥面、25mm圆柱面、21mm圆柱面粗糙度Ra为3.2m,其余表面粗糙度Ra为6.3m。外螺纹中径、顶径公差代号为6g。其余尺寸公差等级在IT7IT10之间。零件的材料分析毛坯材料为45#,强度、硬度、塑性等力学性能好,切削性能、热处理性能等加工工艺性能好,便于加工,能够满足使用性能。毛坯下料为30mm×130mm。毛坯图为:合理的标注尺寸零件图上的重要尺寸直接标注,在加工时使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并符合尺寸链最短的原则。零件图上标注的尺寸便于用卡尺或样板测量。2.2 确定加工方法经过分析零件的尺寸精度
6、、几何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确定如下加工方法:(1)外圆表面:粗车精车(2)外螺纹:在精车的外圆表面分数次进给加工。 &
7、#160; &
8、#160; &
9、#160; 2.3 工艺设备的选择机床的选择机床选择的原则: 要保证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有利于提高生产率。 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加工费用)。根据毛坯的
10、材料和类型、零件轮廓形状复杂程度、尺寸大小、加工精度、工件数量、生产条件等要求,选用CK6140数控车床。量具及辅助用具的选择加工过程中所需量具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表面粗糙度样板。辅助用具有:铜片、铜锤等。2.4 零件的安装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安装零件要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和夹紧方案,为提高数控机床效率,确定定位基准与夹紧方案时应注意:(1)力求设计、工艺与编程计算的基准统一(基准重合原则);(2)减少装夹次数,尽可能在一次定位装夹后,加工出全部待加工表面(基准统一原则);(3)避免采用占机人工调整式加工方案,以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效能。2.5 选择夹具夹具用来装夹被加工工件以完成加工
11、过程,同时要保证被加工工件的定位精度,并使装卸尽可能方便、快捷。数控加工的特点对夹具提出了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保证夹具的坐标方向与机床的坐标方向相对固定;二是要协调零件和机床坐标系的尺寸关系。根据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和生产条件,选择最常用的车床通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三爪自定心卡盘可以自动定心,夹持范围大,适用于截面为圆形、三角形、六边形的轴类和盘类中小型零件。2.6 刀具的选择数控加工中的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是在人机交互状态下完成的要求编程人员必须掌握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的基本原则,在编程时充分考虑数控加工的特点,能够正确选择刀刃具及切削用量。数控刀具有以下特点:刚性好(尤其是
12、粗加工刀具)、精度高、抗振及热变形小;互换性好,便于快速换刀;寿命高,切削性能稳定、可靠;刀具的尺寸便于调整,以减少换刀调整时间;刀具应能可靠地断屑或卷屑,以利于切屑的排除;系列化、标准化,以利于编程和刀具管理。 数控机床上用的刀具应满足安装调整方便、刚性好、精度高、耐用度好等要求。数控车床兼作粗精车削,粗车时吃刀深、进给快,要求车刀有足够的强度,能一次进给车去较多的余量;精车时要达到图样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车去的余量较少,要求车刀锋利,切削刃平直光洁,必要时还可磨出修光刃。为减少换刀时间、方便对刀、提高生产效率,便于实现机械加工的标准化,在数控车削加工时,应尽量采用机夹刀和机夹
13、片刀,机夹片刀常采0.用可转位车刀。刀片材质的选择主要依据被加工工件的材料、被加工表面的精度、表面质量要求、切削载荷的大小以及切削过程有无冲击和振动,故加工此零件选择硬质合金刀片,刀具材料为YT类。根据零件的外形结构,加工需要如下刀具:90°外圆车刀、切槽刀、60°外螺纹刀。数控加工刀具卡片产品名称或代号零件名称典型轴零件图号序号刀具号刀具规格名称数量加工表面备注1T0190°外圆车刀1粗车外轮廓表面20×202T0290°外圆车刀1精车外轮廓表面20×203T03切槽刀1切4mm槽B=4mm20×204T0460°
14、;外螺纹刀1粗、精车螺纹-2.7 切削用量的选择数控编程时,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并以指令的形式写入程序中,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及背吃刀量等。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充分发挥刀具的切削性能,保证合理的刀具寿命,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根据被加工表面质量要求、刀具材料和工件材料,参考切削用量手册或有关资料选择切削速度与每转进给量,然后利用公式Vc=dn/1000和Vf=nf,计算主轴转速。 表 切削用量选择主轴转速s/(r/min)进给量f/(mm/r)背吃刀量ap/mm粗车外圆8000.21.5精车外圆1200
