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报告书写规范.docx_第1页
影像报告书写规范.docx_第2页
影像报告书写规范.docx_第3页
影像报告书写规范.docx_第4页
影像报告书写规范.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影像报告书写规范一、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DR、CT、MRI等影像学资料反映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和(或)功能改变。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是提供临床参考的重要诊断依据,对临床诊断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诊断报告的内容必须客观地反映其变化,符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应包括以下五项:(一)一般资料。(二)检查名称、检查方法或技术。(三)医学影像学表现。(四)医学影像学诊断。(五)书写报告医师签名。-、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五个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定联系。每一项目应书写的内容如下:1.一般资料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报告书

2、一般为表格式,可根据各种不同设备设计各自的表格。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区、病床、门诊号、DR号、CT号、MRI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等。报告书写者应逐-填写。检查号可以统一编号或按设备类型等编号,如DR20220000KCT202200002.MR202200003等。2. 检查名称、检查方法或技术对于常规检查要注明检查名称(或部位),特殊检查要注明检查方法(或技术)。如:DR检查:左肘关节正侧位;T管造影等。CT检查:骨盆平扫+三维重建+CT成像等。MR检查:颅脑平扫+增强等。3. 医学影像学表现(1)临床对医学影像学诊断所要求的内容,即阐明有无临床疑似疾病的表现

3、或征象。如有,则应对所出现的病变部位、大小、范围、密度或信号、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加以描述,并对该疾病应该或可能出现而未出现的征象说明“未见”-(2)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的阳性发现:意外或偶然发现“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疾病的征象,如骨外伤患者所摄骨骼片上偶然发现骨软骨瘤;正常变异的表现;成像伪影;难以定性的或可疑的征象。(3)对于MR检查,可根据科室习惯将扫描序列写入报告中;若发现病变应分别描述其每个序列的信号强度,如T1WI低信号、T2WTiSi信号等,而不用不规范的长T1、长T2信号等方式来描述。(4)对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征象应加以描述。4. 医学影像学诊断医学影像学诊断有其局限性。不同

4、疾病可有类似表现,同一疾病乂可有不同表现,而且随时间改变,病变可发生变化。因此,医学影像学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必要时要亲自检查患者,以提高诊断符合率。医学影像学诊断为整个医学影像检查的结论,不少阅读报告的临床医师只阅读这一项。报告书写者必须根据医学影像学表现恰如其分地做出检查结论。诊断结论一般分为四种情况:(1)正常或未见异常。(2)病变肯定,性质肯定。(3)病变肯定,性质不肯定。这种结论义可分两种情况:以某一疾病为主但不典型;病变征象无特征性。可有多种可能性,依次说明可能的疾病。(4)可疑病变,所见表现不能肯定为病变,可能为正常变异或各种原因造成的假象。需要病员补充检查,可在诊断结论后提

5、出建议,如建议补加增强CT扫描或加做MRI其他序列检查等。5. 医师签名签名医师即此份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的责任人。报告实行双签名制度,报告可为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审核医师应由主治以上医师审核后签名。对于正常工作时间外(如夜间、急诊)可根据实际情况,可由一名执业医师书写和签发诊断报告。诊断报告描写要如实反映影像学改变,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术语准确,字迹清晰。对于存在瑕疵的报告,可经科室讨论后由报告医师重新书写修正报告,由高年资医师审核后签发。一、普通X线检查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一)、胸部x线诊断报告1、胸廓:是否对称,有无畸形,骨骼情况。2、肺野:肺内血管纹理,肺内有无病灶。如发现病灶,要描述其部

6、位、形态、边缘、大小、有无空洞等情况。3、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4、纵隔:气管是否正中,纵隔有无增宽及有无肿块发现等。5、横膈:位置、形态有无改变,肋膈角与心膈角情况。6、心脏:外形有无异常变化,心胸比例,各房室情况。(二)、心脏X线诊断报告1、摄片位置。2、胸廊:纵隔与横膈形态有无异常。3、肺部:重点描述肺门、肺内动静脉血管纹理的变化,有无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等表现。4、心脏:心外形增大的类型、肺动脉段外形变化、各房室增大的情况、食管左房压迹变化情况。(三)、泌尿系统X线诊断报告】、平片(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与大小。(2)全尿路区域有无钙化或结石样阴影。(3)腰大皿及腹壁脂肪线显示

