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_第1页
小学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_第2页
小学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_第3页
小学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使弈秋诲二人弈者_     (2)非然也_(3)思援弓缴而射之_     (4)为是其智弗若与_2与“惟弈秋之为听”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骈死于槽枥之间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何陋之有 D.甚

2、矣,汝之不惠3本文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4翻译。(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_(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5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意图说明一个什么道理?_2. 文言文阅读。齐人攫金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日:“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日:“取金之时,殊不见人,徒见金耳。”选自列子(注释)攫(jué):抓、夺。欲金者:想要金子的人。清旦:清早。衣冠:衣帽。此指穿衣戴帽。之市:去集市。适:往,到。鬻:出售,卖。焉:这里。何:为什么。徒:只,仅仪。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适鬻金者之所  

3、适:_(2)因攫其金而去   攫:_(3)子攫人之金何   何:_(4)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徒: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_(2)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_(3)殊不见人,徒见金耳。_3用成语_来评价这位“搜金者”是比较恰当的。4仔细阅读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齐人想干什么?干了什么?结果怎样?(用原文回答)_(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3.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题后问题。邻人卖犬艾子晨饭毕,逍遥于门,见其邻肩两犬而西。艾子呼而问之曰:“子担犬安之?”邻人曰:“鬻诸屠。”艾子曰:“是吠犬也,乌屠?”邻人指犬而斥曰:

4、“此畜生,昨夜盗贼横行,惧而噤不敢出一声。今日启门,不能择人而吠,妄啮而伤及佳客,是以欲杀之。” 艾子曰:“善!”注释:安之:即“之安”,到哪去。之,到。诸:相当于“之于”。乌:为什么。1解释  西_斥_启_  啮_是以_善_2翻译下列句子。  子担犬安之?_  鬻诸屠。_3“鬻诸屠”与“乌屠”中的“屠”词性及含义均不同。前者的词性是:_,解释为_;后者的词性是_,解释为_。4主人要把犬卖掉,其原因是(用原句回答)_4.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

5、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甲)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乙)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两小儿辩日选自_。2对“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两个孩子幸灾乐祸,冷嘲热讽。B.两个小孩讥讽孔子无能,不懂装懂。C.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D.两个小孩很尊敬孔子,显出了孩子的调皮机灵。3把第一个小孩的观点画上“_”,把第二个小孩的观点画上“”。一小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理

6、由是:_4两小儿辩斗时,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认识事物的?请选一选。A温度的高低B形状的大小(甲)小儿:_  (乙)小儿:_5对两个小儿的不同看法,孔子“不能决也。”说明孔子_的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_。6下列不是两小儿辩日一文中可以悟出道理的是()A.应该独立思考,大胆质疑。B.上课时候可以想想下课怎么玩。C.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D.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5. 阅读短文。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7、”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我欲之楚(_)     此数者愈善(_)2翻译下列的句子。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_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_6.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颜回好学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1解释:恸 (_)对(_) 亡(_)2翻译:门人益亲:_弟子孰为好学?_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孙休好射雉孙休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去夕反。群

8、臣莫不止谏:此为小物,何足甚耽!休曰:虽为小物,耿介过人,朕所以好之。(注释)孙休:是吴国君主孙权的儿子,后继位。雉:野鸡。耽:沉溺,贪恋。耿介:正直有节操。1解释下列语句划线词的意思。孙休好射雉_则晨去夕反_此为小物_何足甚耽_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_3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从文中看,孙休是个_的人。8. 阅读荷,完成习题。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日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1本篇小古文用简练的语言从_、_、_、_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植物,它是_。2“或”字有多个解释:或者,或许;有时;有的文中“或

9、红或白”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或”含义相同。都应理解为(_)(填序号)3由“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你能想到的成语是_。4古往今来描写这种植物的诗词很多,写下你喜欢的一句。_9. 阅读理解。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好书画 _ (2)一日曝书画 _(3)处士笑而然之 _ (4)古人

10、云   _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充的省略成分有误的是(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杜处士)尤所爱。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3在解释正确的句子后打“”。(1)“所宝以百数”意思是“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 (   )(2)“今乃掉尾而斗”意思是“今天调换了尾巴打斗”。 (   )(3)“处士笑而然之”意思是“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对”。 (   )4文中牧童和处

11、士“笑”的方式不一样,请找出来写在下面,想一想:这“笑”体现了两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牧童:_   性格特点:_处士:_   性格特点:_5这篇短文蕴含了什么道理?请用“_”在文中画出来。10. 阅读义犬救主,完成习题。义犬救主华隆好弋1(yì)猎。畜(xù)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2。隆后3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4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páng huáng)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5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摘自太平广记注

12、释:1弋:射。2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3后:后来,以后。4咋:咬。5闷绝:窒息。1解释加点的字。(1)华隆好弋猎 (_) (2)犬遂咋蛇死焉(_)(3)二日乃苏(_)   (4)隆闷绝委地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_3“狗对主人的义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_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而置之其坐

13、 _ 忘操之 _遂不得履 _ 宁信度 _2翻译下面的句子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_3这则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_12. 文言文阅读。陶侃惜谷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1解释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的含义。(1)陶侃(尝)出游 尝:(_)(2)(聊)取之耳 聊:(_)(3)执而(鞭)之 鞭:(_)(4)汝既不(田) 田:(_)2下列各句中加括号的字与“执而鞭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

14、的一项是(   )A.蔽林间窥(之)B.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3翻译下列句子。(1)用此何为?_(2)是以百姓勤于农植。_4作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_13. 语段阅读。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1“此画”指_画的_。2“搐”的意思是_,“谬”的意思是_。3这句话是_(谁)说的,他认为_。14.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东床姣婿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世说新语(注释)郗(x)太傅:郗鉴,以儒雅著称,官至太尉。王丞相:王导,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