15、0.10.2粗车螺纹701.50.4精车螺纹701.50.1切槽1150.1-主轴转速的确定(1)车外圆时主轴转速主轴转速应根据允许的切削速度和工件(或刀具)直径来选择。其计算公式为:n=1000v/ 则:n=1000×60/3.14×25=764.3312r/min由此取n=800r/min其中 v 切削速度(m/min),由刀具寿命决定; n 主轴转速(r/min); d 工件直径或刀具直径(mm)。(2)车螺纹时主轴的转速在车削螺纹时,车
16、床的主轴转速将受到螺纹的螺距P(或导程)大小、驱动电机的升降频特性,以及螺纹插补运算速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故对于不同的数控系统,推荐不同的主轴转速选择范围。螺纹加工时将以特定的进给量切削, CNC在螺纹加工模式下控制主轴转速与螺纹加工进给同步运行。螺纹加工是典型高进给率加工,比如加工导程为3 mm的螺纹,进给量则是3mmr。螺纹加工的主轴转速直接使用恒定转速(r/min)编程,而绝不是恒线速度。大多数经济型数控车床推荐车螺纹时的主轴转速n(r/min)为:n(1200/P)k 则:n<=(1200/1.5)80=720r/min式中 P被加工螺纹螺距,;k保险系数,一般取为80。
17、主轴转速n最后要根据上述计算值、机床说明书而定,选取机床有的或较接近计算值的转速。(4)主轴转速以及进给率螺纹加工时将以特定的进给量切削,进给量与螺纹导程相同,CNC在螺纹加工模式下控制主轴转速与螺纹加工进给同步运行。螺纹加工是典型高进给率加工,比如加工导程为3 mm的螺纹,进给量则是3mmr。螺纹加工的主轴转速直接使用恒定转速(r/min)编程,而绝不是恒线速度(CSS),这就意味着准备功能G97必须与地址字S一起使用来指定每分钟旋转次数,例如“G97 S500 M03”,表示主轴转速为500rmin。那么如果加工导程为3mm的螺纹,其进给速度计算如下:F700rmin×3mmr2
18、100mmmin为保证正确加工螺纹,在螺纹切削过程中,主轴速度倍率功能失效,进给速度倍率无效。进给速度的确定进给速度是数控机床切削用量中的重要参数,主要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工件的材料性质选取。最大进给速度受机床刚度和进给系统的性能限制。确定进给速度的原则是:(1)当工件的质量要求能得到保证时,为提高生产效率,可选择较高的进给速度。一般在100200mm/min范围内选取。(2)在切断、加工深孔或用高速钢刀具加工时,宜选择较低的进给速度,一般在2050mm/min范围内选取。(3)当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时,进给速度应选小一些,一般在2050mm/min范围内选取。
19、(4)当刀具空行程,特别是远距离“回零”时,可以设定该机床数控系统设定的最高进给速度。背吃刀量的确定背吃刀量根据机床、工件和刀具的刚度来决定,在刚度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使背吃刀量等于工件的加工余量,这样可以减少走刀次数,提高生产效率。为了保证加工表面质量,可以留少许加工余量,一般为0.20.5mm。切削用量的选择是否合理,对于能否充分发挥机床潜力与刀具的切削性能,实现优质、高产、低成本和安全操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车削用量的具体选择如下:粗车时,首先选择一个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其次选择一个较大的进给量,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切削速度。精车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加工余量不大且均匀,因此选
20、择较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如何确定加工时的切削速度,除了可参考数控加工技术表2-1列出的数值外,主要根据实践经验进行确定。数控车削用量推荐表工件材料工件材料切削深度/mm切削速度/(m.min-1)进给量/(mm.r-1)刀具材料碳素钢 (b >600Mpa)粗加工5760800.20.4YT类粗加工23801200.20.4精加工0.20.31201500.10.2钻中心孔 500800 W18Cr4V钻孔 300.10.2切断(宽度5mm)701100.10.2YT类铸铁(200HBS以下)粗加工 50700.20.4Y
21、G类精加工 701000.10.2切断(宽度5mm)50700.10.2数控此外,在安排粗、精车削用量时,应注意机床说明书给定的允许切削用量范围,对于主轴采用交流变频调速的数控车床,由于主轴在低转速时扭矩降低,尤其应注意此时的切削用量选择。2.8对刀点与换刀点的确定工件装夹方式确定后,即可通过确定工件原点来确定工件坐标系。如果要运行这一程序来加工工件,必须确定刀具在工件坐标系开始运动的起点。程序起始点或起刀点一般通过对刀来确定,所以,该点又称为对刀点。在编制程序时,要正确选择对刀点的位置。对刀点设置原则是:(1)便于数值处理和简化程序编制;(2)易于找正并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查找;(3)
