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为何测e抗原和s抗原_第1页
乙肝为何测e抗原和s抗原_第2页
乙肝为何测e抗原和s抗原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乙肝为何测e抗原和s抗原乙型肝炎病毒(HBV )外膜蛋白包括 S、前S2和前S1 三种成分前S1蛋白在病毒侵入肝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含有前S1的蛋白主要存在于 Dane颗粒和管型颗料上.前S1蛋 白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等方面 起有十分重要作用 .乙肝病毒前 S1 抗原酶免测定试剂盒的正式推向临床以 及近两年在、 、等近百家医院与乙肝“两对半”检测的联 合应用 ,充分显示了该试剂在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指导治疗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前S1抗原(Pre-S1Ag )检测是对 乙肝“两对半”尤其是 e抗原和HBV-DNA测定的重要补充 和加强 .前 S1 抗原与 HBV-DN

2、A 检出率两者符合 ,前 S1 抗原仅在 HBV-DNA阳性血清中检出前S1蛋白随HBeAg消失而消失, 且与阴转时间呈正相关 ,这样,前 S1 抗原可作为病毒清除与病 毒转阴的指标 .前 S1 抗原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传播乙型肝炎 病毒比前 S1 抗原阴性和无症状 HbsAg 携带者的危险性更大 , 因而说明前 S1 抗原可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指 标.如果前 S1 抗原持续阳性 ,指示 AHB 向慢性转变 .比较急性 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 HBsAg 阳性的患者血清中前 S1 蛋白 ,前 S1 抗原阴转愈早 ,AHB 患者的疗程愈短 ,预后也愈好 .说明前 S1 抗原及其抗体的

3、检测是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 断 ,疗效观察和判数据预后的良好指标.前 S1 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性1乙肝病毒( HBV )的基因结构HBV 为嗜肝 DNA 病毒,由一个不完全双链 DNA 组成 , 约 3200 个氨基酸 . 长链 L 含 4 个开放读码框架 ,为病毒蛋白的 编码区:S区、C区、P区、X区.短链S相当于长链的50%-100%, 其不固定端可被原性 DNA 多聚酶延长 ,使病毒成为完整的双 链.2HBV 基因组编码 HBV 抗原,所有四个功能性读码框 架位于DNA负链,P基因编码DNA聚合酶.C基因编码 HbcAg.S基因编码S抗原,前S1抗原和前S2抗原.X基因编 码X产物.3.

4、编码不同形式的表面抗原(HBsAg )的HBV基因区 域由大蛋白(LHBs ),中蛋白(MHBs )和小蛋白(SHBs) 组成 ,其氨基酸组成的肽段长短不同.在第一和第二个起始密码子之间的序列称为 Pres1,在第二和第三个之间为Pres2从第三个密码子到终点密码子的序列为S.前S1抗原(Pre-S1Ag)的临床意义和用途:1反映 HBV 的感染与复制状况的指标前 S1 抗原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HBV 表面.提示机体含有HBV 就有前 S1 抗原.前 S1 抗原与 HBV-DNA,HBeAg 检测率高度符合是一项 十分重要的病毒复制指标 .提示前 S1 抗原可作为 HbeAg 和 HBV-DNA

5、 检测的补充和对照 .抗 HBeAb ( +)慢性乙型肝炎(约占患者的30%左右)和 HBV 慢性无症状携带者中 ,前 S1 抗原( + )可表示病毒的 复制,提示临床上只检测“乙肝五项”是不够的,补充前 S1 抗原的测定是十分重要的 ,可弥补因病毒变异和其它原因造成 的 HBeAg ( -)的“误寻” .病毒附着于肝细胞上 ,最重要的介导部位是前 S1 蛋白的 氨基酸(AA ) 21-47片段,变异的病毒只要这一区段完好就有 传染性.2预后及药物疗效的判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前 S1 抗原阴转越早 ,预后越好 ,是病毒 清除的最早迹象,反之,前S1抗原持续阳性,将发展至慢性肝 炎.因病毒基因变异

6、的 HBeAb (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较易 进展为肝硬化 ,甚至肝癌 .加强检测前 S1 抗原,是一种检测疾 病预后的良好手段 .前 S1 抗原可作为药物抗病毒疗效的指标,是对HBV-DNA 和 HBeAg 指标的补充和加强 .3早期诊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前 S1 抗原出现在急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最早期,在转氨酶升高前即可查出 ,提示可作为早期诊断乙肝病毒感染在体检和献血员中加查前 S1 抗原,可起来疾病的早期 诊断和尽早切断传染原的重要作用 .问题一、检验两对半为何还要查 Pre-S1,重复检查是浪费吗?答:目前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项目主要是 HBV-M (即乙肝五项 ,包括 HBs

7、Ag 、 HBsAb 、 HBeAg、 HBeAb 和 HBcAb ).目的是诊断患者的感染状况 ,病毒复制情况 ,病程预 后和药物疗效的观察等 .前 S1 抗原的检测能够从以下几个方 面弥补和加强乙肝五项检测的不足 .1前 S1 抗原出现在急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早期,在转氨酶升高前即可查出 ,提示可作为早期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指标.2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前 S1 抗原阴转越早 ,预后越好 ,是 病毒清除的最早迹象 .反之,前 S1 抗原持续阳性 ,将发展至慢 性肝炎 (. 此指标比 HBeAg 阴转、 HBsAb 阳转指标提示要早) .3HBeAb( +)慢性乙型肝炎约占慢性乙肝的 30%-50%,

