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辅导题_第1页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辅导题_第2页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辅导题_第3页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辅导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辅导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这首诗的作者是_,_朝人。2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恰当,恰当的打“”,不恰当的打“×”。(1)“润如酥”写出小雨细腻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滋润

2、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_)(2)“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_)(3)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滋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_)(4)“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_)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_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胜日寻芳泗水滨中的“胜日”指的是_。2无边光景一时新

3、中的“一时”指的是_。3等闲识得东风面中的“等闲”指的是_。4春日是诗人漫步在泗水河畔,享受踏青的乐趣。诗中的哪两句诗你觉得最富有哲理?_3. 课外阅读。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释: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清气:清香的气味。乾坤:天地。1判断对错。(1)“不要人夸好颜色”中的“人”指的是王冕。(_)(2)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这两句诗标示的节奏是正确的。(_)2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_”。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_”。3写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的意思。_4这首诗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誓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

4、坚定志向?(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4. 古诗赏析。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注释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乱花:纷繁的花。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浅浅的青草。行不足: 百游不厌。足,满足。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

5、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1)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的诗句是   。(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是   、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多选)A.比喻 B.拟人 C.对偶 D.夸张 E.反问(5)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写两个以上)_5. 课内阅读。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

6、)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   庭院的墙壁上的。(2)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书:     茅檐:   无苔:    成畦:   排闼:   (3)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多选)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B.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

7、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C.诗歌描写景物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4)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6. 课外阅读。自嘲鲁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注释)华盖: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泛:漂浮。中流:河中。成一统:意思是说,“我”躲进小楼,有个一统的小天下。1“运交华盖”是指_。2用“”画出表现鲁迅先生革命立场的句子。3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判断对错,

8、对的画“”,错的画“×”。(1)“欲何求”“未敢”是说当时的文人都很胆小,不敢说话。(_)(2)“闹市”喻指敌人猖獗跋扈、横行霸道的地方。“中流”指水深、急的地方。这联用象征的手法,讲形势非常险恶。(_)(3)最后两句诗说明作者出于无奈,只好躲进自家的小楼,不再关心政治。(_)(4)鲁迅自嘲就是戏嘲自己的遭遇,戏嘲自己的境况,也戏嘲敌人对自己的种种迫害。(_)(5)“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志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两句诗不仅意味深长,而且形象鲜明。(_)7. 阅读这首现代诗,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汨(mì)罗怀古他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

9、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1很多古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照样子,填空。(春节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节)_,_。(_)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_)_,_。2你能读出这首现代诗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吗?人物故事:_节日习俗:_8.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这是浣溪沙这首词的小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景物的最大特点

10、是_。这个小序为词中的“_”这一句作了铺垫。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幕雨子规啼。2请你分别用四个字概括词中呈现的三幅图。A_图 B_图 C_图3请你想象描述其中的一幅画面。_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4解释词语。(1)无再少:_(2)唱黄鸡:_5下阕表达了作者_的性格。6与下阕所表达的思想相近的一项是()A.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B.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C.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D.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黄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1这首诗写作者看到的诗句是:_,写作者想象的

11、诗句是:_。2“九曲”是形容_,“万里”是形容_。古诗中有很多诗句都含有这样的数量词,如:_。3作者之所以想到“同到牵牛织女家”,是因为他觉得这“九曲黄河”是来自牛郎织女相会的“_”,借用这一传说,表达了作者_的情怀。同时,“直上银河去”表达了诗人_的气概。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这是一首送别词,抒发的感情却与一般的送别诗有明显区别,请写出不同之处。_2词的下片抒发了_之情、_之情以及对朋友的_之情。3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的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

12、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_11. 阅读理解。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_。_,江清月近人。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把诗句补写完整。2这两首诗的内容都写了:_,_却不一样。选文宿建德江表达了诗人_,选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_。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是_的景色。12. 完成下面练习。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这首诗取材于我

13、国古代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泣涕零如雨涕:眼泪B.相去复几许去:离开C.终日不成章章:文章D.盈盈一水间间:中间3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_4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_13.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1对古诗描写的时节,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早春 B.暮春 C.夏季 D.秋季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

14、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B.第三句点题,“有约”点出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等待时间之久。C.第四句运用细节描写,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3诗中的“_”字,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_”字,把诗人约客久等不至,内心十分焦躁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1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中庭地白树栖鸦”中“地白”的意思是_。这种清美的意境让我们联想到学过的李白的诗句“_,_”。2“_”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下列没有表达思念之情的是(_)。A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