22、引起的加工误差小。对刀点可以设置在加工零件上,也可以设置在夹具或机床上,尽可能设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换刀点是指加工过程中需要换刀时刀具的相对位置点。换刀点往往设在工件的外部,以能顺利的换刀、不碰撞工件和其他部件为准。本零件将对刀点设在装夹后右端面中心,换刀点设在离对刀点x、z方向分别为100,100的位置。2.9工序与工步的划分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工序可以比较集中,一次装夹应尽可能完成全部工序。常用工序划分原则有:(1)保证精度原则。数控加工要求工序应尽可能集中,通常粗、精加工在一次装夹下完成,为减少热变形和切削力变形对工件的形状、位置精度、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应将粗、精加
23、工分开进行。此时可用不同的机床或不同的刀具进行加工,通常在一次安装中,不允许将零件的某一部分表面加工完毕后,再加工零件的其他表面。对轴类或盘类零件,将待加工面先粗加工,留少量余量再精加工,以保证表面质量要求。对轴上有孔、螺纹加工的工件,应先加工表面而后加工孔、螺纹。(2)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则。在数控加工中,为减少换刀次数,节省换刀时间,应在需用同一把刀加工的加工部位全部完成后,再换另一把刀来加工其他部位。同时应尽量减少空行程,当用同一把刀加工工件的多个部位时,应以最短的路线到达各加工部位。按照上述划分原则,综合本零件的工艺性,装夹一次为一个工序,换一次刀为一个工步。故加工此零件划分一个工序,加工
24、右端为一道工序,有4个工步。2.10 加工路线的确定在数控加工中,刀具刀位点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和方向称为加工路线。即刀具从对刀点开始运动起,直至结束,加工程序所经过的路径,包括切削加工的路径及刀具引入、返回等非切削空行程。加工路线的确定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应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且效率高。(2)应尽量缩短加工路线,既可以减少程序段,又可以减少刀具空程移动时间。(3)应使数值计算简单,以减少编程工作量。此外,确定加工路线时,还要考虑工件的加工余量和机床、刀具的刚度等情况,确定是一次走刀,还是多次走刀完成加工。按照上述原则,确定如下加工路线:夹30mm毛坯,平
25、端面; 粗车25mm外圆柱面、21mm圆柱面、18mm圆柱面、锥面、R8mm圆弧、15mm球面; 精加工上述轮廓; 切槽; 车M18×1.5螺纹。第三章 加工工序的设计经过零件的工艺分析,确定加工零件时采用夹持一头加工,编程时尺寸公差取中间值。编程所用尺寸说明:S15mm圆球面,S15mm圆球面与R8mm圆弧面相交处,此点距零件右端面距离为11.242mm,R8mm圆弧面,R8mm圆弧面与15-13锥度相交点距右端面距离为19.224mm,7°锥面小端的直径为13mm,15mm圆柱面长度为3mm,18圆柱面的长度为14mm,21mm圆柱面长度为5mm,25mm圆
26、柱面长度为40mm,3.1 工序3.1.1 确定工件坐标系装夹毛坯30mm外圆,平端面,对刀,将工件原点设在右端面中心(此端面为精加工表面,以后不再加工)。换刀点选在离对刀点x、z方向分别为100,100的位置。3.1.2 工件的装夹方式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毛坯30mm外圆,探出100mm左右,车零件右端至25mm与300mm处。3.1.3 加工刀具的选择T010190°外圆车刀,车端面,粗车外圆,刀尖圆弧半径0.8mm。T020290°外圆车刀,精车外圆,刀尖圆弧半径0.8mm。T03034mm切槽刀,车槽,刀尖圆弧半径0.8
27、mm。T04044外螺纹刀,车螺纹,刀尖圆弧半径0.8mm。3.1.4 切削用量计算根据数控车削用量推荐表,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1) 车端面时选择主轴转速为600r/min;(2) 粗车外圆时,选取Vc=60m/min,f=0.2mm/r,ap=2mm,粗加工时直径为25mm。则:主轴转速:n =1000Vc/d =(1000×60)/(3.14
28、×25)r/min=764.3312r/min 进给速度:F =f×n =(0.2×764.3312)mm/min=152.866mm/min考虑刀具强度、机床刚度等实际情况,选择n=800r/min,F=50mm/min,ap=2mm。(3) 精车外圆时,选取Vc=100m/min,f=0.1mm/r,ap=0.2mm,精加工时取直径25mm。则:主轴转速:n =1000Vc/d
29、60; =(1000×100)/(3.14×25)r/min=1273.885r/min进给速度:F =f×n=0.1×1273.885mm/min=127.38mm/min考虑刀具强度、机床刚度等实际情况,选取n=1200r/min,F=30r/min,ap=0.2mm。(4)车槽时,选择Vc=70m/min,f=0.1mm/r,车槽时直径为18mm。则:主轴转速:n =1000Vc/d
