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_禇亮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_第1页
《新唐书_禇亮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_第2页
《新唐书_禇亮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3 题。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皆服其工。累迁为尚书殿中侍郎。入隋,为东宫学士,迁太常博士。炀帝议改宗庙之制,亮请依古七庙,而太祖、高祖各一殿,法周文、武二祧,与始祖而三,余则分室而祭,始祖二祧,不从迭毁。未及行,坐与杨玄感善,炀帝矜己嫉才,因是亦贬西海司户。时博士潘徽贬威定主簿,亮与俱,至陇山,徽死,为敛瘗,人皆义之。后为薛举黄门侍郎。举灭,秦王谓曰:“寡人受命而来,嘉于得贤。公久事无道君,得无劳乎?”亮顿首曰:“举不知天命,

2、抗王师,今十万众兵加其颈,大王释不诛,岂独亮蒙更生邪?”王悦,赐乘马、帛二百段,即授王府文学。高祖猎,亲格虎,亮恳慆致谏,帝礼纳其言。王每征伐,亮在军中,尝预秘谋,有裨辅之益。贞观中累迁散骑常侍,封阳翟县候,老于家。太宗征辽,子遂良从,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意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亮顿首谢。及寝疾,帝遣医,中使候问踵相逮。卒,年八十八,赠太常卿,陪葬昭陵,谥曰康。初,武德四年,太宗为天策上将军,寇乱稍平,乃乡儒,宫城西作文学馆,收聘贤才。以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记室考功郎中房玄龄、文学禇亮等,并以本官为学士。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

3、籍,榷略前载,无常礼之间。命阎立本图象,使亮为之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 ,藏之书府,以章礼贤之重。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列传第二十七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B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C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情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D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

4、三十载眷言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后主,始自三国志称刘禅,后来用于称与其经历相似,被俘的割据政权末代君主。B炀帝,“炀”乃谥号,属于批评类的。谥号属于批评类的国君还有“赵武灵王”“汉献帝”等。C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奏表中作为敬词。D中使,即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文中的“中使”是奉皇帝之命问候褚亮的宦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褚亮少时博闻强记,颇有才华。他博览图书史籍,过目不忘,年少就很有才华,受到徐陵的赏识,受陈后主召见时所作诗

5、歌,受到江总等人的赞赏。B褚亮为官知无不言,慷慨重义。炀帝议论改革宗庙制度时,奏请依照七庙制度,未及实施,因与杨玄感友好遭贬,同行者潘徽途中去世,褚亮将其入棺埋葬。C褚亮侍君忠心耿耿,深受信赖。高祖打猎时,亲自与老虎格斗,禇亮诚恳地劝谏,高祖采纳了他的话;后来高祖每次出征,都带着褚亮,让他参预秘谋。D褚亮因才充任学土,受帝赏识。禇亮曾被太宗聘请到文学馆,和杜如晦、房玄龄等人以本官充任学士,太宗命画家阎立本为学士们画像时,让褚亮写赞。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举不知天命,抗王师,今十万众兵加其颈,大王释不诛,岂独亮蒙更生邪?( 2)太宗为天策上将军,寇乱稍平,乃

6、乡儒,宫城西作文学馆,收聘贤才。【参考答案】10 D“俯仰”一词,联系兰亭集序中“俯仰一世”不难理解,故“俯仰岁月”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B 和 C 项;原文“眷言及此我劳如何” ,意思是回顾往事,您为了我是何等的辛劳,“及”连接“言”与“此” ,故“眷言及此”应为一个整体,在“眷言及此”后断开,排除 A 项。11 B“武灵”属于有褒有贬的谥号,“献”是赞扬类的。12C“后来高祖每次出征,都带着褚亮” 错误,根据原文上下文语境可知“王每征伐”中的“王”应为秦王即后来的唐太宗,而非高祖。13 (1) 薛举不知道天命,抗拒您的军队,如今十万兵众已来到面前,大王您下令释放而不予诛杀,难道唯独我褚亮蒙恩

7、获得重生了吗?(关键词:“抗”,抗拒;“蒙”,蒙恩;“更生”,获得重生。每个关键词各1 分,句意2分)(2) 太宗任天策上将军, 流贼叛乱稍稍平定, 就尊重儒学, 在宫城的西边建起了文学馆,接纳和聘请贤才。(关键词:“乡”,尊重;“作”,建造、建起; “收”,接纳。每个关键词各1 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褚亮,字希明,是杭州钱塘人。曾祖褚湮,父亲褚玠,都在梁代、陈代时有名声。褚亮年少时机警敏捷,博览图书史籍,一旦过目就牢记在心中。十八岁时,他去见陈朝的仆射徐陵,徐陵和他交谈了一番,认为他很奇特。陈后主召见他,叫他作诗,江总等诸位词人也在坐,都佩服他诗作得好。多次升迁任尚书殿中侍郎。进入隋朝后

8、,褚亮任东宫学士,升任太常博士。隋炀帝议论改革宗庙制度,褚亮奏请依照古代的七庙制度,而太祖、高祖各自为一个殿,效法周文、武二祧庙,与始祖并列而成为三个殿,其余的则分室祭祀,始祖二祧庙,不必随着迭加拆毁。 他的建议还未来得及施行, 便因与杨玄感友好而受到牵累,炀帝骄傲自大又妒恨才能, 因此也就贬他为西海司户。 当时博士潘徽被贬为威定主簿,褚亮和潘徽一同上路,走到陇山,潘徽去世,褚亮将潘徽入棺埋葬,人们都说他重义气。后来褚亮在薛举手下任黄门侍郎。薛举灭亡,秦王( 李世民 ) 对他说:“寡人我奉上天之命而来,高兴得到了贤才。您长期以来侍奉无道之君,难道不辛劳吗?”褚亮以头叩地说:“薛举不知道天命,抗

9、拒您的军队, 如今十万兵众已来到面前, 大王您下令释放而不予诛杀,难道唯独我褚亮蒙恩获得重生了吗?”秦王大喜,赐给他四匹马、二百段布帛,当即授任他为秦王府文学。高祖外出打猎时,亲自与老虎格斗,褚亮诚恳地劝谏, 高祖便礼貌地采纳了他的话。秦王每次出征讨伐,褚亮都在军中, 曾经参预秘谋, 有辅佐补益的功劳。 贞观年间多次升迁任散骑常侍,封阳瞿县候,后退休在家。大宗征辽时, 褚亮的儿子褚遂良跟随太宗前往, 大宗下诏给褚亮说:“往日率军出征,您没有不在军中的。如今又要征伐,而您已经退休了。转眼之间。将近三十年, 回顾往事,您为了我是何等的辛劳!如今要带着褚遂良远行,想您于联不会吝惜一个儿子吧。希望您注意起居饮食。 ”褚亮以首叩地致谢。到褚亮病重时,太宗派遣医生为他诊治, 还打发宦官相继前往问候。 去世,终年八十八岁, 追赠大常卿, 陪葬昭陵, 谥号康。当初,武德四年,太宗任天策上将军,流贼叛乱稍稍平定,就尊重儒学,在宫城的西边建起了文学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