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1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2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3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义犬救主,完成习题。义犬救主华隆好弋1(yì)猎。畜(xù)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2。隆后3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4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páng huáng)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5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摘自太平广记注释:1弋:射。2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3后:后来,以后。4咋:咬。5闷绝:窒息。1解释加点的字。(1)华隆好弋猎 (_) (2

2、)犬遂咋蛇死焉(_)(3)二日乃苏(_)   (4)隆闷绝委地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_3“狗对主人的义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_2. 文言文阅读。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A.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B.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2解

3、释下面词语的意思。拊掌(_) 然之(_)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的意思。_4这个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_3.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1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以至于斯也斯_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不超过10个字)。  _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曾子杀猪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4、“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女:同“汝”,你。反:同“返”。彘(zhì):猪。1写出下面句子中“之”字的不同含义。曾子之(_)妻之(_)市,其子随之(_)而泣。2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其子随之而泣。泣:哭。B.妻止之曰。止:制止。C.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3翻译句子。(1)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_(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_4你是怎样看待曾子的做法的?_5.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

5、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注释: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内集:家庭聚会。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王凝之的妻子。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1对文中“儿女”理解正确的是(   )。A.儿子和女儿 B.子侄辈 C.青年男女 D.男男女女2结合注释,翻

6、译全文。_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地点“_”、人物“_”、事件“_”等要素。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_的家庭气氛。4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_6.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夯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1下面句子中的“之”与“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中“之”的意思相同的是( 

7、0; )。A.歆辄难之 B.默而识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友人惭,下车引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俱乘船避难_   幸尚宽_纳其自托_    遂携拯如初_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_本所以疑,正为此耳。_4用原文回答问题。 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什么?_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那人的理由是什么?_5你从本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_7. 文言文阅读。枭将东徙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

8、子之声”。(注释)枭(xio):猫头鹰。鸠(ji):斑鸠、雉鸠的统称,形似鸽子。子将安之:你打算到哪里(安家)?徙(x):迁徙。恶:厌恶,讨厌。以:所以。更:改变。犹:还是。1结合注释,说一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_2“枭将东徙”的原因是“_”。(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你觉得斑鸠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_4下列对寓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做任何事都应从根本着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B.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只有让自己的声音更好听。C.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8. 课外阅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

9、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欧阳公:指欧阳修。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孤:幼年丧父。资:财务,钱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以:用办法。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书:写。闾(l)里:街坊,乡里。1结合语境和注释,理解下列加点字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孤:幼年丧父。   资:财务,钱财。B.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以:用办法。  以:原因。C.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惟:只是。

10、   务:致力,从事。D.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2根据下面的句子,写出相关成语。(1)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_(2)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_3“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_4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自幼聪明过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C.邻里街坊都有藏书,慷慨借给他阅读。D.他刻苦读书,心无旁骛。9. 课内阅读。两小儿辩日(片段)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孔子不能

11、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你能解释下面加点字在古文中的意思吗?辩斗_去人近_不能决_2“问其故”中“故”的意思是“原因”,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两小儿辩斗的原因。_3联系全文,读读画线的句子,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写一写。_4你了解孔子吗?写句你积累的论语中的名言。_10.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释)自从。 坠掉落。  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1刻舟求剑

12、这则寓言出自_,编者是_。2解释下列词语。涉_   是_遽_   求_3翻译句子。是吾剑之所从坠。_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11.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路遇先生余儿行路中,遇先生,鞠躬行礼,正立路旁。先生有命,儿敬听之;先生有问,又敬答之。俟先生去,然后行。人皆称为知礼。(注释)余儿:我的孩子。命:命令,吩咐。俟:等到。1说说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1)鞠躬行礼 鞠躬:_(2)人皆称为知礼 知礼:_2在路上遇到老师时,该怎么做?请把文中相应的句子画上横线。3读了这则小古文,你懂得了什么?_12. 古文阅读。晏子之御

13、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 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注释(本文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御:车夫。间:缝隙。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策驷马_ 甚自得也 _其妻请去_  夫自抑损_晏子怪而问之_晏子荐以为大夫 _御以实对_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晏子是齐国的国相,文中表现他是一个志得意满的人。

14、(_)“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句中的“窥”音 ku,意思是缝隙。(_)车夫在听了妻子的话后,仍无所改变。(_)车夫之妻埋怨丈夫给身高不足六尺的晏子赶车太丢人。(_)文中“大夫”为春秋战国时的官名,并非现在的医生。(_)3翻译下面的句子。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译文:_既而归,其妻请去。译文:_4本文记叙了晏子车夫的转变过程,表现了车夫的_品质,从侧面烘托晏子的_和_的高尚品格。5你认为谁最值得你学习?请说明理由。_13. 课内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

15、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下列加点词。(1)两小儿辩斗(_)(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3)及其日中如探汤(_)(_) (4)孔子不能决也(_)(5)孰为汝多知乎(_)(_)2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_3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_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_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陶侃惜谷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