30、 =(1000×70)/(3.14×18)r/min=1238.5r/min 进给速度:F =f×n=(0.1×1238.5)mm/min=123.85mm/min考虑刀具强度、机床刚度等实际情况,选取n=400r/min,F=30r/min。(5) 车螺纹时,主轴转速n(1200/P)k,k为安全系数,一般取80。 则:n(1200/1.5)-80/r/min=720r/min 考虑刀具强度、机床刚度等实际加工情况,选取n=400r/min.由于
31、螺纹不能一次切削加工出所需深度,所以总深度必须分成一系列可操控的深度,每次的深度取值,不仅要考虑螺纹直径,还要考虑加工条件:刀具类型、材料以及安装的总体刚度。 螺纹加工中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加,刀片上的切削载荷越来越大。对螺纹、刀具或两者的损坏可以通过保持刀片上的恒定切削载荷来避免。要保持恒定切削载荷,一种方法是逐渐减少螺纹加工深度。每次切削深度的计算并不需要复杂的公式,但需要一些常识和经验。螺纹加工循环在控制系统中建立了自动计算切削深度的算法,手动计算的逻辑是一样的。有关螺纹加工的一些数值可由下面列出经验计算方法得到:外螺纹小径=外圆直径2×牙高;螺纹牙高=0.61343P0.6P走刀
32、次数=2.8P+4;=0.947/5=0.4235mm=0.4235/5=0.1894mm式中:P为螺纹导程,单线螺纹导程与螺距相同 车三角形外螺纹时,由于受车刀挤压会使螺纹大径尺寸胀大,所以车螺纹前大径一般应车得比基本尺寸小约0.1P。车削三角形内螺纹时,内孔直径会缩小,所以车削内螺纹前的孔径要比内螺纹小径略大些,可采用下列近似公式计算:车外螺纹前外圆直径=公称直径D0.1P;车削塑性金属的内螺纹底孔直径公称直径dP车削脆性金属的内螺纹底孔直径公称直径d一1.05P在此车削外螺纹,则选择第一种公式计算。切削用量见表。3.1.5 工艺路线(1)用1号端面车刀手动平端面;(2)用2号
33、90°外圆车刀使用G71外圆粗车复合循环粗车零件右端外轮廓:25mm圆柱面、21mm圆柱面7°锥面、18mm圆柱面、15mm球面;(3)用2号90°外圆车刀精车上述轮廓;(4)用3号切槽刀车18mm圆柱面上的退刀槽;(5)用4号60°外螺纹刀车M18×1.5螺纹;3.1.6 加工程序O0001; &
34、#160; 程序头T0101; 选择1号90°外圆车刀,建立工件坐标系M03S800M08 ; 主轴以800r/
35、min的速度正转,切削液开G00X100Z100; 将刀具定位在工件以外X28Z5;G01Z-90F0.2;G00X30Z2;X26;G01Z-90;G00X30Z2;X24;G01Z-50;G00X30Z2;X22;G01Z-45;G00X30Z2;X20;G01Z-45;G00X30Z2;X18;G01Z-31;G00X100Z100;G73U2W2R2;G73P10
36、Q20F0.2; 外轮廓粗车循环并指定精车路线N10N20G00X100 ; 刀具移动到换刀点Z100;N10G42G00X20; 刀具移动到x20mm处Z5;刀具移动到z5mm处G0
37、1Z0 ; 刀具直线走刀到Z0处 ,粗车外轮廓 ;顺时针圆弧插补 G03Z-19.224R8; 逆时针圆
38、弧插补G01X15Z-28 ; 直线走刀Z-31;X16W-1.5;Z-45;X21;Z-50; X25;Z-92;
39、160; N20X35; 粗车外轮廓结束G00X100;
40、160; 刀具快速运动到换刀点Z100;M05T0100M09;主轴停转,换刀,切削液关T0202M03S1200M08; 换刀,主轴以1200r/min的速度正转,切削液开G00X25;Z2;G70P10Q20F0.1;精车循环G00X100;Z100G40;回到换刀点,取消刀补M05M09T020;T0303M03M08S400;换刀,主轴以400r/min的速度正转,切削液开X24;刀
41、具移动到X24mm处Z-45;刀具移动到Z-45mm处G01X15F30;直线走刀到X15mm处,进给速度为30mm/minG04P2000;槽底暂停2sG01X30;G00X100Z100;回换刀点M05M09T0300;G96S70M03;主轴以恒线速70r/min正转T0404M08;换螺纹刀,切削液开G00X25Z-28;快速进刀N50;车螺纹X17.40;X17.04;X16.74;N60X16.65;G00X100Z100;车螺纹结束,刀具回到换刀点M05M09T0400;T03T03M03M08;换螺纹刀,主轴正传,切削液开S400;主轴转速为400r/minG00X35Z-94
42、;刀具快速移动 G01X0F30;刀具以30mm/r进给到X0处X35;G00X100Z100;刀具快速移动到换刀点T0300M05M09;主轴停转,切削液关M30;程序停止3.1.7 加工工序卡片工序号程序 编号零件 图号零件 名称使用 设备产品 名称夹具 名称夹具 编号材料10001 弧形轴数控 车床 三爪 卡盘145#加工内容刀具号刀具 名称刀具 规格/mm切削三要素加工 余量/mm备注主轴 转速被吃 刀量进给 速度r/minmmmm/min车端面T0190°外圆车刀0.8800 0.2500手动粗车
43、 外圆T0190°外圆车刀0.88000.2500.5自动精车 外圆T0290°外圆车刀0.812000.1300自动切槽T03切槽刀4400 0.1300自动车螺纹T0460°外螺纹刀0.870 0.5 300自动3.1.8 加工中的难点与解决方案(1)螺纹切削说明:螺纹切削应注意在两端设置足够的升速进刀段和降速退刀段,以剔除两端因变速而出现的非标准螺距的螺纹段; 在螺纹切削过程中,进给速度修调功能和进给暂停功能无效; 在螺纹加工过程中,不应该使用恒线速控制功能; 从粗加工到精加工,主轴转速必须保持一致,否则