7、情况。(4)脊椎、骨盆区,骨骼有无异常。(5)肠道内容情况及其他腹部异常阴影。2、排泄性尿路造影(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2)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3)两肾功能显影情况:正常、延迟、不显影。对肾功能差者,造影需延时45-60分钟或更长时间摄片观察。(4)两侧肾盏、肾盂轮廓显示情况。(5)膀胱充盈情况。(6)两侧输尿管显示情况。(7)腰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3、逆行肾盂造影(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注明导管位置。(2)使用造影剂的名称、浓度、剂量。(3)两侧肾盏、肾盂、输尿管充盈显示情况。(4)腰龈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4、膀胱造影(1)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2)膀胱充

8、盈的轮廓、形态、大小。病理性改变应说明病变范围大小、边界,与邻近脏器的关系。(3)若观察膀胱壁,应测量其厚度、边缘与周围情况。(4)男性应包括前列腺增生向膀胱突出压迫情况。(5)其他异常发现。(四)、骨与关节系统X线诊断报告1、骨与关节外伤X线诊断报告(1)骨折或关节脱位部位与名称。(2)骨折断端移位情况,对位对线情况。(3)软组织有无积气、异物或肿胀情况。(4)骨折断端或脱位关节有无骨质破坏或其他骨质改变。2、关节病变X线诊断报昔(1)关节病变发生部位:干鄙端、骨干或关节。(2)骨与关节骨质结构有无异常。如有病变,应按基本病理变化重点描述。(3)关节间隙与软组织情况。3、四肢长骨病变X线诊断

9、报告(1)病变发生部位及累及范围。(2)四肢长骨病变基本病理变化清况应重点述。(3)软组织变化情况。(4)如果是肿瘤病变,应描述肿瘤生长方式(膨胀性、压迫性或浸润性破坏)与病变、与正常骨组织分界线情况。4、脊柱病变X线诊断报告(1)脊柱曲度变化情况。病变的部位、数目与基本病理变化情况应重点描述。(2)椎间隙改变情况。(3)软组织特别是椎旁软组织改变情况。(五)、急腹症平片X线诊断报告1、立位片胃肠腔有无扩张、积气、积液或液平面以及膈下有无游离气体。2、卧位片(1)膈肌位置,肝脏、脾脏、肾脏的轮廓、位置、形态及大小。(2)腰大肌与腹膜内外脂肪层影。(3)肠道积气扩张,肠壁厚度,肠道分布与位置如何

10、,有无肿块或高密度结石影。(4)脊柱、盆腔、骨骼有无异常。(六)、消化道造影X线诊断报告1、食管造影诊断报告(1)胸部常规透视情况、胃泡大小、食管内有无食物滞留。(2)食管刨剂通过各段充盈情况,有无受阻、缺损或狭窄。(3)食管壁柔软度、扩张度,粘膜情况。(4)经过贲门01流情况,有无受阻,局部有无肿块,有无受压、移位情况。(5)胃底部颂剂充盈情况,膈胃间距离如何。2、胃肠造影诊断报告(1)腹部常规透视情况。(2)食管有无异常。(3)胃部:类型、位置、张力、蠕动、粘膜等情况。(4)胃壁柔软度、移动度、排空程度。(5)十二指肠各部形态,功能变化。(6)如为全胃肠道造影,应观察各组小肠粘膜位置,走行

11、方向有无异常,并要连续观察直达回盲部显示为止。3、结肠造影诊断报告(1)腹部常规透视情况。(2)导管插入顺利与否。(3)结肠各段充盈显示情况,有无受阻,位置,结肠袋外形,移动度,肠壁柔软性,排裸后结肠收缩功能,粘膜皱燹情况。(4)气祖双重相:粘膜情况,有无充盈缺损或息肉样改变等情况。二、CT与MRI诊断报告书写格式(一)、颅脑与五官CT或MRI诊断报告1、颅脑(1)颅骨骨质情况。(2)脑沟、脑池情况。(3)脑回、脑灰质与脑白质情况。(4)脑室大小、形态、位置与移位情况。(5)中线结构是否移位。(6)如发现病灶则应重点描述其发生部位、外形,累及范围、境界,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等情况。2、眼眶(