8、检测前 S1 抗原 ,提示病毒在机体继续复制 ,此类患者更容易演 变为肝硬化或肝癌 .加查前 S1 抗原 ,弥补了因 HBeAg 缺失造 成的诊断和治疗困难 .4在 HBV 无症状携带者中 ,有一定比例的 HBeAb (+) 者,加查前 S1 抗原( +)提示病毒在体还较活跃 .病毒并没有 清除 ,肝脏还有潜在的病理损伤的可能.5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 ,加查前 S1 抗原可作为治疗前的 患者筛查和治疗后的疗效判断 ,尤其对 HBeAb ( +)的慢性肝 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排查也起到重要作用 .所以检验两对半 ,加查前 S1 抗原可在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HBV无症状携带者和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诊疗

9、过程中起 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样的加查 ,不能说是浪费 .二、HbeAb (+)的 HBV 感染者中 ,为何要检查前 S1 抗 原?在我国近 3 千万人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 ,其中约有30%左右的患者,抗HBe阳转后,病毒在体继续复制,病情较重, 其中部分可以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自然好转率非常低 .同样,HBeAb ( +)的HBV无症状携带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这 一部分 HBeAb ( +)的慢性肝炎和 HBV 无症状携带者 ,往往 是因为病毒基因变异所致 ,其所携带的 HBV 变异毒株大多数 表现为在病毒基因组前 C区末端1896位发生G-A点突变, 产生一个新的终止密码子( TAG)

10、,阻断了 HBeAg 的形成 ,导 致在临床上出现 HBeAg 缺陷和 HBV 血清型 .因 HBeAg 的缺 失,造成诊断和治疗的困难 .此时 ,检测前 S1 抗原既能较为准 确的检测病毒在机体复制状况 ,又能诊断疾病的转归和了解 是否携带 HBV 变异毒株 .充分显示了前 S1 抗原的临床价值 . 所以抗 HBeAb( +)的 HBV 感染者中 ,加查前 S1 抗原是非常 必要的 .三、为什么检测 HBV-DNA还要检测前S1抗原?1前 S1 蛋白是乙型肝炎病毒( H BV )外膜蛋白的主要 专长部分 ,它含有肝细胞受体 ,在 HBV 感染细胞和机体免疫应 答方面起重要作用 .在病毒感染机

11、体的整个周期中 ,前 S1 蛋白 的独特功能 ,使其能够较充分的反应机体的体液免疫状况,直至病程的转归过程(如早期诊断 ,急性肝炎前 S1 抗原阴转是 病毒清除的最早迹象 ,反之疾病将发展至慢性肝炎等临床诊 断以及前 S1 抗原阴转 ,前 S1 抗体出现等免疫学反应) 这是单 一测定 HBV-DNA 所不能做到的 .2免疫测定技术因其有效、直接、简便的特点,已经在临床诊断应用上占主导地位 .前 S1 抗原的检测与基因测定 HBV-DNA 在治疗方面能够相互补充和加强 ,就像 HBV-DNA 不能替代乙肝五项的检测一样 ,同样 HBV-DNA 也不能替代 前 S1 抗原的检测 .3HBV DNA

12、-PCR 技术要求精密、所需要的条件高 ,易 发生污染和假阳性 ,不适于做常规检测 ,前 S1 抗原测定与之相 互补充和加强 ,使结果特异 ,准确无误 ,进而提高临床大夫的诊 断和治疗水平 .前 S1 抗原的检测由阿尔法生物技术生产的乙型肝炎病毒前 S1 抗原酶免 诊断试剂盒采用 ELISA 双抗体夹心法 ,测定前 S1 抗原肽 ,最低 检测浓度为 0.1ug/L.检测原理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用抗-PreSI和抗HBs作为固 相化抗体和酶标抗体 ,如果标本中存在乙肝病毒 PreS1 抗原 , 则形成抗体 -抗原 -酶标抗体复合物 ,加入 TMB 底物产生显色 反应 ,反之则无显色反应

13、 .适用于血浆和血清类标本 .试剂盒组成 微孔板、阴性对照、阳性对照、酶结合物、显色液A、显色液B、终止液、洗涤液.操作步骤1.反应孔加入待测标本 50ul,设阴、阳性对照各 2孔,每 孔加入阴、阳性对照各 50ul,并设空白对照1孔,置37C孵育 30min.2洗板3.每孔加入酶结合物 1滴或50ul (空白对照孔除外),置37 C孵育30min.4洗板5.加入显色液 A、B各一滴,充分混匀后,置37C孵育15min.6加入终止液、混匀 . 7酶标仪读数 .结果判断1所有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标本的读数值减去空白对照读数即为计算值 .2阳性对照读数必须比阴性对照读数大0.300.实验结果成立.3结果判断:临界值( CUTOFF ) =2.1*阴性对照平均 OD 值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