44、螺距将发生变化。(2)螺纹加工,当牙型较深,螺距较大时,可分数次进给,常用螺纹切削的进给次数与背吃刀量参考数控加工与编程表2-2(3)外圆车刀刀尖为圆弧,可以提高加工表面粗糙度。加工时采用这样的车刀车内、外圆和端面时,刀尖圆弧不影响加工尺寸和形状,但转角处的刀尖无法车出,并且在切削锥面或圆弧面时,会造成过切或少切,因此,在加工时要采用刀尖半径补偿来消除误差。 第四章 注意事项4.1 数控车床操作注意事项(1)程序输入阶段 程序输入时应正确,避免字母、数字和符号的输入错误。 程序输入应符合系统格式。(2)零件加工阶段 检查数控系统是否已回参考点。 安装车刀,确认车刀安装的刀
45、位和程序中编程所需的刀号一致。 对刀。 车刀对刀完毕后,应确认对刀的正确性,确认精车刀对刀的精确性。 加工前仔细检查和确认是否符合自动加工运行模式。在数控车间操作机床时要注意安全,严格按照数控机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操作。 第五章 成品自检数据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加工精度是指实际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理想零件的形状、尺寸相符合的程度。其中加工精度有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尺寸精度是指实际零件的尺寸和理想零件的尺寸相符合的程度, 常用游标卡尺、百分尺等来检验。零件的形状精度是指同一表面的实际形状与理想形状相符合的程度,形状精度通常用直尺、百分表、轮廓测量仪等来检验。
46、位置精度是指零件点、线、面的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相符合的程度,位置精度常用游标卡尺、百分表、直角尺等来检验。表面质量的指标有表面粗糙度、表面加工硬化的程度、残余应力的性质和大小,表面质量的主要指标是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用表面粗糙度样板测量。经测量,零件总长为90mm,M18×1.5所在圆柱面长度为10mm,实际槽宽为4mm,槽深为1.5mm,15mm圆柱面实际测量为14.995mm, 21mm圆柱面实际测量为20.99mm球面直径为15mm,尺寸均在公差允许范围之内,表面粗糙度符合技术要求,故此零件加工合格。 致 谢本设计是在方波老师、熊
47、霞丽老师和周成松老师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从本课题的选题到设计的全部完成,三位老师多次询问设计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开拓设计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他们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们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同时在此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也进一步的学到了数控加工多方面的知识,实际动手操作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感谢方老师、熊老师和周老师!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吴超、饶婷、刘丽平、袁海波、李书林、方飞虎等同学在设计过程中给予我的帮助与支持,感谢设计小组每位成员对课题的积极讨论,感谢寝室的每一位
48、姐妹为我创造的舒适、温馨的环境,使我得以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感谢三年来对我教育培养的老师,感谢学院领导、系领导、各位老师,为我提供了良好的设计条件,谨向所有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谢意。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设计小结时至今日,一个半月的毕业设计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有苦也有甜,不过乐趣也尽在其中!通过编写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我掌握了编写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从课题分析开始,再进行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最后到加工出符合技术要求的零件。每一步都让我将理论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使我掌握了一整套规范的设计操作流程。首先从零件工艺分析入手,审