12、1)眶壁骨质结构:眶顶、眶底、眶内外骨壁。(2)眶裂与视神经管。(3)眼球:大小、形态与内部结构情况。(4)视神经情况。(5)眼外肌与眶内脂肪间隙情况。(6)如有增强片,应注意眼上部静脉与眼动脉情况。(7)眶周鼻旁窦与颅内情况。3、耳与额骨(1)外耳道情况。(2)中耳:包括上鼓室、中鼓室、下鼓室、鼓上隐窝、耳咽管、听骨链等情况。(3)内耳:包括耳蜗、半规管、面神经管等结构情况。(4)鼓窦入口、鼓窦区、天盖与乳突气房情况。(5)颈静脉窝、颈动脉管、内耳道、乙状窦以及周围区域骨质情况。4、鼻与鼻旁窦(1)鼻腔骨质结构,鼻中隔、鼻甲情况。(2)各组鼻旁窦大小、形态及骨壁等情况。(3)鼻腔内与各组鼻旁

13、窦内密度或信号有无异常。(4)鼻后孔及周围结构,如眼眶、上齿槽骨、鼻咽部等情况。(二)、颈部CT或MRI诊断报告1、鼻咽部(1)鼻咽腔:腭帆、鼻咽腔侧壁与顶壁、咽隐窝等情况。(2)咽旁间隙情况,咽鼓管隆突情况。(3)咽后间隙情况。(4)咀嚼肌间隙、茎突前咽旁间隙与茎突后咽旁间隙情况。(5)鼻咽部周围骨质结构情况。2、喉部(1)声门上区:会厌、杓会厌皱囊、假声带等情况。(2)声门区:真声带、喉室腔等结构情况。(3)声门下区情况。(4)甲状腺与甲状旁腺情况。(5)舌骨、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等情况。(6)喉旁间隙与喉周结构及颈部其他结构有无异常。3、颈部(1)脏器区:甲状腺、甲状旁

14、腺、食管、喉部与气管及下咽部结构有无异常。(2)两侧外侧区:有无占位灶。(3)颈后区,有无占位肿块。(三)、胸部CT或IRI诊断报告(1)气管:主气管及其各分支情况。(2)肺门:肺门结构,血管与淋巴结情况。(3)肺野:肺叶、肺段、肺小叶情况,发现病灶应重点描述。(4)胸膜:壁侧与纵隔胸膜及叶间胸膜。(5)纵隔:大血管、心脏各房室及纵隔各组淋巴结情况。(6)胸壁:骨骼骨质结构与软组织情况。(7)横膈情况。(四)、心脏CT或MRI诊断报告(1)心肌:厚度、密度或信号有无异常情况。(2)心内膜情况。(3)心房:大小、形态有无异常情况。(4)心室:大小、形态、肌小梁等情况。(5)心瓣膜情况。(6)心包

15、情况。(7)肺动脉主干与肺静脉主干情况。(8)冠状动脉情况。(9)心脏内血流情况。(五)、腹部CT或MRI诊断报告1、肝脏、胆囊(1)肝脏外形与各叶比例有无失调。(2)肝门结构、肝内胆管与胆总管情况。(3)肝内动静脉(包括门脉)主干与分支情况。(4)肝脏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特别注意增强后各期扫描,包括延时扫描其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5)胆囊大小、形态、胆囊壁、囊内有无占位情况。(6)腹腔内及周围脏器情况。2、胰腺(1)胰腺包括钩突、头、体、尾部大小、形态。(2)胆总管下端与胰管情况。(3)胰腺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4)胰周有无异常情况。(5)扫描区域内动、静脉、淋巴结情况。(

16、6)周围脏器情况。3、胛脏(1)脾脏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均匀度等情况。(2)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清况。(3)脾门与脾周结构情况。4、肾脏与肾上腺(1)肾上腺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有无异常改变情况。(2)肾脏外形、大小、肾皮质与髓质结构情况。(3)增强前后肾上腺与肾脏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4)肾盏、肾盂与输尿管上段情况。(5)肾周间隙、肾筋膜、肾周血管与淋巴组织以及肾周各脏器情况。(六)、盆腔CT或MRI诊断报告1、男性盆腔(1)膀胱:包括大小、形态、位置、膀胱壁厚度等情况。(2)精囊情况。(3)前列腺情况。(4)直肠情况。(5)盆腔各脏器间脂肪间隙。(6)盆腔内其他组织情况。(7)盆腔骨质结构情况。2、女性盆腔(1)膀胱情况。(2)子宫、阔韧带、附件等脏器情况。(3)宫颈、阴道情况。(4)直肠情况。(5)盆腔各脏器间脂肪间隙情况。(6)盆腔内其他组织情况。(7)盆腔骨质结构情况。(七)、脊柱CT或MRI诊断报告(1)各椎体包括椎体、椎弓根、椎板、关节突、横突、棘突各部骨质结构、密度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