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法掌握情况调査与分析_第1页
入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法掌握情况调査与分析_第2页
入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法掌握情况调査与分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入学前儿童 10 以内加减法掌握情况调査与分析2003 年秋季我区全面实施新课程,选用的数学教材是北帅大版的。在三年的实 施过 程屮,我们发现计算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学生的计算能力比以前有所 下降, 年轻教师对计算课教学缺少必要的科学方法,尤其是一年级新生由于参加 学前教育 和接受不同的家庭教育,造成他们对 1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掌握 差距较大, 给数学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带来困难。如何帮助教师走出困境, 我们决定对小查,了解并掌握学入学儿童关于 10 以内加减法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希望通过调入学儿童对加法减法意义的理解和10 以内加减法计算的的实际情况,从而对课堂教学提出针对性的

2、建议,以提高教学的效益选样说明2006 年新世纪学校一年级共有 339 名学生,入学前按照社区、男女、出生月份 等因 素,进行了随机分班。一年级共 7 个班,本次调查所选择的班级是一 (7) 班。全班 有 47 人,男生 25 人,女生 22 人。二、 试卷编制说明10以内加减法题目,除“a+(与 “0+吵卜,总共有45题。在编制的测试题里(见 附件1), 加法、减法的题 FI 各为 33 题,占总题数的 66.7%如果从测试内容的角度看,则这份测试题的内容已占总数的100%。因为加法 S +b与“b+a”是相等的;减法里t4a-b=c,9与怙c=b”实际是和已知,求另一个加数三、 测试过程说

3、明1 、起点说明:测试是在学生入学后,没有进行 io 以内加减法计算的教学 Z 前进 行 的。2、测试吋间说明:每次测试,由学生独立完成,但不规定吋间,学生完成内容后,就可以交试卷。3、试卷发放及冋收说明:本次测试发出试卷47份,收回47份。1、和是2、3、4、5的加法题与被减数是2、3、4、5的减法题出错统计结果八、测试结果和是2、3、4、5的加法题出错统计表(1)题H1+12+13+12+21+42+33+2总计出错人次00000000被减数是2、3、4、5的减法题出错统计表(2)题H2-13-24-34-25-15-25-3总计出错人次1633132192. 和是6的加法题与被减数是6的

4、减法题出错统计结果题冃1+54+23+3总计出错人次Y101出错人次I是 6的加法题出错统计表(3)被减数是6的减法题出错统计表(4)题H6-16-3|6? 4总计出错人次44|6143、和是7的加法题与被减数是7的减法题出错统计结果和是7的加法题出错统计表(5)题目6+15+24+33+42+5总计岀错人次2143111被减数是7的减法题出错统计表(6)题冃7-17-27-47-57-6总计出错人次46L58294、和是8的加法题与被减数是8的减法题出错统计结果和是8的加法题出错统计表(7)题H2+63+54+45+36+27+1总计出错人次113319被减数是8的减法题出错统计表(8)题H

5、&2&4&5&7总计出错人次4779275、和是9的加法题与被减数是9的减法题出错统计结果和是9的加法题出错统计表(9)题n1+84+55+46+3总i r出错人次11147被减数是9的减法题出错统计表(10)题戸9-19-29-39-59-69-7总计出错人次5565:75336、和是10的加法题与被减数是1()的减法题出错统计结果和是10的加法题出错统计表(11)题n1+92+83+75+56+47+38+29+1总计出错人次|0031K1207被减数是10的减法题出错统计表(12)题H10-110-210-310-410-610-710-810-9总计出错

6、人946947451次五、测试结果分析与思考思考X将10以内加减法教学分为两个阶段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从统计屮,我们发现学生对5以内(包括5)的加减法掌握是好的,总计出错人次19次,而6至1()的加减法总计出错人次189次。将10以内加减法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5以内(包括5)的加减法和6至10的加减法,教学5以内的加减法以学生 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 现实意义为出发点,初步感知加法与减法的互逆关系为教学重点;教学6至10的加减法以继续强化学生对加法与减法的现实意义为基点,切实掌握6至10加法与减法为教学重点。通过这样两个阶段的教学,整个安排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现实背景,同时做到教学H标明确,切实提

7、高了教学的针对性。思考2:加强减法教学是必需的。从统计屮,我们发现学生对10以内加法的计算总出错人次是35次,而相应的减法总计出错人次 173次;尤其是和是6至10 的相应减法出错人次呈上升趋势(见下图)和是2至5的 和是6的 和是7的 和是8的 和是9的 和是10的2927仪331314-n和是6的和12至5的相应减相去和是7的 相应减法和是8笊 相应减法和是9笊相应减 法相应减法 相应减法相应减法相应减法相应减法相应减法相圧并且,在统计学生的作业吋,我们发现有3位学生根本不会进行减法计算,也就是说,学生对减法的意义是不知道的。那么,该如何來安排教学,才有利于学生对减法的掌握呢?我们的建议是

8、:建议1:补充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教学。虽然 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并不是10以内加减法教学的逻辑起点,但是,通过用小棒摆一摆,动口说一说等形式,有利于学生对10以内数的数感的建立;同吋,数的分解的教学,直接为减法运算提供了“活”的操作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运算能力,促使学生从动作思维转向“内部:思维;其三,由于,刚入学的孩子,其教学的重点既有学习内容的掌握,还有学习屮感受习惯的培养,通过安排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玩到加减法的“内涵”,同吋留出足够的吋间进行学习习惯的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 展。建议 2:细化 6至 10的加法与减法的教学编排。我们建议将6至 10的加法与减 法的的编排分

9、为:和是 6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和是 7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和 是 8的 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和是 9 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和是 10的加法与相应 的减法。 通过小步骤安排 6至 10的加法与减法,有利于学生整体建构起加法与减法的互逆 关系;同吋也有助于学生对减法计算的切实掌握。思考 3:教帅需要更为灵活的教学。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学生也是富有个性的、 互不相同的,“教无定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教师要多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 ; 多钻研教材的知识体系,把握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吃透教材;更重要的是,教 师 要多学习教学理论,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数学教学,处理好教材(学科)、学生、社会这一“三角 &qu

10、ot; 关系,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大胆地调整教学内容,灵活的展开课堂教学,做到活而不乱。学学当然,本调查肯定带有一定的局部性。如果学生的基础条件好,那么,教师在实 施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教学吋,应在考虑扎实有效的同吋,注重开放性,注重数习的思维训练,对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FI 标,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附件 1计算( 1)3+1= 2+2=1+1 二2+1= 2+3= 1+4 二 3+2=5-1= 4-2=3-2=5-3= 4-3= 2-1=5-2=1+5=3+4=5+2=6+1 =4+2=4+3=3+3=2+56-1 =7-2=6-3=7-1 =7-5=7-6=6-4=7-4=计算3+5 二 4+5= 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