49、查零件图,明确零件各部分的尺寸和精度要求,根据数控加工工艺性,正确选择加工方法、加工路线,合理选择刀具和切削用量,按照加工工艺步骤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在设计准备阶段,我总结学过的专业知识,到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搜集各种能辅助设计的知识。设计过程中,运用综合知识进行考虑,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或与同学讨论。从开题报告的格式,到加工过程中应正确分析零件的装夹定位、划分加工工序,从选择合理的刀具,到切削用量的确定,从编写加工程序到数控车床上切削加工,方波老师都细心的讲解,设计中遇到的每个细节问题都和同学认真讨论。在方波老师、熊霞丽老师和周成松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从开题报告做起,进行零件工艺分
50、析、装夹方案的确定、加工工序划分、选择合理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拟订数控加工工序卡片、编写加工程序、加工零件并自检、编写整理设计说明书等过程。通过小组讨论、老师指导,我的毕业设计最终得以顺利完成。在进行毕业设计的一个月里,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不断的提高。尤其是数控车床操作熟练度大大提高,熟练掌握了操作面板各功能键的作用、对刀的技巧。在设计过程中我收获最大的除了巩固专业技能外,计算机水平也有大步提升。从Office办公软件到AutoCAD、Pro/E绘图软件的应用能力,我都有进一步的提高。在设计说明书的整体排版时,严格按照设计指导书的要求选择字体、大小,设置合适的段落、间
51、距等格式,利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工序简图,利用Pro/E绘制零件立体图形。遇到不明白的格式设置、尺寸标注等问题,及时查阅相关书籍,请教同学,增强了我的自学能力。通过学习我加深了对计算机应用的了解,还学会了创建各种格式的页眉、页脚,插入目录等重要的实用格式,学会了图形文件在Word、AutoCAD与Pro/E之间的转换。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我收获很多:首先,毕业设计是对我三年来所学专业知识是否踏实的检验,让我对三年所学知识进行了综合,也让我温习了一些已经快要淡忘的专业知识;其次,它提高了我们的自学能力,让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参考别人的优秀作品,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根本就没有的知识,也进一步提高了
52、我们对机械行业的了解, 增强了我们对专业的热爱,以及对数控机床操作的熟练度,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这次毕业设计让我们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众人划桨开大船,只有在同学的帮助与支持下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同时我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知识面窄,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不熟练。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的不断进步,数控技术在现在工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成为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参 考 文 献1、 詹华西编数控加工与编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53、出版社,2004年2、 余英良编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 李华编机械制造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 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组委会编决赛试题解析与点评中国科技技术出版社,2005年5、 朱淑萍编机械加工工艺及装备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6、 陈子银,徐鲲鹏编数控加工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7、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基础
54、8、 薛彦成编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附 录附录一 常用公制螺纹切削的进给次数与背吃刀量(双边) mm 螺距1.01.52.02.53.03.54.0牙深0.6940.9471.2991.6241.9492.2732.598背吃刀量和切削次数1次0.70.80.91.01.21.51.52次0.40.60.60.70.70.70.83次0.20.40.
55、60.60.60.60.64次 0.160.40.40.40.60.65次 0.10.40.40.40.46次 0.150.40.40.47次 0.20.20.48次 0.150.39次 0.2 附录二 数控机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严禁穿背心、短裤和拖
56、鞋进入本实训中心,避免发生意外,女生戴帽,长发盘发扎紧。(2)本实训中心的设备、仪器、工具等,应按有关规定放置,妥善保管。(3)在实训前,学生必须熟悉实训的目的和要求。(4)在实训中,未经教师允许不得接通电源。(5)操作机床,必须穿工作服,严禁戴手套操作。(6)操作时应按程序正确操作,工件夹紧后,必须取下卡盘扳手。(7)操作过程中,遇到设备报警应及时请教指导老师并按下急停按钮。(8)清除切削时要用刷,不能用棉纱或用嘴吹。(9)严禁在实习车间内打闹,玩耍。(10)设备操作完毕后,切断电源,认真做好车间卫生、机床保养工作。 附录
57、三 指令字符 机能地址意义零件程序号%程序编号程序段号N程序段编号准备机能G指令动作方式尺 寸
58、字X、Y、Z、A、B、C、 U、V、W坐标轴的移动命令R圆弧半径I、J、K圆心相对起点坐标进给速度F进给速度的指定主轴机能S主轴转速刀具机能T刀具编号的指定辅助机能M辅助功能补偿号D刀具半径补偿号暂停P、X暂停时间指定(秒)程序段指令P子程序号指定参数P、Q、R、U、W、 I、K、C、A车削复合参数倒角控制C、R倒直角、圆角
59、; 附录四 常用G指令代码 代码意义代码意义G00快速点定位G71车外圆复合循环G01直线插补G72车端面复合循环G02顺圆插补G73车闭环复合循环G03逆圆插补G76车螺纹复合循环G32螺纹切削G80车外圆固定循环G04暂停延时G81车端面固定循环G20英制单位G82车螺纹固定循环G21公制单位G90绝对坐标编程G28回参考点G91增量坐标编程G29参考点返回G92工件坐标系指定G36/G37直径/半径编程G94每分钟进给方式G40刀补取消G95每转进给方式G41左刀补G96恒线速方式G42右刀补G97恒转速方式
60、; 附录五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及工序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型号零件图号FJLG-41产品名称风能推料装置零件名称曲轴小端共 1页第 1页材料牌号 LY12毛坯种类棒料毛坯外形尺寸Ø30×130mm每毛坯可制作数 1每台件数1备注件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车间工段设备刀具量具工时/min10备料锯30×130mm,去毛刺.备料锯料GW4028/A卷尺20粗车外圆端面1.三爪卡左端,车平右端面;机一CK6140左偏刀游标卡尺2.粗车外圆及各外表面右端至25×90mm;左偏刀游标卡尺30精车外圆端面精车外圆及各外表面右端至25×90mm;左偏刀游标卡尺40切槽切15×4mm的槽切槽刀游标卡尺50车螺纹车M18×10mm的螺纹60外螺纹刀切断90mm处切断切槽刀游标卡尺编制 (日期)审核 (日期)标准化 (日期)会签(日期)更改文件号标记处数签字日期四川航天学院机械加工工序卡产品型号零件图号01产品名称弧形轴零件名称曲轴小端共6页第1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金切10备料40#毛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园林苗木种植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合同
- 2025新型医疗器械进出口代理与高效清关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城市绿化工程苗木及园艺用品采购合同
- 2025年大型商场消防安全责任免除及协作合同
- 2025年度特色茶叶种植基地承包经营合作协议
- 销售人员聘用合同书
- 企业合同工管理制度
- 混凝土结构耐火性设计与施工方案
- 2025-2030中国摄像模块行业现状调查与前景发展规划报告
- 公园水质监测与维护方案
- 家庭储能系统的市场前景分析
- 中学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培训
- 高速公路养护合同模板
- 放射科护理质控与安全管理
- 倍智tas人才测评系统题库及答案
- 重大事项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
- 钢结构厂房工程屋面、墙面安装施工方案
- 集装箱装车安全教育
- (2025)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4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课件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含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